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7月6日电(记者拉巴次仁、张亚东)青藏铁路通车4年来,不断挖掘的铁路发展潜力和逐步显现的辐射带动作用,打破了制约西藏与内地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瓶颈”,青藏铁路日益凸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纽带作用,正在成为西藏连接内地的纽带。

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市,南至西藏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其中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公里,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达960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面临着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等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青藏铁路大大缩短了雪域高原与内地的距离,极大地方便了西藏各族人民出行及各地旅客进藏。据青藏铁路公司最新统计,从铁路开通至今年5月底,通过铁路进出藏旅客560多万人次,运送进出藏货物610多万吨,为西藏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从长安出发,远赴雪域高原,历尽艰辛近3年才抵达拉萨。文成公主当年所走的路,就是闻名于世的唐蕃古道。如今,青藏铁路取代了唐蕃古道,现代交通工具大大地缩短了西藏与内地的通达时间。但不变的是,从唐蕃古道到青藏铁路,每一次穿越都是民族团结的象征和升华。

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每当中华民族面临危难与考验时,青藏铁路总会成为连接西藏、青海与祖国内地的生命纽带。2008年5月19日12时10分,一辆满载矿泉水、糌粑、藏药等物资的救灾专列从拉萨火车站驶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这是西藏自治区首次通过铁路运输救灾物资。2010年4月15日17时15分,全国第一趟救灾专列满载祖国内地兄弟省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玉树地震灾区人民的牵挂,也通过青藏铁路驶入西宁站。

青藏铁路已成为西藏与内地实现人流、物流的重要通道。4年来,越来越多的内地游客乘坐火车到世界屋脊旅游观光,仅去年西藏就接待国内游客556万人次。与此同时,西藏农牧民群众也走出高原,到祖国内地观光游览、打工、做生意。

藏南重镇泽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近几年先后引进内地农村能人60多名,利用内地能人培训当地农民,使其提高了劳动技能。2006年,泽当镇还在西藏首次向内地输出劳务45人,目前仍有34名藏族打工者在广州打工。

从广州回家探亲的达瓦次仁说:“我们大部分人在啤酒厂工作,都已成为熟练工人,月收入2000元至2500元。大家觉得在内地打工除了有较高的收入外,还可以开阔视野,增长技能。”

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日益频繁,增进了相互了解。越来越多的内地客商主动到西藏投资兴办企业,如伊利集团、浙江海亮集团、新华泰龙矿业、华能集团等。据统计,“十一五”期间西藏招商引资协议资金总额达到718.0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总额为191.34亿元。多元化投资有力地拉动了西藏经济的增长。

青藏铁路使西藏融入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为此,西藏加快了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步伐,西藏的矿泉水、藏药、青稞酒、牦牛肉等特色产品已经打入内地市场。相对于公路运输而言,青藏铁路物资运输成本低廉,目前执行运价每吨公里仅为0.12元,大大地提高了青藏两省区商品的价格竞争力。

“仅在格尔木至拉萨段,公司的货物运输成本每吨就下降了200元。”西藏拉萨啤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布次仁说,青藏铁路大幅降低了公司的物流运输成本,给青稞啤酒进入内地和国际市场创造了便利条件。

西藏的民族特色文化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魅力无限,但也存在着与内地和世界交流不够、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伴随着对外开放力度加大,西藏加强了对饮食、建筑、服饰、文学艺术等传统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力度,利用各种旅游节、文化节等时机,积极推广民间传统歌舞、民族民间工艺和民族服装服饰,不断增强特色文化的影响力,促进特色文化与内地文化、世界文化的交流。

“青藏铁路已成为西藏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桥梁和纽带。”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厅长尼玛次仁说。

青藏铁路加速了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昔日“深藏闺中”的藏族民间文化开始通过铁路走向五湖四海。“真没想到,去内地唱歌、跳舞也能挣钱!”西藏日喀则拉孜县农民普琼说。2008年3月起,普琼和6名老乡坐上火车到珠海表演藏族歌舞,打工挣钱,这是藏族民间艺人第一次下海从事商业演出。

与此同时,“天路”正成为最便捷的朝圣之路,越来越多的藏族群众坐火车去朝佛、旅游。拉萨火车站副站长王海文介绍,火车通车后,由于票价低,那曲到拉萨的火车硬座票仅为51元,低于长途汽车票价,大大方便了那曲本地居民到拉萨朝佛、探亲。每年节假日以及重要的佛事活动期间,青藏铁路列车的客流量就会大大增加,几乎是平时的一倍。

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向巴平措生动地形容,青藏铁路是一条加强西藏与祖国内地紧密联系的政治线,是一条促进西藏跨越式发展的经济线,也是一条推动西藏各族人民奔小康的幸福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