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于钦在其《齐乘》卷四《城郭》中记载,青州曾经有一个古城,唤作“索头城”。其原文记曰,“临淄东南二十里,女水之南。后魏慕容白曜围沈文秀于青州,筑此城,因有索头村。”

康熙《临淄县志》也有此记,似乎就是取自于《齐乘》的内容。

也就是说,南北朝时期,在北魏与南朝刘宋交替的年代,北魏将领慕容白曜领兵攻伐青州,首筑索头城,并以此为根据地,把刘宋王朝的名将青州刺史沈文秀困于青州城内。

根据于钦的这一记载,在他那个时代,临淄故城东南二十里,女水之南,应该有一个村庄叫作“索头村”,而这个索头村就始于慕容白曜所筑的索头城。

那么,这个索头城,或者索头村,究竟在今天的什么位置呢?

不妨与我一同推敲一番。

无论是从村名的历史传承,还是从其方位上讲,以临淄故城,即今齐都村东南角为圆心,以约二十里为半径画圆,在其东南方向,而且又在女水水系支流河道以南,现如今确实有一个村庄极像是“索头城”的所在。

它,就是核桃园村。

《青州市地名志》记载,明初,核桃园村人崔迪,通贯经史,被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召授为青州府儒学训导。

可见,崔氏在明初已经居住在 核桃园村。虽然无从得知该村在明初叫什么名字,但是,核桃园崔氏在明初非常有影响力,这是不争的事实。

关于这一点,历来都有盛传,说朱元璋年少四处流浪、到处乞讨来到青州之时,曾经得到崔迪的厚待,所以在他发迹当了皇帝之后,为了报恩才封了崔迪的官。

向来,都不可把传说太当真,听听而已。

《青州市地名志》还有记载,核桃园村《崔氏族谱》有记,“考我世系,祖贯青州,古有核桃园庄”。

这说明,第一,崔氏自古以来就是青州有名的氏族;第二,核桃园村的历史很悠久。

《青州市地名志》说,明嘉靖《青州府志》记载,“高皇帝(朱元璋)曾尝幸其家,迪敬事焉,洪武初,召授为青州府儒学训导,转益都教谕,擢左春坊,左赞善”。

“迪敬事焉”,很像是说,在朱元璋发兵经略山东,到达青州之时,崔迪恭恭敬敬地“侍奉”了红巾军,对于朱元璋的大明江山有莫大的功劳。

审时度势以“敬事焉”,是青齐崔氏一族自古以来的家学。以至于,在历史长河之中,青齐崔氏名人,屡见不鲜。

古青齐崔氏源于春秋时期齐国大夫, 齐丁公之后人 ,崔杼。 东汉末年,世代居清河的 崔杼后人 崔林 御史中丞 ;魏文帝时,历任幽州刺史、大鸿胪、 司隶校尉 ;明帝时,升任司空,封安阳亭侯,后进封安阳乡侯 担任司空一职。崔林堂弟崔琰先为丞相曹操的谋士, 封魏公,为魏国尚书,迁中尉

崔氏自此迅速发展,至南北朝时期,渐为“北方甲族,居山东士族之首”。 据《崔氏族谱》所载,自东汉到唐五代共二十世120人中,达官显宦及有功名者多达115人。

然而,北魏时期,留居清河的崔氏逐渐失势,迁居青齐的崔氏却迅速发展,出了很多光耀千古的名人如 崔光、崔亮、崔光伯、崔道固、崔敬默、崔敬远、崔信明、崔圆、 崔国辅 等等不胜枚举。

崔光,北魏重臣,赠官尚书令(宰相)。其祖父崔旷“从慕容德南渡河,居青州之时水”,号称青州时水房崔氏,因时水也称乌河,所以又称青州乌水房崔氏。

崔亮,为 清河望族崔琰六世孙崔琼之后。 崔琼曾担任 后燕 慕容垂 的车骑属。按《魏书》所记, 崔琼之子崔辑跟随慕容德到广固城,全家徙青州,世居东阳城,号称“青州房崔氏”。

据《崔亮传》,崔亮曾先后任尚书郎,中书侍郎,兼吏部郎,后任尚书仆射,兼尚书左丞, 给事黄门侍郎,仍兼吏部郎,领青州大中正,度支尚书,都官尚书,散骑常侍,安西将军、雍州刺史,抚军将军、定州刺史,持节都督诸军事,镇北将军,殿中尚书, 吏部尚书 ,侍中,太常卿,左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尚书仆射,加散骑常侍。“ 正光 二年秋,疽发于背,肃宗遣舍人问疾,亮上表乞解仆射,送所负荷及印绶,诏不许。寻卒,诏给东园秘器、朝服一袭,赗物七百段、蜡三百斤。赠使持节、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冀州刺史,谥曰贞烈”。

