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张慧瑜:皮村文学故事,生活在继续,故事也在继续

2020-01-10 10:58
来源: 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皮村是北京东五环外的一个嘈杂的城乡结合部,这里有很多加工厂,主要是家具行业,也有很多出租房,租给外地人。本地人口大概两千多人,外地人却有两万人,因为这里租房便宜,距离城区又不是特别远,除了在本地工厂打工的人之外,也住着很多在城里上班的打工者,他们做两个小时公交就可以到达市区。工友之家是一家致力于为打工者提供文化服务的公益组织,2002年由打工青年艺术团发起,一开始在北五环的肖家河地区,2005年那里拆迁,他们又搬到离城市更远的皮村。皮村的特点是靠近首都国际机场,正好处在飞机降落的航道上,每隔三五分钟就有一架飞机从头顶上低空飞过,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

2014年9月,工友之家开办了文学兴趣小组,作为文艺小组、摄影小组、电影观看、图书借阅之外的文化服务活动。每周日晚上七点半,那些对文学写作和阅读有兴趣的工友们便会来听课,授课老师则是从城里来的在高校、科研机构工作的老师、作家或艺术家,我也是其中一名从“城里”来的文化志愿者。2014年秋天到2015年秋天主要由我来上课,2015年到2016年我去美国做学术访问,由孟登迎和刘忱两位老师张落更多的朋友来这里提供文化服务,2016年秋天我回国之后,也继续和朋友们一起做文学分享。直到2017年4月底因为《我是范雨素》的文章在微信公号上成为红文,使得范雨素和皮村文学小组曝光在大众媒体的聚光灯之下。半年多过去了,对于这些从事文学写作的普通劳动者来说,媒体的关注让他们获得更多发表和讲述他们故事的机会,但也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烦恼”,反而打破了两三年以来形成的某种默契和氛围。

2014年,皮村文学小组成立,由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张慧瑜(中)担任指导,每周末为工友开设两个小时的文学课。摄:吕萌

我想说说文学小组的召集人付秋云。小付年龄很小,二十来岁,个头不高,但很干练。最初成立文学小组,是她的主意。她原来在其他地方打工,后来参加了工友之家举办的培训学习活动,就留在工友之家成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小付的日常工作是负责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参观、图书室借阅、电影放映等。有一次,一位工友向她提出能否开办一个文学写作课,让那些对文学有兴趣的工友也可以学会写文章。于是,我在微信上看到朋友转发的招募文学小组任课老师的通知,就投了简历,使得我有机会和普通工友一起开始一段文学交流的旅程。小付是“文学小组”的班长,我每次来,她都提前把电脑和投影仪调整好,还让来听课的工友签到,鼓励大家来听课。一开始来听课的有十几个人,有徐良园、范雨素、王春玉、王修财、苑伟、李国富、王建、郭福来等,大多住在皮村或皮村附近。

其实,我并没有讲太多文学写作技巧,因为我总觉得文学不是教会的,上课的主要内容是文学经典鉴赏和讨论,然后就是鼓励大家多写作。正是因为有了文学小组这样一种形式,很多工友开始大胆地写作,我也把大家的作品放在每次课中讲授,让写作者朗诵自己的作品,然后大家一起来评点,这更像一种在国外社区文化中常见的文学分享会。这个过程中,小付扮演来重要的角色。很多工友不会电脑打字,或者根本就没有电脑,依然采用手写的方式,小付就把大家交的手写作业打成电子版,包括《我是范雨素》这篇文章也是小付利用工作间隙打出来的。大概2014年底,小付也主动把大家的作品投给一些关注工人文化的网络公号,这给初次尝试写作的工友们极大的鼓励,原本只是想文学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没想到还会借助互联网平台发表出来。这使得这些普通劳动者的写作变成了一种具有公共性的文化行为,这些作品表现了他们自己的生活,也给当下中国留下了独特的历史记录。

最初的时候,我会特别让大家写自己的故事、身边人的故事,从熟悉的人和事写起也是最容易的,最有真情实感的。我记得小付也交过一篇作业《随写心记》,写她在工友之家工作五年的人生困惑,从她对社会工作的迷茫,到她独立举办一些工人文化活动,我能感受到这个小姑娘的自我成长,这篇文章的结尾是“总的来说,这五年来对我的成长很大,使我成为了有自主思考能力的人,成为一个有自由之身的人,成为一个不再以经济金钱为主要生活方向的人,成为一个不再像机器那样拼命挣钱的人,成为一个不像千千万万的工人那样日复一日重复劳动的人。”我想,这不只是小付自己的故事,也是文学小组很多成员的心路历程。

我还记得文学小组有两个比小付还年轻的小姑娘,一个是子怡,一个是晨晨。她们还不到20岁,也和小付一样,是参加工友之家的培训之后,留下来工作的,子怡身体有残疾,在二手超市的库房挑拣衣服,晨晨则是跟着小付在工会工作。每次课子怡和晨晨都来的很早,两个人像亲姐妹一样,坐在一起。她们有着各自人生的不幸,在参加文学小组之前,也从来没有写过东西。

