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
时,因和亲公主
刘细君
去世,汉朝为维系与乌孙国的联盟,便封刘解忧为公主并嫁予乌孙昆莫军须靡为妻。待军须靡去世,解忧公主又依乌孙旧俗嫁予继位者翁归靡,并生有三子二女。
[4]
汉昭帝
时,匈奴侵袭乌孙,她上书求援,恰逢汉昭帝去世,至
汉宣帝
即位,解忧公主再次上书,最终汉室出兵,和乌孙联合大败匈奴。
[4]
[12]
翁归靡去世后,解忧公主又改嫁继位者泥靡,生有一子。二人婚后不和,且泥靡不得人心,解忧公主便设宴欲诛杀泥靡但未能成功,反被其子细沈瘦围困数月,直至西域都护
郑吉
率兵支援才得以解围。晚年时,解忧公主的两个儿子
元贵靡
、
鸱靡
病故,她因思念故土而上书请求归汉,得汉宣帝亲迎,并享受公主待遇。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解忧公主去世,由三个孙子为其守墓。
[4]
解忧公主和亲乌孙,促成了汉朝与乌孙的军事联盟,通过汉乌联军合击匈奴的历史性胜利,削弱了匈奴对西域诸国的控制,
[13
]
确保了汉朝的领土完整和边境安全。
[15
]
同时,她也促进了汉朝与乌孙以及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
[13
]
通过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双方社会的发展。
[14
]
- 别 名
- 楚主 [8]
- 封 号
- 解忧公主
- 姓
- 刘
- 所处时代
- 西汉
- 民族族群
- 汉族
- 出生日期
- 公元前 120年
- 逝世日期
- 公元前 49年
- 逝世地
- 西汉长安 [4]
- 本 名
- 刘解忧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远嫁乌孙
解忧公主的先祖是楚元王
刘交
,就是汉高祖
刘邦
的四弟。其祖父
刘戊
,
汉景帝
前元三年(前154年),参加
吴楚七国之乱
,企图谋反未成后自杀
[1]
,当时刘解忧尚未出生,因此她是以罪臣后代的身份出生的。
西汉武帝建元四年(前139年),
张骞
出使西域的
大月氏
,打算与大月氏人结盟夹击匈奴,可是无功而回。随后汉武帝展开反击匈奴的战争,在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发起
马邑之战
。在占领河套后,又发动
河西之战
,汉军节节胜利,至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终于出现“金城(兰州)、河西西并南山至
盐泽
(今罗布泊)空无匈奴”的局面。同年,张骞认为联合乌孙国,能切断匈奴右臂,向汉武帝建议拉拢乌孙国。三年后,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再次出使西域,向乌孙建议返回敦煌、祁连间故地,以便与汉朝共同对抗匈奴。
[2]
当时乌孙面临内乱。乌孙太子早逝,乌孙昆弥(君主头衔,又作昆莫)
猎骄靡
欲以太子之子
岑陬
(官号)
军须靡
为嗣,引起太子弟弟
大禄
不满。大禄握有兵权,计划起兵杀害军须靡。猎骄靡为保护军须靡,便给他万余骑兵到别处自立,自己另掌万余骑兵自保,未能直接控制全国所有兵力。他接见张骞,可是没有答应张骞的与汉结盟的要求。猎骄靡认为“年老国分,不能专制”,而且大臣不了解汉的国势,又畏惧匈奴,乌孙不可能迁回故地。
猎骄靡派数十名使节随张骞入汉,使节见识到西汉国势强盛,促使乌孙国考虑与汉结盟。
匈奴单于
获知乌孙与汉朝建立了联系,企图攻打乌孙国。猎骄靡了解西汉当时正积极与西域各国建交,便请与汉朝联姻,寻求支援。于是汉武帝以宗室