至隋唐时期,这两房崔氏依然为望族,子弟遍布朝野,其中有崔信明、崔圆等显贵,而崔圆又最为显赫。

崔信明,青州房崔氏,唐朝秦川县令,益都人,以诗文著称,北魏七兵尚书崔光伯曾孙,祖父崔縚曾任北海郡太守。

崔圆,唐代益都人,曾任剑南节度副使,为崔亮的八世孙。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乱西川,感念崔圆之敬事,拜其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仍兼剑南节度使,后唐玄宗让位于肃宗,崔圆以功拜中书令,封赵国公。乾元二年( 759 年),唐朝军队作战失败,崔圆弃城不守被剥夺各种官职。不久,因名将李光弼推荐,又任怀州刺史、汾州刺史,政绩突出,擢升淮南节度使,六年后回京,相继任检校尚书右仆射、左仆射、入知省事等官职, 64 岁去世,赠官太子太师,谥“昭襄”。

这就是核桃园《崔氏族谱》“ 考我世系,祖贯青州 ”之说的由来。

不仅仅是“ 祖贯青州 ”,更重要的是,青齐望族崔氏在历朝历代的更迭中,都能把握住方向。 祖上形成的相时而动、 顺时而为的政治、文化基因,已经深入崔氏家族的骨髓。这正是明初“迪敬事焉”的原动力,是明初核桃园崔氏发迹的根本原因。

然而,以此论证,说核桃园村就是“索头城”,确实证据不足。

还得去实地走访。

耗时一整个下午,与核桃园村党氏和崔氏家族文化老人的交流,使结论更加明晰、更加确切无疑。

该村83岁的文化名人,崔德信先生让我查阅了他们一族的家谱。

其家谱最早编修于康熙五十三年岁次乙未,该谱称“明太祖高皇帝尝幸其家,我祖延为上宾,敬事不懈。后明太祖,荣登大宝,驾坐金陵,特招入内,擢授翰林院大学士,左春坊,左赞善。恩赐诰命白金文绮龙头柱杖、一品服色,一宠异之。秩高谢恩,辞命归里,又笃素谊,封青州府儒学正堂,双俸养老。”

细读这一记载,我们不难发现,并非像世间所传的那样,朱元璋年少为崔迪打短工扛觅汉时,曾受到崔迪的优待。“明太祖高皇帝尝幸其家,我祖延为上宾,敬事不懈”,这句话更应该被理解为,朱元璋在经略山东驻扎青州之时,崔迪看透了政治形势,在当时地主大户组织武装与元军一起对抗红巾军的大背景下,倾全家甚至是全族之力,支援了朱元璋的军事行动。

试想,崔迪怎么可能会对一个“毛孩子”“延为上宾”,并且还“敬事不懈”呢?这与朱元璋为其打短工扛觅汉之说,也是完全相悖的呀!而且,该族谱编修于康熙年间,已经远离明朝时代,崔氏族人也没有必要为朱元璋的这一段令人感到窘迫的“不堪史”遮遮掩掩的呀!

但是,“明太祖高皇帝尝幸其家”一句,在《崔氏族谱》的补遗和以后的谱序中,变成了“明太祖潜龙时常寓其家”,并且明显对此进行了艺术加工,神话的成分颇多,实在不足为信了。

再说一说“明祖山”的传说。

《青州市地名志》记载,“民间传说,朱元璋年少时随母逃荒至核桃园村,为崔迪家放牛,曾与伙伴在此山垒筑石台,面南而坐,戏称帝王,后果得天下,称太祖,山因此得名”。

这一听似合情合理的传说,却也有令人疑惑之处。

第一版《青州府志》成书于嘉靖四十四年,即公元1565年,此时已是朱元璋“尝幸其家”之后200年了,但是该《志》依次提到了今青州城周边的云门山、劈山、驼山、凤凰岭(即云门山北的凤凰山)、冶岭山、尧山(即尧王山)、二王山(即二王冢)、大龙山、二龙山、九迴山、方山(驼山南不远)、石膏山(即玲珑山)、青山(城南十里)、黄山、香山等,唯独没提明祖山什么事。可见,明祖山在当时还不出名,更确切地说,还未得此名。

