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逛吃旅游攻略(三天or两天都可)
不用关注不用关注不用关注 ♀️
好久不出去一回,下次更新遥遥无期
( 武汉玩三天,回家胖五斤 。以下是一个稍稍能吃、穷女大学生的武汉攻略。晚上住青旅、出行公交地铁不打车的那种。还有不才本身就属于在唐朝可以谋个不错职位的身材,平时也是比普通小姑娘能吃亿点点的,所以一次性打卡了很多美食。在武汉这几天小单车姑且不说,步行都要2万步起,能吃亿点也没问题吧(๑•̀㉨•́ฅ✧ )提醒大家,武汉大多景点 周一闭馆 ,可参观日也是下午 四点或者四点半停止入场 ,一定一定要注意时间。出行方面我弟弟给了一张武汉通,地铁、公交、轮渡都可以刷。不过没必要特意办,支付宝也可以刷公交,地铁需要专门的app扫码,直接买地铁票也很方便。不过我出去玩一般更倾向于步行、小单车、公交,个人感觉可以感受当地人的生活气息。)
写在文首 :本次武汉之行早有筹谋。起初是19年12月想去,结果因为一些事情耽搁了;又想着过完年再去,不曾想闪过年就是疫情爆发,举国抗疫,便没再提起出游一事。这次是因为在武汉的弟弟四月份就要转职离鄂,所以临时起意在清明节前去武汉过早。因为我弟还有工作,所以上午基本是自己逛,他醒了之后再来找我。我在武汉待了三天两夜,没有吃武昌鱼、莲藕排骨汤这些上档次的菜,也没有登黄鹤楼一览长江万里,资金有限留给下次的武汉之行吧。本次主要就是逛逛免费景点,感受一下武汉人的生活,打卡一些美食。具体花销如下:
来回路费:500;吃饭:400-;景点:150-;喝水:100;
出行:公交/地铁:50-;住宿:80;离鄂买卤味:30。
好了,让我们开启武汉三天之旅 !PS: 可以压缩为两天!!
第一天:
因为前一天晚上还有课,所以买的夜里十点的卧铺,一夜火车早上十点到 武昌站 。计划先去 东湖 ,所以直接搜的东湖线。高德显示从火车站2号出口出去,其实就是A出口,出来之后左转过斑马线,左手侧就是电8公交车站,速速乘车去东湖! 在梨园广场下车,穿过广场绿道,到达游船咨询处,换纸质票(跟着人流走就行。我去的时候提前在网上预约了,但是并没有查验,只看了健康码)。 可以骑着小单车沿着绿道骑行 ,因为我想坐游船,所以是买了票从 楚风园码头 坐单程船,在梅园码头下船之后在 磨山 走了走。有一个名叫 东湖之眼 的摩天轮,据说转一圈要13.14分钟,有点浪漫哦。
梅园码头下船往左走,稍走一段再往右前走。右手边又梅园,但是在整修没法参观。再往前走不远左手边到达樱花园,要买票进入哦,里边的还有部分晚樱没有凋落。到停车场搭402去 省博 (402东湖发车2站之后是植物园,爱花人士可以去看看)(坐在公交车左侧可以看到地质大学、武汉大学,右侧可以看到东湖)。到一个地方一定要先去博物馆看看,感受一下人文历史。大家记得提前预约,不然当场预约不上(我个憨憨一开始预约了湘博,好在在鄂博门口多刷了几次刷出了余票,请大家引以为戒!)。博物馆旁边是 省美术馆 ,也需要官微提前预约哦。我到了才知道粤美和鄂美联办的有展览,但是没预约就没去。
