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场街道办事处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街道办事处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十一届区委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街道党工委“党建引领强基层、商圈发展增动能、社会治理上水平、民生品质再提升、睦邻街区树典型”工作主线,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方向、社区治理新格局、民生需求新问题,加快打造“五区三地”,绘就五角场发展生动图景。

一、 稳中求进,推动经济质效新提升

坚持稳字当头,聚力巩固向好态势,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优服务、促活力,多措并举、真抓实干,努力实现今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一)做大增量,强力招商引资

抢抓机遇、精准施策、持续发力,打好招商引资主动仗,为五角场经济复苏、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着力发展在线经济。 围绕B站、达达等龙头企业,挖掘引入上下游产业链 企业 ,探索建造杨浦区首家“网络注册,无界办公”的头部企业虚拟园区,实现以头部企业聚集产业链,以运营服务带动招商的在线新经济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合力引入招商资源。 充分借助“大创智”品牌,联动“五区”资源,发挥辖区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校友会作用,加大与各类园区、众创空间、孵化器合作力度,借助区域单位和招商大使专业力量,积极引进有口碑、有实力、有潜力的企业落户五角场。 加快升级产业结构。 结合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加强区域产业组织、结构、形态调查,进一步梳理家底、查找短板,在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上下功夫 ,淘汰空置、低端业态,布局未来、前沿产业。

(二)做实服务,卯足发展后劲

全面落实杨浦优化营商环境6.0版方案,持续 完善 党建引领下的优化营商工作体系,不断提升辖区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搭建 商企 服务平台。 发挥五综管委办 作用, 定期召开政商(企)恳谈会,交流需求、促进合作、共谋发展。启动街道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实体化运作,深化楼委会品牌建设,强化多部门协调联动,全力做好企业三落地及楼宇经济服务工作。 用好三所联动平台。 形成“街道牵头,三所联动”的服务企业思路,探索“三所”服务进商圈、进楼宇、进园区,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需求协调等服务,化被动为主动,对企业需求做到 早了解 、早协调、早解决。 完善 营商 数据平台。 推进五角场企业服务云2.0建设,持续完善信息采核、走访台账、政企沟通、校企直通车等各项功能,为整体营商工作提供数据参考与功能支撑。

(三)做优双创,锚定长远目标

立足区重点发展产业需求,推进双创生态体系建设,深化双创服务内涵,持续做大五角场双创“朋友圈”。 做强大赛品牌。 联合新华社组织双创大赛中期评估,搭建企业展示平台,挖掘成果应用潜力,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参与大赛。增设“双创训练营”,提供创新创业系统培育课程,提升赛事水平,扩大赛事影响力。 深化街校联动。 深化与高校双创工作的融合共建,为高校项目提供资源对接、政策咨询等服务,助推高校科研成果和双创项目转化落地。 加大孵化扶持。 提升五角场创客空间孵化功能,为创业群体提供免费办公场地、创业信息和指导服务。加强与长三角双创部门及上下游企业的对接交流,构建完善的合作、联动、协调机制,促使企业落地发展壮大,不断聚拢“双创”人气,营造“双创”氛围。

(四)做强消费,激活商圈动能

抓住经济复苏向好的有利时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推动消费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拉动力。 擦亮金字招牌,实现人气引流。 用好“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金字招牌,持续探索文商旅融合发展新路径,聚焦“一圈、一园、一街” ,举办好文旅消费节、校园文化节等活动,以品牌聚人气、促消费、兴经济。创造标志打卡点,打造吸睛区域、网红路线,实现强IP引流。 释放公共空间,打造活动地标。 完善《商圈综合体在五角场广场举办活动管理办法》, 免费开放五角场广场,统筹举办首店开业、新品发布等商圈活动,系列化、整体式开展宣传推广,着力将五角场广场打造为潮流引领、创意集聚的活动新地标,促进商圈热度再提升。 焕新网红街区,推动破圈升级。 利用大学路商业优势和街区属性,打造周末分时段步行街,焕发网红街区新活力,树立创新业态新标杆,形成集“社交、旅游、艺术、消费”于一体的城市休闲生活聚集地。

二、把握机遇,迈上基层治理新台阶

主动把握后疫情时代社会治理转型机遇,不断提升区域治理水平,全力打造高效、智慧、韧性城区,积极探索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五角场实践。

