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寅的奇点汽车靠谱吗?
15 个回答
20170413补充。 1、我知道该公司开发布会了。对于新的进展我就不评论了,大家可以自己有判断。我也一直在根据新的信息修正我的判断。 下文原始答案写于2016年8月。本答案不删,不管将来该公司是上市成为全球第一或是别的怎么样,本答案作为阶段观察不对2016年9月及以后的现象负责。 所以不用私信我告诉我最新进展了。
2、知乎水军吃相难看。大家都是老用户,没回答过问题还没看过回答么?什么样的评论是正常的,什么样的是水军,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而且你们这些水军还答非所问、循环论证强词、夺理哎呀……喷不下去了。 所以某些水军真是太恶心了。如果读者不信你们可以点开另一个答案看看里面评论的水军用户,多个看似不相关联的用户在很长的时间内依次回答同一批问题,明显是一个水军团伙,造假也不要造的那么假好么? 我在下文原答案说,即使项目不幸发展不顺,也不妨碍创始人和团队成为受尊敬的人。因为他们为了一个良好的初心努力了。但是知乎水军,你们实在是太令人恶心了。
——————以下为原答案——————
严重不靠谱。先占楼,后补充。
本人投资行业从业人员,2016年5月起,为公司投资项目而开始研究智能、电动、联网汽车相关产业,并持续关注相关所谓“互联网造车”的几个主要的公司和团队。曾经在多个展会、论坛等活动上跟踪相关品牌的活动,并与智车优行的创始人有过交流。因为大家都认识,还是匿名的好。
开始之前先说三点:
第一,投资是一个风险很大的领域,很多事情你觉得特别不靠谱的,可能回头是真正的颠覆者;你觉得看起来特别靠谱的,可能到头也是一场空。创业本身就是失败率极高的事情,靠谱和不靠谱可能也就是失败率95%和99.5%的差别而已。因此,本文不能作为绝对的判定。即使这个项目不靠谱,也不妨碍创始人和团队成为受尊敬的人。
第二,本文所述,除特别标明外,均来自公开信息,百度、各网站、各微信公众号等。本文仅能保证引用信息存在,但是不能保证引用信息的绝对真实。
第三,本文仅为闲暇时的BB,对于本文给予好评和差评的领域、项目、团队和产品,本文不作为投资建议或者投资评价。大家看着玩玩就好。
—————————分割线,正文开始—————————————
对于已经启动研发,但是产品还没完全落地的项目,在进行横向比较时我们主要评价的标准有这么几条:他们干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以及他们想干什么。宏观的经济环境、市场前景等,理论上来说对于对比项目的影响是一致的,因此本文不讨论。创始人团队的靠谱程度对于项目来说特别重要,但是因为涉及很多不便公开的调查信息,而且涉及人的直觉,因此本文可能比较少涉及。毕竟我也没法通过我的文字充分传递出我对一个人的印象。因此,我们还是主要通过它们干过、正在干和以后想干的事情来讨论。
应当注意的是,很多创业团队可能是超级低调型的,什么都不说,等到成熟了突然来放一个大招。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我也会在讨论中提示大家注意这种可能性。
一、他们干了什么
智车优行是第一个把电动车开上展台的,并且他们也很注意的避免了游侠PPT造车的前车之鉴,努力打造自己稳妥靠谱的形象。对于3月9日概念车出场之前的,大家可以参考问题 如何看待3月9号的新闻发布会? - 互联网 。仅供参考。
那么3月9日以后到今天他们干了什么呢?
首先,他们的车基本上没有变过。
多家媒体报道了智车优行的车参加各种展览的新闻,包括北京车展、重庆某展览、北京科博会、上海MMC等。本人三次在不同场合观察过牠们的车。在近半年来所有的展会中,他们用的是同两辆车,就是发布会上亮相的鸥翼门概念车,以及一辆SUV概念车。按照创始人团队的直到最近的描述,他们只造了这两辆车。而展会中出现的这两辆车,我仔细观察过,肯定没有用于任何路面的测试。这就意味着,可能这个只是纯正的概念车,没有任何用来测试的打算。同时也就意味着,(1)他们造出了别的车在进行测试,或者(2)还没有开始路面测试。
历次展会上,展出的车辆,我注意观察过细节,应该没有对于大的设备做出任何的改变。而更离奇的是,在不同展会上,同一名工作人员(我和我的同事在不同展会上多次询问了一些问题)对于车辆的性能、价格、电池、充电时间来源等一些问题,回答始终模糊不清。直到最近MMC,工作人员依然无法给出各项性能指标,也无法明确回答自己的电池是哪一家的。所有得到的信息,只有350公里以上的巡航里程,30万左右的售价和一堆模糊的技术指标。这就意味着,(1)可能他们希望进一步营造自己的神秘感故意隐瞒,(2)可能他们自己都还没有数字。
其次,他们到现在为止,基本上没有任何实质上的进步被公开出来。
