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春的一天,黎巴嫩安塔利亚斯小镇教堂内奏响中黎两国国歌,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精神矍铄,目光炯炯,以他浑厚有力的嗓音,向在场来宾娓娓讲述着黎巴嫩与中国的友好故事,追忆那些曾为中黎友好做出卓越贡献的人士。

(黎巴嫩前驻华大使萨马哈)

这位老人,就是曾于1985—1998年任黎巴嫩驻华大使的法里德·萨马哈。整整十三年出使中国的经历,使萨马哈大使对中国了解得深刻,也对中国爱得深沉。卸任返黎后,他继续心系中黎友好,为促进两国民间友好发挥余热,联合黎一批友华人士创建了黎巴嫩——中国友好合作联合会,致力推动两国文化、教育、青年等领域的友好往来。他还时常举办演讲,积极向黎各界人士介绍中国,讲述黎中友好情谊。

(2018年2月7日,黎巴嫩前驻华大使萨马哈在黎巴嫩做题为“黎巴嫩与中国”的演讲。)

饱经风霜的老照片老视频,一幅幅、一帧帧,在屏幕上流转,投影仪的明暗变幻间展开了中黎友谊的珍贵画卷……

黎巴嫩文学在中国

黎巴嫩是一代文学巨匠、著名诗人和画家纪伯伦的故乡。这位黎巴嫩文坛骄子,被认为是与泰戈尔比肩的近代东方文学大师、20世纪全世界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被译成50多种文字,长久畅销不衰,在中国也有很高的知名度。

“提起纪伯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曾经长期旅居的地方——波士顿和纽约。尽管他从未去过中国,但他的作品和思想吸引、打动了许多中国读者,时至今日,很多中国人的书桌和床头还放着纪伯伦的著作。” 萨马哈大使介绍说。

“中国著名作家冰心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将纪伯伦的代表作《先知》译为中文。还记得那是1997年,我作为驻华大使,代表黎巴嫩政府亲手为冰心女士佩戴上黎巴嫩国家骑士雪松勋章,那时她已是97岁高龄。”

(1997年,黎巴嫩政府向冰心授予国家骑士雪松勋章仪式)

“在我任大使期间,黎巴嫩驻华使馆经常举办文学研讨会,向中国朋友介绍黎巴嫩和阿拉伯文学,有40多本著作被译为中文,我为其中大多数作了序,包含纪伯伦、米哈伊尔·努艾米、艾敏·雷哈尼、陶菲格·优素福等著名作家的作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学家翻译黎巴嫩著作。)

“纪伯伦等文学家、翻译家在中黎间架起了一座文学的桥梁,文学为中黎两国人民的友好篇章增光添彩,两国的学者和文人们亦在互相译介中结下深厚友谊,激起灵魂深处的共鸣。”

黎巴嫩医者在中国

“马海德这个名字,对于很多黎巴嫩人来说可能有点陌生。”萨马哈大使说,“我的挚友贾米勒·加卜尔——一位热爱着中国的黎巴嫩作家,曾想为马海德作传,但在动笔前不幸去世。于是我将有关马海德的资料整理成一部纪录片,以纪念这位中黎两国的友好使者,完成好友遗愿。”

(马海德照片)

萨马哈大使继续着他的回忆:“马海德原名叫乔治·哈提姆,生于美国一个黎巴嫩移民家庭,父亲来自风景秀美的黎巴嫩山区小镇哈马纳。1933年,马赴华从医,后在宋庆龄介绍下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一同前往陕甘宁边区考察,在那里,他结识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人,这段经历使他成为了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1937年,马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在陕甘宁边区从事医疗工作,也是在那里,他邂逅了中国姑娘周苏菲,结成一对情深意笃的革命伴侣。”

(上世界三四十年代投身中国革命的马海德)

“新中国成立后,马立即申请加入中国籍,成为新中国首个外国血统的中国公民,并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顾问。此后,马主要从事对麻风病和性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为新中国医学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1986年,时任黎巴嫩总统艾敏·杰马耶勒委托驻华大使萨马哈向马海德授予雪松荣誉勋章,时任中国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康克清等中国领导人出席了仪式。马海德在仪式上动情地说,这一荣誉属于中国人民。”

