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化和旅游厅:
收到民盟河北省委提出的关于整合沿海资源,促进滨海旅游业发展的提案,沧州市政府高度重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现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沧州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北依京津,南接齐鲁,西望太行,东临渤海,拥有130公里长的海岸线,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海经济开放区,举世闻名的黄骅综合大港就坐落在这里。为加快推进沧州沿海地区建设,2007年,沧州渤海新区成立,成为河北省重点打造的沿海率先发展增长极。渤海新区核心区面积2400平方公里,人口66万,
这里海陆交融、滩涂宽漫、地势平坦,孕育了独特的文化和滨海旅游资源
,故而发展滨海旅游业,基础好、优势多、前景广阔。
近年来,渤海新区以打造国际滨海观光休闲旅游为目标,以沧海文化风景区金沙滩对外开放为标志,“七大景区”建设全面推进,实现了从传统重化工业区向现代滨海旅游区的华丽转身。截至目前,沧州渤海新区全区已建成景点21个,拥有国家3A级景区4个、2A级景区3个。
一、科学规划布局明确目标,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
全域旅游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场深刻变革。2017年,渤海新区、青县、河间市、南大港产业园区被列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其中渤海新区、南大港产业园区均东临渤海。2018年,按照“全域统筹规划、全域合理布局”的思路,结合“一港双城三带四区”发展格局,我市积极筹备编制《沧州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8-2025)》工作,目前初稿已经完成,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中。《沧州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8-2025)》的编制,进一步明确了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总体定位和产业、社会、文化、生态四个方面的目标,进一步优化“一城·两极·三带·八群·多点”的空间布局,其中依托滨海休闲度假旅游集群打造环渤海休闲度假带和滨海旅游增长极,实现错位发展京津冀文化滨海旅游先导区,为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引领我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2019年河北文化和旅游发布中,沧州市渤海新区文旅办荣获“2018河北优秀全域旅游创建单位”,沧海文化风景区荣获“不得不去的周末游目的地”,南大港湿地荣获“不得不约的网红打卡地”。
二、精心策划滨海旅游线路,推动区域合作实现共赢
渤海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发达 ,处在环京津、环渤海重要地理位置,腹地广阔并有着比较完善的交通网络。近两年,渤海新区以沿线的滨海资源为依托,采取与周边地域互动式优化发展模式,积极挖掘滨海旅游发展的资源,寻求资源共享,利益共赢,打造绿色无障碍旅游通道。在全域旅游规划编制中,我们精心策划了两条旅游线路,分别是市城主题游线和区域主题游线。一个是“滨海休闲,时尚度假”渤海海岸度假游:沧海文化旅游区——欧洲水上小镇——海盐未来世界景区——尼特拉风情小镇——中捷通航产业小镇——南大港湿地休闲度假区——岐口渔家风情小镇,另一个是滨海度假游
:
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秦皇岛乐岛海洋公园——唐山湾国际旅游岛——天津海昌极地海洋世界——沧州沧海旅游区——金沙滩海滨公园——威海刘公岛景区。2018年4月,东渡旅游码头与山东贝壳堤岛景区便实现了合作意向,表示双方今后要尽一切可能加强合作、互送客源、开拓市场,共同推进旅游业发展。
三、整合资源发展旅游新业态,探索生态保护新路径
随着旅游业的日益发展,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生态污染问题,过往已经有过诸多过度开发旅游资源的教训。渤海新区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改善,深知海洋环境具有不可逆性, 不仅在开发滨海旅游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更是将昔日的盐碱荒滩变成美丽的沧海景观带,将原本荒废的一千吨煤码头变成集客运、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东渡旅游码头。此外,有着“京津南花园,天然大氧吧”之称的南大港湿地也在渤海新区境内,该湿地是著名的退海河流淤积型滨海湿地,由草甸、沼泽、水体、野生动植物等多种生态要素组成,目前该景区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4A景区,力图开拓湿地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四、文旅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塑造特色提升竞争力