从省博直接地铁去了 武汉大学 。我是从非正大门进去的,在里边逛了一圈从立碑那个门出来了看见好多人被拦在外边还一头雾水。因为我弟晚会来找我,他也想去武大看看,所以我在门口等到他之后想再进去,结果安保小哥说外人不让进。花期期间预约可以进去,过了花期外人就不让进了。所以姐妹们如果被拦了,可以试试从居民楼那边那个侧门进,再尽量背个包。我可能就是因为从侧门进+背着书包,所以安保大叔也没拦我 (武大游览tip:带好水!樱园那一片没有看见商店or自动贩卖机,渴了一路,出来之后买了两杯茶百道解渴 )
从武大出来之后,先去了 楚河汉街 ,这个时候天还亮。因为当晚是住在这边,所以和弟弟简单逛了一下,到了住的地方放下包就去了白沙洲吃 小民大排档 !掉头推荐爆炒鸡爪!!糊嘴美味啊!!!扫码自助点餐,我们俩点了五个菜,爆炒鸡爪、炸藕夹、掌中宝、小酥肉、蟹黄锅巴(按照推荐顺序排列)。鸡爪软糯脱骨、入口即化,不愧是看家招牌;炸藕夹的面糊应该是掺了糖,除了藕的清香还有一丝丝甜味;掌中宝因为没吃过,所以点来尝鲜,搭配妙角脆和辣椒炒的,掌中宝里边还有点凉,妙角脆不脆,辣椒不辣,感觉欠点火候;小酥肉是最后一个上的,其他四个都吃完三个了才上菜,不过人多可以理解,肉本身没什么味道,面糊有淡淡的咸味,挂的有点厚,配了一个酱和一点辣椒面;蟹黄锅巴是因为好奇点的,端上来就是锅巴,蟹黄粉很少很少,锅巴本身也没什么味道,就简单尝了两块,让弟弟带回去和室友分享了。一共花了160不到。
吃完之后弟弟坐车回宿舍,我回到 楚河汉街 去了 杜莎蜡像馆 。原本计划第二天去蜡像馆,结果回去的时候才七点多,就去看了看,其实当时手机都快没电了哈哈哈哈。需要扫描门口的二维码预约,预约成功之后再扫码买票。门票不便宜,楚河汉街这里的学生票80。因为快到哥哥祭日了,所以我就想去看看。结果,没想到,买完票,进去了,小姐姐说,哥哥的蜡像,维护被撤了,,,我 就进去简单逛了一圈出来了。。。
第二天:
从楚河汉街出发去 昙华林 。地铁到螃蟹岬出站之后右手边走,顺着弯曲道路走。走到第一个大路口右转就是昙华林街道,我去的时候有一部分正在整修所以没办法过去参观。没办法就在路口左转进入 胭脂路 了。胭脂路一直往前走到粮道街,一路上好几家卖卤味的,感觉整个街道都是卤鸭味道,贼香。
走到胭脂路和粮道街交叉口,欢迎来到美食天堂! (PS:不才是一开始先买了赵师傅又返回吃了熊太婆和麒麟生煎,之后跟弟弟碰面一起吃了三镇,为了方便姐妹们规划路线所以调整了一下顺序)
1.左手边 是 胖油条 ,人很多。我平时不看短视频所以一开始不知道,后来看见几个志愿者学生很开心的在拿着油条冰淇淋(?)拍照才去查一查,原来出圈之作是油条冰淇淋,我对这种兴趣不大就没有尝试。走手边往里走是 熊太婆 ,看见好多人买面窝就跟着买了一个(1.5),据说这家最好吃的是水饺。面窝上边的黑芝麻点睛之笔,中间薄脆,刚出锅不要更好吃!旁边的 麒麟生煎 六块钱一两四个,店面不大环境也不算非常好,对环境要求高的姐妹可以避开,生煎新鲜出炉烫掉牙齿(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可以吃出来很明显的肉感,本身什么也不加是肉的鲜味,门口的桌子上有调料!有一个大钢子,应该是自制的黄豆酱,贼好吃!还有酸豆角(- _ -) 吃完了才知道有酸豆角,亏了一波幸福感。我去的时候十点钟左右(这个时候已经排了一个小时买到赵师傅了),店里有两个退休大爷在和老板喷阔,我大致猜的在聊世界大事(纯正武汉腔,对中原出身的我来说听懂稍有点困难)。