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愉快的黄豆  ·  对python ...·  1 年前    · 
欢快的围巾  ·  python - 使用 psycopg2 ...·  1 年前    · 
[图说]西安,行!--三,唐乾陵之陵山地宫的入口

[图说]西安,行!--三,唐乾陵之陵山地宫的入口

在经过由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及当代郭沫若书写的陵碑之后,即是高耸的乾陵主峰--梁山。


这里即是埋葬了两代帝皇的陵寝的乾陵的主山。


这两座石碑除了书写人及年代有异之外,还有个区别,就是毕沅所写只书“唐高宗乾陵”,而郭沫若所写之碑则是“唐高宗与则天皇帝合葬之墓”。据说,在毕沅所写陵碑之时,因武则天在历史上的评价主要还是“女人当政”之故,所以在封建时代,主流对于她的评价都很低,因此,在毕沅书写陵碑之时,只写了“唐高宗”而忽略了“则天大帝”



北中国考古图录中影像


乾陵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陵园由内城、外城两部份组成。


外城城墙由於地貌变迁,已难觅究。


内城正门则是南门(朱雀门),其内原有献殿一座。现殿已毁,仅留遗址。所以,我们今天去乾陵,走过两座石狮之后的台阶,其上原本就是原献殿。


另外在东乳峰山脚下,御道的东侧(也就是今天我们去乾陵时在陵下的停车场的位置),有一座坐东西向、长方形的祠殿,内画狄仁杰等60功臣像,这就是著名的狄仁杰祠。在唐太宗昭陵内,曾建有凌烟阁,内画尉迟敬德等一批功臣画像,狄仁杰祠当和昭陵的凌烟阁相似。岁月的无情冲刷,当年的祠殿已迹踪难寻,剩下青石嶙峋、黄草凄凄。


陵园南面有三道门,平面布局模唐长安城。


乾陵第一道门是陵园外围的起点,这只有高大的阙楼遗迹,从平地远望,俨然如山丘,历经年久剥蚀,棱角已不很分明,但气派之大,令人感叹。从第一道门向北望,整个梁山之阳全部展现眼前,乾陵好似一座笔架形的大屏风,气象蔚然,峥嵘峭拔,陵前的华表,乳峰上的高阙,耸人云表,可见当年山陵的设计是煞费苦心的。


第二道门为外城的南门,它利用南二峰天然的山势,在东西对峙的二峰修筑门楼,有“龙盘凤翔之势”。

第三道门即内城的南门(朱雀门)。




也正是因为乾陵埋葬了两代帝王,而且其规模宏大。因此,在唐朝衰败之时即成为众多人眼中的藏宝库。因其凿山而建,所以地宫极为坚固,对于一般三五个人的小型盗墓团伙来讲,工程难度太大。因此,如果想盗挖乾陵,那需要大量的人手与时间。


唐末时,黄巢率领农民起义,召集起了大批农民。然而起义军成员的增加,除了增加了他的实力外,还为他带来了军资匮乏的问题。为了补充军费,黄巢动用40万将士,盗挖乾陵。当时他所派的人已经在乾陵内挖出了一条40余米深的大沟,但是他们一直没有找到乾陵的墓道口。本来黄巢还想继续挖掘,可是官军很快追剿到了,面对强于他的官军,黄巢不得不放弃挖掘乾陵的打算,从乾陵中退了出去。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国民党各军官为了敛取大量财富,四处盗掘古墓。面对乾陵这样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两位帝王同葬陵墓,国民党将领孙连仲自然不会放过。然而毕竟乾陵几曾被盗,都安然无恙,自有它的原因,如果他只派小股人员,在短时间内未必能将乾陵内的宝藏挖掘出来,可是盗墓在明面上毕竟还是违法的,所以他只能换个名目掩盖他的盗墓行为了。就这样,孙连仲借口保护乾陵,带领部下驻扎在梁山下,以演习为名,用真枪真炮的轰击声掩护一个师的兵力对乾陵进行盗掘。


