如何评价《小恐龙阿贡》这部没有一句台词的漫画?

关注者
98
被浏览
36,118

10 个回答

我是绫小路義行,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本文略长,耐心读完需10分钟左右。

美国“漫画教父”威尔·埃斯纳与美国漫画界的奥斯卡——埃斯纳奖

很多人都知道日本有一位“漫画之神”叫手冢治虫,但是美国也有一位“漫画教父”,可能知道的人就很少了,被称作美国“漫画教父”的漫画家叫威尔·艾尔文·埃斯纳(William Erwin Eisner)。

埃斯纳被称为“漫画教父”的原因并不是他创作了很多漫画作品,而是因为 1978年 ,61岁高龄的埃斯纳根据自己幼年时在纽约布朗士区上学时的成长经历、所见所闻,创作了一部名为《神的契约》(A Contract With God)的漫画,讲述的是30年代布朗士区贫民窟的生活,《神的契约》共由4个小故事组成,这部漫画以独特的视觉张力和旁白配字形成了一种新的漫画类型—— 视觉漫画文学 (Graphic Novels)。


美国漫画教父埃斯纳与他的代表作《闪灵侠》

从视觉漫画诞生的那天起,漫画在美国的地位直接上升到“ 艺术作品 ”的范畴,在这之前,漫画在美国只是“幼儿读物”。

越来越多的漫画家开始正大光明的从事漫画这门艺术事业,也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喜欢上“美式漫画”,10年后的1988年,为了纪念埃斯纳的漫画成就,Fantagraphics Books出版社以1984年的奖项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完全由漫画业界投票评判的美国漫画界“奥斯卡奖”,并以埃斯纳的名字来命名。

当然也有不少日本漫画家获此殊荣,特别是埃斯纳最优秀国际奖,1999年授予了田卷久雄《星球大战-新的希望》,2000年授予沙村广明《 无限住人 》,2001年授予小岛刚夕、小池一夫的《 带子狼 》,2002年授予大友克洋的《阿基拉》,2003年授予了手冢治虫的漫画《 佛陀 》。


埃斯纳1978年以30年代纽约布朗士区贫民窟为背景创作的《神的契约》

不过,第一次获得美国漫画奥斯卡“埃斯纳奖”最优秀国际奖的漫画家叫田中政志,1998年田中政志凭借漫画《 小恐龙阿贡 》斩获“埃斯纳奖最优秀国际作品”和“最幽默出版物”双料大奖。《小恐龙阿贡》为何从众多优秀日本漫画中脱颖而出、获得美国漫画奥斯卡的青睐呢?

埃斯纳“视觉漫画”之所以能上升到艺术作品的高度,因为埃斯纳《神的契约》不管是从绘画的构图解剖、饱满度和张力各个方面都达到了“画作”的境界,1978年《神的契约》描写的是30年代美国纽约布朗士区的底层生活故事。

有趣的是,30年代的埃斯纳,从纽约市布朗士区德维特克林顿高中毕业,进入纽约艺术学生联盟(Art Students League of New York)学习画画,他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加拿大籍画家乔治·勃兰特·伯里曼(George Brandt Bridgman),伯里曼是艺术解剖学和构图方面的专家,他的《 伯里曼人体结构绘画教学 》一书2002年进入中国、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5年、埃斯纳奖最优秀亚洲奖授予水木茂创作的战争反思漫画《漫画昭和史》

《神的契约》中,埃斯纳展现了自己扎实的绘画构图和解剖基础,借此向自己30年代在纽约艺联的老师伯里曼致敬,1998年,埃斯纳奖首次设置“最优秀国际奖”时,将目光投向了这部与埃斯纳 视觉漫画 理念有着惊人相似之处的日本漫画《小恐龙阿贡》。

大自然的素描本——《小恐龙阿贡》

田中政志1962年出生于日本岛根县,岛根县位于日本西南沿海有着众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大小山川湖泊无数,县内国立自然公园有3所,县立自然公园有11所,岛根旧时又被称为“出云之国”的美称,公园713年,日本太政官专门编纂了一部《出云国风土记》描写了这里的风土人情。