这家店一家三个人共同经营,老板叫做“启麟”,取谐音开了麒麟生煎,年长的叔叔待客收款,弟弟守着煎包锅,媳妇在后边制作热干面等汤面类,家庭式小馆子。我比较喜欢这种市井气息,在胭脂路上还逛了下菜市场哈哈哈哈,在麒麟生煎对面超市买了耙耙柑。受大学好友肖姐姐和吴阿好的影响,出去玩也喜欢买点水果补充一下。而且耙耙柑好便宜好便宜,一堆大妈奶奶在买。买的时候还跟旁边的老太太聊天,老奶奶见我太不会挑了,直接下手帮我挑哈哈哈哈太开心了)
2.右手边 首先可以看到一家泰国红豆酥,味道很香,我老家以前很多卖这个的,小时候经常吃所以没有买。稍里一点点是 三镇民生甜食馆 ,推荐糊米酒(3)、煎包(4)、豆皮(7)。店很大很干净,阿姨一直在转着打扫卫生。糊米酒里有糯米条很挡饱。径直往里走是 赵师傅 :一定要记得先中间列排队买票!!!左侧列最长的队是油饼包烧卖(9块),右侧列是热干面。油饼是现炸的,薄薄的划开加上三个烧卖,烧卖不大,里边的米是糊糊状。其实如果是口味清淡的姐妹,可以避一下,味道就是重胡椒、重油。热干面没在这里吃,来之前做攻略看见有本地人推荐小秋饺子的热干面,排队的时候有个本地阿姨也极力推荐,就想去小秋吃。稍后我们在饺子馆里吃了热干面哈哈哈哈哈。)
从赵师傅往前直走左转到 户部巷 ,特色商业街。到处都是一根排骨、热干面、豆皮、卤味和自助藕粉。一根排骨有贼多家,吃队最长的那家,据说最正宗(就像西安的大雨泡馍遍地开花 ♀️)。其他的我都没买,因为想去吃当地人常去的。从户部巷出来可以看见 武汉长江大桥 ,还可以看见长江对面的晴川阁,取名源于高中必备古诗文“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也是武汉唯一一个临江古迹。在 中华路1号码头 刷武汉通1.3就可以 坐轮渡 到达江对面,下船之后可以去江汉步行街,因为我的计划是明天游江汉区,就没有去。听我弟说以前是可以不下船直接在里边等着返回的,但是我坐的这次需要全员下船之后从新刷卡上船,个人感觉这样每次航程每次都达到了利益最大化哈哈哈哈。
轮渡返程穿到户部巷,带着我弟去大成路吃 小秋饺子 的热干面(6)!去的路上可以看到长江大桥上桥阶梯,左手边是去往黄鹤楼的,准备吃完饭再去。去小秋的时候走解放路,路上有一家 曹祥泰 ,我们十点多路过的时候柜台里都已经空了大部分了,可见很受欢迎,个人不是很热糕点类所以没有买。解放路和大成路拐角处有一个 矮子馅饼 ,也是很多人排队应该也很好吃,我也没有尝试,因为家里人很会做这种带馅面食,所以对我吸引力不大哈哈哈。大成路往里走一小段路就能看见小秋,也是2021武汉非遗美食。我弟战斗力不太可,我前期吃了很多啦,所以只点了一碗热干面。我比较喜欢先吃食物本身的原味再加调料,所以一开始没有放辣椒和醋。不过小秋的热干面本身浇的牛肉酱已经辣辣的了,个人是没有再放辣椒和醋。芝麻酱很多、贼香,吃完碗底不会留汤汁!太完美了!有没有姐妹会和我一样可惜非正宗热干面的汤汁的!门口还有个卖面窝的,感觉每人都是一份面或者粉配一个面窝,因为我上午吃过了熊太婆的就没买。这里的两块一个,看着很厚实,熊太婆的比较薄一点。另外小秋一碗面不少!真的不少!最起码比赵师傅多 ♀️我以为会是小小一份,结果没想到挺多,我吃了半碗,剩下的给我弟弟了,实话说真的真的顶到了。晚上还要吃好吃的(因为我不太喜欢剩饭所以撑了也要吃完,再加上面本身辣辣的太开胃太好吃了,吃了才感到顶到,好孩子不要学我。
