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烦恼的水桶  ·  使用Flutter ...·  1 年前    · 
气势凌人的打火机  ·  c# - Unity ...·  1 年前    · 
大鼻子的水龙头  ·  c程序 调用 java ...·  1 年前    · 
气势凌人的花卷  ·  从NSDictionary ...·  1 年前    ·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周年:她们走了多远?

澎湃新闻记者 徐笛薇 实习生 李怡燃
2024-07-26 14:23
来源: 澎湃新闻

2024年,又一位中国科学家斩获“女性科学界的诺贝尔奖”,绽放于全球顶尖舞台。

5月底,五位女性因在生命与环境科学领域的开创性研究以及为人类健康带来的划时代进步,从全球350位选人中脱颖而出,获得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以下简称“世界杰出女科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该奖是当今唯一在全球范围内奖励女性科学家的项目。

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因成功发现多种可介导离子和糖类跨膜运输的膜蛋白的原子结构、揭示了跨膜转运的原理而成为第26届亚太地区获奖人 。她也是第8位收获该荣誉的中国科学家。

颜宁荣获第26届“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颁奖典礼上,身着绿色缎面中式裙的颜宁特别感谢了给予她勇气和力量的高中化学老师关仪。“我非常幸运,在中学时代就遇到了鼓励我的榜样。她个子不高,留着灰白色的短发,戴着一副眼镜,总是面带自信的笑容。她常常告诉我们:‘女孩子善于学习科学,要相信自己。’她是对的!”致辞的最后,颜宁也笑着勉励年轻女孩:“成为女科学家的道路或许充满挑战,但还不足以阻碍你前行的脚步。所以,请勇敢做自己!”

“尽管近几十年,全球各大领域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仍有一个事实没有改变:那就是在科学界,女性仍居于劣势。当今世界,科学是应对全球挑战不可缺少的手段,但即便到了今天,全球每三位科研人员中也只有一位是女性,在人工智能领域,这个比例甚至跌到了约十分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在贺信中表示:“世界需要科学,科学需要女性,我们将持之以恒、竭尽全力支持她们,也对于欧莱雅过去26年一起支持的所有杰出科学家深感骄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年发布的科学报告显示,女性科研人员群体人数增长缓慢之外,职业生涯往往较短,收入较低,“高位缺席”现象长期存在。确实,“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设立以来,历届获奖者中女性比例仅占7.5%。在中国,2021年,中国工程院女性院士占比近5% ,中科院女性院士的占比约为6%,而2023年增选的133位两院院士中只有6位女性。

有研究指出,顶尖女性科学家比例偏低,并非源于智商和能力上的差异,更多源自女性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心理上的因素。刻板的性别观念遮蔽了科学发展史上女性的作用,进一步加深了性别结构的不平等。2003年,中国第一位“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李方华曾表示,“作为一名女性科技工作者,我深深感觉到,女性从事科学工作是很不容易的,而非不适合。女性有一些特点:思维严谨、很有耐心和韧性。这都是从事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

为提高女性在全球科研领域的地位,1998年,欧莱雅基金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通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和“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在 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为科研女性提供荣誉舞台,让女性科学家的光芒进入公众视野,并持续赋能投身科学的女性,为人类进步创造可能。26年来,已表彰4400多名优秀的女性科学家,包括 132 名国际获奖者和 4000 多名青年女性科研工作者。

可喜的是,近年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中的女性占比越来越高。1901年到2023年,共有25位女性摘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桂冠,其中60%的获奖者在1998年“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诞生后获此殊荣。2023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就有两位“世界杰出女科奖”的得主——安妮·吕利耶和 卡塔琳·考里科,将历任获奖人中摘得诺奖桂冠的人数提升至7人。

看不见的女科学家:须付出更多隐性努力

“在一片黑西装里,出现了个穿旗袍的身影。”

2023年,电影《奥本海默》热映,一批男性科学家为大众熟知。可“曼哈顿计划”里的女性科学家却在电影里成为了“消失的她”。其中,破格以外籍身份加入该绝密计划的华裔女科学家吴健雄曾用研究生时期未发表的论文帮忙解决重大难题,大大缩短了原子弹试制的进程。

