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踢足球的刺猬  ·  java ...·  1 年前    · 
踏实的韭菜  ·  oracle like模糊查询 ...·  1 年前    · 
怕老婆的米饭  ·  Python ...·  1 年前    · 
小孩刚出生的脊椎数量是32-33,成人脊柱由26块 椎骨 (包括颈椎7块, 胸椎 12块,腰椎5块, 骶骨 1块(由5块 骶椎 融合构成)、 尾骨 1块(由3-4块 尾椎 融合构成))借韧带、关节及 椎间盘 连接而成。脊柱上端承托颅骨,下联 髋骨 ,中附肋骨,并作为 胸廓 、腹腔和盆腔的后壁。脊柱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保护脊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脊柱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内有脊髓(注:脊柱不等于脊椎或 脊椎骨 ,脊柱是由多块脊椎组成的)。
脊柱长度,男性平均为70—75cm,女性平均为66—70cm ;(脊柱长/身高)×100 平均值 男性为43.3,女性为44.2

脊柱 结构

脊柱由26块脊椎骨合成,即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由于骶骨系由5块骶椎构成,尾骨由3-4块 尾椎 组成,正常脊柱也可以由32-33块组成。(如图:脊柱侧面||脊柱后面)
(图册“脊柱的解剖结构”参考资料: [4-6]
这样众多的脊椎骨,由于周围有坚强的韧带相连系,能维持相当稳定,又因彼此之间有椎骨间关节相连,具有相当程度的活动,每个椎骨的 活动范围 虽然很少,但如全部一起活动,范围就增加很多。
脊柱的前面由椎体堆积而成,其前与胸腹内脏邻近,非但保护脏器本身,同时保护至脏器的神经、血管,其间仅隔有一层较薄的疏松组织。椎体破坏时,在颈部, 脓液 可聚集于咽后,或沿颈部下降至 锁骨下窝 ,亦可沿 臂丛 腋窝 ;在胸部可沿肋间神经至胸壁,亦可波及 纵隔 ;在腰部可沿腰大肌筋膜下降,形成 腰大肌脓肿 ,可 流注 腹股沟 下方,亦可绕过股骨 小转子 至臀部。
脊柱的后面由各椎骨的椎弓、 椎板 、横突及棘突组成。彼此借韧带互相联系,其浅面仅覆盖肌肉,比较接近体表,易于扪触。脊柱后部的病变易穿破皮肤。
在脊柱前后两面之间为 椎管 ,内藏脊髓,其周围 骨性 结构如椎体、 椎弓 、椎板,因骨折或其他病变而侵入椎管时,即可引起 脊髓压迫症 ,甚至仅小量出血及 肉芽组织 即可引起截瘫。
国人脊髓长、身高、坐高、脊柱长的测量结果
(2)《国人脊髓长与身高、坐高、脊柱长的自身比例和回归方程》中,数据如表示所示:
(脊柱长/身高)×100 平均值 男性为43.3,女性为44.2

脊柱 运动功能

脊柱除支持和保护功能外,有灵活的运动功能。虽然在相邻两 椎骨 间运动范围很小,但多数椎骨间的运动累计在一起,就可进行较大幅度的运动,其运动方式包括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等项。脊柱各段的运动度不同,这与椎间盘的厚度、 椎间关节 的方向等制约因素有关。骶部完全不动,胸部运动很少,颈部和腰部则比较灵活。人在立正姿势时,通过身体所引的垂直重力线经过颈椎体的后方,在第7颈椎和第1 胸椎 处通过椎体,经胸椎之前下降,再于胸腰结合部越过椎体,经腰椎后方并穿过第4腰椎至 骶骨 岬再经骶骨前方、 骶髂关节 而传至下肢。脊柱的弯曲,特别是 颈曲 与腰曲,随重力的变化而改变其 曲度
脊柱背侧主要为肌肉,脊柱周围的肌肉可以发动和承受作用于躯干的 外力作用 直接作用 于腰背部脊柱的肌肉有 背肌 、腰肌。背肌分浅层和深层:浅层包括 背阔肌 下后锯肌 ,深层包括 骶棘肌 横突棘肌 横突间肌 、棘突间肌;腰肌包括 腰方肌 腰大肌
间接作用 于腰脊部脊柱的肌肉有腰前外侧壁肌、 臀大肌 臀中肌 臀小肌 股二头肌 半腱肌 半膜肌 等。

