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出发 引领群众共赴幸福之路

——江苏省宜兴市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综述

“请您注意行车安全”“小朋友们,过马路注意安全”……寒冬时节,漫步在江苏省宜兴市,一道道“志愿红”为这座全国文明城市带来汩汩暖流。

自2018年被列入全国首批5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区),宜兴市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为工作目标,积极构建“组织体系一盘棋、实践阵地一张网、志愿服务一体化”工作模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往实里做、往深里走。

多方联动 文明阵地遍地开花

2022年11月中旬,宜兴市官林镇的18名小学生在官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上了一堂生动的“非遗体验手工课——均陶特色课堂”,国家级非遗项目宜兴均陶制作技艺的传承者张丽以展示技艺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方式,向孩子们传授了均陶知识。

“非遗体验手工课——均陶特色课堂”是宜兴陶瓷博物馆与宜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动开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一年多来,宜兴市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全国乡村复兴少年宫试点建设工作,通过各部门单位共建的方式,依托各自特色,设计开发出“道德典型好人宣讲课堂”“聆听花开的声音艺术大讲堂”等8个类别200多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共享课堂”公益课程,通过“点单—派单”的方式送课下乡,给乡村孩子们带来丰富多彩的体验。

送课下乡志愿服务活动是宜兴市大力打造文明阵地、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缩影。为了更好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近年来,宜兴市构建部门融合联动机制,在原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工作架构基础上,打通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政务中心、文化中心等部门和志愿服务联合会等社会组织,整合红色文化展示馆、行知大学堂、道德讲堂、乡村复兴少年宫和企业、学校、服务窗口等阵地,打造了100多个文明实践基地、500多个实践点,同步统筹、同步推动、同频共振,以点带面推动文明实践深入开展。同时,该市按照“文明+融媒+服务”的实践路径,打造集指挥中枢、工作展示、信息传输、实践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确保各级文明实践工作抓得牢、统得住、推得动。

零距离服务 志愿服务全域覆盖

在宜兴市太华镇胥锦村,遇到用电难题就找董志渊成为村里不少人的习惯。董志渊是国网宜兴供电公司的工程师,也是宜兴市“蜜蜂行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平常村里的老人在生活中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我也会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董志渊说。他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不遗余力地对胥锦村285家村民进行安全用电知识宣传推广,定期检查村民家中用电线路,对老旧破损线路进行更换。除了守护胥锦村的用电安全,董志渊还会到宜兴的国网江苏电力“电暖流”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为孩子们上电力科普公益课。在董志渊和队友们的共同努力下,“蜜蜂行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将志愿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宜兴市的每家每户,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在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中,“蜜蜂行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获评“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不仅是“蜜蜂行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在宜兴市的街头巷尾,活跃着来自不同领域的“志愿红”,他们发挥各自的志愿力量,不断完善为民服务的内容,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宜兴市构建“1+8+N”的志愿服务团队框架,以1支市志愿服务总队,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生态环保、扶危帮困8支常备市级志愿服务队伍为引领,在全市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此外,宜兴市根据部门职责组建了80余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支队,积极动员各级各部门、社会团体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将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等整合起来,变原先的“各自为战”为“集团作战”,实现“一条龙”“一站式”志愿服务。同时,宜兴市在各镇(街道)建立志愿服务支队,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任队长,进村入企开展志愿服务,并在村、社区层面建立500余支志愿服务队,通过“蜂窝”式辐射,实现志愿服务全域覆盖。

精准发力 锻造特色志愿服务项目

徐舍镇是宜兴市西部的农业大镇,学生放学后的看护问题一直困扰着家长。针对群众反映的这一情况,徐舍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研究推出了“七色花乐园”志愿服务项目,为放学后家长无法及时看护的低年级学生提供免费课外看护、学习指导、特长培养等活动,受到全镇家长的广泛欢迎。

随着“七色花乐园”志愿服务项目顺利开展,徐舍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又在此基础上延伸推出了新志愿服务项目——“花蕾行动”,通过小手牵大手的方式,让接受了志愿服务的孩子们带动自己父母参与文明村镇创建、敬老助老服务、亲子阅读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村,文明整个社会”的文明实践闭环。

眼下,在宜兴市,这样因地制宜、精准开发志愿服务项目已成为各地常态。为真正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宜兴市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服务模式,启动“点亮行动”,即“群众点出需求,志愿团队亮出服务”,实现志愿服务“点单—制单—派单—评单”的良性循环,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从“大水漫灌”走向“精准滴灌”。目前,该市已倾力打造“爱沐陶都”志愿服务品牌,推出特色志愿服务项目“真心为民办实事,真情架起连心桥”,以及宣讲类志愿服务项目“田野上的党史课” “行走的思政课”,文化类志愿服务项目“艺联百姓”等。

同时,宜兴市积极发动社会力量,激活民间社会资源,吸纳社会资源充实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每年扶持民间场馆、社团和项目100个左右,通过持续培育,激发群众内生活力,让每个村和社区都有自己的文明实践品牌。

编辑:君庆

来源: 精神文明报》

点赞+在看

↓↓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 山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