吃完小秋原路返回过马路,走阶梯去 黄鹤楼 ,爬上阶梯就是黄鹤楼。全票70,没爬不做评价。之后在黄鹤楼门口骑小单车过长江大桥去对面的 晴川阁 。在大桥哨兵站岗处可以停下来拍黄鹤楼,能拍到大部分楼体。不用特意跟着导航绕远过去晴川阁,可以下了长江大桥之后把车子停在右侧的 龟山公园 门口,进公园然后从东口出去,过了马路之后往右(大桥方向)走300米左右的样子就是晴川阁。门票免费,门口预约一下就可以。里边环境很好,铁门关那里有个大椿树,可称合抱之木,看着可美(我的关注点比较奇怪哈哈哈)。坐在晴川阁吹着江风,看着长江和对面的黄鹤楼,惬意美哉。还遇见四个六七岁被妈妈带去写生的娃娃,都很有礼貌,给我看了他们的画,很可爱。出来的时候刚过四点半,已经停止入场了,好多人只能在入口处拍拍门头的照片。出了晴川阁往左手边走一点点是 大禹神话园 ,在江岸边以铜塑、石雕壁画的形式展现了大禹治水,很有意思。如果你没有去成晴川阁,在这里坐会儿也很美意。
晚上住在汉口站附近,找到地方放下包之后,弟弟带我去了 长提街吃桂萍特色牛筋牛杂!!! (我不刷某些视频软件所以去之前不太了解)。他说自己的小领导(本地人)经常带他来吃。这条街入口有一段没有路灯,而且武汉这边的一些老街都留有排水口,所以马路牙子那里是个小斜坡,一定要注意不要崴到脚。街里边充满了烟火气,简直是开在我的心肝上,我掉头推荐(环境虽然不好,但是架不住俺就喜欢这种生活气 )。而且很神奇,只有桂萍那里一小段的生意贼火爆,你坐在这家店里旁边其他家的东西随便点,随时有人给你送来。牛杂我俩点的小锅,锅底铺的是萝卜,很软烂入口即化,不过可能因为不是萝卜季节,所以有些会带有一点点苦味。弟弟说萝卜丰收季节的时候来最好,会带有一丝丝甜味。藕元很惊艳,配一小碟酱料,个人觉得不蘸酱料的好吃。莲藕打成碎沫沫炸的丸子,一丝丝藕的清香,还有一点点发酵的酸味(个人感觉)。绿豆汤中规中矩,我弟想点绿豆沙来着,结果端上来是绿豆汤,说实话就是家常味道。不过实力推荐姜丝可乐,完全没有姜味!温温的,妙在水和可乐的比例绝佳、温度适宜、入口不烫。弟弟说汤包也很好吃,还有一个牛肉煎饺也可以点半份(因为饺子类答主没有尝试哈哈哈)。有一点就是老板们都是本地人,所以说话很快又很方言。不过你要求慢慢说或者表示听不懂,他们也还是会很慢很慢地用普通话再说一遍。同样的在这里就不要讲求干净二字啦,桌子上就是盖上一层塑料油纸,翻桌很快。桂萍的男老板不苟言笑,不要觉得自己是外地人人家态度不好噻,叔叔对谁都是一个态度 。
回去住在汉口站附近的民宿,里边住的大多都是旅游or待业青年,客厅可以放电影,几个人一起看了《僵尸》。有个小哥看过担当了一会儿解说,但是因为我们几个女娃娃问题太多了,所以小哥最后放弃解说了哈哈哈。于是乎我们开始知乎搜索细节解说 ♀还有个小哥出去买饭,回来的时候带了好几兜卤味和啤酒,哈哈哈哈,萍水相逢就是缘,AA他还不要钱(〜  ̄㉨ ̄)〜 ,今晚安眠。
第三天:
( 过早过早 )