脊柱 生理发育

脊柱的发育是由 中胚层 生骨节 细胞围绕脊髓和 脊索 形成的。胚胎早期,每 侧体 节腹内侧面分出一团 间充质细胞 ,为生骨节。生骨节逐渐移向中线脊索周围。起初生骨节组织的节段包绕脊索与 体节 对应,当进一步发展时,每个生骨节的尾端部分变致密,并和下位生骨节的头端连接起来,形成新的节段称椎骨原基,即后来的椎体。椎体形成后不久,在其背面伸出密集的 间充质 ,形成神经弓,包围脊髓。腹面形成肋突,肋突在胸椎形成肋骨,在颈、腰椎与横突相合。椎骨原基形成软骨,后骨化为椎体。椎体中的脊索完全退化,但在椎间隙中央的脊索,却保留下来,增长并经过 粘液样变性 ,形成 髓核 。髓核周围的纤维 组织分化 纤维软骨 环,与髓核共同构成 椎间盘 。临床上偶遇到骶尾部的脊索组织残留并 异常生长 而形成 肿瘤 ,压迫周围组织产生腰骶痛及盆腔脏器功能障碍。
生骨节旁的 生肌节 组织,原来与生骨节位于同一节段,当生骨节重新组合之后,则处于两相邻椎骨间,并逐渐发育成脊旁肌肉。原位于生骨节间的动脉,此时处于椎体腰部,形成脊间动脉,即以后的 肋间动脉 腰动脉 。神经则位于两椎骨间,通过后来形成的 椎间孔 与脊髓相接,成 脊神经
出生时的椎骨在椎体和两侧 椎弓 各有一个 骨化中心 。生后一年,胸、腰椎两侧椎弓完全融合。颈椎第2年初融合。 骶骨 较晚,约在7~10岁融合,且常融合不良,形成 脊柱裂 。椎弓与椎体的融合,在颈椎为3岁,胸椎为4~5岁,腰椎6岁,骶椎7岁或更晚。次发骨化中心在青春期才出现。
脊柱的分节和包绕 神经管 ,是一个复杂的演化发育过程,在发育过程中脊椎的发育缺陷可形成半椎、楔椎、蝶椎、融合椎、移行椎,是常见的脊椎畸形之一,更常见的发育障碍是两侧椎弓对合障碍形成的脊柱裂。较轻的脊柱裂多为腰骶椎骨的后弓没有合并,但脊神经正常,表面皮肤正常或仅有小凹,或有色素沉着及毛发,因临床无症状,常在 X线片 中发现,称 隐性脊柱裂 ;重者可同时有脊神经、 脊膜 或脊髓的膨出,产生相应的脊 神经功能障碍
在胚胎1~3个月时,脊髓和脊柱的长度一致,在以后的发育过程中,脊柱的生长迅速超过了脊髓,致脊髓末端在 椎管 内上升。在出生时其末端位于腰3(第3腰椎,下同)水平,至成人末端在腰1下缘,腰2以下的脊膜称为 终丝 ,仍连于 尾骨 水平。随着这种生长不相称的结果,腰骶脊神经就从脊髓的发出处, 斜行 到相应的脊柱节段出椎间孔处,脊髓以下的神经呈马尾状,称为 马尾神经 腰椎穿刺 碘水 造影,均在此水平以下进行,以免刺伤脊髓。
说明弯曲过程
新生儿的脊柱是由胸椎后凸和骶骨后凸形成的向前弯曲,这两个弯曲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胸腔、盆腔对脏器的容量。婴儿出生时,颈部始呈稍凸向前的弯曲,当生后3个月,婴儿抬头向前看时,即形成了 永久性 向前凸的 颈曲 以保持头在躯干上的平衡。在生后的18个月幼儿学习走路时,又出现了前凸的腰曲,使身体在骶部以上直立。 这样的脊柱出现了人类所特有的4个 矢状面 弯曲:两个原发后凸和两个继发前凸。胸椎的后凸是由于胸椎椎体前窄后宽的结果,而颈部的继发前凸主要是由椎间盘的前宽后窄来构成的,其椎体则前后等高或前方稍矮。腰椎的前凸则除了椎间盘的前高后矮外,腰4及腰5椎体亦变得前高后矮;腰3椎体不定,仍多为方形,而腰1、腰2椎体仍适应胸腰段的后凸而呈后高前矮的形态。
完成四个弯曲的人类脊柱在站立位时,重力线应通过每个弯曲的交接处,然后向下以 髋关节 稍后方,膝踝关节稍前方而达地面。腰椎前凸在每个人并不一致,女性前凸较大。青年性 圆背 患者,或老年性驼背患者,为保持直立位,腰椎前凸亦增加。老年人椎间盘退变后颈椎及腰椎前凸可减少。脊柱的弯曲可协助椎间盘减少振荡,但却使 支撑力 减少,在弯曲交界处容易损伤(如胸12,腰1)及 慢性劳损 (如腰4、腰5)成为腰痛的易发病处。
脊柱的前凸增加称前凸,常见于腰椎及骶骨水平位的人。过大的弧形后凸常见于胸部,如为骤弯则称为成角畸形,常见于 骨折 结核 。向侧方的 脊柱弯曲 称为侧凸。这些都影响脊柱的承重和传递功能,故为 病理状态 ,可导致腰痛。
人类直立运动已有约300万~500万年的历史,但直立后的脊柱仍不能完全适应功能的需要,特别是腰骶交界处的 慢性劳损 ,常为腰痛发病的基础。
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及骶曲,颈曲凸向前、胸曲凸向后、腰曲凸向前、骶曲凸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