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史料和考古发现显示,在燕国八百多年的历史中,有五座城市曾作为其都城。研究这五座都城的建立和几次迁都的过程,对认识燕国历史和燕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这几次迁都,主要是“外迫蛮貉,内措齐晋”的产物,并且代表着燕国历史的几个主要阶段。考察姬燕的几座都城,追索其迁都踪迹,可借以了解燕文化的发展线索和各个时期的面貌特征。
战国中期,北方的 燕国 强盛起来,争霸中原,号称七雄之一。 燕昭王 时期,于今河北省 易县 南修建军事重镇——武阳城(即为下都)。城址中分为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民宅区,还分布有墓葬、河流古道,城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铁制生产农具、铁制武器、青铜器、铜制兵器、陶器,还有货币等战国时期文物。 燕下都在今易县城东南,界于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西倚太行山,南临 易水 ,东部迤连于河北平原,地势险要,居高临下,便于防守。燕下都的营建年代,据明朝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保定郡治》记载,“燕昭创之于前,子丹踵之于后”。文物考古工作者认为此说较为可信,对燕下都文化遗存的考察,与此记载也基本相符。燕下都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3月,被评选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同年,国家文物局又将其列入百项重大遗址保护项目。 多年来,经过文物考古工作者对燕下都的详细调查和勘探,基本搞清了它的布局。故城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中部有条纵贯南北的古河道,相传为运粮河。河东岸有一道与河道平行的城墙,把燕下都分成东西两城。 东城平面近似方城,在中间偏北处,有一道东西向的“隔墙”把东城又分成南北两部分。东城周长18.5公里,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当是人们活动的中心,分为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市民居住区和墓葬区。宫殿区在城址东北部,有三组建筑群组成。大型主体建筑武阳台,坐落在宫殿区中心,东西最长处140米,南北最宽处110米,在燕下都夯土建筑基址中,规模最为宏大。武阳台以北有望景台、张公台和老姆台,坐落在一条中轴线上。以高大的夯土台作为主体建筑物的基址,是战国中期城市建筑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在武阳台的东北、东南和西南,还有三组大型宫殿建筑群遗存。手工业作坊区围绕着宫殿区,墓葬区设在东城的西北部。西城区是为加强东城区的安全而设的防御性附城,城址内遗存较少。
燕下都遗址经过发掘,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仅1964年到1978年对东城墓葬区的发掘,即出土文物3800多件,其中很多文物是很精致、很珍贵的。在老姆台东出土的青铜立凤蟠龙纹铺首(宫门上的装饰品),高74.5厘米,重22公斤,上面刻有龙、凤、蛇等禽兽图案,为考古文物所罕见。由此也可推测出宫殿规模之宏伟宽大。1965年,在武阳台附近发掘了一个丛葬坑,墓中出土文物1480件,其中铁制兵器,如剑、矛、戟以及铁盔、铁甲散片占绝大多数。经过对其中剑、矛、戟等7种、9件兵器的分析,其中6件为纯铁或钢制品,3件为经过柔化处理或未经处理的生铁制品。这说明,在战国晚期,我国就能制造高碳钢,并懂得了淬火技术。燕下都淬火钢剑的发现,比《汉书》记载的王褒上汉宣帝书中的“清火淬其锋”的时间提早了两个世纪。
从燕下都的地理形势和所处的地理位置看,它是燕上都通向齐、赵等国的咽喉要地,为燕国南部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重镇,因而,延续时间很长。燕昭王在这里筑黄金台招纳贤者,燕国很快强盛起来,大败齐国。燕国即将被强秦灭亡之际,燕太子丹遣荆轲刺秦王,就是在这里策划的。如今游人至此,览千古遗址,看易水东流,遥想当年燕太子丹为荆轲饯行的壮烈情景,不禁使人生发起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感叹。