早起从公寓出来搭公交直接去了 吉庆街 ,这里各种你可以带的特产都有。先在商业街区吃了 老通城豆皮 (9),不管是堂食还是打包,都是装在盒子里的,而且是提前装好的,买完单之后直接递给你,就吃不到刚出锅的那一挂(个人感觉刚出锅烫嘴的那一口最好吃,建议留着肚子去严老幺吃现做的豆皮)。老通城价格比三镇贵一点,不过相对料多一点。三镇是三小块,配料主要是笋干,香菇和肉少一点,这里是两大块,香菇多一点,说实话味道没有很惊艳到我。不过服务员都很有礼貌,点餐先说你好之类的,店的氛围就是快餐店的感觉,放着流行歌曲,可以充电,适合歇脚。我坐在这里写完了这一部分攻略哈哈哈哈哈。第一天住青旅的时候跟打扫阿姨聊天,听她说通城以前是一片区域,那一片的豆皮都叫做通城豆皮。但是后来逐渐发展就给拆了,四季美汤包、老通城豆皮那些老店都拆了,所以现在的这些游客尝尝就行,并不代表武汉味道。保华街和黄河路交叉口处是武汉美术馆,自觉没什么审美就没去。
吃完之后去吃 严老幺烧卖 。吉庆街商业区对面就是吉庆街街道,顺着往里走有一家郑记牛肉面,人很多,感觉应该很好吃。去的路上看到了一处老巷子还有汉口宁波会馆旧址,随手拍了一张。
严老幺的队也很长长长,豆皮的队最长,左边是卖烧麦的,中间是卖鸡蛋的(来买的爷爷奶奶还不少),右边是排豆皮的,中间和右边门面都可以买单。我买了烧卖和蛋酒。烧卖是八块钱一两四个,每个里边都会有一小块肉,惊喜!里边的米糯糯的,不是赵师傅那种碎糊糊状,还算粒粒分明。蛋酒就是热水冲开一个土鸡蛋,然后加一点白糖和米酒。因为排我后边的爷爷要的糊米酒可以直接盛,所以冲米酒的阿姨就让我等了一下。她看我很好奇,还给我解释都是加的什么,跟我说了好几遍“不要着急吼,一会会儿就好了”,哈哈哈哈哈我不着急,只要能吃到现做的我一点也不急(环境嘛不多说,但是这么好吃要啥环境,蹲路边我都可哈哈哈)。店里有免费的大碗茶供应,解腻解渴。这条街上还有一家三镇民生,不过昨天吃过了,就没再吃,再次推荐三镇家的桂花糊米酒。三镇对面是一家常青麦香园,应该是连锁,来的时候坐公交车见到好几家,这家店门前一排的美团外卖小哥在吃面哈哈哈哈,感觉很有意思就拍了一张,虽然很撑很撑还是进去尝了小份热干面(实力干饭人 )。
顺着江汉四路一直走回到步行街区。 美食集会那里有茶颜悦色 ,我去的时候十一点不到,人已经排两个来回了,要在大太阳底下排队,不过提供遮阳伞和白开水。我当时还想着去黎黄陂路和古德寺就没排(后边在新天地排了俩小时、六个来回买茶颜,极力后悔)。从江汉步行街去黎黄陂路其实又一次经过吉庆街哈哈哈哈。 黎黄陂路 很适合拍照!路上有很多在拍婚纱照的新人,没多远就碰见了三对,其中一对的摄影小哥贼有意思,明显感觉新郎平时不怎么拍照所以有点紧张,脸一直僵僵的,小哥嗲着声音喊“老公老公爱你爱你”,新郎忍俊不禁,旁边的路人(没错,就是我)听了也笑了哈哈哈哈。宋庆龄旧居周一闭馆,没有参观。黎黄陂这里有很多装修文艺的咖啡厅、酒吧之类,红砖白墙、绿树蓝天,交相辉映,很好出片,我不会拍照,就更多的让眼睛去记忆啦。出了黎黄陂路之后骑小单车顺着沿江大道出发去古德寺。美团上显示古德寺不营业,差一点就想不去了,但是又想了想自己时间还算充足,即使它不营业我在门口瞄一眼也是好的呀,所以毅然骑车前往,结果不虚此行。 古德寺 保存着哥特式基督教教堂、罗马式天主教教堂、拜占庭式东正教堂、伊斯兰风格的清真寺风格,作为一座极具特色的寺庙,它和传统寺庙黄瓦红柱、飞檐翘角的大殿迥然不同。