吴健雄的一生可谓传奇——作为女性,她多次打破当时科学界由男性主导的局面:1943年,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头一位女性教席;1958年,打破百年传统,跻身该校首位荣誉女博士;1975年,担任美国物理学会首位女性会长。她被称为“原子弹之母”“原子核物理的女王”“中国的居里夫人”,是立足世界一流物理学家行列的中国女性第一人。

1958年,普林斯顿大学将名誉博士学位首次授予女性科学家——吴健雄(前左二)

不过,出类拔萃的女性科学家所需翻越的不仅仅是科学的山峰。相比同水平的男性科学家,无论是任职还是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她们都很难获得和男性同等的机会、尊重和薪酬。

上世纪中叶,在全美排名前二十的研究型大学中没有一位女性物理学教授。1974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召开的关于科学和工程领域中的女性研讨会中,吴健雄抨击了把科学视为男性领域“牢不可破的传统观念”,并质问:“我十分怀疑,微小的原子和核子、数学符号抑或是DNA分子,难道也像我们的社会这样对男性或女性有所偏袒?”

“科学中少了女性,是对潜在才分一种可怕的浪费。”吴健雄总希望有多一点女性投身科学,时常鼓励她们不要轻易放弃。“如果你做了科学,不要因为你有家室或其他,就放弃。不要放弃。”

而亲手把李政道、杨振宁二人推向诺贝尔奖领奖台的吴健雄,自己成了“诺奖遗珠”。多年来她淡然处之,只是在给1988年诺奖得主史坦伯格的祝贺信上写道:“尽管我从来没有为了得奖而去做研究工作,但当我的工作因为某种原因被人忽视,依然深深地伤害了我。”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随着受高等教育的女性趋多,涌现出更多杰出的身影:我们看到了鼓励女性走出家门,推动男女同工同酬的申纪兰;看到了默默攻坚多年,带领团队成功提取青蒿素登顶“诺奖”的屠呦呦。

当地时间2015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举行。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领奖。 视觉中国 资料

2004年,时任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的程东红介绍:至上世纪末,我国已拥有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女科技工作者988万人,占科技人员总数的36.91%。当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有女院士87人,占总数的5.1%;2003年全国科技机构女性从业人员占总人数的25%。可见,女科技工作者人数偏少,特别是从事基础研究、工程技术实践的女性偏少,女科技工作者队伍流失现象明显,青年女性科技工作者数量不足。

女性要在科学领域立足,须突破重重的性别壁垒,付出更多隐性的努力与代价。例如,求学时,女孩常会听到“女孩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差,偏感性,理科学不过男生”“女学霸是暂时的,等等男孩就会反超了”;成年后,女孩又会听到“报个师范,婚后可以多照顾家庭”“别读博了,很难嫁出去”“科研做不下去,退回家庭相夫教子也挺好”“女性不该太冒头,不适合做领袖”......这些观念对于真正希望在科研道路向上走的女性,造成了巨大的束缚。

中科院植物所副所长、从事土壤有机质的分子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冯晓娟上学时“没拿过第二名”,即便如此,她也在持续质疑和“唱衰”中长大。“好像外界从来不会期待女孩去搞硬科学,但你得要有强大的内心去屏蔽这些声音,坚持该做的事。”

此外,事业与家庭的平衡对于女性科研工作者,也是绕不过的现实。如同2021年沃尔夫医学奖得主琳妮·马奎特所说,“在学术领域存在明显性别差异,就像一个漏水管道,女性在研究生、博士、博士后阶段不断被漏出,没能进入科学领域。这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颜宁也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她在清华大学做研究生面试时发现,入学时女性比例往往更高,而且表现好极了。“她们的知识、表达和风采都非常优秀。可往后从事独立科研工作了,会发现女科学家去哪儿了?我自己分析了一下,可能是因为大家在青葱岁月求学都是自由自在的,男女生没区别。但如果你读了博,立业时也恰好是成家时,女性还要怀孕生子。这可能是对女孩事业造成扰动的阶段。”

尤其对于年轻的科研女性,在婚恋阶段可能更容易产生改行或者退回家庭的想法。冯晓娟也经历过。“我能挺到今天这一步,要特别感谢二十多岁时没有找到一个可以依靠的地方。”她说,至少要让现在的年轻女孩能意识到,你当然可以选择一条更容易的路,但后面也有隐藏的代价。

“女性有一个天平,她要照顾家庭,要生育、教育子女,这样就占用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李方华说,“时间少且割裂,从事研究就比较困难,很难与男性竞争,后果就是有些女性上不到高级职称的位置,到45岁就必须退休。这也让一些年轻女性望而却步。”

提起女性科学家,你脑海中会跳出谁的名字?

