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通俗地理解「戴维斯双杀效应」?

查了下概念,感觉很是复杂:戴维斯双杀效应
关注者
1,856
被浏览
473,137

36 个回答

对成长股而言,股价 P=PE×EPS

PE叫市盈率,反映了股价和每股盈利(EPS)之间的倍数关系。通常而言,具备较高业绩增长率的股票,市场给予它的PE就较高。这是因为,随着每年的业绩EPS的稳步增长,投资者回本的时间就会加快,每一年的PE就会被高速增长的业绩消化掉。

华尔街和现在的A股市场,如何来给一个成长股进行PE的界定呢?通用的指标叫PEG,也就是市盈率PE相对于增长率G的倍数。理想情况下,PEG必须等于1。实际情况下,PE最好和最近2-5年的增长率的绝对数值相匹配。举例来说,若公司常年的增长率在30%附近,那么PE肯定在30附近。举例子来说,海康威视(SZ002415)近3年来的净利润增长率在27%-36%范围,那么合理的PE就是30附近。如果熊市末端PE被杀到25倍了,可以大胆抄底买入,静等回报。

我们再把上面那个公式细化一下: P=PE×EPS (n)= G× (1+G%)×EPS(n-1) 。


一般来说,对于过去历史上实现了以 G% 高速增长的股票,市场会预计下一年依然保持高速增长, PE 被抬得比较高。从第二个公式可以看出,实际上这时的股价P享受了业绩高速增长带来的 双倍效应 。这是正面的情况,俗称“ 戴维斯双击 ”。

炒股,实际上炒作的是“ 预期差 ”。如果财报公布,公司的业绩增长速度低于预期的话,便会遭受到双倍的负面效应,俗称“ 戴维斯双杀 ”。无论是该年的业绩 EPS(n) ,还是PE,都会因为 低于预期的G ,而迅速下跌,股价很可能一跌不回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