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雷送暖,莺啭燕归,绿野飞花,春分已至。
春秋时期,人们用土圭测日影确立了“二分二至”。《春秋繁露》记载:“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时,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此后太阳直射位置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白昼开始长于黑夜,南半球相反。
我国古代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刚好平分春季,故古时又称春分为“分春”。“春分到,蛋儿俏。”相传在春分这天,人们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因而民间有春分竖蛋的传统。人们选择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尝试在桌上把蛋竖起。这老少皆宜的游戏,为千家万户增添了不少惊喜与欢笑。
春分有三候:“初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这里的“玄鸟”,是人们熟知的燕子。《左传》记载:“玄鸟氏,司分者也。玄鸟,燕也。以春分来,秋分去。”燕子是春分的使者,古时人们也有在春分日放燕子风筝的习俗。“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春分时节,下雨天会打雷并产生闪电,春日越发有声有色。
自然的意蕴,流转于千百年岁时的更迭中,沉潜其中的,是中国人对宇宙的感知与体察,以及随之形成的生命智慧和生活艺术。
春分宜赏花踏青。“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此时,梨花、海棠、樱花、玉兰、油菜花等竞相开放,花枝上缀满春的欢喜。在田野上,马兰头、荠菜、蒿菜、蒲公英、蕨菜等野菜也在春风春雨的滋养下葳蕤生长,以欣欣向荣之势向踏青的人们昭示大地的苏醒。
此时正是吃野菜的好时候。苏轼在《春菜》一诗中写道:“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烂烝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让人读之顿觉口角生津、齿颊留香。在张洁的散文《挖荠菜》中,一句“提着篮子,迈着轻捷的步子,向广阔无垠的田野里奔去”,更是将喜悦酣畅地播撒在希望的田野里、倾注于一丛丛春日的青翠之上。野蔬烹饪简便,没有猛油爆炒,也不搭配昂贵食材,人们追求的,就是那一口不假修饰的鲜嫩清爽。此外,各地还有春分时吃萝卜、驴打滚、太阳糕等习俗。
茶人崇尚“三前摘翠”,即以春社前、清明前和谷雨前所采之茶为佳。其中春社日(春天古人祭拜土地神的日子)常在春分前后,此时采制的茶叶细嫩珍贵。一饮一食间,承载着生活的艺术,寄托的是人们对自然、对土地的无限热忱,以及对乡土中国千丝万缕的情愫。
节气见证着时光的更替,也参与着华夏大地上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书写。“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春分镜头中,有春花如雪掩映古老红墙,有冬奥志愿者笑靥如花喜迎八方宾客,也有天地相接处以绚烂光影描摹的2022年。古与今,动与静,传统与现代……中华文明以节气为格律,再次向世界吟诵起壮美悠远的诗行,分享时空哲学背后独有的浪漫。
春分时节,农耕繁忙,生发于广袤沃土之上、书写于田野湖山之间的时序经验被代代传承。此时正是“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时候,北方大部分地区冻土融化,农作物生长。“春分麦起身,肥水要跟紧”,春分时节是北方冬小麦的拔节期,肥水能否跟上,关系到麦穗分化的好坏。此时也是栽树、果树嫁接的好时期。清代宋琬《春日田家》一诗写道:“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各地还有春分送春牛图、粘雀子嘴等与农耕紧密联系的习俗。
春和景明,耕耘还在继续。让我们带着春的赠予,向广阔无垠的田野里奔去!
网站编辑:穆 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