缺乏清晰、闪耀的榜样,也是女性从事科研领域的一大掣肘。就像《看不见的女性》一书中所说,“因为男人的存在理所当然,所以在女人完全不被提及时,点出她们的存在尤其重要。”因此,讲出女性科学家的人生,让其真实具体的形象被看见,十分有意义。

个性迥异的女性从事科研可以有各自精彩的活法。让年轻女孩看到,只要找到最适合的环境和发展模式,不同路径都能到达彼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吕琳媛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女性科学家前辈对我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她们让我坚信女性一样可以在科学领域取得非凡的成就,为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贡献。她们的存在本身就给了我巨大的精神支持。在当下这个环境中,女性科研人员应该要更勇于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被偏见所定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吕琳媛

科学“她力量”:从全球引入中国,从中国迈向世界

看见是改变的开始。鉴于全球“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所取得的成功,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及欧莱雅集团积极倡导该计划在各个国家继续发展。步入千禧年,欧莱雅集团进入中国市场后,也开始尝试将这一计划引入落地。

时年,现任欧莱雅北亚及中国公共事务总裁的兰珍珍刚刚三十岁出头。她领命参与到该项目的推进中,“欧莱雅的创始人就是一位化学家。对科研的重视加上大多服务女性,使得我们始终关注女性与科学的关系。”

她回忆起初创的情形,“那时国内的科学家距离大众很遥远,更别提女科学家了。团队去学校里做调研,问孩子们能说出几个女科学家的名字,大家想到的只有居里夫人,也很少有人知道她的本名,足以见得科研界男女地位相差悬殊。因此,我们希望让大众知道女性也可以在科研中表现出色,并将中国的女科学家推上世界的领奖台,推动国内的科学领域实现性别平等。”

带着这份初心,2001年左右,兰珍珍就开始带着这一计划的理念和案例在国内寻找本土化合作伙伴。洽谈的过程兜兜转转,“20 年前跟人说起,几乎没人相信一家刚来的外国公司肯认真花那么大力气在中国开创一个女科学家奖”,兰珍珍记得辗转曲折中说服过许多人,“特别要寻求具有公信力的机构支持,让对方相信我们的决心和承诺,同时还要与法国总部沟通,确保项目核心的原汁原味。”

恰逢中国门户网站风起云涌。2002年5月,由欧莱雅、新浪网及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旗下的权威刊物《中国妇女》杂志社共同建立的新浪女性频道“伊人风采”开通。以此为渊源,欧莱雅与妇联之间逐步建立了深入互信的契机。

彼时,另两个重要节点也正深刻影响着我国女性科学领域的变革——1995年的北京,第四次妇女问题世界会议盛大召开。这是全球性别平等议程的一次重要转折。伴随其长尾效应,中国妇女事业进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而同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大会,发布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正式提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弘扬科学精神的新风方兴未艾。

多重时代契机的积极影响,加之欧莱雅团队的协调与推进,2004年7月21日,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欧莱雅中国四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协议,共同推出我国第一个针对女科学家评选奖励的奖项——“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主办方与获奖女科学家合影

该奖项旨在表彰在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女性青年科学家,激励更多的女性投身科学事业,为女性科学家发声。首届评委会由7位两院院士组成,共评选出4位获奖者,另响应“西部大开发”政策而设立一名“西部特别贡献奖”,奖金分别为每人人民币10万元整。

“这是值得中国科技界女性庆贺的一件喜事!”时任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洪天慧称,为科技人才特别是女性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形成科技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李方华教授也到场见证。

当下,“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已成为我国专门面向广大女科技工作者的全国性奖项,也是深度连接国际表彰平台的女性科学家奖项。