光绪时期建庙定名“古德茅蓬”,后扩建后改为“古德禅寺”,当年曾自发保护武昌起义军、掩埋烈士,黎元洪题名“古德寺”。虽然寺门有点简陋,但是里边值得一观(因为寺门到入寺还有一小段路,不能直接看见建筑,再加上临街的门头着实简陋。好几个游客在门口询问是不是古德寺 )。古德寺出来之后去了 新天地排茶颜悦色 (哎,真香)!说实话后悔了,早知道在江汉步行街买了!排了两个小时拿到了幽兰拿铁和筝筝纸鸢。因为对这些饮品不熟悉,所以让小哥推荐的。个人感觉幽兰拿铁上的坚果咸咸的很好吃,奶油也不腻,茶味稍重一点;筝筝是偏清淡一点,奶和茶的比例很合适,奶味不会压住茶味,茶味也没有遮住奶味。我一般喝饮品都会要少糖,因为以前没有喝过茶颜,所以两杯都是正常冰、正常糖。个人感觉味道不是很甜,茶味会带有一点回甘,奶味也会留齿,总之喝完之后奶和茶都有余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不是奶茶爱好者,喝过的饮品不多,所以不做好坏评价,但是绝计不会再排俩小时买倒是真的 ♀️
买完茶颜就去汉口站赶火车了~顺带在这边等一下弟弟,把武汉通给他。到火车站的时候不到四点,在附近又双叒叕看见一家常青麦香园,果断进去又点了碗热干面,个人感觉连锁店能把热干面味道处理成这样着实不错。吃完之后觉得有点欠就加了一份汤粉+豆干(跟阿姨说了要少一点粉),豆干还行,汤粉就是调料味,个人不推荐。不过这家店里的几个阿姨都很好,我说手机没电了,阿姨直接把冰箱的插板拉出来让我充电哈哈哈哈(其中一个阿姨可能觉得我吃的有点多,一直在我旁边偷偷瞄我,阿姨,不要害羞,你看我的动作我都看见了呦 )。昨晚住在这边的时候,汉庭酒店下边有个婆婆摆摊卖卤味,青旅里那个小哥哥买的不知道是不是她家的,还挺好吃。我是五点半的火车,所以就在麦香园坐了会一边充电一边想着等她出摊买一点,结果五点了她都一直没出。特意往巷子里又走了走,意外在小拐角看见一个盛装打扮的小姐姐在卖卤味,刚出摊东西还没拿出来,就去买了亿点点。卤藕好大一块才四块,鸭锁骨三块钱一个、十块钱四个,买了满满一兜才不到30块。我的妈这个价格不买点做夜宵怎么对得起自己,拿上卤味就一路小跑去赶火车了~
因为回程没有卧铺就先买的坐票,结果刚发车就有乘务员提醒有少量卧铺哈哈哈哈。果断拿着包去补卧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是学生,所以乘务员小姐姐给安排了一个位置绝佳的下铺,我背着包在行进的火车中从16车厢晃到了1车厢,感觉到了乘务员的辛苦,在此表示敬意o(*^▽^*)┛(悄悄的说:补票的卧铺因为是内部床位,所以没有烟味、没有半夜起夜者,环境不要更好呀!)
一觉醒来就要回到学校继续自己的学业喽。江城之行暂告一段落。因为只在这里待了三天,所以并不能全貌的展现武汉之美,姐妹们,冲鸭!来武汉吃烧卖豆皮、嗦面、啃鸭脖噻!!
另外不才不会拍照,很多景点展现不出来它本身的美感,只能让眼睛去感受。第一次做旅游总结,介绍有不足之处请多多担待。下一站想去成都或者重庆,姐妹们有好的攻略请推荐给我呀~啾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