子怡是个多愁善感的姑娘,她给自己起了一个笔名叫“寂桐”。寂桐有寂寞的含义,也有像梧桐一样坚韧的意思。寂桐写了很多伤感的爱情诗歌,她在自己的诗歌中渴望爱情,又在现实的落差中体认着爱的不可能。如《相伴》“天空没有永恒的晴朗/乌云 雾霾/是它的不速之客/但永远挂着太阳/夜空不一定美丽/星星 月亮/却对它不离不弃/如果你看不见没关系/那就换个角度审视自己/看吧 望吧/你的背影已远去/相伴的是来时的行李/是我对你最深的记忆”,用日月星辰来隐喻不弃不离的相伴。还比如《梦境》“一个人/一件事/一段情/重演在每个夜晚/清晨 清晨/打开紧闭已久的双眼/环绕依旧不变的房间/却发现原来是在梦里面”,梦里、梦外是寂桐诗歌中经常出现的双重世界。还有《石·雨》“石和雨的相遇/注定会溅起血色的痕迹/觉醒吧/沉睡已久的石头”,寂桐把爱的刻骨铭心描写为“血色的痕迹”,这也是水滴石穿的彻骨之爱。寂桐的诗歌很受大家的欢迎,很多朋友都没有想到寂桐有如此充沛、炙热的情感。隔壁文艺小组的工友李小杰把寂桐的诗歌《我想牵上你的手》谱成了曲,变成了一首情歌,后来在2015年夏天举办的《劳动者的诗与歌》中演唱,那句“你是我的魂,我是你的魄”感动了很多人。

相比寂桐的忧郁,晨晨更像一个无忧无虑的大女孩。晨晨也是留守儿童,不到18岁就出来打工,她总是有说有笑,给自己起了一个笔名“雪婷”,是一个美丽的名字。雪婷的诗歌更像少女的畅想曲,对未来充满了乐观的想象,如《我是一支刚从土里冒出的嫩芽》、《亲爱的我想对你说》等,其中《我愿做一只小鸟展翅飞翔》有这样的诗句“我是一支刚从土里冒出的嫩芽/当我刚冒出来的时候我欣喜若狂/恨不得把所有没有看过的东西全部看一遍,每天欢天喜地!”有时候雪婷也写一些哲理意味的诗歌,如《旅行》、《活着》、《牢笼》、《脆弱的灵魂》等。晨晨多才多艺,还学习弹吉他、吹葫芦丝等。记得有一次群众文艺演出活动,晨晨落落大方,一个人主持整场晚会,一点都不怯场,很自信。就像小付一样,晨晨也组织活动中慢慢成长。

皮村文学小组的上课情况。摄:吕萌

2016年9月我从美国回来,文学小组有一些成员已经离开皮村,也来了一些新成员,如路亮、小海、李若、苑长武、马大勇、李小抠、万华山、傅海声等。范雨素大姐成名之后,又有一些朋友慕名而来,如金红阳、张有为、陈希望、徐克铎等。除了这些文学小组的骨干成员,我想向曾经来文学小组授课的朋友们致敬,他们是刘忱、孟登迎、李云雷、师力斌、黄灯、张朝霞、符鹏、沙垚、王洪喆、西元、郝庆军、鲁太光、王伟、谢俊、彭敏、袁凌、冯睿、王永健等,还有我所不知道名字的朋友们。

2017年春节子怡回家过年,就没有回北京,她留在老家生活,偶然会把写的诗歌从网上发给我。春天的时候,我听说晨晨谈恋爱了,也跟着男朋友离开了皮村,去寻找自己的生活。小付还留在工友之家,范雨素大姐出名的那段日子,她沉着地应付着全国各地的记者。2017年底,小付也谈恋爱了,是她的同事,一个腼腆的小伙子。2018年春节过后,我听说他们要结婚了。生活还在继续,皮村文学小组的故事也在继续。

*本文选自《碧山》系列第11辑“方志小说”专题

《碧山》系列第11辑,由左靖主编,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以2017年“方志小说”联合驻村写作计划为主线,汇集活动的部分成果。方志小说,意在虚实并用,彼此激发,希望借由方志和小说相对成熟的技艺,重新认识地方,认识人地关系。

《碧山》系列第11辑:方志小说专题

方志小说,为什么去乡村写作  芬雷

面向地方的书写行动  周功钊

后田,行进中的一场地方“肖陶扩”  龙奕塘

总有一个出口通往后田  黄雯青

碧山在地后记  刘加

寻向所志——评展览“方志小说 驻村写作联展(碧山站)”  周净

越人歌(组诗选九)  沈木槿

端午  苏杭

皮村文学故事之一瞥  张慧瑜

皮村文学小组两篇  郭福来、李若

人应该住在山上(节选)  苏非殊

风土记  舒飞廉

“在‘方志小说’驻地内容之外,我们有意邀请了皮村文学小组加入这个专题中。张慧瑜自称‘志愿者’,他参与了小组的‘文化授课’,见证了皮村这些外来者的成长。郭福来和李若的文章为我们讲述了写作与他们个人以及生活经历的关系,他们的观察与思考非常细致。这些离开家乡来到北京的打工者的写作,与驻村作者离开城市到乡村去的写作,应该可以形成一种内在的、多重的对话,帮助我们进一步思考写作与地方的关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 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 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