独行者速,众行者远。“很幸运,我们最终找到了旗鼓相当、有战略共识的合作伙伴,携手发起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奖项。大家各司其职,循序渐进,齐心共创。”作为当前唯一在职的奖项“初创元老”,兰珍珍告诉澎湃新闻,四方工作小组每年至少都要开四次会议,共同讨论女性科研人员在生活、工作、晋升中遇到的痛点,扎实给出建设性的措施,研究公平发展的方案。

回顾来路,她认为,正是在国际化战略视野与标准化执行的运作机制上顺应本土化,使得“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能够在中国国情下落地生根,并因地制宜地打造成了如今掷地有声的“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至今来看,也是一个相当成功的案例。”

今年,女科力量更受重视,社会各界踊跃举荐。提名候选人和团队数量再创新高,达近1300人。另本次获奖团队中,企业一线科研团队占比4/5,体现出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相融合。4月,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在北京颁出20名个人奖、5个团队奖以及10人入选第八届“未来女科学家计划”。颁奖典礼氛围隆重,振奋中带有一缕温馨。

“新时代以来,广大女科技工作者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奋斗豪情和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取得一大批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涌现出一大批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中国科协党组书记贺军科表示,“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基础研究到工程一线,从企业院所到高校医院,处处闪烁着她们的聪明智慧和辛勤汗水,‌展现了女性科学家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角色和贡献。”

获奖者中,‌有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有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还有人面向经济主战场和世界科技前沿。她们的研究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譬如,中科院植物所副所长冯晓娟,帮助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应对地球科学前沿焦点问题;白羽肉鸡原种“状元白”硏究团队打破了国外育种公司对我国白羽肉鸡种源的垄断;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范宣梅建立了现有准确率最高的智能预测模型,降低地质灾害风险防控成本约 30%;临床与科研跨界的王红霞,主攻女性肿瘤第一位的乳腺癌领域;兰州大学教授陈思宇围绕沙尘气溶胶与天气气候复杂反馈问题拓展起沙机制;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段巧红潜心钻研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种质创制和新品种培育;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婷揭示了白癜风对称发病元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吕琳媛打造国内首个开放的复杂网络计算平台……

而让人兴奋得起皮的突破性成果背后,也许是在实验室夜以继日和全球竞争者你追我赶,也许是在野外恶劣环境下克服生理极限,也许是长年累月一次次艰辛付出后不断被现实打击。每每聆听女性科学家的故事,兰珍珍都深受感染,“每一位女性都付出了很多很多,她们对科研的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甘于奉献的精神令人敬仰。”

截至目前,共有204位女性科研工作者荣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个人奖。其中,已有13位跻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而在2023年新当选的6位女性院士中,更有包括李惠、颜宁、段慧玲、陈春英在内的4名获奖者,彰显了奖项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大家在科研领域的出色表现向世界证明,在中国同样能取得一流的研究成果,有些成果甚至比海外实现得更快更好”,颜宁说。

依托“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连接国际的平台以及欧莱雅等主办方和一批批来自中国的国际评审的举荐下,除了颜宁,迄今一批才华横溢的中国女性科学家也荣获了“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从而登上全球舞台大放异彩,以科学为纽带与顶尖学者互相交流,让来自中国的“她智慧”闪耀巅峰。她们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方华,因对电子显微镜创新技术的探索,2003年获奖;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首任女校长叶玉如教授因在分子生长控制、鉴别和神经系统树突形成中取得重要发现,2004年获奖;香港大学黄乾亨黄干利基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任咏华因在发光材料和太阳能创新技术方面取得突出成就,2012年获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谢毅因对无机固体化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2015年获奖;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化兰因保护生命免受致命性流感病毒感染,2016年获奖;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弥曼因创举性的研究工作为水生脊椎动物向陆地的演化提供了化石证据,2018年获奖;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院长胡海岚教授因在与抑郁症相关的神经科学领域取得重大发现,2022年获奖。

