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区域及形状个体差异示意图
下面我们以脑区域分割为例,讨论一下该任务的难点,并通过一个应用实例来进一步理解医学图像中的脑区域分割问题。
2 难点介绍
1. 将脑部区域与非脑部区域分离
脑部区域分割中的第一个难点是将脑与非脑(如头骨)区域区分开。在MRI图像的分割中,脑组织的亮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然而,由于MRI图像中存在的噪声、部分容积效应(PVE)、偏压场效应(bias field effect)等,使得基于亮度的分割算法很容易判断失误。
2. 权衡扫描时间与对病人的影响
为了提升图像质量,一种可行的方法是增加扫描时间。对于MRI而言,扫描时间越长,分辨率越高。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成年人大脑MRI研究图像的获得时间在20分钟左右,从而影响空间分辨率。显然,扫描时间越长(空间分辨率越高)对分割效果的帮助越大,但是这种操作需要考虑到病人暴露在放射下的时间和对病人的影响。
3. 基于独立像素/体元亮度分割所要求的背景差异
基于独立像素或体元亮度(第一顺序特征)的图像分割是可行的,但这种操作要求兴趣目标相对于背景的亮度存在较大差异。最开始,通过迭代更新成员函数和聚类中心实现目标函数最小化的Fuzzy C-Means(FCM)算法表现不错,对于医疗图像中的噪声图像也可以顺利应对。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成功是因为FCN算法只利用了每个像素的灰度信息并忽略了空间纹理信息。
4. 降噪与细节的权衡
噪声对于位置和空间约束是独立的,从而可以利用噪声的分布来实现降噪。但是,这种降噪过程中采用的平滑操作同样也会影响其他非噪声的空间信息,从而使得处理后的图像丢失原始图像中的部分细节。因此,在抑制噪声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图像细节的保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