走访中,从核桃园村老人口中得知了可能的真相。崔德信老先生对其崔 氏一族有着很深的研究,草稿有厚厚的一摞,他说,其实明祖山原本叫做“墨子山”,并且特别强调说,“墨”读作mei音。再作深入探讨时,66岁的退休教师党世良等老人说,称明祖山,只是近三四十年的事,此山原本叫做米子山、民子山、明子山、麦(音mei)子山、墨(音mei)子山 。究竟叫什么,没人说得清。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此山称明祖山的历史确实不长。

正在困惑之际,党世良老先生提到了他所了解的朱元璋戏称帝王的故事。

朱元璋在明祖山上戏称帝王,并非垒石而坐,而是坐在一把固有的石椅上,不是面南,而是向东。这把石椅,在现在已经拆迁安置了的原神旺村村西,明祖山半山坡处,石椅东向,即似人造,又像天成。党世良先生说,他在十二三岁的时候还上去坐过,当时该石椅椅面呈蘑菇状,坐上去脚正好着地,石椅还有个靠背,靠背是一块立石,靠背石与椅面若即若离,似连非连,靠背石的顶部接近其颈肩部。靠背石的后面就是山崖。

听到这里,我告诉他们说,这应该就是“ 米子山、民子山、明子山、麦(音mei)子山、墨(音mei)子山 ”名称的根源了。应该是先人把这把石椅作为重要标志而命名的这一山体,也就是说,它本应该叫做“椅子山”。

古代汉语中,相同相近部位的发音难以区分,其实在现代方言中有时也是分不开的,比如 r y z c s s sh c ch in en ,等等,结果,“日子”读成了 yizi ,“人”读成了 yin 或者 len ,“林”读成了 len ,“灯”读成了 dong ,“彤红”读成了 tengheng

学术界比较认可的是,在古代汉语中, y w 音,而 w m 音很是接近。而《说文解字》对“椅”字的注解是,“从木,奇声,於离切”。而在青州一带的方言中,“倪”( n í)读作yí 音,“泥”( n í)读作 m í音,有时又读作近似 mi é等的音。所以说,“ 米子山、民子山、明子山、麦(音mei)子山、墨(音mei)子山 ”,都可能是“椅(音 mi )子山”的转音。

本来古汉语中,“明祖山”的读音与“椅(音 mi )子山”有点儿接近,又加之朱元璋年少为崔迪打短工抗觅汉的传说,“椅(音 mi )子山”也就终于被附会成了“明祖山”。

后来与闫玉新老师交流时,闫老师指出,在清光绪《益都县图志》中,就有明祖山的称谓了。

那么,会不会在清朝期间,明祖山就已经有了“小名”和“大名”,也就是“俗名”和“学名”的称谓了呢?毕竟在老人们的共同传承中,明祖山本来是叫作“ 米子山、民子山、明子山、麦(音mei)子山、墨(音mei)子山 ”的呀。

这,仍然指向了一点,明祖山原本可能就叫作“椅(音 mi )子山”。

那么,核桃园村在明初或者元朝时叫什么呢?

遗憾得很,无人能够回答得上来。

对于核桃园村一名的民间记载,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核桃园村《崔氏族谱》;而官方记载,最早见于 嘉靖版《青州府志》, “崔迪墓在核桃园”。但是,核桃园这个名字,虽然在明朝嘉靖年间就已经使用, 但是,该名称也未必就是明初或者元朝时期的称谓。

该村 83 岁的崔德信老先生也说,只知道老辈里传说,村名因一片古核桃园子而得,但是,祖上传说,始祖崔迪从青州城迁来安置的时候,也没见什么核桃园子,核桃树倒是有一棵,但不是一片,它矗立在梨行里。

核桃园村民告诉我,梨行是一个微地名,在现在村庄的东南,与原核桃园村隔着一条小河道。

由此可见,这因古核桃园子而称村名的说法,确实值得存疑。而探讨过后,党世良老师、崔德信老先生等也认为,这种怀疑很有道理。

当我说“索头城”、“索头村”才是核桃园村名的由来时,他们开始也是一头雾水,不过,很快就同意了我的观点,并说很可能这才是事实真相。

在崔德信老先生,以及众多核桃园村现今六十七八岁以上老人的记忆中,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平整土地改造农田之前,核桃园村西南,从现今已经拆迁了的玉皇庙村方向,延伸过来了一条很宽很深的河道,这条河道在村西南角一分为二,一条河道宽而深,向北经村西侧东北流,至村西北又向东流,至村东北角注入响水湾;另一条河道窄且浅,从村南向东流,至村东南角汇合黑虎泉水,经村外向北流,汇入村东北角的响水湾,然后,水向西高村方向流去。该河是裙带河,也就是女水的一条支流。