刘建
之女
细君公主
下嫁乌孙,但她下嫁数年后即病逝。汉武帝又把楚王刘戊的孙女解忧公主嫁给军须靡
[3]
,时间为太初四年(前101年,一说元封六年即前105年)。
[5]
解忧公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代替细君公主,为巩固双方关系而远嫁乌孙。军须靡死,弟
翁归靡
继位,仍娶解忧公主。解忧公主远比细君公主活得长久,汉对于乌孙的影响力日益增加。
西域风云
西汉昭帝末年,乌孙受到匈奴和
车师
的联军攻击,解忧公主上书求西汉朝廷出兵救乌孙。适逢昭帝驾崩,汉廷没有派遣援兵。宣帝即位后,经解忧公主及昆弥翁归靡分别遣使,汉廷发兵十五万骑,由五位将军率领分道并出,并遣校尉
常惠
持节助乌孙作战。至本始三年(前71年),匈奴大败。自此以后,匈奴由盛转衰,逐渐退出西域,乌孙成为西域最强大的国家,翁归靡决定摆脱匈奴。宣帝元康二年(前64年),翁归靡上书称“愿以汉外孙
元贵靡
(解忧公主之子)为嗣,得令复尚汉公主,结婚重亲,叛绝匈奴”,宣帝应允,遂以解忧公主的侄女
刘相夫
出嫁,但未果。
[4]
[6]
当时,匈奴日逐王与
握衍朐鞮单于
不和而降汉,而且亲匈奴的车师军队被西汉军队打败,匈奴无法继续控制西域。西汉取代匈奴在西域的位置,宣帝在神爵二年(前60年)设
西域都护府
,长官都护负责管理西域事务,乌孙的一举一动受到西域都护府的监视。
神爵二年(前60年),
翁归靡
死,乌孙人背信,没有履行立解忧公主之子元贵靡为嗣的约定,而改立了拥有匈奴血统的
泥靡
(军须靡之子,《汉书》中称狂王),西汉朝廷不满,与乌孙的联盟由此中止,但公主仍依
收继婚
习俗改嫁狂王,并生下一个叫
鸱靡
的儿子。因为西汉不需要联合乌孙共同对抗匈奴,所以解忧公主的任务是为汉控制乌孙。狂王之立既不合西汉朝廷的意思,又与解忧公主感情不和,正好此时汉使者魏和意及任昌为送还乌孙侍子而来到乌孙,解忧公主便对他们说狂王不得人心,容易诛杀,魏、任企图在酒宴上刺杀狂王,但剑没砍中狂王,狂王骑马逃走后,派儿子细沈瘦围困
赤谷城
里的魏和意、任昌及解忧公主。数月后,西域都护
郑吉
发动诸国兵救解忧公主,狂王的士兵才撤走。事后,汉廷派中郎将
张遵
持医药治狂王,赐金二十斤及
采缯
,并逮捕魏和意、任昌,将他们押到长安斩首。又派车骑将军长史张翁调查解忧公主与使者谋杀狂王的事态,公主不服,叩头谢罪,张翁抓着公主的头发一阵痛骂,而副使季都则继续医治狂王,狂王派十余骑兵送还。汉廷虽表面安抚狂王,但对解忧公主刺杀狂王的举动实际上持赞成态度,因此张翁回来后就因解忧公主上书告状而被处死,季都则因为明知狂王当诛、有机会却不杀他而被处以
腐刑
。
[8]
宣帝甘露元年(前53年),
乌就屠
(
翁归靡
与一匈奴女子之子)起兵杀死狂王。宣帝派遣破羌将军
辛武贤
讨伐乌孙。西域都护郑吉遣乌孙右大将之妻
冯嫽
(解忧公主的侍者)劝降乌就屠。最后宣帝册封元贵靡为大昆弥,乌就屠为小昆弥,并赐印绶。乌孙国最终归降,成为西汉的属国。随后,汉朝为大小昆弥划分地界与及人民,大昆弥六万余户,小昆弥四万余户,可是乌孙人心偏向小昆弥。
[9]
落叶归根
甘露三年(前51年,或甘露二年),元贵靡、鸱靡皆病死,解忧公主上书汉宣帝,表示“年老土思,愿得为骸骨,葬汉地”,当时她已是古稀之年。宣帝深表同情,派人将她迎回长安,同来的还有孙子和孙女三人。
[4]
根据
敦煌
悬泉置遗址
出土的相关汉代简牍,解忧公主由
常惠
护送,甘露三年(前51年)十月由
阳关
入塞,从行人员中没有冯嫽。
[7]
解忧公主归汉后,宣帝下赐公主级别的田宅、奴婢,奉养甚厚,朝见礼仪也比照公主。两年后,解忧公主与世长辞,三个孙辈守护她的坟墓。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