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老威修斯_宋伟江
来
源:老威小屋
( ID:laoweixiaowu)
上篇 《开始跑步要注意什么——身体篇》 讨论了开始跑步时,应该注意的身体条件方面的话题。很快就引起了一些朋友的响应,这也是对笔者最大的奖赏。毕竟,我非常希望把经过流汗、经历了经验和教训的一些肤浅的心得,把支撑我可以与比我年轻20多岁的小朋友们同场运动的体会,共享给同样关注健康生活的朋友们。
当身体没有障碍,适合跑步,并且按照第一篇的思路,设置了自己的跑步目标后,就可以开跑了。
本篇就说说跑步中所需要用到的一些必须的装备。
1、跑步鞋
~~~~~~~~~~
过去在回答朋友们的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地说过,如果慢跑个3公里,5公里,一般的休闲鞋都可以对付。但如果再往长距离跑,希望自己跑得更专业,更科学,那么一双专门的跑步鞋,是不可缺少的。
买运动鞋,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是内翻脚还是外翻脚,这个事情从解剖学上说起来太复杂难懂,简单地说,外侧磨得厉害的是内翻脚,内
侧
磨得厉害的是外翻脚。绝大部分人是正常足到内翻足----或者可以这么说,轻度内翻脚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常脚。
ASICS, BROOKS, NB, SAUCONY这些在跑友中保有量比较大的鞋我都穿过,有些心得。
一般来说,专业鞋分支撑型和缓震型(有的通过技术,两者都能兼顾,如BROOKS)。其实所有鞋都有缓震,比起非跑步鞋来,也都有支撑。所以,什么型不是绝对的,只是偏向于缓震,或者偏向于支撑功能。
支撑型鞋一般在足弓处会有一个支撑。支撑型鞋因为涉及的功能多,用的材料多,相对于同厂同级别的缓震型,会重一些。
以ASICS为例,其KAYANO就是著名的支撑系列(下图左),对应的NIMBUS就是缓震系列。(下图右)感觉NIMBUS的鞋,在相同尺码下,比较窄。
而我自己穿得最多的,是saucony的鞋,从胜利到ride都穿过,都很满意。这是目前还在服役,但即将退休的ride 6。
这双鞋已经900公里了,大底还完好,但中底的缓震性,的确衰减了。
事实上,综合下来,最令我满意的,却是BROOKS,它好像都不分缓震和支撑两个类型,通过技术都能兼顾。这双鞋在它新的时候我就跑过全马,在以往,新鞋不经过200公里的磨合,我都不敢跑这么远。就是它:
NB的鞋,由于不是很合我的脚型,比较挤,穿了一双就不穿了。而且这一双还是在很新的时候,送给朋友了。
1、轻度内翻到正常足的人,穿两种都可以;
2、平底足的人,一定要穿支撑型;
3、严重内翻的人,建议穿缓震,否则随着鞋的折旧,外侧会越来越快地磨损,使得鞋底不平,导致崴脚。
2、运动表和心率监控
~~~~~~~~~~
开篇还是那句话:简单跑跑,不做分析,甚至连数据上传同步都不打算做的,就用手机上的app配个心率设备,或者手环都可以了。乱花钱买不来好的成绩和健康,适用就行。
下文针对有志于好好跑,希望经常通过数据积累,进行分析,以促使自己越跑越深的爱好者。
1、首先旗帜鲜明地剔除所谓智能表
市场上各种形形色色的所谓智能表,多少都有运动功能,但是,要么是社交功能为主,运动功能是附带,要么生态太封闭,要么遵循所谓电子设备随用随充电的原则,续航能力太差。总之,我们好像还没有听说智能表具备很好的户外性能,续航性能的。
2、不建议严肃的跑者使用手环,哪怕是有GPS功能的手环
没有GPS,就不要说了,因为没有轨迹,会使得运动的乐趣大打折扣,除非真的只是在健身房撸铁,绝对不去户外。事实上,很多在社交平台上掀起的跑步竞赛,参与的前提,就是运动轨迹,没有轨迹,成绩不被承认,也就压根参加不了。
为什么GPS运动手环也不推荐呢?因为一般大厂的app分析,都比较深入,而手环能记录的内容,相对较少。你说辛辛苦苦跑了10公里回来,数据上传,结果出来的分析很简单,甚至就是一项跑了多少里程的记录,那多没有意思。