较宽而深的河道,绕村西村北,形成了一个巨型的牛锁头的形状;而窄而浅的河道,则绕村南村东而过,恰似牛锁头上的绳子。两条河道中是一块相对的高地,南北约 350 400 米,东西约 250 300 多米。这里地形相对封闭,地势高爽,正是屯兵驻防的好地段,而它距古代从临淄通往青州的交通要道不远,兵马从这里进逼青州城绝对方便。

按照于钦的记载,临淄故城东南角向东南方向,相距约 20 华里的地域之内,在女水支流以南,再也找不到一处这样的地带了。

更为关键的是,“核桃”在青州方言中常被读作“ huotou ”,这个音实在是太像“ suotou ”了。而“ suotou ”这个音,听起来实在是太不吉利了。我想,这应该就是“索头村”改称“核桃园村”的原因所在。

至于核桃园村崔氏究竟是什么年代迁居至此的问题,其族人一致认为,是始祖崔迪由青州城卜居于此的。对于这一点,也有不大不小的疑问。

假如崔迪卜居于此是核桃园村崔氏氏族的发端,到朱元璋“尝幸其家”之时,顶多崔迪在此居住了三四十年之久,那么,历代谱序中所记的、“道贯经史”的学问家崔迪,是如何边做学问边发家致富,以至于成为当地“首富”的呢?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走访崔迪后人崔善庆老人(临淄区北羊村,现年 71 岁)归来,心中困惑依然难解。再细读核桃园村《崔氏族谱》,结果发现,光绪二年岁次丙子,由崔迪十五世孙龙骏爱村等监修的《核桃园族谱略序》中有这样的说法,“族贯青齐地,世居核桃园,户已大矣。然,被兵冲散,九族乃离,迁逃无定,未能悉知,惟迪族兄弟,讳达,徙居东庄四十余里崔家集。达祖下世仍归祖茔,崔家集谱载甚详。”

光绪谱序的这一记载明确说明,在崔迪之前,核桃园崔氏居住于此已经不是一代两代的事了。只是在元朝末年兵乱之时,族人各自逃难,七零八落,不知所踪,唯独有崔迪坚守故土,另外确切地知晓,崔迪的二弟崔达,逃到了核桃园以东四十多里的崔家集村(今东夏镇崔家庄)落户,并且崔达去世后又返葬在了故土核桃园村。

这一推断应该属实,否则的话,假如崔迪、崔达本是从青州城迁出,各自卜居一地,崔达百年之后,是万万没有葬到核桃园去的道理的,更何况这是在古代,并且两地还相距四十多里呢。但是,事实上,崔达墓葬确实就在核桃园村。

这样一来,事情的真相可能是这样的。

历朝历代的更迭,都是资源和资产的重新分配,而且往往都会经过诉诸武力的残酷斗争。元朝末年,红巾军领袖毛贵两进山东之时,核桃园村崔氏大户,不甘心把自己祖上积攒的家业拱手相让,自然会凭借索头城原有的“城防”设施,又将其加以修筑,也有可能采取了“苟且”的措施,在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浪潮中得以保全。

至正十七年(1357)二月,毛贵率红巾军从海州入海,乘船至山东半岛,然后 用了一年多的时间,首次占领山东全境,之后,经河北省进攻元朝大都(今北京),结果发现自己既无后援又无侧应,作战屡屡失利,被迫退守山东。但是,此时的山东境内,元朝势力已经凭借地方地主武装的帮助死灰复燃,重新占有了山东。不得已,毛贵又再次征战,打垮元军与地主势力,再次占领山东全境,然后从青州(时称益都)出兵,二次北伐,迅速推进,前锋直逼元朝大都,但是很快又因孤军无援,不得已退回山东, 占据益都,设立益都行中书省,被龙凤政权授为平章,管理在益都的一切军政事务 。但是,后来,毛贵被其部下赵君用暗杀, 远征辽阳的毛贵部将王士诚、续继祖立即从海道回师进入青州城,杀了赵君,随后 山东的红巾军内部发生重大分裂,相互残杀。 至正二十一年(1361),元军占领山东大部,红巾军将领田丰等投降,红巾军仅剩益都、莒州座孤城。至正二十二年(1362)夏天,投降元军的田丰、王士诚,刺死了元军将领察罕,重新回归红巾军,进驻益都城。至正二十二年(1362)十一月,元军凿地道攻破益都,田丰、王士诚被元军剖心杀害,其余将领也被杀。