然而孙连仲的士兵们用炸药炸了乾陵的很多地方,却仍没能找到墓道的入口。无奈之下,孙连仲只能命士兵四处乱挖,可是就在他们盲目挖掘时,雷雨大作,一连数日,都不停歇,看到这种异象,士兵们议论纷纷,认为孙连仲盗挖乾陵招来了武则天皇帝的警告。因为天气不允许,加上士兵人心涣散,孙连仲无奈只得放弃盗掘乾陵的行动,率部离开乾陵。


但就是这样一个千古难寻的疑难,却在1958年偶然之间得到了破解。


1958年冬季,国家召集农民修复经过乾陵的西兰公路,因为石料不够,当地人便到梁山上炸石取料。在11月27日下午,贺社社与同伴们在距无字碑向北1000米处的梁山北峰东南坡炸石头,前两炮没有任何异常,但是第三炮炸响后,几块石条飞了出来。贺社社和同伴们本来想收取这些石头,可是他们突然发现,这些石头不像是自然炸出来的,而像是人工凿的,而且在这些石头上,还有一些文字,有的石头上面甚至还连着像钢筋一样的东西。


当地人一直将武则天称为姑婆,贺社社和同伴们看到这些石条后,便想到莫非自己把姑婆陵炸开了?想到这儿,他们知道出大事了,就跑到乾县政府办公室,向一位姓杨的干部报告了情况。这位姓杨的干部听了他们的话后,也很吃惊,知道如果是真的,那么这件事就不是他能决定的,所以立刻向县委书记、县长作了报告。县委书记、县长听了他们的报告后,一开始并不相信,毕竟他们都知道,在民国时期,孙连仲派出一个师的兵力,连轰带炸都没有找到乾陵,这几个农民用土炸药怎么可能就炸到乾陵了呢?


虽然县委书记和县长都很怀疑农民用土炸药炸出乾陵的说法,不过,他们也没反对杨姓干部和那些农民再去现场观察一下。因为当时交通不方便,加上从乾县政府到梁山墓道口有15里的崎岖山路,杨姓干部和农民们到炸出石条的地方时,已经是傍晚了,杨姓干部看了看现场的石头,发现的确有带字的石条。为防万一,杨姓干部让那几个农民用碎石把炸点盖住后,然后告诉那些农民,不准再在这里炸石头了,而且也不准他们向外传炸出有刻字的石条的事。听了杨姓干部的话,贺社社和同伴们就收拾工具回家了。


杨姓干部回去后,没有放松,而是连夜向县委书记和县长汇报了他前去现场观察到的情况。县委书记和县长听了他的汇报后,经过商量,决定让他放下手里的其他工作,专门管这件事,同时县委书记和县长也不敢怠慢,立即向省城相关主管上级作了汇报。


于是在当年12月4日,相关考古专家便来到了梁山下,其中就有杨正兴、雒仲儒等人。他们到达乾陵后,立刻对农民炸出有刻字的石条的地方进行仔细勘查。惊喜出现了,这的确是乾陵的墓道入口,当这一消息确定后,陕西省主管部门便组织考古专家成立了“乾陵发掘委员会”,并于4月3日正式开始发掘乾陵地宫墓道。


当5月12日,乾陵地宫墓道的砌石全部被他们发掘清理出来后,考古专家们发现,乾陵地宫墓道的情况,与《旧唐书.严善思传》“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的记载完全相同。他们据此推测,这里就应该是真正的乾陵地宫墓道入口,尤其是当他们在此处入口的周围,并没有发现盗洞和被扰乱的痕迹,他们认为,乾陵的确如传闻所说,虽然数次被盗墓贼惦记,但是却一直没有被盗墓贼得手。受技术限制,乾陵地宫入口虽然被发掘,国家仍决定暂不对乾陵继续发掘,而是等待技术更成熟之后,在适当时候再对其进行完善地开发。


