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在沈北新区委、区政府(辉山经开区)的全力支持下,2024沈阳盛京文化旅游广场全球运营商招募大会在沈北新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成功举办。

沈阳盛京文化旅游广场项目位于沈阳市北部副城核心板块,依托沈北商业商务服务核、蒲河生态文化带及科教融合发展轴的线性交集空间,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商业繁华,配套设施齐全,青年客流丰沛,文旅资源丰富,具有显著的投资发展优势。该项目占地面积1.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建筑高度100米,地上主楼24层、裙楼8层,地下共3层约377个停车位。截至目前,项目累计投资14亿元。

北部副城核心板块内,幸福岛冰雪馆、中创航天科技园、俄罗斯风情商业街三大文旅行项目是2024年重点开工建设项目,如今再加上沈阳盛京文化旅游广场的盘活推进多个重点项目齐头并进。

关注栋察楼市

第一时间获取楼市资讯

地铁6号线力争于2026年底前实现通车

沈阳地铁6号线工程目前进入全面土建施工阶段,地铁建设为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多领域、多区域,6号线工程在克服各施工难点情况下,力争于2026年底前实现通车。6号线一期工程车站方案已完成初步设计专家评审,现场已开展施工。

另外,目前地铁6号线热闹路站排水管线改迁工程施工交通疏导,按照市政府统一工作安排,市城建部门拟于2024年3月1日,实施地铁6号线热闹路站排水管线改迁工程施工,至2024年4月20日。

施工期间,将利用全天时段占用路东侧部分边石上慢行道及边石下1排机动车道进行排水管线改迁作业,南向北方向边石上剩余2.5米宽供行人、非机动车通行,边石下路口段剩余3车道,路段剩余2车道可供机动车通行。

沈阳地铁6号线,是又一条南北走向的轨道骨干线,沿线主要经过中街、文化路等商贸区,北塔、长白岛等居住区,以及沈阳大学、苏家屯等科教、产业区。

地铁6号线也是第一条进入苏家屯区的地铁线路,线路建成后,对于构建城市核心区与城市北部、南部片区的走廊通道,缓解核心区出行压力,改善长白岛、曹仲及苏家屯等区域跨河出行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青城山路及滦河街辅道计划5月31日前完工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长江北街贯通工程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但由于青城山路及滦河街辅道暂未完工,影响附近居民出行,且会造成交通隐患,故暂未通车。受天气影响,施工现场已经停工,计划2024年3月1日复工,5月31日前完工,实现全线通车。

2023年沈阳市县域经济稳中有进

2023年,沈阳市县域主要指标稳步增长,部分指标增速领先全市,县域经济整体呈现稳中有进、平稳向好发展态势。

一、县域经济稳中有进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全市县域地区(包含康平县、法库县和新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增幅较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8.0%,比上年降低0.2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康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1亿元,比上年增长3.4%,低于全市增速2.7个百分点;法库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6亿元,增长4.3%,低于全市增速1.8个百分点;新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9.0亿元,增长6.2%,高于全市0.1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全市县域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180.3亿元,比上年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51.3亿元,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320.2亿元,增长4.7%。三次产业构成为27.7:23.2:49.1。

二、县域地区农业生产持续向好

2023年,全市县域地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8.7亿元,比上年增长5.0%,高于全市0.2个百分点;占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53.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新民、法库、康平农林牧渔业产值分别增长5.2%、5.0%和4.9%。

在农产品方面,2023年县域地区粮食喜获丰收,总产量达50.4亿斤,比上年增长11.6%,产量、增速均创新高;蔬菜产量245.8万吨,增长3.6%;水果产量114.7万吨,增长6.2%;猪肉产量15.6万吨,增长22.1%;牛肉产量7.2万吨,下降7.0%;羊肉产量1.0万吨,下降3.2%;禽肉产量8.6万吨,下降3.0%,农业生产种植业稳定性优于畜牧业,整体发展稳中趋好。

三、县域地区规上工业趋于改善

2023年,全市县域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3%,低于全市5.9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县域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两增一减”,其中,法库县增长9.8%,新民市增长3.1%,康平县下降21.8%。

四、县域地区第三产业平稳回升

2023年,全市县域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320.2亿元,比上年增长4.7%,略低于全市0.8个百分点,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6%,比上年降低0.2个百分点。其中新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2%,增速居全市第三位,高于全市0.7个百分点。

五、县域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快于全市

2023年,县域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6%,增幅高于全市9.1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6.0%,占县域地区投资额37.6%,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康平县、法库县和新民市分别增长23.7%、8.7%和6.7%,分别高于全市22.2、7.2和5.2个百分点。

六、县域地区消费品市场恢复加快

2023年,全市县域地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3亿元,比上年增长8.9%,增幅比上年提高8.2个百分点;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5.5%,与上年持平。分地区看,新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法库县增长8.8%,康平县增长3.5%,增幅分别比上年提高7.3、9.6和7.9个百分点。

七、县域地区财政收入增速由负转正

2023年,全市县域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9.3亿元,比上年增长1.9%,扭转了2022年下降1.8%的局面,实现正增长。其中,康平县和新民市分别增长6.4%和3.6%,法库县下降4.9%。县域地区税收收入完成28.4亿元,比上年增加6.9亿元,增长32.1%,高于全市17.1个百分点。

八、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沈阳调查队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23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97元,比上年增长8.3%,增幅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康平县、法库县和新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1320元、22689元和24296元,分别增长7.5%、8.0%和8.3%,比上年分别提高4.5、4.5和5.5个百分点。

全省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摘牌成交

2月29日,沈北新区马刚街道阎家沟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通过挂牌方式成交,本次交易采用网上交易、现场签约的方式进行,受让人为沈阳盛京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总用地面积3454平方米(约5.18亩),规划用地性质为商业用地,出让年限为40年。本次入市地块将用于建设怪坡旅游风景区游客中心,建成后将有效完善怪坡旅游风景区文化旅游组团餐饮和旅馆服务功能,显著提升景区接待能力及服务质量水平。该地块的成交,标志着我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试点工作取得了实质性成果,同时也是本轮全省11个试点地区中首个实现入市地块交易的地区。

自2023年3月自然资源部正式批准沈北新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以来,我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专班,利用处、沈北分局牵头,局内各部门积极推进,并与沈北新区相关部门协同发力,印发实施了“1+4”政策体系,从入市范围、入市主体、操作流程、交易规则、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征收办法以及土地收益集体和个人分配意见等全方位进行了明确和细化,为试点工作开展提供坚实政策保障。同时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性薄弱的突出问题,创新性采用了由村集体委托专业技术单位+业务职能部门专人负责的方式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和指导,既解决了村集体面临地块入市没有专业型人才的担忧,同时也保障了入市工作依法依规顺利实施。

下一步,市自然资源局将在严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继续有序稳健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有效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提高村集体和农民收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我市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编辑 | 远方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