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叛逆的苦瓜  ·  python 查找dataframe ...·  1 年前    · 

玩具像飲食,像閱讀,像遊戲,在每個人成長的記憶中留下烙印。「玩具」也是一個社會脈動的指標,一個國家商業、工業發展的面向。以民俗藝術的角度來看,西班牙三月份瓦倫西亞的民俗節慶「火節」 (Las fallas) ,無疑是「大人玩大玩具」的典型。「火節」雖來自宗教,但是 ”Fallas” 這個字義的根源便是「玩偶」 (Ninot-muñeco) 之意。藝術工作者每年發揮創意,配合社會、文化議題,以易燃材質設計兼具各種寓意的大型玩偶,在聖荷西守護神的節慶週( 15-19 日)以火焚偶,炮竹、煙火沖天的景致,城市本身就是結合宗教、民俗文化與育樂的玩具大工場。

西班牙東岸從加泰隆尼亞到瓦倫西亞,是玩具工業密集的帶狀區塊,這已可 從瓦倫西亞的「火節」看出。 因玩具、玩偶而延展推廣成精緻手工藝品的情況有兩個知名例子。瓦倫西亞的瓷器品牌雅致「 Lladró 」,泰半為玩偶造型,一九五三年創辦人三兄弟最初的靈感來自傀儡遊戲的布偶和野台戲的小丑,創業後以勝利女神的精緻藝術為標的,締造今日瓷偶行銷全球的佳績。西北盧哥省的薩加德羅斯( Sargadelos )瓷製「西洋棋」則是化遊樂變裝飾的極品。 象棋中結束遊戲的「將軍」,西洋棋裡西文用詞為「把國王將死」( jaque mate )。如今這個詞彙已從玩具遊戲中變成西語生活通用語,這個源自阿拉伯文、詮釋致命關鍵時刻的「國王已死」( [ash-]shah mat ),反映伊斯蘭文化深植伊比利亞文化的痕跡。

以文字記載兒時記趣,以詩詞歌詠玩具最多者,羅卡( Federico García Lorca )算是一個明顯的例子。羅卡一九二一年到一九二四年的《歌謠集》 ( Canciones ) 寫下許多童年的戲耍,以及陪伴他的世代成長的玩具。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首童玩歌謠〈換裝娃娃之歌〉 (“Canción del mariquita”) 讓許多人費疑猜,他辭世一甲子以後,他的同志傾向明朗,許多人重新詮釋這首詩的意涵。

娃娃換裝組合,曾是許多小女孩兒時的玩具。紙板製成平面的模特兒、衣服、裙子、帽子、褲子 ... 等行頭,可任意穿戴在模特兒身上。有些人別出心裁,還可以在現成的衣飾外,自己另用紙板製作喜愛的服裝和飾品。西班牙名詩人,也是 教授波索紐( C. Bosoño )解析羅卡這首〈換裝娃娃之歌〉時,提到 ”Mariquita” 這個字的多重意涵,它雖是娃娃換裝遊戲的詞彙,但是也是「男同志」( marica )的暱稱詞,因此,羅卡當時以娃娃變裝遊戲的玩具與詞彙指涉自己的性傾向,因此,詩中的「後窗微笑、屋頂上唱歌」等詞影射不敢公開的羞澀膽怯,也反映當時保守社會竊下指指點點的批評 ; 而「南部」則是羅卡指稱自己的故鄉,安達魯西亞的格拉那達。〈換裝娃娃之歌〉變成羅卡藉玩具表身分的心聲。

另外,羅卡的〈紙牌諸王〉 (“Los reyes de la baraja”) 這首歌謠,以民謠詩韻格律, 描繪傳統的紙牌遊戲和童年記趣,除了呈現他們兒童、青少年成長中共同的遊戲與記憶之外,也從中刻畫一些情愫。

當今收藏在加泰龍尼亞費格拉斯市玩具博物館的「 馬爾基納小熊 」可能是隨著它的主人的才華而聲名遠播且彌足珍貴的代表了。 畫家達利和他的妹妹安娜 瑪麗亞共同的玩偶「馬爾基納小熊」( Don Osito Marquina ),為羅卡與達利兄妹搭起親密友誼的橋樑。達利的妹妹十七歲時仍然保留這個孩提時代的玩偶,並為它穿衣戴帽。小熊坐姿時,達利則習慣在它群兜處擺書,說要教育它,讓它「讀書識字,增長學問」。一九二五年羅卡認識這個小熊玩偶時,深深喜愛上它,彼時他正準備劇作《瑪麗亞娜 畢內妲》 ( Mariana Pineda ) 的演出,靈機一動,覺得當時的劇作家馬爾基納 (Eduardo Marquina) 的長相酷似小熊,因此替小熊命名為「馬爾基納小熊」,從此以後,馬爾基納小熊成為羅卡與達利兄妹共同的朋友,書信往來間,羅卡的赤子之心付諸文字 :「把我最憐愛的吻傳送給小熊」 ; 「幾天後我會寄給小熊一支柺杖,請你代我轉告它」 ; 「問候馬爾基納小熊,我會盡快給它寫信。它真是可愛極了。超級可愛!」。羅卡這些親筆書信反映出「馬爾基納小熊」如何牽繫西班牙兩位才華洋溢的畫家和作家的情誼。如今「馬爾基納小熊」已經成為「費格拉斯市玩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一九六四年至一九七三年這十年間,一種育樂兼具的玩具陪伴許多今日已是知天命之年族群的童稚年代。那是知名漫畫家「基諾」( Quino )的漫畫《娃娃看天下》 ( Mafalda ) ,主角就是家喻戶曉、可愛慧黠的小女孩瑪法達。本名霍阿金•拉瓦多( Joaqu í n S. Lavado )的「基諾」,他的父母從安達魯西亞移民到阿根廷,他在阿根廷成長,發展漫畫事業,在歐洲聲名大噪,在父母的故鄉接受讚揚。他塑造的漫畫人物「瑪法達」在西班牙大受兒童青少年喜愛,廠商讓瑪法達走出文字紙張扉頁,變成一個具體可觸摸的玩偶,當大家看到基諾抱著可愛的瑪法達合照時,瑪法達搖身一變,成為許多兒童枕邊的睡眠伙伴。艾可( Umberto Eco )說「瑪法達是一個勇於向成人世界表達她的憤怒的女英雄」,雖然基諾在 一九七三年六月二十五日 決定結束瑪法達的生命,但是她所代表的孩童的智慧、天真、善解人意、以及細膩心靈的特質已經根植與她一起成長的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