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发财的脆皮肠  ·  Springdoc Openapi ...·  1 年前    · 
重情义的西红柿  ·  CVPR 2021 | ...·  1 年前    · 

近年来,无锡市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为主阵地,以 科技拍摄 后期制作 为核心,着力构建现代电影工业体系,产业发展特色鲜明,创新实践成效斐然。当前,面临疫情冲击影响和产业竞争压力,无锡市正以创建 中国电影产业创新实验区 为契机,积极抢抓 5G 时代新一轮产业发展窗口期,围绕 数字影视、数字制作、数字文娱、数字版权 四大方向,加快推进数字文化产业促进机制改革,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规模、优化平台服务能力、创新园区品牌模式,走出了一条持续转型升级的改革创新之路。

一、 踏准产业转型节奏,在美丽蝶变中孕育 新动能

一是抢抓机遇实现产业升级。 每一次产业转型升级都努力踏准时代节奏、抓住发展机遇。 2007 年水危机后,基于对自身资源条件和时代发展机遇的深入研判,决定保留雪浪初轧厂老工业遗存,抢抓电影产业发展新风口,打造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 2013 年开园以来,通过积极推动产业集聚、搭建产业发展平台、构筑产业服务体系、完善产业发展链条,以独特模式领衔 中国电影工业 3.0 时代 。近年来,随着电影工业产业迭代更新,园区又积极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在全国率先切入数字影视细分领域,精准定位、差别化发展现代数字电影科技,加快布局数字文化产业。 二是丰富内涵实现品牌升级。 园区立足 数字影视科技 这一关键要素谋篇布局,以数字电影拍摄为主导,以数字后期制作为支撑,着力打造覆盖全产业链上下游的现代电影工业体系,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品牌。近年来,园区先后获评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中国重要制片基地、江苏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对象 —— 太湖影视小镇、江苏省电影产业创新实验区、江苏省版权贸易基地,已成为中国影视产业的重要一极、全省影视产业的发展龙头。目前园区正以数十年矢志创新、砥砺前行的耕耘与坚守,不断攀登数字文化发展的新高峰,加快争创中国电影产业创新实验区,打造国家数字文化产业高地。 三是集聚资源实现规模升级。 园区积极引入优质企业、承接精品影片、创办专业峰会,推动产业融合度、规模度、集聚度不断攀升。目前已拥有博纳影业、星皓影业、倍视、诺华视创、天工异彩等国内外知名影业公司和制作企业近千家,拍摄制作《中国机长》《流浪地球》《西游记系列》《捉妖记系列》《明日之子》《幻乐之城》等影视剧及综艺节目 1200 多部。园区实现产值效益从 2014 年的 9 亿元跃升至 2019 年的近 70 亿元,税收从 4200 万元跃升至 6.5 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值近 100 亿元,年招引剧组 80 余个,立项影视剧 120 余部,承接拍摄制作 200 余部。特别是在今年疫情中实现了逆势增长,上半年引进影视企业 106 家、数字文化企业总部 10 余家,申报立项影视剧 121 部,网络视听节目 80 部,承接影视剧拍摄制作 171 部,新产业、新企业的不断积聚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孕育了新动能。

二、 探索体制机制改革,在砥砺创新中激发 活力源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 突出规划引领和产业布局,积极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战略机遇,将以数字影视为龙头的数字文化产业作为六大新兴产业之一列入全区现代产业发展规划进行重点扶持,并结合区 十四五 发展规划编制, 加快布局 数字影视、数字制作、数字文娱、数字版权 四大板块, 并推动建立健全市、区和山水城管委会、园区四级联动工作推进机制,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制定实验区创建方案和发展规划,加快 建设 数字影视引领、数字游戏研发、影视人才教育培训、影视版权交易、文旅文商 IP 衍生品开发的数字文化产业高地。 二是强化政策供给。 在落实市级《关于推动无锡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基础上,加大区级 “1+N” 产业促进政策体系中影视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出台《关于加快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发展的政策意见》,建立惠及数字文化企业、影视配套企业落户和剧组拍摄、作品获奖、人才引进的专项奖励政策保障制度。疫情期间,园区及时推出影视全程代办、线上剧组管家、企业租金和剧组拍摄费用减免等细分领域支持举措,帮助企业平稳渡过难关。 三是强化制度创新。 积极探索构建促进产业发展的规划协调、资源统筹、行业标准、产业扶持、金融保障等体制机制,探索形成 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科技制作为核心、文旅结合 的独特发展模式。通过创新资源规划协调机制加快推进资源整合、统筹协调、分类发展,通过创新产业集聚发展机制,布局四大重点发展方向,不断完善拓展产业链条,通过创新线上线下服务机制,积极布局数字资产运营管理平台,通过创新管理服务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加专业、更加完备的配套服务。

三、 构建产业服务体系,在优化平台中打造 生态圈

一是搭建一流化技术平台。 园区围绕 影视科技拍摄 元素,建成先进的科技拍摄平台,包括 3 座国内领先的水下特效棚, 3 3000 平米国际标准影棚, 1 1.2 万平米超大影棚等共计 15 座专业影棚,虚拟棚已达世界一线水准。同时,依托国家科技部重点创新项目 影视云平台 和大数据技术,建成中国电影云平台等后期制作中心。今年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已落地 电影 +” 新文娱 · 新消费共享赋能平台、华为 5G 数字影视创新中心平台、人民文娱创新基建联盟平台等一批数字创新平台,进一步提升了数字制作和研发能力。 二是搭建精准化服务平台。 园区 不断优化 创新产业 服务体系 ,构建行政服务、剧本服务、人才服务、政策服务、协拍服务等服务平台,设立省级 影视剧 行政审批、版权交易贸易 受理 窗口和审片室,完善全流程影视拍摄 一条龙 剧组管家服务, 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和影视数字版权交易服务,当前正在加快建设影视文学评测转化中心、华为数字影视创新中心、影视文化版权确权交易平台、影视文化版权上市孵化平台、中国影视衍生品开发交易平台等五大平台,为数字科技拍摄制作、数字影视 IP 开发以及电影衍生产业开发提供国内领先的精准化全产业链服务体系 。同时,由部省市共同主办的 太湖影视文化产业投资峰会 已在园区成功举办四届,成为服务园区产业发展和促进合作交流的重要服务平台。 三是搭建多元化金融平台。 园区持续健全完善影视金融服务体系,形成集股权交易、项目众筹、企业融资等于一体的强大金融支撑,设立省级疌泉华莱坞影视文化基金、大运河影视基金,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基金运作,落地盛趣文娱基金、侠义文化基金、华文影视文学评测转化基金等影视文化基金,以 金融活水 浇灌 产业之花 ,为数字文化产业持续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