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慷慨的丝瓜  ·  ftp append | ...·  1 年前    · 

张晓刚

中国艺术家
展开 44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有用+1
0
张晓刚(Zhang Xiaogang)1958年出生于云南 昆明市 ,1982年毕业于 四川美术学院 ,工作、生活于北京,中国艺术家。 [3]
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张晓刚运用近现代中国流行艺术的风格表现革命时代的脸谱化肖像,传达出具有时代意义的 集体心理 记忆与情绪。这种对社会、集体以及家庭、血缘的典型呈现和模拟是一种再演绎,是从艺术、情感以及人生的角度出发的,因而具有强烈的当代意义;曾于1997年荣获英国coutts国际 艺术基金 会所颁发的亚洲当代艺术家。
中文名
张晓刚
外文名
Zhang Xiaogang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云南昆明
出生日期
1958年
职    业
艺术家
代表作品
“手记”系列 “血缘-大家庭”系列 “失忆与记忆”系列 “里和外”系列 “舞台”系列
主要成就
2019年 荣获费城艺术大学荣誉博士称号
2016年 荣获澳洲政府颁发的“荣誉艺术大使”称号
2007年 获得生活月刊颁发的“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
分    类
当代艺术
代理画廊
佩斯画廊 [1]

艺术特点

自九十年代始,张晓刚运用冷峻内敛及 白日梦 般的艺术风格传达出具有 时代特征 集体心理 记忆与情绪。这种对社会、集体、个人以及家庭、血缘的悖谬式的呈现和模拟是一种从艺术、情感以及人生的角度出发的再演绎,具有强烈的当代意义,是当代艺术所蕴世故的中国情境的最佳体现。

艺术履历

艺术家个人展览
年份
展览名称
具体地点
地理区域
2018
@武汉项目:“多重叙事:张晓刚艺术档案1975-2018”+“舞台:张晓刚2008-2018”
武汉,中国
2018
“重逢:诗与哲学——张晓刚、王广义双个展”
布拉格市立美术馆
布拉格,捷克
2014
ZHANG XIAOGANG,Memory + ing
大邱美术馆
大邱,韩国
2010
“16:9——张晓刚个展”
北京,中国
2009
“灵魂上的影子”
布里斯班,澳大利亚
“史记——张晓刚个展”
佩斯画廊(北京)
北京,中国
2008
“修正”
佩斯威尔登斯坦画廊
纽约,美国
2008
“中国绘画- 张晓刚”
鲁道夫美术馆
布拉格,捷克
2007
“张晓刚”
萨拉·希尔顿美术馆
坦佩雷,芬兰
2004
“时代的脐带:张晓刚绘画1989至2004”
香港,中国
艺术家群体展览
年份
展览名称
具体地点
地理区域
2021
“M+希克藏品:从大革命到全球化”
M+ 美术馆
香港,中国
2017
“1989年之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
所罗门·R·古根海姆美术馆(巡展至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2018)
纽约,美国/西班牙
2015
“中国8——莱茵鲁尔区中国当代艺术展”
杜塞尔多夫北莱茵威斯特法伦会展中心/MKM酷博斯米尔勒当代艺术博物馆
杜塞尔多夫/杜伊斯堡,德国
2010
“面具之下”
沃尔索尔新美术馆
沃尔索尔,英国
2008
“前卫•中国——中国当代美术二十年”
日本国立新美术馆(巡回至大阪美术馆,爱知县美术馆)
东京/大阪/名古屋,日本
2000
“人+间——第三届光州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日本巡回展:“无形的边界:形变的亚洲艺术”)
光州/宇都宫美术馆 /新瀉县市民活动中心,新瀉县
光州,韩国/宇都宫,日本/新瀉县,日本
1998
“开放的本体:中国新艺术展”
亚洲协会美术馆和P.S.1博物馆,纽约,美国;巡展至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和亚洲艺术博物馆,旧金山,美国蒙特雷现代艺术博物馆,蒙特雷,墨西哥;塔科马艺术博物馆和Henry画廊,华盛顿,美国
美国
1996
“第二届亚太三年展”
昆士兰美术馆之现代美术馆(GOMA)
布里斯班,澳大利亚
“觉醒中的中国”
波恩艺术博物馆
波恩,德国
1995
“第46届威尼斯双年展”
La Biennale di Venezia
威尼斯,意大利
1994
“第22届圣保罗双年展”
伊比拉布埃拉公园
圣保罗,巴西
1993
“后八九中国新艺术(附一九七九至八九回顾展)”
香港艺术中心 /包氏画廊
香港,中国
1989
“中国美术馆现代艺术大展”
北京,中国
艺术家获奖经历
年份
奖项
2019
都灵艺术学院年度艺术家奖
2014
亚洲协会年度杰出艺术家奖
2004
武汉首届美术文献提名展 文献奖
1997
英国Couut's国际当代艺术基金 当代亚洲艺术新人奖
“首届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获文献奖
1994
巴西第22届圣保罗双年展 铜质奖
1992
广州九十年代中国美术油画双年展 优秀奖
艺术家公共收藏
年份
作品
收藏机构
地点
2022
《里和外6号》
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
悉尼,澳大利亚
2019
《除夕夜》(1989)
泰特现代美术馆
伦敦,英国
《父与女1号》(1999)
蓬皮杜艺术中心
巴黎,法国
2018
《血缘-大家庭:全家福》(1995年)
泰康
北京,中国
2012
《血缘-大家庭:全家福17号》(1998)
M+美术馆
香港
《血缘-大家庭》
哈弗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Fogg Museum)
剑桥,马塞诸塞州,美国
2009
《男孩》
三星美术馆
首尔,韩国
2008
《血缘-大家庭10号》(1996)
旧金山现代美术馆(SFMOMA)
旧金山,美国
2005
《血缘-大家庭:地铁》(2005)
OCT当代艺术收藏
深圳,中国
1993
《全家福1号》(1993年)
德岛县立近代美术馆
德岛县,日本