(一)聚焦机制建设,治理效能再提高

着力优化网格工作机制, 提高社会治理精细化、专业化水平,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完善网格治理机制。 在10个网格片区逐级包保工作机制基础上,深入推进五级治理体系,划小做实185个微网格,汇聚信息员、网格员、路长和点位长等网格治理力量,引入社区党员、楼组长、志愿者等自治资源,组建“多位一体”微网格治理团队,进一步细化治理颗粒度 健全“两站”运行机制。 发挥 “两站” 协同治理作用。由 第一、第二网格工作站牵头“三所联动”,深化“基层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快速处置综合性问题,突出刚性执法。 挂牌成立社区治理综合指导站, “一站式” 引入 法治专员、 审计 顾问、老书记、老主任 治理资源 提供全方位业务咨询指导,建立重大矛盾协调处置联席制度,突出柔性共治。

(二)聚焦科技赋能,数智水平再提升

以杨浦区深入推进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建设为契机,推动数字化技术赋能社会治理,构筑全域一体化智治新模式。 夯实实体要素数字底座。 聚焦人、业、房、地、物、事等实体城市要素,完善街道人房底册,实现基础数据的多向交换与互通,为各项工作决策、推进提供依据。 建立城市安全体检系统。 通过重点场景实时监测、安全运行指数定期更新、风险点布局和预警机制建设,实现街道安全运行风险灵敏感知、及时处置。 拓展生活服务场景应用。 聚焦老百姓关注的“医养教”“娱购行”等领域,拓宽应用场景清单。持续推进“温暖云”系统建设,推动精准救助体系落地见效;结合实际生活所需,推动线上生活综合型服务平台建设;构建智慧商圈场景,推进大学路数字街区建设,打造数字消费新地标。 提升热线工单办理质效。 落实“12345”热线首办责任制,开展复杂工单精准研究,重视重复工单自查自纠,总结提炼工作方法,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升工作能力。

(三)聚焦多元参与,自治共治再提效

广泛动员基层治理力量,持续探索模式更新,引领多元主体共建共治,不断打造社区治理新格局。 驱动 “三驾马车” 良性运转。 加大居委干部理论培训和重点岗位实训力度,为基层干部队伍增能赋力;制定业委会工作指导手册,探索居、业委会人员“交叉任职”,建立良好互动关系; 试点物业服务企业“红黑榜”和淘汰退出机制,倒逼物业企业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发挥 专家 团队 共治作用 深入开展“ 三师三顾问 协同治理, 组成社区治理团队,共商共解小区治理难题 ,有效弥补社区治理专业盲区。 培育能人达人自治力量。 梳理 疫情期间涌现的 社区达人和骨干力量 ,充实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社区议事协商常态化机制,在居民区推进“美丽家园”、社区微更新、环境品质提升等项目中,凝聚自治智慧、汇集自治资源。

(四)聚焦风险防范,平安建设再提质

始终把安全问题放在突出位置,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打好风险防范化解持久战,保障城区运行平稳安全。 抓实抓细防疫保障。 准确把握疫情防控新形势新任务,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动态排摸重点人群健康状况, 努力 满足群众就医用药 需求 ,不断加强居家服务保障。持续推进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筑牢免疫屏障。 严守城市安全底线。 深入开展城市运行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压实安全生产四方责任,扩大安全检查覆盖面。落实《上海市住房租赁条例》,深入实施“红绿灯”分级分类治理法,规范集中式租赁房管理,预防、遏制群租乱象。开展地下空间、“三合一”场所 安全隐患排查。针对财富广场、国顺东路800号等重点场所开展综合治理。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扎实做好信访工作,强化教培、金融等领域矛盾风险排查力度,切实化解各类群体性矛盾。严把社区信访件审核关,完善信访“家门口”服务体系,提高信访事项处置满意率。

三、增进福祉,开创民生事业新局面

持续推进普惠性、基础性民生建设,不断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作为推动五角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织密民生保障网

时刻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以“政之所为”积极对接“民之所需”,实施更加精准有效的社会保障政策,织密民生保障网。 用心用情为老服务。 新增敬老助餐点,试点建设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持续推进适老化改造,深化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多点助力促进就业。 加大社区失、无业人员排摸力度,提升乐业空间精准服务水平,创建充分就业社区。 强基赋能未保工程。 以未保工作站为核心,依托高品质项目聚集专业人才,突出心理健康服务重点,促进未保工作提质增效。 积极推进双拥共建。 主动整合资源为部队官兵、家属解难题、办实事,争创双拥模范街道“十连冠”,推进各居民区示范性退役军人服务站点工作。 落实落细助残服务。 为残疾群体提供体检及医疗康复服务,开展社会化就业输送,打造街道“一阳一品” 特色,丰富残疾人精神生活。