80年代,田中政志进入大阪艺术大学就读于艺术学部,大阪艺术大学是日本唯一一所全美美术大学学会海外加盟大学,也为田中政志的绘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创作的漫画与传统日式漫画有着明显区别,更带有美式漫画的写实风格。


1998年埃斯纳奖国际优秀奖获奖漫画、田中政志的《小恐龙阿贡》

田中政志的漫画写实到底有多厉害呢?通俗一点的说,现在的PS绘图工具可以将照片转成漫画背景使用,不少漫画家和工作室也使用了这种方法,而田中政志绘制的漫画背景完全可以与照片转成的漫画效果相媲美。

田中政志出道后在1983到1985年前后5部漫画作品均获得了讲谈社漫画《MORNING》的漫画新人奖和提名,大多以玄幻神鬼题材为主,不过,1991年、田中政志转变了风格,在《MORNING》开始连载以幽默风趣的风格描写大自然动物之间残酷生存竞争的《小恐龙阿贡》。

《小恐龙阿贡》的主角是一只生存在白垩纪的恐龙后代,漫画全篇没有一句旁白和文字,完全依靠漫画分镜展现故事和剧情,虽然没有台词和旁白文字,不过漫画中出现的角色也有一定的拟人化,动物的思维方式、表情也都向人类靠拢,并且进行了部分夸大。

虽然没有文字,但是田中政志的漫画剧情依然充满戏剧效果,没有语言的修饰,反而增加了这部漫画的通用性,继承了视觉漫画之外,还在其中加入了自己的诠释。


田中政志《小恐龙阿贡》第1话中描写“鲑鱼回游”彰显视觉漫画写实功力的一面

逆鳞者的故事——不为一条鱼折腰

《小恐龙阿贡》中,阿贡当然是毫无疑问的自然界霸者,水中地上,只要是他想做的就没有做不到的,所有的动物都向他俯首称臣,但是在第3卷中的《怒目圆瞪的阿贡》则讲述了一个“逆鳞者”的故事:

一只母鬣狗抚养着两只小鬣狗,为了养育它们,每天母鬣狗都要外出猎食,这一天母鬣狗叼回一条鱼,两只小鬣狗分食后显然并没有吃饱,闪着期待的目光,母鬣狗只好带着期许又踏上了征途。
它发现了一只落单的树袋熊后刚要上前捕食,谁知躲到树上的不知树袋熊还有小恐龙阿贡,这一下可碰到了阿贡的逆鳞,小恐龙带着几百只树袋熊毫不客气的以自由落体的姿态砸到母鬣狗的身上。
带着疲惫的身心,母鬣狗又发现了一只小袋鼠,追赶途中,守护小袋鼠的母袋鼠转过身来,育儿袋里赫然便是那小恐龙阿贡,又是一顿操作猛如虎,接下来母鬣狗又遇到了刺猬群和阿贡,鸵鸟群和阿贡,鳄鱼群和阿贡,最后动物大军在阿贡的带领下把母鬣狗层层包围。
这时候奇妙的一幕出现了,两只小鬣狗站到了母鬣狗身后,母子三人知道自己力有不逮终于屈服在阿贡的面前,也许是看到了小鬣狗的可怜,阿贡叼来一条大鱼,小鬣狗馋的不行,但母鬣狗却重新抬起了高傲的头,小鬣狗短暂的沮丧之后、也学着妈妈的样子高傲的抬起了头。
最后一幕,包括小恐龙阿贡在内,所有的动物都成了鬣狗母子的背景和配角,鬣狗走向夕阳的样子也越发高大起来。


最后赢得尊严的鬣狗母子

其实这则“逆鳞者”的故事最早见诸于1958年龙口康彦的小说《 异闻浪人记 》,故事讲的是1630年左右武士体系崩塌,很多武士生活无着,甚至丧失了武士的言行准则,一位叫千千岩求女的浪人来请求切腹,一般的大名都会给一些粮食打发,但是这次井伊家却赐给他一把竹刀让他切腹,年轻武士经历痛苦后死去。