至此,占据益都长达5年之久的红巾军彻底惨败, 青齐大地自然也就“姓了元”。在这样的时局动荡之中,地主大户借助或投靠元朝势力以报“泥腿子”的“不共戴天”之仇,似乎是人之常情。这时的核桃园崔氏也就重新依附了元军。

后来,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 当朱元璋派 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带领25万大军,经略山东之时,地主大户的子弟或被剿灭、或被打散、或见势不妙怕被清算逃难去了。核桃园崔氏的子弟,因为怕遭受红巾军的清算,也就这样散了,但是,看透时局变化的崔迪,不但带领自己的家人留了下来,还热情“拥抱”了朱元璋的大军。

再查史料得知,明嘉靖《青州府志》有这样的记载,“崔迪,字惟吉,益都人,家世业儒,通晓经史,长于理学。至正末,高皇帝曾尝幸其家,迪敬事焉”。 至正,是 元惠宗的第三个年号 , 也是元朝的最后一个年号,自 公元 1341 年开始,至公元 1370 年结束。

至正末,高皇帝曾尝幸其家,迪敬事焉 ”,这不正是崔迪倾力帮助朱元璋平定青齐的元朝势力的铁的佐证吗?

光绪版《益都县图志》在《明朝益都县学官•益都教谕二十七人》中,有“崔迪……至正末,高皇帝尝幸其家……(见《旧志》)”之语。但是,在《人物志•儒学传•崔迪》中,却又说,“太祖微时尝至其家,迪敬礼焉”,并在此文后记曰,“以《旧志》及墓碑修”。

由以上观之,“至正末,高皇帝曾尝幸其家,迪敬事焉”之说,出自嘉靖版《青州府志》;而“太祖微时尝至其家,迪敬礼焉”一说,很可能出自于核桃园崔氏的祖茔碑记。

我们相信,嘉靖版《青州府志》的说法,应该更为准确。

《明史》的对于朱元璋的“微时”是这样记载的:“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里人刘继祖与之地,乃克葬,即凤阳陵也。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逾月,游食合肥。道病,二紫衣人与俱,护视甚至。病已,失所在。凡历光、固、汝、颍诸州三年,复还寺。当是时,元政不纲,盗贼四起。刘福通奉韩山童假宋后起颍,徐寿辉僣帝号起蕲,李二、彭大、赵均用起徐,众各数万,并置将帅,杀吏,侵略郡县,而方国珍已先起海上。他盗拥兵据地,寇掠甚众。天下大乱。十二年春二月,定远人郭子兴与其党孙德崖等起兵濠州。元将彻里不花惮不敢攻,而日俘良民以邀赏。太祖时年二十四,谋避兵,卜于神,去留皆不吉。乃曰:“得毋当举大事乎?”卜之吉,大喜,遂以闰三月甲戌朔入濠见子兴。子兴奇其状貌,留为亲兵。”

崔氏祖茔碑记,很可能是在后来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变了味的传说故事。

另外,在走访中了解到,核桃园村崔氏从临淄区北羊村族人的碑记中获悉,迪祖共有兄弟四人。核桃园村崔氏族人,在北羊村族人崔相臣先生的主持下,考察到了三祖、四祖的去向,三祖后人现居青州市高柳镇崔家 庄,四祖后人居平度市长乐镇崔家疃村。

高柳镇崔家庄崔氏道光九年族谱记曰,“始祖居核桃园,后迁饮马庄,凡几何年于今概不可考。惟我始祖名道者实于万历六年自饮马庄徙居崔家寨,即因以为始”。

按此所记,崔家庄崔氏始祖崔道于 1578 年从饮马庄迁来。这明显不对!因为,崔家庄崔氏现已传至 26 代。在短短的 441 年里传到 26 代,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在青州、临朐、临淄、寿光、昌乐、诸城、安丘等县市之中,凡始祖是洪武初年迁来的,无论什么姓氏,大都传至 25 27 代,个别的族姓刚刚有第 28 代。这样算起来,大约每 23 25 年传承一代。

由此看来,崔家庄崔氏应该是把迁往饮马庄的一世祖作为一世祖来记的。

走访饮马庄得知,在前饮马东南原有数座坟冢,村人自古相传,它们叫作崔家坟,但是究竟属于哪一崔家,竟无人知晓,而且,现在的前饮马庄并无崔氏族人。从崔家庄崔氏的记载来看,这或许应该是其先人在饮马庄居住时的祖茔地吧。

