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诺曹》是一个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木偶小男孩。这个由意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创作的儿童故事,最开始于1881年在《儿童报》上连载,一直到1883年才连载完毕。这个起初被作者自谦为“幼稚可笑的小玩意”,现在却成为了全世界流传最广的童话形象之一。原著在上世纪民国时代就被引入我国,比较著名的是徐调孚先生的译本,后来一直被翻译为《木偶奇遇记》。

也许大部分人没有读过原著分成36个章节的完整童话,但或多或少听过,“木偶小男孩变成一头驴”,“小男孩和爸爸在大鱼的肚子里意外重逢”,这些广为流传的小章节。而全世界更是所有人都知道,“小朋友说谎话,鼻子会变长”。这些故事都是留给儿童和成年人的瑰宝。它从小教育了所有孩子,做人要诚实勇敢,在经历种种冒险和考验后,一个木偶终将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孩。

这个经典的童话曾被多次改编为动画和真人电影被搬上银幕。最为著名的是1940年 迪士尼 改编的动画形象。2022年,也另有一部由汤姆·汉克斯饰演爷爷的真人和动画结合的影片上映。为了提示版本之间的区别,按照一般的西方命名习惯,加上导演的声望,这个版本被命名为《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匹诺曹》。

现在流传的匹诺曹视觉形象,一般都是源自1940年迪士尼电影的加工创作。

在这个版本当中,最大的卖点大概是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名气。

吉尔莫·德尔·托罗,出生于墨西哥的电影人,自上世纪80年代由特效、化妆等工作逐渐成为业内顶尖的电影工作者。他担任导演、编剧的《潘神的迷宫》《环太平洋》等片,为他在好莱坞艺术和商业上都收获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他拍摄的《水形物语》(2017年),在威尼斯电影节和奥斯卡上都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的多项荣誉,由此他也成为了当今世界上少数能被称为“电影大师”的导演。

当然这位大师的名头也许并没有其他一些“大师”来得更响亮,但他的艺术特征却是非常明显的:善于从略显怪异的童话视觉形象入手,打造出充满奇幻感又与现实紧密交融的银幕世界。同时他个人的趣味也常常使他和其他艺术家在多领域进行跨界合作,比如在几年前小岛秀夫制作的游戏大作《死亡搁浅》中,他就出演了一个角色,以配音和动作捕捉的演员身份参与了游戏制作。在后来的采访中他提到,这次经历除了玩票,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学习和拓展艺术创作的过程。

在视觉特征上,“死神”的形象与之前《潘神的迷宫》《鬼童院》等都有借鉴,也保留了导演之前有些特异的艺术风格。

除此之外,本片由 网飞 投资制作的背景,以及在疫情之下全球各大电影制作公司的停滞,都使得本片成为2022年在动画领域为数不多能排得上号的作品,并在第80届金球奖上获得电影类最佳动画长片奖。

当然,这几年的优秀作品,和前些年横向相比,似乎分量上还是轻了不少。对于效果也不用给予太多的期待,作为合家欢的作品,其中感人的父子之情随着音乐流淌,对孩子认识世界有教育意义,奇特的动画造型都还能给人留下一些印象,对于一个没注入太多新意的作品来说,也算是成功了。

不能说很热闹,也谈不上发挥了动画电影特别的想象力,只能说各个环节做得都很平稳。

在电影之外,反而网飞在电影放出前制作的宣传花絮《幕后匠人》,更值得让人了解一下。虽然一般来说,这种电影的宣传物料除了专项粉丝,没有多少观众会真正关心,但通过这个40分钟的花絮,大致了解一下定格动画背后复杂的制作过程,会对电影工业的艺术家们增加一份敬意。可以从 B站 上搜索到这个制作特辑。

定格动画,就是利用摄影机定格拍照的方式,一点一点改变被摄体的动作,从而产生电影的连续感。被摄体一般是黏土人、木偶人、纸片人、布偶等容易搭制成具体造型,又能便于改变动作的材料。除了手绘动画和3D动画,定格拍摄现在仍然是各大动画制作专业学生学习动画制作的入门手法。

在制作特辑中,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几乎所有东西都是通过实物制作的——除了部分的背景环境是后期特效制作的。这让人产生一种造物主般的震撼感。

在关于《匹诺曹》的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顶尖定格动画,利用更便于活动的机械骨骼制作玩偶的骨架,同时用3D打印的硅胶、木刻等材料制作更为细致的玩偶细节,并把这些玩偶不断进行动作调整,最后产生了连续的动画效果。

可以说负责不同段落内容的动画师们,既是玩偶共同的设计者和制作者,也是玩偶所有造型的操作者,正是他们通过不断类似“玩玩具”的摆弄过程,把纸面抽象的文字剧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银幕造型,同时在更细节的动作、神态方面不断精细地调整人偶,赋予了这些模型以人的真实感觉。

为了达成最后的效果,毫无疑问需要多年的动画与模型制作经验,同时也要有极为复杂的先期可见的电影制作流程——在实际能看到动画之前,先通过故事版、真人拍摄的短视频等方式一步步将最后的银幕效果可视化,并最终促成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们合作,才得到了一个短短的动画场景。而多年这样的工作,以及多组这样的艺术家们协同作业,才最终得到了一部120分钟长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