因为当年发掘之时条件比较特殊,因此所遗留下来的影像资料极少。这是一张当年清理完成墓道之时所拍摄的照片。


我们从照片上可以看出,堆砌在墓道口的长条石依然排列整齐,墓道也未被扰动的痕迹。


乾陵地宫凿在梁山北峰南坡的青石山脊上。根据考古工作者的勘查,墓道呈斜坡形,正南北向,长63.1米、宽3.9米,拔地高度104米。


1960年4月3日至5月12日的揭完地表夯土层观察,均证明由南向北阶梯式叠砌的条石(长约1.25米,厚约0.5米,宽0.4至0.6米),共39层,用石条约2500至3000块。石条之间用铁栓板(长18~27厘米,厚5~8厘米,重9~10.5公斤)固定,每三层上下再用铁棍穿联,石缝之间先施石灰粉末,后用熔化的铁锡液汁浇注,其上部全为夯土,这与文献记载基本相符。在墓道的填石中,曾发现部分石匠人名,如“焦才”、“常黄”、“常惠”、“常见”、“高便文”、“贺恽口”、“王积”、“左亭曾”等,这些人可能是修筑墓道的民工。


《新五代史·温韬传》记载: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军将温韬,任后梁耀州(治所在华原)静胜军节度使。“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惟乾陵风雨不可发”。温韬是动用军队挖帝陵取宝的大盗,足证明乾陵封闭之坚固。


《宋史》卷2记载太祖开宝三年(970)下诏维护(含重葬)被盗发的帝陵中,没有乾陵。


民国初年,军阀孙连仲动用军队以炸药盗发乾陵,也只炸开三块条石,复风雨大作而未果。


建国后考古勘查中,均未发现乾陵被盗发的迹象。因此,固若金汤的乾陵墓道封闭设施,尤其是石条用铁栓板嵌固,上下用铁棍穿联,缝隙间以锡铁熔液浇注,只能是安葬则天大圣后以后加固。若葬高宗以后就坚如磐石,怕是难以重新打开墓道和玄宫门洞整修和安葬则天大圣皇后的。


我们还是用《大唐帝陵》的3D动画来展示。


我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乾陵地宫位于梁山半山腰之上,当年被发现的墓道及塞石正是堵塞地宫入口使用。3000块条石呈锐直角三角形层碟而放。


传统说法是固若金汤的石砌封闭墓道在高宗安葬后已修好。葬则天大圣后时重新打开墓道与玄宫,维护后放入棺椁。


学者在考古发掘时,从隧道所砌石条上的刻字和编号判断,这应是合葬武则天时,凿挖隧道的工匠所作的标记,以便于回填时识别。但纵观这些石条,虽然排列整齐,但刻字编号紊乱,有的石条之间凹槽并没有嵌铁栓板,有的则只是填满石灰,而有的凹槽口部还有残破,这些现象,很可能是第二次挖掘隧道,埋葬女皇武则天时扰乱所为。


重新打开墓道和玄宫安葬女皇,是无什么疑问的。值得探讨的是石条间的固定设施,是安葬高宗,还是安葬女皇后所为?专家认为应是二次打开后所为。理由如下:《唐会要》记载:“乾陵玄宫,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铸铁,以固其中。”《旧唐书》卷191《严善思传》记载:“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可见玄宫正南的门洞封得非常坚固。


如果我们将这些条石都搬运走,那么就会形成两侧有夹壁、中间平直的一条墓道。在这条堆砌石条的墓道尽头就是乾陵的地宫入口。


今天,我们虽然不能看到这条墓道的样式,但在其它大唐帝陵之中,已有相同的墓道曾被发掘,并且现在还依然保持着裸露的状态。


位于今陕西富平县东北约20公里处金瓮山之阳(今曹村镇陵前村北)的唐顺宗丰陵,早年已经被盗,而且在1960-70年代之时,丰陵玄宫隧道曾被掘进10余米,虽然最终没有进入玄宫,但其墓道却被保留了下来。