燕下都古城呈长方形,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宽约4-6公里,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中部有条纵贯南北的古河道,相传为运粮河。河东岸有一道与河道平行的城墙,把燕下都分成东西两城,东城平面近似方城,在中间偏北处,有一道东西向的隔墙把东城又分成南北两部分。东城周长18.5公里,文化遗存十分丰富,是当时人们活动的中心,分为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市民居住区和墓葬区。宫殿区在城址东北部,有3组建筑群组成。大型主体建筑武阳台,坐落在宫殿区中心,东西最长处140米,南北最宽处110米,在燕下都夯土建筑基址中,规模最为宏大。武阳台以北有望景台、张公台和老姆台,坐落在一条中轴线上。以高大的夯土台作为主体建筑物的基址,是战国中期城市建筑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在武阳台的东北、东南和西南,还有3组大型宫殿建筑群遗存。手工业作坊区围绕着宫殿区,墓葬区设在东城的西北部。西城区时为加强东城区的安全而设的防御性附城,城址内遗存较少。燕下都武阳城建于公元前4世纪,约战国中期,为燕昭王时所建,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史记·燕世家》记载,周武王灭商纣以后,封召公于燕,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燕国的都城在“蓟”,称上都,在今北京一带。到了战国时代,北方的燕国强盛起来,争霸中原,号称七雄之一。燕国为了应付南方各国,在今河北易县建立了一军事重镇,称为“下都”。它界于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西依太行山,南临易水,东部迤连于河北平原,地势险要,居高临下,便于防守。
公元前311年开始正式作为燕国都城,到燕昭王时达到鼎盛时期。从燕下都的地理形势和所处的地理位置看,它是燕上都通向齐、赵等国的咽喉要地,为燕国南部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重镇,延续时间很长。燕昭王在这里筑黄金台招纳贤者,燕国很快强盛起来,大败齐国。燕国即将被强秦灭亡之际,燕太子丹遣 荆轲刺秦 王,就是在这里策划的。现城内保存着大型主体建筑夯土台基“武阳台”,在它之北有“望景台”、“张公台”、“老姆台”等,显示出当年庞大的建筑体系和战国时代特有的建筑风格。周围分布着许多兵器、铸铁、制玉、烧陶遗址,表明当时燕都经济文化的繁盛。城周围筑有高大的板筑夯土城墙,全长40多公里。西城西墙保存较为完整,现存3717米,高出地面最高处约6米。
燕下都文物遗存十分丰富,从民国初年开始,出土文物10万余件。齐侯四器、铜龙等珍贵文物引起了国际轰动。建国后出土的战国铜人和大铜铺首衔环被专家定为国宝。这些文物以其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填补了多项历史空白。城南丛葬墓群,是全国唯一的人头丛葬墓,并排着14座人头坑,每个坑清理出人头2000多个,上下叠压,千奇百怪。他们的四肢躯干何处,他们是哪次战争的殉葬者?这些都成为千古之谜。1964年到1978年对东城墓葬区的发掘,即出土文物3800多件,其中很多文物是很精致、很珍贵的。在老姆台东出土的青铜立凤蟠龙纹铺首(宫门上的装饰品),高74.5厘米,重22公斤,上面刻有龙、凤、蛇等禽兽图案,为考古文物所罕见。由此也可推测宫殿规模之宏伟宽大。1965年,在武阳台附近发掘了一个丛葬坑,墓中出土文物1480件,其中铁制兵器,如剑、矛、戟以及铁盔、铁甲散片占绝大多数。经过对其中剑、矛、戟等7种9件兵器的分析,其中6件为纯铁或钢制品,3件为经过柔化处理或未经处理的生铁制品。这说明,在战国晚期,我国就能制造高碳钢,并懂得了淬火技术。燕下都淬火钢剑的发现,比《汉书》记载的王褒上汉宣帝书中的“清火淬其锋”的时间提早了两个世纪。
东城内文化遗存丰富,布局较清楚,城垣大多埋于地下,墙基宽度为40米,隔墙宽度为20米。西城内文化遗存甚少,但保存在地上的城垣颇多,城垣残高有达6.8米的,宽度和东城相同,也是40米。夯筑,夯筑8-12厘米,最后的23厘米,夯窝排列甚密,用穿棍、穿绳和夹板夯筑的痕迹很是明显。居民区别于分散于东城的东北、东部、中部和西南部,西城的东南角亦居住一部分,居民区的文化内涵比较复杂,有等级区别。墓葬区在东城西北角,分“虚粮冢”、“九女台”两大部分。主要的出土物是成组的大型陶器,器形仿春秋以来的铜器,如成组的编钟、列鼎、豆、壶、簋、鉴、盘、尊等。燕国贵族墓葬的发掘,在我国考古史上还是首次,这座墓葬的年代初步推断为战国早期。 战国晚期,铁制兵器已很普遍。1965年冬在武阳台附近发掘了一个丛葬坑,坑内发现身首分离、互相叠压的人骨22具。遗物1480件,其中铁制器物占65.8%,如剑、戟、矛、以及铁盔、铁甲散片;铜器占32.5%,如戈、剑、弩机、镞以及明刀币等。对九件铁兵器进行了考察,其中六件为纯铁或钢制品,三件为经过柔化处理或未经处理的生铁制品,证明我国在公元前三世纪初叶,块烁法已经流行,并已创造了用此法得到的海绵铁增碳来制造高碳钢,还掌握了淬火技术。燕下都大批淬钢的发现,将我国掌握淬火技术的年代提早了两个世纪。
燕下都周围有荆轲塔、镇陵塔、战国影视城等与战国文化相关联的旅游景点,构成了战国文化专项旅游区,成为国内外文物考古旅游者的向往之地。如今游人至此,览千古遗址,看易水东流,遥想当年燕太子丹为荆轲践行的壮烈情景,不禁使人生发出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感叹。 燕下都文物保管所建有文物展室,配备了沙盘和文字介绍,工作人员可以为您解说导游,方便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