主要作品

艺术家主要作品
作品名 [2]
作品图
形式/材料
尺寸
年份
版权声明
舞台3号:城堡
舞台3号:城堡
布面油画,纸张拼贴
260 x 600 cm
2020
©张晓刚工作室
关于睡眠4号
关于睡眠4号
纸本油画、报纸拼贴
137 × 120 cm
2018
三个热水瓶
三个热水瓶
纸本油画、电线拼贴
85 x 130 cm
2018
跳跃1号
跳跃1号
纸本油画、纸张拼贴
194 × 86 cm
2018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
布面油画
200 x 260 cm
2012
“里和外”系列
绿墙:两张单人床
布面油画
300 x 500 cm
2008
有婴儿的风景
布面油画
300 x 750 cm
2008
描述:2008年12月19日
彩色照片,灰色签字笔,油彩
180 x 350 cm
2008
里和外4号
布面油画
150 x 200 cm
2006
“失忆与记忆”系列
绿墙:关于睡眠1号
布面油画
250 x 300 cm
2008
失忆与记忆8号
布面油画
110 × 130 cm
2003
失忆与记忆:床
布面油画
120×150 cm
2003
我的女儿1号
布面油画
40 × 50 cm
2000
“血缘-大家庭”系列
血缘-大家庭:地铁
布面油画
280 x 1200 cm
2004-2005
血缘-大家庭2号
布面油画
280 ×400 cm
2005
血缘-大家庭1号
布面油画
200 × 300 cm
2001
血缘-大家庭10号
布面油画
158×188cm
1997
同志1号/2号/3号
布面油画
130 × 100 cm x 3
1996
血缘-大家血缘 - 大家庭9号庭2号,2005
布面油画
150×190 cm
1996
血缘-大家庭12号
布面油画
150 x 190 cm
1995
创世篇
创世篇
双联布面油画、拼贴
149.4 × 119.4 cmx 2
1992
黑色三部曲之一恐怖之二冥想之三忧郁
黑色三部曲之一恐怖之二冥想之三忧郁
三联布面油画、拼贴
1989-1990
除夕夜
除夕夜
布面油画,布、扑克拼贴
30 x 97 cm
1989-1990
生生息息之爱
生生息息之爱
三联布面油画
130 x 100 cm x 3
1988
黑白之间的幽灵
黑白之间的幽灵
纸本
19 x 18.3 cm x 16
1984

出版物

艺术家出版物
出版时间
出版物
出版社/机构
2021
《中国当代艺术史》(高名潞著)
上海大学出版社
The Art of Contemporary China(World of Art) (姜节泓著)
Thames & Hudson
2106
《张晓刚:作品、文献与研究1981-2014》(黄专主编)
四川美术出版社
《血缘的历史》(吕澎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Zhang Xiaogang: Disquieting Memories (乔纳森·费恩伯格著)
费顿出版社
2014
Painting today
费顿出版社
ZHANG XIAOGANG , Memory + ing
韩国大邱美术馆
ContemporaryCHINESE ART (巫鸿)
Thames & Hudson
2013
100 works of art that will define our age(Kelly Orovier)
Thames & Hudson
2011
The Art Book
费顿出版社
2010
《失忆与记忆:张晓刚书信集(1981-1996)》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张晓刚:灵魂上的影子》
2007
《张晓刚》
萨拉·希尔顿艺术博物馆
1998
ART of the 20th Century(Ingo F. Walther,Alling 主编)
TASCHEN

人物评价

说张晓刚是中国 当代艺术 的缩影式艺术家,是指从张晓刚的艺术风格的演变中,可以看到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变迁的某些轨迹。(栗宪庭《中国当代艺术的缩影式艺术家张晓刚和他的缩影式中国人的肖像》,1999)
张晓刚就一直生活在这样一种他自己描绘的多重世界里,在纷乱的现实中他更像是一个充满乡愁的逃亡者,而孤寂的彼岸沉思和喧嚣的浮世荣华却往往如影随形。(黄专《一个现代叙事者的多重世界》,2015)
乔纳森·费恩伯格
张晓刚的作品无疑把我们的观看方式变得复杂。他颠覆肤浅的等级划分,使我们注意到那些常常被忽视的事物。他向我们展示该如何使用绘画——他的绘画——来解读我们的思想结构,以揭示我们周围平凡之物的内在真理。中国当代绘画以极其伤感的基调,帮助我们感知世界的巨变,它消解着 大众传媒 、政府和 商业机构 强加于我们的观看方式——这种控制甚至操控我们的日常观察,使我们几乎无法真实地感受任何眼前之物。张晓刚的作品使我们意识到,当我们试图确定我们所知之物的真实性时,将不得不面对其内在的复杂性。张晓刚探索记忆如何转化我们的感知与历史,他审视这些变化如何编织人类的关系网络,以及我们的童年如何坚持不懈地试图与当下和解。透过张晓刚的艺术创作,我们得以用全新的视角来观察我们存在于当下的种种事实。(乔纳森·费恩伯格,《张晓刚:记忆的困惑》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