虽然丰陵的墓道在近年已经被有所回填,但其主要的形态依然裸露在外。



丰陵的建造形式同乾陵相同,都是依山凿穴而建。而且通过对乾陵的科考,其形制与丰陵基本相同。该陵墓最早是在五代时期被盗,里面的封墓石早在那时即已被挖开,现在里面回填的是泥土和碎石。


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北宋建立后,太祖赵匡胤决定修复前代帝王陵寝。为此,诏令州县检查历代帝王陵寝的存废情况,结果得知有28座帝王陵墓在动乱中被盗,其中包括唐代“关中十八陵”中的12座,即:献陵、端陵、昭陵、定陵、建陵、元陵、崇陵、丰陵、章陵、贞陵、简陵、靖陵。北宋政府回填了盗洞,又在陵表做了有限度的修葺。


又据考证, 自从宋太祖大规模修复诸帝陵寝后,自宋以后历代王朝保护帝王陵墓的诏书屡著于令典。而盗掘唐陵之事在其后历史之中不曾见于史书记载。因此,从文献的角度来说,到日前为止,“关中十八陵”中献、端、昭、定、建、元、崇、未、章、贞、简、靖12座皇陵已被盗,而乾、庄、桥、泰、景、光6座唐陵未曾被盗。


根据《宋会要辑》里提到的,宋朝开国年间,对前朝所有被盗皇陵进行归葬复葬,在提到被盗的唐帝陵里有重点提到昭陵等。但是却未提乾陵和桥陵。


唐睿宗李旦的桥陵是在2002年进行排查。主要是根据《宋会要辑》提到被盗唐陵里没有桥陵的线索去排查桥陵墓道口,同样也是发现墓道封石完整有序因此断定没有被盗。


下面的三张照片就是桥陵地宫入口墓道的照片。


其墓道位于半山腰之上,封堵的墓石位置目前全部由碎石黄土覆盖,拨开黄土和碎石就能看到和乾陵一样阶梯状的封墓石。桥陵封墓石总共有3900块,目前已由文管部门用黄土回填好。



乾陵地宫从武则天下令修建到完工只有7个月的时间,依据1960年代发掘乾陵墓道时测量的规格,其长63米,宽仅3.9米。


虽然后期乾陵又葬入则天大帝,但因埋葬高宗时,乾陵玄宫已经筑好,墓道已掘通,不可能在入葬则天大帝之前重新对地宫进行扩建,因此判断,但其地宫应该规模并不大。从其现有墓道的大小来看,与后期被盗的丰陵较为类似,因此,其地宫的大小也应与丰陵规模相当。


而为了彰显高宗与武后的丰功伟绩,其地面建筑却可以后期进行增建。包括我们今天看到的无字碑、蕃臣像等,均是武后入葬之后才建设而成。因此乾陵地面规制恢宏、广大,与地宫的大小不一定成正比。


前几年,由陕西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江苏省地震工程研究院和陕西省乾陵博物馆联合对乾陵陵墓进行的探测研究。


探测采用精密磁测(GPM)技术,共完成乾陵南脉东坡、乾陵北坡、乾陵南脉西坡三片,计1.38万平方米的探测。主要结果有:基本探明了乾陵墓道入口、墓道建筑的宽度和长度,发现墓室范围内曾有两处发生过局部坍塌。


实测下来,乾陵墓葬规模几乎只相当于一般小王。武则天的孙子章怀太子的墓道长度在百米以上,孙女的墓道长度也在80米以上,而乾陵的墓道长度仅63米。其中,有28米探测数据表明与当时墓葬中所设天井、侧室有关。当年农民开山凿石时发现该墓,考古部门揭开顶部看到整条巨石还有铁钉浇铸,认为未遭盗劫。


