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与选型
(
1
)
着装得体,教态 自然大方
;
(
2
)
备课充分,对教学内容熟悉
;
(
3
)
课件简单明了,层次分明,与教材结合较好;
(
4
)授课中有调动学生参与解答,
促使学生进入思维状态
。
(
1
)
教师进入教室较晚,课前准备工作不够充分,投影不能正常使用
;
(
2
)
PPT
课件中的图片多为教材中的黑白图片和结构图,不够清晰
;
(
3
)
未使用电子教鞭,始终在讲台前控制课件,未能走下讲台关注后排同学的学习状况
;
(
4
)对于迟到和课堂上出入的学生没有及时进行管理。
(
1
)
投影设备以及教学辅助工具应在课前准备妥当,避免出现课件无法播放的情况
;
(
2
)
优化
PPT
课件中的图片和文字,由于建筑学专业学生基础薄弱,应引入实际案例讲解各种建筑结构的形式,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
;
(
3
)建议使用电子教鞭进行辅助教学,
授课中缩短与学生的距感,更好地督促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
(
4
)加强包括课堂秩序在内的课堂组织管理,
提高课堂的驾驭能力。
管理信息系统
(
1
)
课前准备充分,
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内容娴熟
;
(
2
)
PPT
课件设计较好,层次分明,字体清晰。
(
1
)教学设计欠佳,
教学重、难点不够突出
;
(
2
)
教师讲授过多,与学生的互动和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较少
;
(
3
)
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设计组织教学,专业教学能力较欠缺;
(
4
)
理论讲解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关注度较低
。
(
1
)
教学重点、难点要突出,而不是将课本内容简单简述
;
(
2
)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增设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环节,及时了解学生对讲解内容的掌握程度
;
(
3
)
建议从案例入手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同时在讲解白盒测试时应与学生进行讨论,从学科专业角度思考如何教学;
(
4
)
加强现代教学理念的学习,围绕“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进行改进。
软件技术讲座
(
1
)教态自然,语言表达清楚;
(
2
)
教学内容基本熟练,能结合教学内容适当举例
。
(
1
)
讲课语调过于平淡,缺少肢体语言、启发性语言;
(
2
)
教学设计中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理解还不够深入
;
(
3
)
PPT
课件文字过多,缺少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素材,不够生动、缺乏吸引力
;
(
4
)
教学过程中缺少互动,没有结合课程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
(
1
)加强语言、肢体语言的表达能力训练;
(
2
)
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与思考,多准备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素材,融入到教学课程中
;
(
3
)
改进
PPT
课件,减少课件中的大幅文字,尽量采用提纲式文字,增添图表、音视频等多媒体效果;
(
4
)根据知识点内容适当设计提问环节,进行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与思考。
(
1
)
教学态度认真,教学内容熟练,思路清晰
;
(
2
)
教学基本功较好,
教学重点突出,
能提醒学生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便于后续的学习
;
(
3
)案例、提问运用合理,能够启发学生主动思考,课堂互动性较好。
(
1
)
PPT
课件字体较小,后排难以看清,个别页面文字多,存在同一层级字体大小不一致现象
;
(
2
)
课件标注自学的内容讲得过多,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
3
)存在少数学生讲话、玩手机现象。
(
1
)
加强
PPT
课件的制作和设计,
调整课件布局,凝练内容,适当加大文字字体
;
(
2
)
建议运用真实案例
+
课外讨论
+
现场评议方式将学生的压力还给学生
;
(
3
)
更加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
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及时纠正学生不良行为。
大数据统计分析
(
1
)讲课声音洪亮,
普通话标准,语速适中
;
(
2
)
教学内容熟悉,讲课逻辑性较强,板书安排合理
。
(
1
)
教学设计中,注重理论讲授而忽略了与案例的结合
;
(
2
)
教学内容的处理不甚到位,使讲课稍显不够生动;
(
3
)
缺少设问环节,使得要点不够明确,师生间缺少互动
。
(
1
)
在教学设计中,要因材施教,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注意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及对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
;
(
2
)建议
设计一些不同层级的问题给学生,以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
(
3
)加强课堂中师生的有效互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有机化学
B
(
1
)
课堂准备充分,讲解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
(
2
)
教学内容熟悉,讲解流利,逻辑性强,讲练有一定的结合
;
(
3
)
能综合运用
PPT
课件与板书进行教学,并利用板书总结课程的重点及逻辑线
。
(
1
)
教学的节奏缺乏变化,语音、语调变化不够明显,重、难点不够清晰
;
(
2
)
部分
PPT
课件的内容偏多,提炼不够,且页面下方有
1/4
的内容后排学生无法观看;
(
3
)在脱离讲台讲课时,不使用移动麦,音量不够大,较难听清。
(
1
)加强语言能力的表达,强化
语音、语调的控制,增加抑扬顿挫感,讲课更富有激情
;
(
2
)
减少
PPT
课件中的文字内容,加强教学的图形化显现,提炼教学内容
,突出重、难点;
(
3
)
增强对学生所学知识接受度的关注,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生物化学
B
(
1
)
教师着装得体,精神饱满;
(
2
)
教学过程思路清楚,语言流畅
,
讲课层次清晰,要点明确;
(
3
)
PPT
课件内容简洁,图片清晰醒目,色彩搭配合理;
(
4
)授课中穿插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并能拓展课外知识,扩大学生视野
。
(
1
)
课堂上着重讲述,关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足,课堂气氛稍显沉闷
;
(
2
)
PPT
课件的设计多为图片,未用文字标出相应的知识点,多数靠教师的讲述进行说明,未能引起学生的重视
;
(
3
)
课堂练习未让学生完全独立完成,无法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
1
)
建议改进与学生的交流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进一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
(
2
)
完善
PPT
课件,强化课件的结构性,增加对图片的解释说明,突出重点、难点
;
(
3
)
练习中多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
4
)课堂中应注重知识的小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巩固所学知识。
制糖工艺学导论
(
1
)
教学内容熟练,思路清晰;
(
2
)讲授能结合广西制糖行业实际进行教学,内容详实,信息量较大
。
(
1
)
教室前几排基本没有学生坐,且学生既无教材也不做笔记
;
(
2
)
PPT
课件较单调,基本为白底黑字,且整版呈现,重、难点未突出;
(
3
)
部分分子式和方程式的书写欠规范
;
(
4
)
黑板上仍留有其他课程的内容,且没有进行适当的板书。
(
1
)加强课堂
组织管理,并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
(
2
)
改进
PPT
课件的制作和设计,增添动画及色彩,提高观看效果,
突出重、难点
;
(
3
)规范分子式和方程式上、下标的书写;
(
4
)
适当板书进行辅助教学,便于学生思考、理解和记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