(二)提升宜居幸福感

开展城市更新改造,焕发市容新貌,持续打造宜居魅力城区,努力让百姓住房更安全、环境更舒适、出行更畅通。 改进居住水平。 继续开展“小区环境品质提升”行动,着力解决影响小区安全和环境方面突出问题,加快实施三门路358弄等“美丽家园”改造。统筹推进老旧小区电梯加装及智能车棚建设。 改良生态环境。 巩固垃圾分类全覆盖成效,继续开展达标居住区创建工作。持续推进公共绿地、口袋公园建设,抓好“河长制”“林长制”落实,有序提升河岸景观、保护名木古树。 改善市容市貌。 启动国顺路“美丽街区”和陈望道旧居周边5条路段精品示范路项目建设,常态化开展外立面张贴、违规店招店牌等街面环境整治,提高共享单车精细化管理水平,让城区面貌更新、气质更优。

(三)打造便民生活圈

聚焦公共服务软、硬件载体升级和资源共享,推动公共服务供给覆盖更广、体验更优。 深化文化惠民工程。 依托“魅力五角场”文化联盟,开展多形式、多渠道文化配送,打响人文讲坛、讲座等文化品牌。加快市民益智健身点新建、改造,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实体化打造家门口的“文化客厅”“健康驿站”,让更多百姓共享文化体育发展成果。 扩大志愿服务半径。 结合全国文明城区提名区创建,加强志愿资源整合,建立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供需对接服务平台,打造优选项目志愿服务品牌,提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小站分布密度。 勾画15分钟社区生活圈。 补足市场空白,强化政府托底,全面启动“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立足“五区”资源禀赋和人文特色,统筹为老服务、亲子托育、社区卫生、便民生活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步行可至的居民生活服务圈。

四、 品牌引领,树立睦邻街区新标杆

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精准管理,形成以大学路为轴心,国定支路、国定路桥融合发展的睦邻街区新形态,积极打造杨浦人民城市“样板间”示范区域。

(一)完善硬件,提亮街区颜值

提升大学路中心花园、街角花园品质,实施国定支路口袋公园、转角绿地、健身步道改造,推进城市家具 美化提标和道路沿线景观升级,保持高标准保洁水平,让街区提颜值、增气质。改造国定路桥闲置载体,配合青年发展型街道建设试点单位创建,打造“吾友荟”青年人文艺术中心,延续大学路浓郁人文气息,形成业态互补,让老旧空间彰显新魅力。

(二)搭建平台,升级街区管理

充分发挥大学路自我管理委员会自治作用,联动创智坊社区睦邻中心自治资源,调整升级街区业态,强化外摆位、店招店牌等制度建设和自我管理,探索解决快递、外卖无序停车问题,提升道路功能。充分释放国定支路街区周边高校、园区、企业等载体资源,进一步做好资源融合、队伍整合两篇文章,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国定支路自我管理委员会,形成街区治理特色,打造资源融合标杆。

(三)活动赋能,焕发街区活力

结合大学路限时步行街落地,举办文化艺术节、季节游园会、潮流新市集等活动,使街区人文气息与百年市政交相辉映,让街区更具人气热度。结合青年中心建设,引入脱口秀、文艺展、电竞赛等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项目,打造青年校外“自习室”“微空间”,让街区更显年轻时尚。依托“五区”资源,打造“人人讲堂”“社区会客厅”等品牌项目,推出融合“烟火气+书卷味+咖啡香”的系列文化活动,让街区更富人文气质。

五、从严从实,取得自身建设新成效

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作风转变,提升行政水平,全面推进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切实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

(一)强化政治思想引领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自觉对照十一届区委六次全会和街道2023年度党代会部署要求,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砥砺前行、奋发有为,不折不扣把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党工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二)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深入实施法治杨浦建设五年规划,积极开展法治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形成责任清单和重点项目,把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切实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部署要求,强化法制宣传教育的精准性和实用性,为各项工作推进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动行政执法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进程。高度重视、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监督,确保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锤炼廉洁务实作风

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作风建设新成效赢得群众信赖和支持。不断增强办事处行政能力,培育专精全能的基层治理力量,锻造一支作风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的基层干部队伍,努力营造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发展同行的干事创业氛围。

各位代表、同志们,实干书写精彩答卷,奋斗开创幸福未来。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杨浦发展新征程的新起点上,让我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生动绘就人民城市建设的五角场答卷,为杨浦“四高城区”建设和五角场“五区三地”建设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