但此次探测发现,乾陵墓道入口靠山体西侧的建筑边界,比东侧约长4米。这是因为依山而凿所致,还是后来人为造成的坍塌?这个问题对判别乾陵是否被盗非常重要。再则,63米墓道后方为墓室。而现探测表明,在墓道尾部紧邻现存乾陵墓室处有明显的两条塌陷,分别长15米、宽3米左右。在少雨的陕西和表面覆盖不够厚的地方,除由于建筑物本身不均匀而致墓室淤蚀坍塌外,一般应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很可能由于大量盗洞集中造成坍塌。因此,一些考古学家认为武墓未被盗和被毁,恐怕还要打个问号。


上世纪60年代陕西在郭沫若支持下准备大干一场时,周总理在发掘计划没有写上“同意”、“不同意”的例行文字,深情地写道,“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仔细想想其中的拿捏)。等到1973年再申请,批示说:十年后再看。


2000年陕西省再次申请开陵,仍被北京否决



自从1960年代对乾陵墓道进行发掘考古之后,原来不经意间发现的墓道即被人为回填。又经过多年之后,梁山之上已经是树林密布、青草遍野,再加上多年的雨水冲刷,使得原来发现墓道之处已经不可寻觅。


那么今天我们再去乾陵的时候能否再看到当年墓道的遗迹呢?答案是可以。


当我们穿过乾陵南朱雀门的双石狮之后,其后向前会有一条用红砖铺就的山道。沿着山道即可以蹬上梁山。随着红砖山道前行,道路逐渐升高、虽有曲折,但也大至直行。大约走1千余米之后,山道会越来越险,直至山上的泥土匮乏,开始裸露原有的山岩,直至红砖道不能再铺设,而变成泥土路。


在这个红砖道与泥土路交汇的地方,就是乾陵最初发现在墓道口的地方。

在距离红砖道尽头约十余米南侧、路面靠近山体约一步之上,我们就可以看到在青草之中有一块裸露的岩石。在岩石上接近下方泥土的地方,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石头上有人为刻凿的痕迹。


这个被刻凿的石头,原本是乾陵墓道尽头山体上的岩石。从此石向下十几米的地方就是乾陵地下玄宫的入口。而从此石向南,向前60余米,即为乾陵地宫的墓道。

好了,说完神秘的乾陵地宫。既然都已经走到了半山腰,那就可以继续向上攀登,直至梁山的峰顶。不过这条路不怎么好走,一是全是土石路,碰到雨雪天会很湿滑;二是这条路本就是蹬山的人自己踩出来的,所以路即窄也难走。


但当我们蹬到山顶之时即可以领略到乾陵的壮美。


这时,如果我们从山顶向西南侧望去的话,在西南方向的沟壑之中,会看到一条长数百米、比周边黄土坡地低几十米的一条黄土深沟。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黄巢沟”


上文中我们已经讲过,唐末时,黄巢领导农民起义攻陷了唐长安城,他为了解决军资匮乏的问题,动用40万将士,盗挖乾陵。


以今天的探测结果表明,乾陵地宫位于梁山山顶之下104米,而对于这样依山而建的皇陵,采用“大揭顶”方式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寻找到它的墓道,通过地宫建设时期的墓道口而入才可行。因此,盗挖乾陵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到它的墓道。


从武则天入葬之后,至黄巢起义之时,时间已经过去近170余年。当年修建的墓道口如同今天我们去乾陵一样,根本无从找起。但当时的起义军中还是有一些从事过盗墓的人士,他们以对依山为陵之地也有着自己的认知,即:一座全是石头的山峰,基本上都是整块的、天然的石头,所以要找到墓道口就应该寻找到石头散碎且有人工开凿痕迹的地方。并且,皇陵墓道根据传统的入葬规则,也就是坐南向北。


于是黄巢命令手下之下在梁山中寻找,在山之西南侧发现了大量的人工雕刻过的碎石,且面积较大、埋藏较深。所以黄巢在发现这个位置之后,即命令40万将士就此下挖。但挖来挖去,不仅仅将此地的石头部挖完,而且还深入到黄土层之下,已经挖了几十米深,可乾陵地宫始终没有找到。但随着大唐剿匪的官军越来越多,黄巢不得不放弃挖掘乾陵的打算,从乾陵中退了出去。乾陵地宫也得以保存下来。