武士的岳丈浪人津云半四郎为女婿报仇,讲出了他来求粮食的实情,只因为岩求女的妻子病重,他没有办法只好想出这个办法来“借粮食”,于是半四郎以“切腹”为名,明知自己必死,毅然向井伊家发起了挑战。1962年被小林正树改编为电影《切腹》,2011年又翻拍了瑛太版的《一命》。

《小恐龙阿贡》漫画中“母鬣狗捕食养子”这一话也有这一寓意,改变你的从来都是你自己而不是生活,不管是人还是动物,谁也不可能活着离开这个世界。


1958年龙口康彦的小说《异闻浪人记》与改编电影的国外版海报

大自然的生物链

大自然有着冷酷无情的食物链,只有最强者才能站在最顶端,在《小恐龙阿贡》漫画的第1话就使用了这个生物链的故事——《 棕熊捕鱼 》:

一只美洲棕熊在瀑布的河口捕食游回河口产卵的鲑鱼,在捕到一只鱼时遇到了另一只大棕熊,于是不情愿的将自己捕到的鱼乖乖的让给了对方,而大棕熊则遇到了更强大的小恐龙阿贡,最后大棕熊败下阵来,不光是鲑鱼被小恐龙饱食了一顿,就连大棕熊自己也被小恐龙阿贡修理了一番,最后乖乖的当了阿贡的床。

简单动人的故事情节背后却有一个更为凄惨的事实,灰熊中的加州灰熊和阿特拉斯棕熊已经灭绝,而美国48个州的棕熊和加拿大的棕熊均被列为受危和易危动物,生活在美洲大草原的灰熊早已灭绝。


田中政志《小恐龙阿贡》漫画中棕熊捕食鲑鱼的写实画面

漫画中灰熊捕捉鲑鱼的情节是根据灰熊的真实生活习惯改编的,每逢秋季鲑鱼都会洄游产卵、不少美洲棕熊都会在瀑布的河口进行捕鱼,因为冬季它们会冬眠,体温、心跳甚至排毒系统都会停止运作,它们需要提前储存100万大卡的卡路里来应对6个月漫长的冬眠期。

而造成灰熊濒危现象的罪魁祸首正是人类,以美国黄石公园为例,由于人类越来越频繁的接触灰熊,造成灰熊开始习惯性的与人类接触,公园不得不射杀这些灰熊。

大自然的生物链神秘而又神圣,鲑鱼为了养育后代冒险洄游产卵,灰熊为了获得食物而与人类接触,在漫画的最后,位于食物链顶端的恐龙阿贡并没有杀死大棕熊,而是躺在它身上与它共存,其实这也寄托了作者田中政志“大自然共存”的美好心愿。


濒临灭绝的美洲棕熊正在瀑布河口捕捉洄游产卵的鲑鱼

质朴又感人的细节

COSPLAY乌龟

作为幽默风格的漫画,《小恐龙阿贡》中有很多令人捧腹的小故事,其中单行本第4卷有一话是小恐龙阿贡忽然看到一个大龟壳,于是童心忽起,钻到里面扮起了乌龟,结果不小心摔倒,头上脚下,一天没能翻过身来。

“乌龟”阿贡甚至真的到了海里,并且和海龟一起共患难了一把,最后阿贡的龟壳碎裂,海龟发现和自己过刀山的兄弟其实不是龟,只好自己挺胸向前、面对以后的困难,向大海中游去了。


《小恐龙阿贡》中阿贡COSPLAY乌龟的顽皮一幕

养育之恩

《小恐龙阿贡》中第3卷的1话讲了一个阿贡和小狼崽一起吃母狼的奶成长的故事,故事中母狼为了给小狼崽们找食物,遇到了森林之王老虎,为了保护幼崽、母狼不幸死于老虎的掌下,这也是漫画中为数不多的漫画配角受伤死去的一幕。

恐龙阿贡率领几只小狼崽追踪老虎,在千辛万苦之后,最终将老虎赶下悬崖摔死,在这个故事中,阿贡不仅报答了母狼的养育之恩,而且在追踪杀狼仇人老虎的过程中也将这份勇敢传染给同行的小狼崽们。不过,真正的动物则不会有如此复杂的理性情感,这就是《小恐龙阿贡》漫画最常用的拟人手法。