(1986年,时任黎巴嫩总统杰马耶勒委托黎驻华大使萨马哈向马海德授予雪松荣誉勋章)

播完纪录片,萨马哈大使与听众分享了一则小故事:“1962年,马海德的父亲在美国报纸上看到一则关于马海德的新闻,称马是中国领导人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好友,在中国卫生部任顾问。老人家当即认定这是分别近30年的儿子,决定赴华相见。但当时中美尚未建交,一家人想团聚只能去第三国。在时任中国外交部长陈毅的帮助下,马海德带着妻儿,最终在中国驻叙利亚使馆与老父亲相聚。父亲以为儿子做了大官,肯定发财,便悄悄地问儿子有多少资产。作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马海德自豪地回答,我有一块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全中国的房子都是我的财产。”

“授勋仪式后几个月,因家人患病,我再也没有与他见面的机会.......” 说到这里,老人家难过地捂住双眼,哽咽难语,全场为之感动,响起热烈掌声。

平复好心绪,萨马哈大使似有些欣慰地开口:“回到黎后,我与朋友们创立了黎巴嫩—中国友好合作联合会,在与中国驻黎巴嫩使馆的共同努力下,2003年中国政府向哈马纳镇赠送了一尊马海德半身像,立在小镇入口处的马海德公园内。了却了我和好友一直以来的愿望。

(设立在马海德故乡黎巴嫩哈马纳镇的马海德塑像)

黎巴嫩慈善家在中国

“皮埃尔·艾布·哈特尔是一位黎巴嫩慈善家,一生致力于支持青少年教育、儿童癌症防治等慈善事业,以一己之力资助国内外许多困难儿童上学,援助了多家医院,大力赞助文化与艺术事业,贝鲁特美国大学、黎巴嫩美国大学等黎多所高校都有以他名字命名的文化中心。他亦是成功的企业家,其创建的速递公司业务遍布全球。”

(黎巴嫩慈善家皮埃尔·艾布·哈特尔夫妇)

萨马哈大使回忆道,“我曾在中国与哈特尔见面,谈到中国文学家翻译黎巴嫩文学作品,我提议,应该邀请这些中国译者赴黎采风,近距离接触原著作者笔下的国度。在不久后的一次文学研讨会上,哈特尔便主动宣布每年为两名中国译者访黎负担往返机票。”

“1994年,哈特尔决定出资5.5万美元在山东省贫困县冠县定寨乡援建黎巴嫩女子学校。三年后学校建成,面积1500平方米,可容纳约600名学生就读。”

(山东省冠县定寨乡的黎巴嫩女子学校历史照片)

这所学校仍在运行,校舍虽已陈旧,但可依稀看到当年建成时的模样。校门口中黎两国国徽和校园内的落成纪念碑,记载着这段并不为许多人所知的中黎友好佳话,印刻着黎巴嫩慈善家高尚的公益情怀,也蕴含着黎巴嫩友人对中国的深情。

此外,哈特尔还是第一位资助中国希望工程的中东地区友人,曾资助过山西省50名失学女孩、山东省40名失学儿童等。

“曾有一位好友这样形容哈特尔,”萨马哈大使说,“他是个硬汉,身材魁梧,说话洪亮,性格刚毅,他又像个孩童,简单纯粹,爱笑,爱玩。他的眉宇间闪动着黎巴嫩山区之子的英雄气概和古时圣人的光辉,言语间蕴藏着无尽的大爱。”

正如萨马哈大使所言:“朋友们,斯人已去,请不要悲伤。对于攀登者来说,只有身在远处,才能看到高山的雄伟;故人逝去后,我们才越发体会到他们的伟大。”

空间也许相隔遥远,时间也许流逝久远,但在这位古稀老人的深情讲述中,记忆就像繁星那般熠熠生辉。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些中黎友好的感人故事,缅怀那些曾为中黎友好奉献心血的友人们。来自中东雪松之国——黎巴嫩的友情将长存心间,千百年来丝绸之路的友谊华章将在新时代里延续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