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个地方,寸草不生,只有大漠雄风经年累月呼啸,却能长出蘑菇云,挺起民族脊梁,它就是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的马兰基地。1958年,国防科研试验基地第一批创业者挺进新疆罗布泊,在马兰基地安营扎寨,揭开了艰苦奋斗的篇章。在马兰基地,一代代“马兰人”默默奉献,在创造了中国国防科研试验伟业的同时,也创造了为人称道的“马兰精神”。
“马兰精神”的诞生
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中国实施全面封锁,采取“公开敌视”和“积极遏制”战略,试图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从朝鲜战争开始,美国多次扬言并企图对中国进行核打击。为了打破西方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核威慑,坚决捍卫我国国家主权、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毅然作出发展中国原子能事业、研制核武器的战略决策。195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被记录为“中国正式下决心研制原子弹的起始日”。
1958年4月,中央军委批准组建原子靶场和原子仓库。同年8月,国防部发出通知,决定组建中国核试验基地,并开始勘察选场。在勘察青海西部、内蒙古西部、新疆东南部等地后,苏联专家建议定于敦煌西北地区。当时的核武器试验靶场主任张蕴钰认为敦煌并不适合,爆炸当量规模太小且易破坏古迹,并将意见上报中央。12月,张蕴钰率队自敦煌出发,经玉门关向西赴罗布泊,选定试验区。新选场区距离孔雀河20公里,施工、饮水便捷;地势平坦,海拔1000米,地质是冲积土,有些地方是戈壁,施工筑路就地取材便利。这里长年西风向,下风方向东至敦煌420公里之间无居民、无耕地、无牧场,还未发现有价值的矿藏,并远离地震带。因此,勘察人员认为这里非常适合作原子靶场。
1959年5月,勘察大队在规划生活区时,发现距离试验中心区300多公里处,有一条天然水沟从中流过,水沟两旁长满了马兰。张蕴钰借此给这里取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马兰。
从此,博斯腾湖畔,有了“马兰人”。一群群肩负着特殊使命的“马兰人”,为了核试验事业,隐姓埋名扎根大漠戈壁,以身许国铸科技长剑,用一生践行“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党的事业大于一切、忠诚使命重于一切”的爱国信念,谱写了一曲大漠忠魂。
斗转星移,经过一代代“马兰人”的接续奋斗,自1958年组建到1996年最后一次核试验,马兰基地逐步建成了现代化核试验基地,成功进行了不同方式、不同型号、不同威力的核试验,闯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核试验技术发展道路,用世界上最少的试验次数和最高的成功率、最低的效费比建立起中国精干有效的核自卫力量,为实现国防现代化、维护世界和平,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马兰精神”的核心要义
马兰红山军博园的正门上,“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一行红字,是对“马兰精神”的诠释。
马兰红山军博园。 来源:和硕县人民政府网站
“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我国核试验基地建设是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被称为“死亡之海”的罗布泊进行的,同时也是在国家“一穷二白”的特殊年代,通过我们自己的力量起步的。问题层出不穷,困难与挑战超乎想象。但任何艰难困苦都打不倒英雄的“马兰人”,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周恩来总理在随后的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这次试验中所用的一千多套设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我们自己设计制造的。在进行爆炸实验的时候,自动控制系统在十几秒钟的时间内,启动了上千台仪器,分秒不差地完成了爆炸。这说明我们自己制造的各种材料、燃料、仪器、设备都是高质量、高水平的,是过得硬的”。1966年10月27日,我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获得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9年9月23日,第一次地下核试验成功;1996年7月29日,中国最后一次成功进行了地下核试验,次日,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告暂停核试验。30多年间,我国在罗布泊试验场成功进行了45次核试验。
“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核武器研发属于绝密工程,事关国家安全战略全局,被世界各国列为最高机密。“马兰人”为了核武器的成功研发,上至将军、科技领军人物,下至普通士兵、科技工作者以及工人,始终坚守“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的纪律要求。“两弹元勋”邓稼先,15次亲临现场领导核试验,隐姓埋名28年,他曾说,“干我们这个工作,就是要甘当无名英雄”。1963年,工程兵科研三所副所长王茹芝调到研究所一室任主任,其丈夫张相麟也奉命随其他参试单位到基地执行任务。他们严格遵守保密要求,各自隐情出发,慷慨西行。在赴核试验场区执行首次核试验任务途中,他们在一棵老榆树下等车时偶然相遇,方知两人是为了同一项任务而来,后来这棵树被命名为“夫妻树”。
夫妻树。来源:中共和硕县委宣传部
曾长期奋斗在马兰基地的军旅作家彭继超将“马兰人”“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品格解读为“风不要说云不要说,我们在大漠默默地拼搏,苦也不说累也不说,我们在戈壁默默地生活。捧一轮创造的太阳,点一簇中华的圣火,当大地发出滚滚的雷鸣,那就是我们献给祖国的歌。”
“马兰精神”源于国家使命,彰显了民族志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建设新中国现代国防伟大事业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体鲜活且极具感染力的红色教育资源,要进一步丰富和拓展“马兰精神”启智润心、铸魂育人的功能。发挥好马兰红山军博园、马兰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教育场所的思想教育作用,积极开展红色文化旅游,实施文化润疆工程,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全社会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情操,厚植家国情怀。
如今,罗布泊上空的蘑菇云早已消失,烈士陵园里的一座座丰碑,永远守护着这片土地。当年的创业者都已变老,但可敬可爱的“马兰人”和跨越时空的“马兰精神”将被铭记、被传扬。
(作者单位:新疆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