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 生活随想

如何持经达变?

1991年9月,法院开庭宣判柏林墙守卫案。

该案件发生在两年前,一个冬夜,东德一名叫亨里奇的守墙卫兵开枪射杀了攀爬柏林墙,企图逃向西德的青年克里斯。后来柏林墙被推倒,亨里奇也被告上了法庭。在庭审中,亨里奇的律师辩称,他仅仅是施行命令的人,基本没有挑选的权利,罪不在亨里奇身上。而法官则指出:“作为警察,不施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打不准对方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在扣动扳机的那一刻,你有把枪口抬高1厘米的主权。这是你应自动承担的良心义务。这个世界,在法律之外还有良心。当法律和良心抵触之时,良心是最高的行动原则,而不是法律。尊崇生命,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绳。”

最近当年的美国网红法官再出新闻。这次面对丧儿母亲的悲惨境况,却是当庭两次改判,把交通罚款从400美元降到50美元,最后免除全部5张罚单,只因这位可怜的母亲身上只有最后的55美元。法官爷爷那句“我不会让你带着5美元离开的”感动了很多人,也让很多人忍不住扪心自问:如果是我,有没有不拿走对方最后50美元的担当?就如上面这个小故事,如果是我,有没有把枪口抬高1厘米的自觉和勇气?

是啊,我们大多数人都是遵纪守法的“顺民”、“良民”,但是,法律以外,你人性的温度,你道德的底线,都还好吗?

【企业管理智慧】

1厘米的高度,就是良心和法律的差距;50美元的距离,就是“以法”管理和“依法”管理的区别。“以法”管理是把法律、把规章制度当真理,任何事物都不能凌驾所谓的法律至上,现在很多人也都是这么想、这么做的;“依法”则是按照法律、按照规章制度来管理,而在这个世界上,良知是最高的准则,是不允许用任何借口来无视的。自然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理良心,永远要高于社会法。

孟子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对于管理来说,制度固然不可或缺,但制度的制定取决于人,而制度的完备与否也取决于人,有了制度之后,同样需要靠人来具体执行,因此在制度管理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略情和理。所谓情理,用上述故事中的例子来说明,情就是那50美元的同情与悲悯,就是人性管理,就是管理的温度,而理就是那一厘米的高度,就是社会的伦理道德,决定着一个企业或者团队的价值高度,取决于每一个成员的道德底线。

管理要凭良心。只有不再低头紧盯眼前的利益,才能拥有大眼界、大胸襟、大格局。作为一名管理者,选择急功近利、打压对手、涸泽而渔还是坚持原则、共同发展,最终产生的管理效果,也是背道而驰的两个不同方向。正如马云呛声李彦宏时所说:“我们要以未来定标准,而不是以竞争对手定标准,多花点时间在客户上,在未来上,比多花点时间在竞争对手上要来得重要。”可见凭良心管理,于人于己都是大有裨益。

正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任何一个企业或者团队,所作所为都应该处于基本的道德范畴之内,承担基本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任何一位管理人员,都应该练就在规则范围内守住道德底线、实现理想和目标的能力和方法,也就是中国式管理所谓合理的阳奉阴违。总之,管理是个技术活,也是个眼界活,更是个良心活。大到管理国家,小到管理企业甚至一个小小的部门,都是如此。

【曾仕强语录】

什么是合理?很难说清,只能各凭良心。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凭良心。

中国人的面子最重要,当别人给你面子时,你一定要讲理。心里边放的是理,肚子里放的是法,而嘴巴上要讲情,而且要先讲情,不奏效才可用法。

建立企业伦理、追求行业公理、尽力迈向真理,乃是象数理连锁作用的具体表现。变中有常,在求新求变中,不忘伦理、公理和真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必须重视的精神。

人生的理想在于不断提升自己的层次——自作自受,不怨别人;饮水思源,不能忘本;谨守本分,不宜妄动;顺天敬神,不能迷信;德本财末,重视伦理;中庸之道,合理应变。

感想: 对当时“50美元”判案视频记忆犹新,当法官将罚金降到50美元时那位母亲在那一瞬间是有一种解脱的表情的,不是说罚金从400变成50的欣喜,而是法官观察到了在那一刻那位母亲并不是躲罚金,而是真正的无力偿还的动机,因为当自己身上只有55美元的时候面临50美元的罚款有几种态度;

一种如果是“我只剩5美元还怎么过?”那么这种态度就是在说明母亲是真正不想还罚金,利他心不足社会责任的要求。

一种如果是“非常感谢法官的同情,我马上付罚款。”即使在付了50美元罚款后身上只有5美元的她不仅没有考虑自己以后怎么生活而是释怀感恩,那么说明这位母亲本来就没有那个心要违规,并且依旧是将社会责任放在首要位置的。

法官判案的同时用一种犀利的手段判断人心最真实的那一瞬间并依次作为论断的价值参考条件,我想这样的价值观与能力的匹配使得这件善事变得非常值得学习深究。

发布于 2019-01-26 16:57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