《小恐龙阿贡》中母狼为了保护幼崽即使面对老虎也奋勇扑上的一幕

不抛弃不放弃

除了幽默、拟人之外,《小恐龙阿贡》漫画中还出现了地球上各种各样的自然场景,有一望无际深邃神秘的海底世界,有鲑鱼洄游产卵金秋时节的北美丛林,还有被誉为死亡之海的热带沙漠,这些奇幻莫测的漫画场景都充斥着大自然特有的探险魅力。


《小恐龙阿贡》漫画中恐龙阿贡在沙漠中拖着鸵鸟前行的画面

第4卷中就有一篇非洲沙漠探险的故事,恐龙阿贡和猴子、羚羊、鸵鸟组成小队,向沙漠进军,在沙漠中猴子和羚羊率先因为干渴倒地,鸵鸟将它们背在身上继续前进,最后鸵鸟也不行了,恐龙阿贡一个人拖着大家艰难向前,最终全部成功到达了沙漠中的绿洲。

这篇漫画的背景取自非洲著名的撒哈拉大沙漠,1850年德国探险家巴尔斯发现了撒哈拉沙漠中的神秘壁画,画上有鸵鸟等很多动物,据此可知,上古时代的撒哈拉沙漠地区是一片水土丰沃的绿地,而这里也曾经有鸵鸟等动物生活过,时光荏苒令人唏嘘。


1850年被发现的撒哈拉沙漠深处的神秘动物壁画

此处无声胜有声

很多关于《小恐龙阿贡》的漫画评论都会记述这部漫画通篇没有文字,不过日本关西大学雨宫俊彦等三位教授发表的《漫画表现的感性认知记号》一文中说道,《小恐龙阿贡》通篇大量使用了“动物表情”这一自然界动物通用的表情符号,来代替人类世界通用的文字,所以比文字更具有通用性。

比如害怕时的恐惧、高兴时兴奋、丧失伙伴的愤怒,虽然动物的表情语言很难理解和琢磨,但是动物本身确实也和人类一样有喜怒哀乐的,这一点想必各位铲屎官们更有心得。

田中政志的《小恐龙阿贡》1991年到2002年间在讲谈社的《MORNING》漫画杂志上连载,《MORNING》属于成熟的青年漫画刊物,有着众多的漫画读者,杂志座右铭是“大人看的漫画”,有很多擅长青年漫画的职业漫画家在上面连载作品,1982年创刊时就受到喜爱,双周刊,每两周发行一本,后来因为供不应求1986年变为周刊(每周一本)。


1982年讲谈社漫画杂志《MORNING》创刊号以及在上面登场的水岛新司、本宫广志、谷口治郎等青年漫画作者

以画漫画为未来志向的日本漫画家们,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对自己要画的漫画类型心中有数,并向着这个方向为之努力,比如森秀树,从小就为“有着纸芝居漫画历史渊源的时代剧漫画”而努力,而田中政志则立志成为一个更为成熟的青年漫画家。

在全美美术加盟大学经受“埃斯纳视觉漫画”的影响后,日式青年漫画与美式视觉漫画完美结合,终于产生了这部风靡全球的漫画佳作——《小恐龙阿贡》,而这部佳作又点燃了很多漫画少年心中的熊熊火焰,成为他们漫画之路的一盏明灯。

武断下个定论:这漫画只要看上5分钟,你就愿意成为田中政志大神的脑残粉。

我买过一套台湾正版,后来送同事的小孩了(超级后悔,以后家里漫画要藏起来)。

震撼! 我20年前还没认几个字就被这个漫画震撼到了!因为看这份神作根本不需要识字!

经典! 谁还能在漫画里将各种动物的习性、形态描绘得这么生动呢?

有爱! 故事情节轻松有趣,读起来轻松快乐,还寓教于乐,比如:我小时候就是在这本书上学到:原来狒狒会互相帮忙抓虱子;

神般画风! 用心+勤奋,能这样一笔一画雕磨每个真实细节的漫画家,我只看到了田中政志和井上雄彦;

附图两张,看看画风和故事性(图片来自网络,建议大家购买正版,不过很难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