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有什么寓意呢?

《红楼梦》中,曹雪芹先写秦太虚的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再写“太虚幻境”。是由秦太虚之“太虚”想到了“太虚幻境”之“太虚”,还是由“太虚幻境”之“太虚”想到了秦太虚,抑或由“秦可卿”想到了“秦太虚”又想到了“太虚幻境”,不能确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秦太虚之“太虚”绝不是“太虚幻境”“太虚”之来源。秦观,初字太初,后字少游,一字太虚,皆用《庄子·外篇·知北游》“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太初。是以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文意。但是,在《庄子》里,“太虚”只是一种空寂玄远的理念存在,并没有具体而微的“实境”范例。如果说“太初”一词,启发了《红楼梦》仙曲十二支第一支【红楼梦·引子】中“开辟鸿蒙”云云,确有道理,但“太虚”一词,确实不是“太虚幻境”的滥觞处。就是秦太虚那副对联,也不见于《淮海集》,只是曹雪芹的高明拟作而已 。

太虚幻境受《老子》本体形上宇宙观的感官式描述的影响。《列子·周穆王传》中周穆王借化子“神游幻境”的构思,从总体思维的把握上和《老子》的感官式想象有密切的关系,现分别对比如下: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

周穆王时,西极之国有化人来,千变万化不可穷极。既已变物之形,又可易人之虑。穆王敬之若神,事之若君……王执化人之祛,腾而上者中天乃止。暨及化人之宫。化人之宫构以金银,络以珠玉,出云雨之上,而不知下之据,望之若屯云焉。耳目所观听,鼻口所纳尝,皆非人间所有……化人复谒王同游,所及之处,仰不见日月,俯不见河海。

在《老子》中,“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抟之不得”是一种形象的本体描述,旨在不可名,是一种没有影像的影像,没有形状的形状,作者把它归结为“恍惚”。对照《列子·周穆王传》“出云雨之上”,“仰不见日月”,“俯不见河海”。周穆王的“神游”有意弃绝了人间景象,神游的目的是一种非人间化的感官享受。表面看来二者没有任何关系,但仔细甄辨,不难发现,列子的运思是通过人间的景象来反衬“神游”的奇异,是一种对《老子》本体形上宇宙混沌状态的文学化处理。

《红楼梦》第五回的构思既受《老子》宏观宇宙观的影响,又借鉴《老子》感官式的形上宇宙观,然后嫁接“娲皇补天”的神话,接着构思出“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一僧一道”的神话中人物。其中“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的语境内涵和《老子》“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的语境内涵十分接近,因为《红楼梦》中的神话人物往往是一种寓意化的符号。“茫茫渺渺”和“恍兮惚兮”都指的是天地洪荒时万物存在的本真状态,曹雪芹要写的是“开辟鸿蒙,谁为情种?”的整体发问,《老子》的感官式的形上宇宙观为曹雪芹的神话构思提供了最佳的视角。

“太虚”即道。老子《道德经》认为,道大而虚静。所以,这里的“太虚”实际上就是指老子、庄子所说的“道”。《道德经》又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家认为,世界的本源是道。因此,“太虚幻境”之意即谓世间万物(包括人)皆由太虚之处幻化而来。曹雪芹特地在《红楼梦》开篇中写女娲补天、木石前盟、太虚幻境,其意在于用小说的艺术形式来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三个终极的人生追问。

既然道是世界的本源,人当然也是从道的大而虚静之处来。


发布于 2020-06-16 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