核桃园崔氏的族谱记载,其六世祖崔应春迁到了这一个崔家庄。而从传承年代上粗略估算,崔家庄崔氏应该是在第八世左右从饮马庄迁来的。

但是,按照崔家庄崔氏族谱记载,其谱上并无先人崔应春,而崔家庄崔氏都是崔道的后人,别无二崔。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极有可能是,崔应春的后人传着传着就没有了后人,自然崔家庄族谱中也就没有了对他的记载;也或者可能是,崔应春的后人从崔家庄迁走了之后,崔道的后人才迁过来的。

但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四祖崔通居平度,相距遥远,核桃园村崔氏康熙族谱中没有关于四祖的记载,属于正常,但是,为什么没有三祖的记载,却有二祖的记载呢?二祖崔达居四十多里以东的、今东夏镇崔家庄,而且百年之后葬回了核桃园村的祖茔地;而三祖始居前饮马庄,仅与核桃园村直线相距约 10 华里,三祖后人所居的崔家庄与其直线相距也仅约 20 华里。这究竟是为什么?

难道真是因为崔迪祖有功于大明一朝,而崔道祖有罪于大明,又加之大明王朝实行严刑峻法,就连文人都有可能大遭文字狱之累,所以,在整个明朝,崔道祖及其后人不敢公开自己的身份,不敢与崔迪祖及其后人相认?

再访核桃园村,与对核桃园崔氏文化深有研究的崔怀永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归来后,思前想后,还是想对核桃园村人心中普遍存在的另一困惑进行大胆的假设。

青州市博物馆现收藏着四个巨型石人,标注为出于核桃园村,馆内工作人员称是崔迪墓前石像。然而,据核桃园村人说,它们出于村东南的古墓。该古墓,自古被称作丞相墓。而崔迪墓在村西南,在原玉皇庙村的地内,二祖崔达墓在墓地东北角,崔迪祖墓在其西南附近,崔迪墓前原有盘龙石碑,碑文记载颇为详细,可惜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石碑被彻底毁坏,墓地原有 99 棵古松,但无石像生。按照明 嘉靖《青州府志》的记载,崔迪只担任过“青州府儒学训导,转益都教谕,擢左春坊,左赞善”,最高官职是“左春坊,左赞善”,只是个从六品的官,而明朝规定,五品以上官员去世后才配享石像生。另外, 崔延乐老人介绍说, 2008 年省文物考古队对村西南的崔迪墓进行过探测,结论是,崔迪祖的墓穴约 7 米见方,墓道朝西。

有传言称村东南的古墓是王延龄墓,然而他们自己也认为此说怪诞,因为王延龄实为小说、戏剧、野史中的北宋丞相,根本就是虚构。也有传言认为,王延龄的原型是王曾,会不会是王曾墓呢?但是,王曾墓在郑母村一带,确实是事实。

该古墓有石像生这一点,足以说明这不是虚葬墓,而世代传说其为丞相墓,所以它有可能属于归葬故里的丞相或者丞相一级官员的墓葬。

另外,有一点不得不说明,从古墓往南,在相距 3 华里的地方,在原普通镇政府驻地以西,也曾经有两个相对而立的石人像,相传那里是丞相墓的南大门,如今这两个石人也被收藏在青州市博物馆内。

相距 3 华里,北边一组石人像,南边一组石人像。假如他们同属于一个墓葬,这规格确实够高的。然而,这石人像的摆放位置又不对了,如果属于同一个墓葬,这两组石人不应该是南北分开的,这似乎不符合规制和惯例。

元、明两朝的谕葬,规模上远比这要小得多,而明十三陵的石像生也只不过排列在南北 800 米的直线上,而且文臣武将都是在离皇帝墓穴最近的地方。

所以,可以大胆假设,它们本就是分属两个不同的墓葬。

而对于这两个墓葬,元代、明代、清代的地方志中都无任何记录,这足以说明其年代的久远。这自然又让人想到了历史上的崔氏名人。

据《山东区域文化通览·潍坊卷·第四章》记载,青州房崔氏始祖崔琼的曾孙,崔元孙,官居刘宋的尚书郎;崔元孙的儿子崔亮,曾任北魏的 尚书郎,中书侍郎,兼吏部郎,后任尚书仆射,兼尚书左丞, 度支尚书,都官尚书(即后来的刑部尚书),殿中尚书, 吏部尚书 ,侍中,太常卿,左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尚书仆射

