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 称
- 日本产业革命
- 地 点
- 日本
- 发生时间
-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时代背景
日本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进入资本主义阶段和开始
产业革命
的。当它1868年建立明治政权跨入资本主义门槛时,欧美先进国家已经完成了产业革命,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为了避免沦为欧美国家的殖民地、
半殖民地
,
日本在明治维新中,提出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目标(见
日本明治维新
),在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的同时,从增强军事力量和培植资本主义经济出发,在1868~1885年间,在接收幕府和各藩经营的军工厂和矿山的基础上,引进英国等西方先进国家的技术设备,聘用外国专家和技术人员,建设了一批兵工厂、采矿场,以及以生产纺织品、水泥、玻璃、火柴为主的民用“模范工厂”。这批官营工厂企业的建立,标志着日本产业革命的开始。
进程
进入19世纪80年代以后,明治维新各项重要改革陆续完成,政局日趋稳定,并在1880~1885年整顿了
货币
,稳定了通货,为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大规模地输入外国技术设备,促进私人向工矿业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以1880年后明治政府廉价地向私人转让官营模范工厂为契机,出现了私人创办和经营近代企业的高潮,产业革命进入了迅速展开的新阶段。
1884~1893年的10年间,工业公司的
资本
增加了14.5倍。1893年拥有10个工人以上的工厂已达3019家,其中使用机械动力的 675家,职工38万人,产业革命已逐渐扩展到一切主要工业部门。其重点也从过去以官营军事工厂为中心的
重工业
转移到以私营纺织业为中心的
轻工业
。1885~1894年,纱锭增加 5.8倍。到1890年,日本就从棉纺织品进口国变成了棉纱出口国。
但是,日本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一开始就没有稳固的基础。发展工业的资金来源,大部分靠农民缴纳的
地租
和地税,进口机器设备主要靠出口生丝的收入,工业品的市场也主要靠占人口70%的农民。而农业是沿着半封建的小农经营的道路发展的,广大农民长期呻吟在高额地租和地税的压榨之下,生产和生活都极为低下。主要来自农村的工人,工资也极低,并受着封建性的盘剥。落后的农业、狭小的国内市场同迅速发展着的大工业之间的尖锐矛盾,使刚刚发展起来的纺织工业,在1890年就陷入了生产过剩危机.明治专制主义政权,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和进行对外掠夺,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特点介绍
③不象西欧国家那样,产业革命从轻工业开始,然后扩及到重工业。日本的近代工业最先出现在国家兴办的军事工业中,进入19世纪80年代以后,以私人企业为主、以纺织工业为中心的产业革命才加速发展起来。
④日本产业革命是在国家资本带动下和在对外侵略战争中进行的,国家资本主义和军事工业得到了特别大的发展。在私人资本中,也是与政府密切勾结的,受政府特殊保护的三井、三菱等少数特权资本占统治地位。
⑤在产业革命中,农业并没有走向机械化和大农业,而是在地主的统治下沿着半封建的零细经营的小农经济的方向发展。农业落后不仅造成了国内工业品市场狭小,也使主要来自农村的工人的工资低下,资本家利用手工劳动和落后设备也能赚取高额利润,致使资本主义大工业和落后的家庭手工业长期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