8位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中国女科学家

胡海岚形容,科研就像不知道终点在何处的马拉松。可是,科学的世界对于性别没有偏向,而是靠实力说话。因此和颜宁一样,不少女性科学家并不喜外界强调其女性的身份。“是女性科学家的能力不行吗?但中国科学类的第一个诺贝尔奖是屠奶奶。在美国科学院的华裔院士中,女性的比例也要高于男性”,颜宁说。段巧红也表示,无论性别如何,科学是普世的,最终目标都是推动知识和创新,解决全球性问题。

二十年赋能中国女科:千帆竞发,与时俱进,不断迭代

随着女性在科研领域的百花齐放,二十年来,“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也紧跟时代:结合女性及科研发展需求,升级评选规模、增设团队奖项、拓宽年龄梯队,努力营造一个更为包容的科研环境。

为改变女性科技人才基数较大而拔尖者较少的现状,早在2010年,“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就将候选人年龄限制从40周岁放宽至45周岁。给予更多的女科研人员申请的机会。

兰珍珍称,多年来组委会观察到,诸多女性科研人员即使在生育阶段不忘科研,多少也会分散工作精力。“客观限制下,女性往往要到三四十岁才能安顿好家庭,有状态全身心投入,而40到45岁正是她们突破冲刺、出成绩的丰收期,若要完成一项高技术的科研成果,很有必要多给点时间。”

欧莱雅北亚及中国公共事务总裁兰珍珍在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颁奖典礼上致辞

好消息是,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女性负责人的年龄限制从35岁放宽到40岁;2024年起,女性科研人员申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年龄限制再由45周岁放宽至48周岁。

2011年,“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奖名额由原来的5人扩展为10人,港澳地区的女科学家也首次纳入评选范围。颁奖活动还首次设置了“十项领先成就,十位魅力女性”论坛,在科研成果之外,呈现了女科学家工作之外的立体形象和女性特质,让公众看到她们充满生命力的鲜活个性和丰富内涵。

而2014年开设的“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在中国的延伸,致力于发现和培养处于博士或博士后研究阶段、从事基础科学或生命科学领域研究、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女科技工作者。2022年,该计划的评选人数由5位增至10位,进一步赋能科研储备人才的发展。这与“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共同形成了对于不同年龄梯队女性科研人员的全方位支持。

除了代际接力,奖项也关注到女性科研人才愈发凸显的独特领导力。

吕琳媛表示,女性往往更擅长团队合作和沟通,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中能发挥关键作用。确实,2022年,中科院参与的《性别视角下的中国科研人员画像》一书中指出,女性科研人员的合作“朋友圈”规模更大:其论文合作者数量普遍多于男性,而由女性主导的科研团队规模也大于男性。然而,女性在科学界,尤其在高层领导岗位上的代表性仍显不足。在2023年底的世界顶尖科学家“她”论坛上,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带来数据:“目前女性在技术部门尤其是领导岗位的任职人数只占专业人才领导岗位的24%。”

如何提升女性科研人员在其职业生涯中的影响力?2019年,顺应科研领域交叉融合的趋势,“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新增5个团队奖项,表彰由女性担任负责人且主要成员含女性的科研团队,扶持科研领军人才发展,激励女性科学家在团队中承担更多领导力角色。

从“科研专家”到“女性领袖”,复合型女性科研人才及其领导力也是颜宁关注的一面。除了招募更多的女性首席研究员,目前在她领导的两个科研机构——深圳医学科学院和深圳湾实验室中,管理层均有一半以上是女性。而从社会文化和心理层面,冯晓娟认为,很多情景下,女性不习惯直面冲突,更喜欢当辅助。“其实很多主导统筹的领导岗位很适合女性,要敢于表达,敢于成为焦点,敢于站在科学舞台的中央。”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段巧红

到了2021年,为进一步激励未来科研力量,欧莱雅中国在“上海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设置了专项奖——“欧莱雅科技女生奖”,培育科创新生代。2022年,面对当下女性科研人员千帆竞发的格局,“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激励范围再度扩大,将个人奖名额从10人提升至20人。