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府高官名称,始于秦,西汉沿置,掌文书及群臣章奏。东汉时期,政务归尚书,尚书令是对君主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首脑,魏晋以后,实为宰相之职。 侍中是事实上的丞相;太常卿一度是九卿之首,位似丞相;左光禄大夫正二品;尚书仆射, 尚书令为虚职后,成为尚书省的长官, 尚书右仆射为副长官。

因此可以说,崔元孙、崔亮实际上就是副丞相或者丞相。

所以,崔元孙、崔亮以及上文提到的唐代崔圆(曾任检校尚书右仆射、左仆射),都很有可能是核桃园村丞相墓的真正主人。

深夜思索至此,就此搁笔。次日青州市博物馆一开放,我马上就去展厅,并拍得这六个石人像的图片,如下:

1 2

3 4

5 6

1 4 四个石人像和图 5 6 两个石人像明显属于不同的造像风格。前者有明显的汉人特征,而后者有少数民族的特点。依据“南大门”的传说,以及基本呈正南正北的排列情况来推断,此六者应该是在同一家族的两个显赫人物的“陵寝”之内;而北部墓葬属于汉族人的官员,南部墓葬则很可能属于少数民族官员。

与青州市博物馆副馆长王瑞霞女士探讨时,她说,这些造像的服饰为汉服,历朝历代都有使用,其官帽形式在元明之前也有使用,这些造像明显属于两个墓葬无疑,不排除为南北朝时期所造的可能性;当时博物馆将其界定为崔迪石像生的关键原因,是因为当时核桃园村的文化老人认为他们是为崔迪所享有。

至此,墓主的指向性似乎更加明确了,一个家族之内,有两个丞相级高官,分属于汉族和少数民族两个朝代,也就只有南北朝时期的崔元孙和崔亮二人了。崔元孙是刘宋的高官,刘宋是汉人所立的王朝;而崔亮是北魏高官,北魏为鲜卑王朝。

另外,北墓葬的石人像明显比南墓葬的石人像高大很多很多,这会不会是崔亮的临终嘱托,以此表示对父亲崔元孙的尊重呢?

当然,这也仅仅是猜测而已。

另外,有人可能会质疑,如果核桃园村就是曾经的索头城,那为什么这里不见当时的遗存呢?

这是因为,慕容白曜筑索头城以攻青州城,历时太短,仅用三年就击败了刘宋的青州刺史沈文秀, 泰始五年( 469 年)正月二十四日,东阳城破。此后,索头城便成了“民居”,并逐渐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以上是我对索头城、索头村的,所谓的考证,让大家见笑了。

不过,我真地希望,本文能够或多或少地向各位专家提供点研究的线索。

补记:

重访核桃园村,再次与崔德信老先生谈及核桃园村名的由来时,他提出了另外一种可能,形似牛锁头的“索头城”,实际上就是两河围成的河套地带,河套读作 huotao ,所以演化成了核桃园村。

这种推测也是合情合理的。因为,读起来,河套(音 huotao )与 suotou 很接近,河套(音 huotao )转化成核桃(音 huotao )园,也就很自然了。但是,考虑到元朝时尚叫作“索头村”,“核桃园”是由“索头村”转化来的可能性最大。

附:青齐崔氏渊源

据《古今姓氏书辩证》,崔姓得姓于 季子,季子乃齐丁公伋之四子,但为嫡子,丁公卒后 季子应继君位,季子仁爱贤良,让国于叔乙,季子携家人隐居崔邑,后人以邑封姓为崔。

崔姓得姓以后,世代为齐公卿世家之一。季子生穆伯,穆伯生沃,沃生野,八世孙夭,夭生杼。崔杼为齐正卿,多年独揽朝纲 。崔杼生三子,子成、子强为庆封所杀,子明避 居鲁国(今山东曲阜一带),任鲁卿大夫,生一子良,后代续任,仕宦罔替。秦时,裔孙崔意如被封为东莱侯。入汉,其长子崔业(字伯基)袭封,居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东北)。崔业弟崔仲牟,居博陵安平(今属河北)。崔业、崔仲牟之后人,历经汉魏南北朝及隋唐皆为强宗大族,名贤辈出,史称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为“七宗五姓”之首。

