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沉稳的脆皮肠  ·  Handsontable - ...·  1 年前    · 
影评|《西游记》、《夜谭十记·盗官记》、《美国往事》与《让子弹飞》的叙事风格研究

影评|《西游记》、《夜谭十记·盗官记》、《美国往事》与《让子弹飞》的叙事风格研究

3 个月前 · 来自专栏 读书笔记

最近两三年内,影视解说界对于《让子弹飞》(以下简称“《让》”)的过度解读甚嚣尘上,B站成为“让学”大本营,也让很多左壬高潮迭起,仿佛找到了同道中人。对于这些博主的解读,我不敢苟同,今天就来谈一下本人对这部电影的理解。

电影《让》的故事起源

人物 《西游记》通行本第九回 《夜谭十记·盗官记》 《让子弹飞》
被顶替者 陈光蕊 王家宾 马邦德
顶替者 刘洪 秘书师爷 张牧之(张麻子)
顶替团队 李彪 会计主任
王家宾老爷太太
马邦德县长夫人
汤师爷(死后,马邦德冒充)
老二、老三、老四、
老五、老六、老七
复仇者 陈玄奘 张牧之 张牧之(张麻子)
复仇对象 刘洪 黄天榜(黄天棒) 黄四郎
其他人物 唐王李世民
金山寺长老
殷开山
殷温娇
陈师爷、独眼龙、
徐大个、张德行、
王万生
胡万、胡千、胡百
花姐、武智冲、杨万楼
备注 殷温娇为陈光蕊妻子
生下陈玄奘
张牧之当县长属于自己买的官,只不过用的是秘书师爷搜刮的钱,走马赴任后,杀掉害死其妹妹的恶霸黄天榜,最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打土豪分田地的故事

众所周知,《让》这部电影的剧本改编自马识途的小说《夜谭十记·第三记 巴陵野老:盗官记》,本身就是一个民国时期的“狸猫换太子”或者“偷梁换柱”型冒充官员赴任的故事,这与明代世德堂百回本《西游记》第三十七回及其他版本—— 朱鼎臣 本《西游记》卷四、《西游证道书》第九回讲述的“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的故事如出一辙,前者是官员失足落水身亡后,秘书师爷冒名顶替赴任,捞完钱就走,半道被西山土匪张牧之截住,之后用秘书师爷的钱去省城买了县长委任状,走马赴任杀黄天棒的故事;后者是歹人刘洪弄死陈光蕊后,冒名顶替前往洪州(江州)赴任。

另据马识途的自述 [1] ,《盗官记》取材于当年川东一位县长在刚上任的时候就掉到水里的故事,只不过《让》的剧本相对于原著小说改动幅度较大,电影里马邦德(后来汤师爷死后冒充汤师爷)是乘着火车掉水里的。由此可见,《盗官记》 的故事源头应该追溯至世德堂百回本《西游记》,甚至更为久远的宋元《西游记》戏文,之后《让》的编剧将这个故事重新演绎为马邦德县长、汤师爷、县长夫人乘坐的马拉火车被张麻子一伙人袭击后坠河,幸存的县长马邦德冒充汤师爷与化身为马县长的张麻子一同前往鹅城赴任的故事。

因此,《让子弹飞》故事起源于《西游记》中陈光蕊赴任被刘洪害死并冒名顶替做官的故事。

电影《让》的隐喻

1、马拉火车

马拉火车
唐胥铁路上的奇观——马拉火车

影片开头出现的马拉火车被人过度解读为马列主义,这难道不就是清末时期唐胥铁路的真实历史?但凡上过高中,应该都能知道慈禧在位时期,为了避免火车声音太大惊动清东陵,清廷下令不准唐胥铁路使用蒸汽机车。而导演姜文本身就是唐山人,从小耳濡目染,肯定知道唐山附近唐胥铁路马拉火车的荒诞故事,电影的这个场景不用臆测为马列主义,从乘坐马拉火车的人都是些敛财的北洋县长及其同伙也能看出来,没有任何进步可言,跟马列主义没半毛钱关系。

姜文接受采访时也表示,火锅就是火锅,火车就是火车。师爷不是县长,麻子不是佐罗。由此可见,马拉火车讽刺的是清末民初官场的荒诞守旧,别无他意。

2、张麻子的长枪编号9853

9853的隐喻

影片开头出现的长枪编号“9853”在网上有两种解释:

一,《鬼子来了》拍摄于1998年,在第53届戛纳电影节上获奖,F指“film”(电影)
二,在红军长征开始时,中央纵队(又称“朱毛大队”)有9853人,F指“five”(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以我的理解,第一种解释更为合理。“9853”的出现更多的是向戛纳电影节的献礼,就跟影片中出现的康城(Cannes的香港译名,大陆地区译作戛纳,台湾地区译作坎城)即戛纳电影节举办地一样,仅仅是对戛纳电影节的致意,并且《让》还参加了2010年戛纳电影节的展映。

3、张麻子的时间隐喻

时间的隐喻

有人认为影片开头出现张麻子审问马邦德的起止时间为8:05(罗马数字为ⅧⅠ,81)至8:35(罗马数字为ⅧⅦ,87),代指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义和八七会议,但是很明显,这个电影的发生时间在1920年,当时我党还未成立,更别提更晚的1927年,这种隐喻是不是一种过度解读?

4、马邦德、汤师爷、张牧之等名字来源

“马邦德”被解读为马克思的家乡德国,很显然又是一种望文生义。马姓的来源就是电影《让》的改编原著《盗官记》的作者马识途,其名字“邦德”来自英国著名谍战系列电影《007》的主人公 詹姆斯·邦德 ,很明显就不是指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的祖籍——德国,假如姜文起名都跟马克思相关了,为啥不叫德邦?很显然,马邦德本身与共产主义无关。

师爷在《盗官记》中姓陈,在电影《让》中改姓汤,用意并不明显,即使有寓意,也指的是真汤师爷(冯小刚饰)被火锅热汤烫死,假汤师爷(真县长马邦德,葛优饰)落水变成了落汤鸡,肯定并非指的是伍豪。

张牧之,《盗官记》中土匪头子张麻子就叫这名,电影《让》只是因袭沿用而已,并非指教员的字——润之。

5、康城的隐喻

有人认为康城是共产主义(Communism)城市的隐喻,很显然属于望文生义了,因为康城就跟鹅城一样,也属于北洋政府治下的县城,跟鹅城一样恶霸横行,也不是什么理想主义之城。正如前文所述,康城(Cannes的香港译名,大陆地区译作戛纳,台湾地区译作坎城)其实就是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的举办地戛纳。

电影《让》的叙事风格

章节 内容
第一章 张麻子半道杀出
县长秒变汤师爷
第二章 六爷遭诬多吃粉
剖腹自戗证清白
第三章 黄四郎设鸿门宴
胡万夜袭夫人亡
第四章 县长发钱黄爷收
麻匪火并胡万出
第五章 真麻子遇假麻子
师爷触雷身首分
第六章 民意汹汹打土豪
黄四郎碉楼炸飞
第七章 黄公馆麻匪分家
兄弟花姐去浦东

电影《让》采用顺叙的拍摄手法,就跟《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一样,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拍摄,这也是为数不多的比较容易理解的姜文电影之一,《太阳照常升起》与《一步之遥》难懂就是因为姜文由着性子,不按时间先后顺序拍摄,导致观众云里雾里,最终票房惨败。

《让子弹飞》剧照
《美国往事》剧照

当然,姜文在电影《让》中致敬了一把《美国往事》,例如胡万夜袭张麻子,不料被反杀,这个场景类似于《美国往事》中麦克斯出卖并导致同伙被杀,找尸体冒充自己,企图瞒天过海,金蝉脱壳洗白之后,一跃成为政坛大佬。

其实,《让子弹飞》原著《盗官记》就跟《美国往事》一样,土匪或者黑帮通过金钱洗白进入政坛,最后事发被杀或自杀。

而《让子弹飞》如《美国往事》一样,记录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在某种程度上,《让子弹飞》真正的名字就是《中国往事》。它无关共产主义,只关乎公平正义。

总结

《让子弹飞》其实就是一个打土豪分田地的故事,无关共产主义,只关乎公平正义。说白了,就是一个盗亦有道的土匪故事。

参考

  1. ^ 当时的确有很多地方在买官卖官,成都人民公园在以前就是一个很有名的卖官的地方。小说里县长落水的事情也是真实的,当年川东一位县长在刚上任的时候就掉到水里去了,我觉得很有意思,就用在了故事开头。 http://ent.sina.com.cn/m/c/2010-12-13/07473175102.shtml
编辑于 2023-06-08 19:30 ・IP 属地广东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读书心得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