如此与时俱进、不断迭代,让兰珍珍及其团队颇为自豪。“那时提出放宽年龄限制,还是非常大胆的一步。包括起初就专为西部地区的女性科研人员设立奖项,到后来囊括港澳地区,再到哺育青少年,可以看到每一个节点的战略转型,既符合国情政策又具有前瞻和创新性”,兰珍珍说,“我们一路边做边走,锲而不舍。这背后是一种定力,坚信我们的理念方向一定是对的,相信‘相信的力量’。”

从青年到未来:薪火相传,赓续“女科队伍”一代耀一代

202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在“世界杰出女科奖”颁奖仪式上称,“科学必须从教育和职业生涯的关键时刻开始,更多、更好地向女性开放。”而我国《“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中也指出,要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持续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近年来,“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也正着重发力“科技女生”,寄望“女科队伍”一代耀一代。

今年,欧莱雅中国与新浪扬帆公益基金联合正式将“科技女生奖”升级为“科技女生赋能计划”。该计划从科学智慧、榜样力量和真实经历三个维度,打造了“广播种-用视频科普课打破地域界限,传播科学种子”“请进来-邀请女科学家走进校园”“走出去-带女生走进真正的科学实验室”三大项目,全方位培养中学女生的科学兴趣,养成科学思维,托举未来的女科学家。

2024年,欧莱雅中国“科技女生赋能计划”正式启动

热爱是比责任更好的老师。中学女生刚开始系统接触科学类课程,处在兴趣和理想的萌芽阶段。此时的她们,正需要来自女科学家的激励和启发。值得一提的是,该计划特别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作为“终身名誉导师”,领衔“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奖人在内的十多位女科学家们组成“科普导师”团队,目标在1年内惠及全国不同城市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10万名中学女生。从“科研为国”到“科普为民”,组委会也希望借助女科学家榜样的力量,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启发更多女孩走进科学尖端领域的广阔天际。

“欧莱雅科技女生赋能计划”科普导师团海报

“科学家是不是都很聪明?”“女生适合学理科吗?”“做科研有什么乐趣?”“科学家日常工作都有哪些?”……这是中学女生对女科学家的提问。

3月末,“科技女生赋能计划”首场“请进来”试点课来到了甘肃省临夏州广河县第四中学。研究大气科学的陈思宇教授坚持走远一些。她不仅带着县中的女生探索“沙尘旅行”的原理,还捐赠了100本曾为自己成长带来启迪的科普读物。几乎把市面上关于大气科学的科普书全看了一遍,她挑的有一本《天气的秘密》。“以前网络不发达,人对大自然的观察更细微,感知也很敏锐。希望孩子们多放下手机,抬头看看云、看看雨,多发现一些奇妙的天气现象。”

兰州大学教授陈思宇带着甘肃临夏州广河县第四中学的女生探索“沙尘旅行”的原理

讲座还没开始,一百多个初中女孩全都涌进了教室里。这次经历让陈思宇真切感受到西部地区女孩对科学的热情和渴望。“中学和大学之间可以有更多的沟通。职业有很多类型,科学能让人摸索世界的边界,也可以成为未来的一个选择。”

“在未知中带着好奇去摸索,发现疑惑,找到答案,这个过程让人着迷。对我来说,科研成果带来的新鲜感、喜悦感、满足感会非常持久,而且越来越暖。”陈思宇这样对澎湃新闻描述科研中不可预测的意外之喜:“就像一开始你举着的火苗微弱,但走近你就会发现,黑暗房间里照亮的礼物越来越多。”

和颜宁一样,陈思宇开始对科学感兴趣,也是在高中遇到了一位启蒙的马老师。如今,她也正在把“榜样的力量”传递给下一代。

她也明显感受到,和一线城市那些已经接触到机器人竞赛、鸟类观测、微塑料、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科研训练的孩子相比,西部乡村的女孩能接触到优质科普的机会相对较少。“其实她们对科学的兴趣和领悟力也非常强,只是缺乏一些机会和正确的引导。”好在,现在兰州不少中学都增设了科学副校长,她希望后续可以有更系统、更持续的科学教育为小镇女生插上飞翔的翅膀。

这也是女性科学家的精神内核之一。她们是当代卓越的女性,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她们不受性别的束缚,更没有获得性别上的优待;她们关心当代女性的成长,深切理解成功道路上的那些难言之隐;她们思想深邃,肩负责任,积极参与推动政策制定;她们不畏艰难、勤勉忘我、持之以恒、坚定有力。

