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蕊夫人姐妹酿悲剧:红颜祸水使山河凋蔽、举族被屠

花蕊夫人姐妹酿悲剧:红颜祸水使山河凋蔽、举族被屠

“花蕊夫人”是五代十国时,对美艳如花的绝色皇妃或贵妇的称谓。据《蜀梼杌》记载,以“花蕊”为喻,最早始于一个叫赵解愁的绝色女子,因为她“有国色,喜为新声及工小词”,故被人誉为“花蕊夫人”,但她并非宫庭中人,而是前蜀内枢密使潘炕的爱妾。据史料记载,前蜀皇帝王建偶然造访潘府,见到花蕊夫人赵解愁,为其才色所吸引,想将她纳入后宫。谁知,潘炕拒不献出,无奈,王建也只得罢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对这位“花蕊”求之不得的缘故,王建后来的一位宠妃便有了“花蕊夫人”的称谓。

这位花蕊夫人姓徐,是后唐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刺史徐耕的小女儿,和姐姐大徐氏一起被王建纳入后宫。由于徐氏姐妹皆貌美如花,且有文采,所以姐妹俩一时得到王建的专宠,大徐氏还为王建生下了最小的儿子王宗衍。大徐氏封为贤妃,小徐氏封为淑妃,特别是小徐氏,娇娆更胜姐姐,也许是因为对赵解愁的念念不忘,小徐妃便被王建呼之为“花蕊夫人”了。

王建一共有十一个儿子,长子王宗仁有残疾;次子王元膺,字昌美,初名王宗懿,张贵妃所生,因王宗仁残废,他被王建视为继承人。武成元年(公元908年),十七岁的王宗懿被立为太子,并更名为王元膺。但王元膺骄横跋扈,永平三年(公元913年),他与王建的宠臣内枢密使唐道袭因隙内斗,七月初七,唐道袭上奏王建说,太子谋反。七月初八,王元膺属下兵变,杀死唐道袭。王建以为太子真的要造反了,遂派兵镇压,王元膺战败,逃到民间藏匿起来。七月初九,王元膺因饥饿难耐,外出要饭时,有人认出,遂被卫士杀害,王建将他废为庶人。

王建原本想在四子王宗辂或七子王宗杰中选一个替上,但徐氏姐妹凭借专宠之利,勾结王建最宠信的宦官唐文扆,重金贿赂宰相张格,号召百官署名上表立王宗衍为太子。王建览表惊疑道:“宗衍幼弱,能做太子么?”适值徐氏姐妹在旁,大徐妃即进言道:“宗衍已十多岁了,相士谓日后当大贵。不过,陛下王子十数,后宫充斥,哪儿轮得到宗衍?妾情愿带他出宫,免遭人妒,也省得陛下为难。”说至此,早已梨花带雨,珠泪满面了。小徐妃也在一旁撒娇助阵,王建实在过不了这一美人关,王宗衍终于被封为太子,并更名王衍。

可惜这位王衍并不争气,虽是个方颐大口,能写几笔诗文的才子,却专任一班淫朋狎友,充作僚属,整日沉湎于酒色玩戏,没多久就让王建感到失望了,又想要改立七子王宗杰为太子。

谁知老头儿有这样的想法没几天,王宗杰就暴毙了,这事儿明显有问题,王建对徐氏姐妹终于大起疑心。于是,在他觉得自己大限将至之时,便给予了义子兼重臣王宗弼废立大权,并叮嘱一定不能让徐妃家人掌政握兵。大小徐妃得知消息,立即转告唐文扆,由其迅速调禁军封锁宫门,最终痛下杀手,将王建毒死。

王衍终于有惊无险地登上了皇帝宝座。王建的原配妻子,皇后周氏按照宗法制度,王衍登基后,只有她够资格做皇太后。可是邪门的事又发生了,王建死了没几天,“昭圣皇后”周氏也莫明其妙地死了。于是乎,徐贤妃就理直气壮地当上了皇太后,徐淑妃则当上了皇太妃。姐妹俩就此成为前蜀王朝权位最高的贵妇。