那么,当年黄巢没有找到乾陵的地宫,是挖错了吗?这是显然的,但也可以说是被“误导”了。通过我们今天已经发现的乾陵地宫入口来推断,当年黄巢发现有大量人工凿刻碎石之地,应当是当年进行地宫建设之时,工人们废弃“建筑垃圾”的填埋场。一方面,梁山西南侧“黄巢沟”的位置距离地宫入口较近,便于开凿山腹之时废弃碎石的运输;另一方面,西南方向山高壑深,即使将大量的石材堆积、散落此处也不会改变山体的形状与外貌。所以,这里只是一个“垃圾场”。结果,百余年之后,这处“垃圾场”误导了黄巢,也保护了乾陵免于劫难。


从山顶之上可以清晰的看到“黄巢沟”深壑的地貌。

我虽然去了两次乾陵,但两次去都下小雨,而且第一次还带着孩子。所以梁山顶就没有爬到,只到了半山腰,拍到了“黄巢沟”。


这次到乾陵,从山上下来的时候,我想拍两张从山上俯览双阙的样式,所以站在红砖路上用数码相机连拍了几张,没想到,刚刚拍完最后一张,突然,一个花影从前边二十来米的地方横穿了过去。


当时是下午五点来钟,而且那天还下着小雨、天也阴阴的,关键当时还是地处皇陵这座坟墓。路上一个人也没有,突然出来一个东西在眼前跑过,吓了我一大跳。等我走过去之后,向它逃跑方向仔细寻找,在距离十几米的地方,有一个红黄相间的东西在树林中走来走去,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彩色的大野鸡。


等我回晚上回到宾馆,打开相机导照片的时候,我才发现在,我在拍最后一张照片的时候,一不小心,将正好跑过的野鸡也收入到画中。这也算是一个有趣的插曲吧。



武则天从“临朝称制”到称“周帝”当国的20年中,在长安元年(701)十月壬寅,“如京师”,至三年(703)十月丙寅,“如神都”,只在国都长安住了二年。其余18年,武则天女皇和百官基本上是在神都洛阳处理军国大事的。长安,仅仅是她归葬之所。


《新唐书·则天皇后本纪》载:长安五年(705)癸卯,张柬之、崔玄暐及左羽林卫将军敬晖、检校左羽林卫将军桓彦范、司刑少卿袁恕已、左羽林卫将军李湛薛思行赵承恩、右羽林卫将军杨元琰、左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职方郎中崔泰之、库部员外郎朱敬则、司刑评事冀仲甫、检校司农少卿兼知总监翟世言、内直郎王同皎率左右羽林兵以讨乱;麟台监张易之、春官侍郎张昌宗、汴州刺史张昌期、司礼少卿张同休、通事舍人张景雄伏诛。丙午,皇帝复于位。丁未,徙后于上阳宫。戊申,上后号曰则天大圣皇帝。


虽然当时中宗已经复位,但慑于武则天的权威及武氏当朝所构织的政治生态,仍然不敢废除武则天的皇帝之号。



《新唐书·后妃上·高宗则天顺圣皇后武氏》记载:“神龙元年(705),太后有疾,久不平,居迎仙院。”张易之、张昌宗窃权,宰相张柬之与太平公主预谋,“请中宗以兵入诛易之、昌宗,于是羽林将军李多祚等帅兵自玄武门入,斩二张于院左。”


中宗复位后,仍与百官在洛阳处理军国大事,尊后为则天大圣皇帝,至十一月武则天驾崩时,才遗言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群臣上谥号曰则天大圣皇后,袝乾陵。


又一年后,唐中宗最终将武则天的灵柩运回长安,最终归葬在了唐高宗的身边,让这座乾陵成为了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两帝共享之皇陵。也成就了乾陵的历史之中无与伦比的崇高地位。



1922年,日本学者常盘大定拍摄的乾陵陵山

发布于 2021-04-14 20:25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