我自己是佳明的用户,有FR跑步系列,有FENIX户外系列,有心率带,有RDP,也有手环。以这个VIVOSMART HR+为例,它跑完后,连个基本的“本次训练效果”所对应的“有氧成效”,和“无氧成效”都得不出。
而用正规的跑表或者户外表,能记录的内容就多。譬如,下图是我用5X+RDP的记录。
3、建议选择具有成熟生态的运动表
所谓成熟生态,指的是:
(1)数据上传比较稳定,有较完备的数据分析功能;
(2)有社交圈,可以与跑友们共享心得;
(3)与第三方app有比较好的合作。
之所以强调第三点,是因为现在的运动穿戴产品很多,但被人交口称赞的生态实在不多。
我自己是佳明的用户,从2004年算起,已经十多年了,数据都积累在这里,没有办法转换了。老实说,佳明的生态还算过得去的。它把数据上传和数据分析做成了两个系统,上传同步用GARMIN CONNECT,这里也有基本的统计功能,而更进一步的分析,以及提供训练、社交服务等内容,则放到了一个叫佳速度GARMIN SPORT的生态里。但是佳速度的打开有时候很慢。据圈友们反映,其他同类大牌的可能比它还不如,因为佳明毕竟有了国内服务器。
为什么强调如果是新手,建议考虑第三方平台的统计为主。譬如,我现在也用悦跑圈,它的数据是从CONNECT里同步来的,如果悦跑圈是我的主要统计口径,将来我不想用佳明了,改用颂拓,或者高驰了,只要他们也跟悦跑圈保持着数据同步关系,那么就可以保证,不管数据源头怎么变,数据的集合场所始终是完整的。
但是,这里也有一个风险,如果第三方与厂家的合作中断了呢?所以,用厂家自有的生态,和用第三方生态,都有一定的风险。但是不管怎样,以好用,快速,稳定为第一要务。
目前在网上看生态口碑比较好的厂家,佳明和高驰,是我比较关注的。
一般的跑表都具备了心率监测功能,但是各厂家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这个给不出明确的挑选指引,只能看自己的喜好了。
个人认为,
冬天的时候,尽量用胸带或者不需要露在手腕外的腕带。露在外面不仅冷,而且寒冷导致的皮肤变化,本身就会导致心率腕带不准。
3、跑步服装
~~~~~~~~~~
1、首先反对穿着打太极拳的宽松衣服去跑步。
理由很简单:
(1)宽松衣服容易在快速向前迈步时,后脚经过前脚时,发生脚兜在裤脚上摔倒的情况,此悲惨情况本人亲身遭遇,并感受冬天摔倒的剧烈疼痛。
(2)与下面要推荐的紧身运动服相比,因为身体没有被裹住,空气始终在皮肤上流动,因此很冷。
2、避免穿棉质贴身衣衫。
棉质地的衣服在放松状态下很舒服,但其优异的吸湿性,使其在出汗的情况下,变成负面因素,吸汗后的贴身衣衫,重而且冷,很容易导致感冒。
3、忌穿很多层。
这个也好理解,一旦跑起来,如果又是毛衣又是棉袄的,非常累赘,想脱也不好办。
一般来说,贴身穿紧身的聚酯纤维+氨纶质地的薄款衣服,这样一旦出汗,就会被快速排出到这层衣服外,其次,因为是紧身,空气不直接接触皮肤,因此也没有那么冷。
天冷的时候,中间穿一件厚点的长外套,最好是拇指扣的,跑表戴在袖子外(此时要用心率带)。
再冷的时候,外面穿轻羽绒或者抓绒。
裤子与上身一样的紧身聚酯纤维+氨纶,外穿短裤,冬天外面再穿一条长裤,基本可以了。
比较反感穿着紧身裤,不穿外短裤在街上跑,好像在跳芭蕾。
这些心得,都是很浅显的,但对于我们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跑步者,这样足够了。
作者:老威修斯_宋伟江,个人公众号:老威小屋。运动大叔,跑步和健身爱好者,每月保持200至250公里的跑量。崇尚“科学训练,合理饮食”的健身原则,倡导戒烟断酒的生活方式。跑步以提高健康水平为主,以适当追求竞技能力为辅。
本文为跑友投稿,投稿请发邮件:pbzn@qq.com
跑步指南6638跑步长裤
会呼吸的面料
外层光洁柔顺,内层布满透气孔
两侧拉链口袋,兼顾通勤
2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