当上了太后太妃的徐氏姐妹,轻易地就掌控了政务,她们管理国家的办法非常简单,就是卖官,无论贤愚,价高者得。“自刺史以下,每一官缺,必数人并争,而入钱多者得之”,情形和如今的贪官污吏买官卖官如出一辙,荒唐得令人瞠目结舌。

徐氏姐妹还教唆初掌国柄的王衍,派人在各大城邑建起店铺旅社与民争利,得来的钱则由她们尽情挥霍。

王衍本来就是一个荒淫之徒,连自己最宠信的宦官王承休之妻严氏,也都成了他通奸的对象。不仅如此,王衍还四处占人妻女,甚至将自己表妹改姓韦氏也接进宫来,并将原配皇后废掉。对儿子的这些荒唐行径,徐氏姐妹不但不制止,反而大帮其忙。因为在淫乐声色方面,徐氏姐妹与她们的宝贝儿子王衍也是半斤八两。当初青春少艾时,姐妹俩偏被父亲献给了王建这么一个老头儿,着实心有不甘,如今终于可以为所欲为了,当然要纵情享乐。徐氏姐妹尤其宠爱美男侍郎韩昭,不仅与他同享床第之乐,鱼水之欢,还对他有求必应。韩昭很机灵,与王衍的宦官男宠王承休也结成了刎颈之交。

就在周围其它政权忙于扩张的时候,前蜀的这母子三人却忙于大兴土木、游山玩水。王衍曾与太后、太妃带着各自的情人一起游览青城山,宫人的衣服上面都画上云霞,望上去飘飘然好像是神仙。王衍自己创作《甘州曲》,描述他们貌似神仙的形状,以及一行人欢愉的心情。王衍还时常在上下山谷歌唱,让宫人附和。奢侈淫逸的新花样层出不穷,亿万计的钱财便如流水般地花销了出去。

日子过得很舒坦,徐氏姐妹,尤其是“花蕊夫人”徐太妃写的诗也就越来越多了。诗倒真都是些好诗,只是在这些吟哦歌舞中,前蜀王朝却迅速地走到了末路。

王衍咸康元年(公元925年)冬,早已虎视眈眈的后唐,派大军攻打前蜀,不费多少力气就直逼成都城下。徐氏姐妹和蜀主王衍只能称臣投降,送往洛阳安置。

大小徐妃和王衍原本以为,投降后就能得到裂土分封的公侯生活,虽然不免凄婉,却也满怀希望地上了路。

不料后唐庄宗李存勖采纳了伶人景进的建议,派遣宦官向延嗣下达诛杀王衍一行的诏令。同光四年(公元926年)四月,当一行人走到秦川驿时,庄宗的诛杀诏令就到达了。那份诏书原本的内容是极其狠辣的:“王衍一行,并宜杀戳。”也就是说,连被俘随行的那些前蜀官吏及他们的家人,也都在被诛杀的范畴之内。幸好,诏书刚刚发下,就被后唐骠骑大将军、知内侍省事张居翰拿到了手里,他立即趁墨迹未干就近在殿柱上揩去了“行”字,改成了“家”字。于是被杀的就只限于王衍一家人,其余俘虏上千人的性命便救了下来,虽只不过区区一字,王居翰实在是功德无量。

临刑时,大徐氏哭叫不已:“吾儿以一国迎降,反以为戮,信义俱弃,吾知其祸不旋踵矣。”尽管李存勖嗣后确实为不守信义遭到报应,但是这样的哭叫在当时根本无济于事,姐妹二人和她们的儿子就这样一起被杀死了。

这一年,是后唐同光四年(公元926),算起来,徐氏姐妹施尽手腕换来的顶级富贵日子,只不过是短短七年。可这七年换来的却是山河凋蔽、举族被屠。因此,“花蕊夫人”姐妹虽然才色过人,但“红颜祸水”的名声却被后人叫得更响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