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家住
渝北区
,小学上的是两路沙坪村小学,初中就读的是
礼嘉中学
。
父亲张发福和母亲曾德菊文化都不高,一个小学毕业,一个初中毕业,因此对于女儿的教育从来没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除了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一直以来张毅没有花额外的一分钱去参加课外补习班,也没有到奥数、英语等兴趣班上课。
在大家的印象中,张毅小学成绩并不优秀,到了初中才开始找到了学习的感觉。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她偶然看了一本《
清华北大不是梦
》让她有了上清华北大的想法。中考时,张毅有了一次小爆发,从
礼嘉中学
考进了重庆名校市一中。
[1]
心得:出错都要分析原因
在班主任老师杨春权眼里,张毅是个吃得苦,学习上很用功的学生。
在同学们的眼中,张毅还有点“强迫症”,她喜欢追求完美,数学和英语是她的优势学科,她经常数学拿满分,如果哪次数学被扣分了,她不仅要找出原因,还要做出分析,甚至还要为几分的扣分懊悔不已。
高一的时候学校开始摸底大家的文理科意向,张毅很纠结,她想学习理科,因为她心目中的榜样表姐曾廷学的理科,进了邮电大学。而自己的理科成绩也还不错。但班主任杨春权看出了她学文科的潜力给出了建议:“你的英语、数学强,学文科会很占优势的。”
于是张毅选择了文科班,她的计划是在继续巩固自己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寻找文科总分的突破。
[1]
心态:考差了会伤心地哭
上高三以来,张毅只回过家两次,班主任老师杨春权几乎很少看到张毅中午回寝室休息。
“有时,她会在教室里打个盹,更多的时候中午她也捧着书在看。”杨春权老师说,下课的时候,或者其他休息时间,同学们都在放松玩耍时,也总是看到张毅在教室里学习的身影。
“高三学得苦呀!”走过了高考季,如今张毅似乎觉得抛开了书本生活变得有些空虚了。张毅说,备战高考时,她给自己设定了阶段性目标,也为此制定了很多行动计划,这样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只要还学得进去,她都不会浪费时间在其他地方。
尽管一直以来,张毅的综合排名都稳在年级前十名,班里前三名,因为考试成绩的波动起伏,张毅经常背着人伤心地哭。如果哪次考试成绩有下滑,张毅会陷入苦闷,她会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为什么效率不如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