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在原乌鲁木齐市卫生防疫站基础上实质性整合相关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包括市结核病防治所、市地方病办公室、市健康教育所)组成的。其前身乌鲁木齐市卫生防疫站成立于
1952
年。
2004
年5月8日,根据上级精神,原乌鲁木齐市卫生防疫站、市地方病办公室、市结防所、市健康教育所合并为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心目前共有
18
个科室,分别是传染病防制科、性病艾滋病防制科、结核病防制科、地方病防制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科、职业病防制科、病媒生物防制科、免疫规划科、信息服务与健康教育科、公共卫生科、微生物检验科、理化检验科、质管办、综合门诊、体检科、办公室、科教科和计划财务科。
现有正式职工
146
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137
人。在职称结构上,正高职称
11
人,副高职称
22
人,中级职称
57
人,初级
47
人。在学历结构上,中心有博士生
3
人,研究生
35
人,本科生
59
人,是目前乌鲁木齐市属医疗卫生机构中学历结构最高的单位。
中心现有仪器设备价值
2182.80
万元,其中
10
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
37
台。中心业务楼建筑面积
8814.15m
2
,实验室建筑面积占中心总建筑面积的
60%
以上,实验室自
2003
年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批准的实验室国家认可单位至今已
11
年,是西北五省第一家通过认可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艾滋病
HIV
确认实验室通过国家卫生部评审,成为疆内的艾滋病病毒确认的权威机构;
2006
年开始承担全市
HIV
感染者
/
艾滋病病人的
CD4
、
CD8
淋巴细胞分型检测,
2009
年承担全市
HIV
感染者
/
艾滋病病人
HIV
病毒载量测定,这项工作中心一直走在全疆乃至西北五省的最前列。
2004
年获得了职业病诊断机构批准认证;
2005
年获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服务资质;
2007
年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国家乙级);
2013
年通过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卫生技术机构乙级资质认证,成为在《职业病防治法》修订后全疆首家通过资质续展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2006
年流感实验室被列为国家流感网络监测实验室
,
并获得《世界卫生组织(
WHO
)流感网络监测实验室》资质。
中心的主要工作任务有:(
1
)完成国家、自治区下达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的指令性任务,实施疾病预防控制规划、方案,组织开展全市疾病暴发调查处理和报告;负责全市预防性生物制品管理,组织、实施预防接种工作;(
2
)调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因素,实施控制措施;(
3
)开展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检测和常见毒物、污染物的检验鉴定;(
4
)开展疾病监测和食品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和环境卫生等领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管理全市疫情及相关公共卫生信息;(
5
)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任务;(
6
)组织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7
)负责对全市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和业务考核;指导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
8
)提供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职业病诊断和性病诊疗服务;(
9
)负责自治区、市级重大活动的公共卫生保障工作。
多年来,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始终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中心深化改革、谋求发展的重要基石,始终坚持“团结,慎独,卓越”的工作理念,“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科学防治、保障健康”的工作宗旨,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疾病预防与控制为核心,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为全市各族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2016年乌市预算单位输出报表(预算信息公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