自他们3月9日开出样车以后,相关产业相继发生的新闻包括,小鹏汽车获得融资,乐视发布超级汽车(也有能开的样车),车和家获得融资,蔚来汽车与四维图新达成合作,乐视在美国投资法拉第未来,乐视在浙江建厂,车和家建厂,蔚来汽车继续组队参加电动方程式比赛,小鹏汽车Beta版本出现,即将在9月开始试乘试驾,包括可能不是完全对标的,威马汽车获得融资,威马汽车与四维图新达成合作,北汽发布arcfox,开云展示样车。
而根据公开渠道搜索智车优行,以及其产品品牌奇点汽车,会发现,所有的新闻基本上都是,创始人、合伙人参加展会论坛并讲话。这就意味着,可能(1)他们在低调的憋大招,(2)他们却是没有什么进展。
二、他们在干什么
在这个阶段,产品没落地,很多自己正在干的事情不方便宣布,项目充满神秘感、距离感,这很正常。但是我理解中,一个好的创始人,一定是希望看着自己的产品一步一个脚印的爬上去的,好的创始人善于给自己和团队树立目标,然后激励团队去达成目标。
这就意味着,可能(1)智车优行在低调的憋大招,(2)智车优行没有目标,或者说对于自己的目标没有公开的信心。
低调有时候是一种美德,顶着所有人的不理解、不支持憋大招是最理想主义的行为。李想以及车和家就被认为很低调。但是,李想在五月份接受采访时说:“(车和家的研究方向)排在第一位的是铝工艺;第二是SEV的电池和相应的技术;第三是HMI和账号系统,我们用的是Linux+Android的方案。……3季度,我们自动驾驶的团队就会陆续到位了。”很快我们看到,他们的铝工厂动工了,他们的SEV谍照流出,并且李想在8月份在接受采访,已经说SEV已经冻结数据了,他们投产的工厂,也举办了奠基仪式。从这个角度上,李想低调,但是说的都做到了。
夏珩是个理工男,工程师出身,到哪露面都喜欢讲技术,很低调。小鹏汽车2015年说,计划 2016 年初完成造型设计,2016 年下半年完成整车设计冻结,并且在 2016 年底样车下线。事实上,2016年初,小鹏完成了造型评审会,确定了造型。2016年8月,小鹏汽车出现了Beta版本样车,9月将举办试乘试驾体验活动。也就是说,夏珩说的事情都做到了。
奇怪的是,智车优行在这个方面,有点太低调了。他们几乎从来没有提及过,自己未来有什么目标,除了终极的2017年底小规模量产。在公开渠道上,创始人和合伙人曾经作出的表态:1、要媲美特斯拉;2、要分阶段实现自动驾驶;3、要打造智能系统;4、要打造服务;5、要打造网络安全功能;6、要用小米模式…………
这些表态的共同特征是,务虚。没有任何一个具体的我要在什么时间做到什么的表述,都是我要干什么,我要干什么,而且要干的通常都是宏大的目标,而非可量化的阶段性目标。从这个角度上讲,可能(1)他们在低调的憋大招,(2)他们可能自己也没计划;
三、他们想干什么
跟踪了智车优行3月9日发布会以后,有这样几个概念打动了我。第一是:不忘初心。虽然我都这个年纪了,但是互联网人的信仰还是有的,这点情怀其实挺动人。第二:懂你的电动车。重视用户体验,智能化优化体验,绝对是好事情。第三,开放造车,让用户参与设计过程。
但是我也是很冷静的,其实说说谁不会,李想、李斌、夏珩,谁不是这么说的?不忘初心,汽车之家出身的李想最有资格说不忘初心。所以打动之余,我还是等着看疗效。
但是疗效不好。
说开放造车,让用户参与投票。到目前为止,所有公开渠道上,事实上属于这个范畴的,只有官网的一个二选一的造型投票。这个,举办一个投票,而且是距离很远的两个造型的投票,就能算得上用户参与了?我很存疑。小鹏汽车也主打这个概念,也说让大众投票。但是他们在2016年初就完成了评审,7进4,4进2然后2进1,好几轮选出来的。而且据说是请到了业内关注者和特斯拉车主等发烧友来参与评审。
当然,如果说是为了炒概念,办一个评审会,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我不敢说小鹏的就靠谱,但是他们起码场面上做出来了。智车优行连场面都没有,说明可能(1)他们悄悄的完成了这个过程,(2)他们并没有打算做这个过程。
说懂你的电动车,重视用户体验。事实上,智车优行基本上没有做任何用户运营。微博开了没人管,有个论坛已经死水一潭。比起其他一些品牌积极造势的选择,智车优行似乎并不太有兴趣现在去面向用户,所以他们愉快的放弃了直接接触用户的最开放渠道。这说明,可能(1)智车优行认为现在还没必要那么早跟用户互动起来(那你们就不该注册一个认证了的微博呀),(2)智车优行不在意这个阶段的用户反馈和口碑。
在今年的MMC上,智车优行的沈总发表了演讲。对于一个跟踪了他两个月的我来说,我不客气的讲,就那些话题我比他讲得好,毕竟我讲PPT的经验可能比他丰富,而关于他的造车理念等这些东西,我已经烂熟于心了。从时间序列上讲,沈总的演讲没什么进步,还是写旧货反复炒。
从横向对比讲,沈总后一个讲话的开云汽车,那比起沈总就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开云明确的发布了自己的小车,阐述了自己理念和换电方式,并且也谈了落地的步骤和计划。而沈总还在高处谈论很务虚的一些理念,就给人感觉明显干货不足。这说明可能(1)沈总是一个战略大家,(2)沈总没干货可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