渤海新区发展全域旅游一直非常重视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
在强调突出蓝色海洋、绿色生态、红色革命、金色历史“四色文化”的同时将大“沧海”的文化精髓融入到旅游开发建设的各个环节。如将
北方特有的“海堡”文化与发展休闲渔业、乡村旅游相结合,将徐福东渡的历史文化融入到现代滨海观光旅游中,更是
充分挖掘
“沧海”这一特性,打造沧海文化风景区,该景区基础建设投资35亿元,采取PPP与中电建合作,其中11华里沙滩是国内最大的人工内海和人工沙滩。仅2018年中秋节、“十一”黄金周期间,局部开放的沧海文化风景区十里金沙滩接待游客达6.38万人次。
五、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环境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近年来,市县两级高度重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始终将游客顺心、舒心、开心、省心、放心作为评价沧州旅游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截至目前,渤海新区
已累计建成标准化旅游厕所41座,游客服务中心6座,
停车场
8处,同时有渤海国际酒店、神华国际酒店、盛泰国际酒店等大型酒店和多家
旅游宾馆、饭店,
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服务逐步完善。
在加强城市旅游环境建设方面,渤海新区以
宜居宜业为出发点,
坚持“以水带绿”,紧抓景区及沿线绿化工程,积极打造一步一景观的全域旅游生态长廊,建设沿街游园、环城森林公园等,彻底消灭绿化空白档、间、端、点,真正实现沿线绿化全覆盖。港城区贝壳湖景区内投资334万元打造月亮岛绿化。南大港湿地景区内投资1732万元,打造八公里观光陆路,环堤路道路绿化等。
2018年,我市启动了智慧旅游一期项目建设。渤海新区也实施了“智慧旅游”工程,投资1.7个亿,在贝壳湖景区太阳岛建设8000平米的智慧旅游服务中心,搭建智慧旅游管理、智慧旅游服务等平台,目前主体已经完工,该中心旨在依靠现代技术手段实现旅游公共服务上的革命。同时,提倡全区景点建设智慧景区,形成集景点售票、宣传推介、导游服务、咨询投诉、餐饮住宿等服务为一体的智慧旅游服务体系。
六、借助旅发加强宣传推介,树立鲜明旅游地形象
2017年,以“瀛洲寻古 渤海听潮”为主题的沧州市首届旅发大会在河间市、渤海新区成功举办,叫响了“运河古郡 渤海明珠”旅游品牌。2018年,以“千年杂技梦 百里运河图”为主题的沧州市第二届旅发大会在吴桥、东光、南皮、泊头四县市成功举办,向世人展示了沧州独特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塑造了沧州鲜明旅游地形象。渤海新区借助旅发大会平台,加强宣传推介,通过组织和参加北京旅博会等各类旅游展销活动、5.19中国旅游日专题活动推介滨海旅游,并开展了围绕“欢乐沧海游”的“游学渤海,品味沧州”、“沧海梦,摩旅行”、“cosplay嘉年华”、2018年首届秋季旅游美食啤酒文化节、保税直营商品大集等一系列文旅活动。同时,与山东、山西等旅游专管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数次赴两地召开旅游业务推介会、洽谈会。
2019年渤海新区“看沧海横流、观沧海桑田”宣传推介片正式登陆央视,完美诠释“沧海百川、碧水蓝天”的滨海旅游新形象。
七、健全旅游行业培训机制,建设人才队伍强化保障
通过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业务技能大赛等方式,统筹抓好旅游行政管理、企业经营管理、旅游从业人员的人才培养工作。完善旅游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进一步优化整合旅游教育资源,抓好旅游人才基地建设,建立旅游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培养输送更多的复合型、技能型、应用型的高素质旅游人才。创新旅游引才引智机制。大力引进旅游创意、规划、经营、管理等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旅游人才队伍,为全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虽然我市的滨海旅游业发展有了较大进步,但与国内其他沿海发达旅游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存在不少问题: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项目建设相对落后,可玩的不多;旅游品牌效应和知名度较低,回头客较少;旅游商品较为初级,精细化程度不够。接下来,我们将借势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依托海丰镇村海上丝绸之路北起点的历史地位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整合区域滨水旅游资源,注重独特资源品牌开发,同质资源错位开发,打造不同特色的精品休闲度假项目,最终打造集文化交流、湿地观光、滨海度假、美食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滨海旅游带。
2019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