科研女性大家庭中流动着的互助与传承,如同一条不息河流,为中国和全球科研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兰珍珍说,“这一代年轻人更自主、更开阔,十年以后再来看,一定又会实现一个大幅的跨越。”

二十年星火燎原:为女科学家,为女性,更为所有人

7月21日,“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迈过二十岁的生日。

整整二十年,它历经了中国科技女性的腾飞——从业人数从2004年的900万人上升至2023年的4000多万人。2023年10月出炉的《中国妇女十三大报告》显示:比起2005年奖项刚成立时的13%,女科技工作者占比已达45.8%,成为不可或缺的“半边天”。

与此同时,它陪伴了中国科研领域女性群体的变革。由历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奖”参选资料可见,年轻化、出生地域广泛化、学历背景国际化已经成为我国女性科研工作者的新趋势。《性别视角下的中国科研人员画像》中也显示,不同科研领域选择的性别差异逐步弱化,就学术影响力而言,性别差异并不显著。而女性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尤其在神经科学和药理学领域表现卓越。

另外,它也在培养、发现、举荐一代又一代优秀女性科技工作者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关爱女科学家的成长、彰显女性的科研成就及价值、推动女性科研工作者建功立业、凝聚共识改善性别不均,是奖项成立以来不变的初心。

从全球到中国,从女科学家到科技女生,从科学普及到榜样塑造,二十年来,所有参与其中的伙伴都经历了潜移默化的改变,也营造起一个科技女性的生态圈,构筑起全方位的支撑体系。可以说,它已经取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并逐步展示和深层改变着中国科学界的面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学事业的进步和创新。

科技女生在中国科学院植物所院士墙下与女科学家合影

“科学与美一样,是让世界为之所动的力量。‘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很好地结合了女性与科学视角。”作为奖项创立者、推动者、见证者之一,兰珍珍感慨而欣慰,得益于多年来团队和历任管理层的支持,长期的努力获得了回报。不少受访者提到,女性科学家社会地位不断提升,机会变多;社会不看好女性从事科技工作的观念在被扭转;不少中国女性科学家的名字正对年轻人产生积极引导;女性科学家不再感慨后继无人,而是赞叹后生可畏;女性科技工作者本身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我能行,我也可以”的声音越来越多。在多元且包容的时代,女性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展现出无限可能与力量。

第20届“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合影

但这还远不是结束。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复杂的挑战,性别鸿沟在数字社会更为突出,技术革新一并带来更多机遇和公正方案。欧莱雅集团董事会主席、欧莱雅企业基金会主席安表示:“给予每个人高质量的科学创新机会相当重要。我们很荣幸在全球通过‘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组建起了一个富有活力的跨世代女科学家社群,但我们也要继续保持审慎,继续全力以赴,因为在科学界实现性别平等并非一蹴而就;而且,女性已赢得的权利也往往非常脆弱。因此,欧莱雅基金会将与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进一步携手共进,支持她们去拓宽人类的知识边界。”

今年恰逢欧莱雅集团成立115周年,也是中法两国建交60周年。为推动中法两国科技创新,欧莱雅继续加强两国科研人员交流。2021年,其与陈赛娟院士团队合作了上海首个设立在世界500强外企的院士工作站,推动医学健康与美妆跨界产学研转化.工作站核心团队超过半数为女性。

“欧莱雅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仪式

无“她”不科学。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博万尚也表示:“我们相信,世界将因女性的参与变得更加多元和美好。一起支持女性,这不仅仅是为了women(女性),更是为了wǒ men(我们),为了所有人。”

“在神话中,一个神如果做了有利于人的事,就会得到众神之神缪斯的奖赏。这个奖赏就是打开一扇窗,窥探一眼宇宙的奥秘。”颜宁说,“科学的魅力就在于你是知识的创造者,而科研工作者追求的是:我区别于每个个体的是什么?我在科学史上留下了什么?我为这个社会做了什么?”她祝愿,每个女孩找到热爱,不懈追求,“Be brave.Be yourself.”

    责任编辑: 刘霁
    校对: 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