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杭州中考填志愿,分配生新政第一年,4个志愿怎么填?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金丹丹
这几天,杭州多所初中学校发布了分配生到校名额人数。
今年,杭州分配生政策主要有几个变化,一是名额分配生不再由初中推荐,而由考生填报志愿(4个),二是初中各阶段期末考试成绩及素质分与分配生脱钩,三是根据考生中考成绩和志愿,按“平行志愿”投档录取规则,以初中学校为单位进行录取。
具有分配生资格并拟参加分配生招生的考生,将在5月31日8:00至6月1日18:00,登录杭州市区各类高中招生管理系统填报志愿,录取在中本一体化之后、自主招生录取之前进行。
简单说,分配生也要填志愿了。不少家长都在纠结,分配生的4个志愿该怎么填。
我们针对家长咨询比较多的一些问题,采访了杭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和一些初中校长。
初中分配生名额约占毕业生人数的17.7%
2024年,杭州市区共有19所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及其领办分校招收名额分配生,共25个招生单位,总计招生6727人,比去年增加414人。主要是因为新增3所名额分配生招生学校,分别是杭州高级中学临平学校、杭州第二中学富春学校、杭州学军中学桐庐学校。
这些分配生,具体分到各初中的比例有多少?
一位校长分析,分配生招生共6727人,今年全市毕业生总人数为3.8万人左右,这样算下来,分到各初中的分配生人数为初三毕业生的17.7%左右,“前三所”占3%左右,“前十二所”分配生比例在8%左右。
一所老牌公办初中今年的名额分配生共170人,其中杭州第二中学滨江校区11人,杭州学军中学西溪校区11人,杭州高级中学贡院校区10人,杭州第十四中学凤起校区10人。
另一所公办初中,初三毕业生共300人左右,共有50多个分配生名额,“前三所”重高的分配生为10人左右。一所初三毕业生近400人的初中,总分配生人数在近90人。
一位校长告诉记者,与往年不同,今年学校的所有初三毕业生都有分配生资格,大部分学生也都打算报分配生志愿。“虽然学业成绩靠后的学生,在理论上来说,可能最终没有分配机会。不过,分配生对每位学生来说,都意味着一个机会。”比如中考成绩排名靠前的同学没填某些高中的分配生,这样排名靠后的同学就有“捡漏”的机会。
分配生志愿,建议有梯度填报
杭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分配生的4个志愿,建议填足,并有一定的梯度,可以有“冲”的志愿,也建议填“稳”和“保”的志愿。初中学校在中考前都会组织测试(也就是大家称的“一模”),测试的难度一般会参照中考的难度,所以分数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查询一下所在初中学校过去几年的中考成绩,学校里的排名位次可以考哪所高中,然后再跟考生当前在学校的排名,做一个估算。这些参考数据综合考虑,不仅可以作为集中统一招生志愿填报参考,也可以用来作分配生志愿填报的参考。这里也提醒大家,借鉴往年数据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去年的初三学生是公民同招第一届,学校的生源和前几年相比有了一些变化。
“每个孩子情况都不一样,家长和孩子要对自己有客观理性的分析,不要都填超过自己实际能力的志愿。”分配生是校内竞争,而集中统一招生,也就是大家所说的“裸考”则是在全市的竞争,多年来,各高中分配生的录取分,比集中统一招生的分数线要低,全市竞争相比较来说,不可预知性更强,风险也更大。杭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填报志愿时,孩子和家长还要考虑离家远近,是否有住宿需求,如果选择通校,接送是否方便等。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填报志愿时,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保证填的志愿都是孩子认可的,不想去的学校千万不要填。另外,招收分配生的高中有民办学校,家长们需要提前了解学费情况。
本次志愿填报包括以下类别志愿:中本一体化招生、名额分配招生、集中统一招生第一批和第二批招生录取学校(专业)志愿。考生进行网上志愿填报时,应根据“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方式的特点及各阶段招生录取顺序填报志愿,以免漏填报了某一批次志愿。考生也可根据本人意愿,放弃填报某一批次志愿或不填满批次志愿。
大家要注意录取顺序,市区高中招生录取总体分四个阶段进行,有的招生阶段还存在不同的招生批次,实际招生录取时按以下顺序依次进行录取:
1. 中本一体试点招生录取
2. 名额分配招生录取
3. 特长特色自主招生录取
4. 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生录取
5. 集中统一第一批招生录取
6. 集中统一第一批招生补报志愿及录取
7. 集中统一第二批招生录取
8. 集中统一第二批招生补报志愿及录取
9. 集中统一第三批招生录取
已被前一阶段招生录取的学生,不再进入后续阶段的招生录取。考生在选报各阶段志愿时,应充分考虑招生录取的顺序、录取规则及本人意愿,能填报的志愿尽可能填报。
记者了解到,杭州市属高中将在这周末(25日或26日)定时开放。
各位爸妈要帮孩子选择适合的高中,比起在网上查阅自媒体晒出的五花八门的数据,实地探校显然要靠谱得多,具体开放时间可扫码查询。
图片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