崔业生昱(太常信侯),昱生绍(襄国太守穆侯),绍生雅(光禄勋嗣侯),雅生忠(杨州刺史),忠生三子泰、恪、景。

崔泰任散骑常侍。

崔恪,任丞相司直,生因(一作殷,郡功曹),按 《新唐书 · 宰相世系表》, 因生七子双、邯、寓、金、虎、藩、固。

崔景,淮阳太守,生子琏(也做挺),琏生权(破虏将军),权生济(谏议大夫),济生湫,湫生融(安定侯),融生温(中书令),温生就(魏常山太守),就生公安(上谷太守),公安生岳(晋大司徒关内侯),岳生牧(后赵尚书仆射),牧生荫(后赵征东大将军),荫生怡(聊城令),怡生旷(乐陵太守) 。崔旷随慕容德南下,居齐郡乌水 (今时水),号乌水房,人称乌水房崔氏,或清河崔氏乌水房。

据《 古今姓氏书辩证》所引 “唐人姓书”、 《唐书·宰相世系表》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推测, 东汉 时,崔业的九世孙崔密一支南迁;东汉 末,崔业十一世孙 崔林 (也作琳,崔业八世孙崔寓之四世孙) 御史中丞 ,魏明帝时,升任司空,封安阳亭侯,后进封安阳乡侯 。崔林 堂弟崔琰(崔密次子)任丞相曹操的谋士 ,后任 魏国尚书、中尉。 崔氏随成 山东望族。后魏列崔氏为一等大姓。唐代开国有五姓七宗(或称五姓七望),清河崔氏(含原清河崔氏、乌水房崔氏和青州房崔氏)、博陵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 太原王氏,但按太宗令, 李氏为第一,皇后氏族长孙氏为第二,崔氏与其他士族列第三。

崔业十世孙崔密之次子崔琰,按北齐魏收 《魏书》及西晋 荀绰 《冀州记》 ,琰生□,□生二子崔谅、崔钦。

崔谅曾任晋中书令,谅子遇为后赵特进;遇之子瑜为黄门郎,瑜之子逞为前秦齐郡太守、北魏御史中丞等职。崔逞有七子:二子早亡,其余五子尤以諲、祎、颐为有名。崔諲曾任刘宋青、冀二州刺史,崔祎也曾为刘宋朝官。崔祎孙相如入北魏,举冀州秀才。崔颐初任北魏太子洗马,后至散骑常侍,再后为冀州刺史。

崔钦之子崔京,京之子(密),(密)之子琼,琼之子辑。 崔琼曾担任 慕容垂 的车骑属 。按《魏书》记载, 崔辑随慕容德迁青州,刘宋时崔辑任泰山太守,为清河青州房。崔辑有三子,长子修之,次子目连,庶子道固。修之之子 孙任刘宋尚书郎。 孙子亮,少年丧父,投依叔祖崔道固,后得李冲赏识,被荐为中书博士,先后 任尚书郎、中书侍郎、兼吏部郎、书仆射、兼尚书左丞、 给事黄门侍郎、度支尚书、都官尚书、殿中尚书、 吏部尚书 侍中、太常卿、左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尚书仆射等职。 崔目连之子僧祐,先任刘宋辅国将军,后降北魏;其弟僧渊,任北魏南青州刺史。崔道固先为刘宋徐兖二州刺史从事、冀州刺史、徐州刺史等职,后降北魏,任平齐郡太守。

据此可列出青齐崔氏前代世系如下

乌水房崔旷世系:崔业——崔昱——崔绍——崔雅——崔忠——崔景——崔琏——崔权——崔济——崔湫——崔融——崔温——崔就——崔公安——崔岳——崔牧——崔荫——崔怡——崔旷

青州房崔辑世系:崔业——崔昱——崔绍——崔雅——崔忠——崔恪——崔因——崔寓——崔□——崔密——崔琰——崔□——崔钦——崔京——(崔密)——崔琼——崔辑

北魏时,留居清河的崔氏逐渐失势。 道武帝拓跋珪杀崔逞,崔逞诸子大多逃亡到南方做官。太武帝拓跋焘杀崔浩,并尽杀其族人。 迁居青齐的崔氏却迅速发展。

至唐朝一代,崔氏依然为望族,先后有23人做过宰相(其中博陵崔氏占15位),崔氏仍为士族高门。然而,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发展,“九品中正制”退出了历史舞台,自五代十国始,各士族势力基本消亡,青齐崔氏也就慢慢淡出了历朝历代的政治权力中心圈。

备注:世孙的算法有两种,此处按曾孙为四世孙算。

(潍坊市民政局、青州市民政局供稿 作者:李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