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
的
紐約
是一個新舊交替的時期,舊有的思想和新興的潮流在這時候不斷的互相衝突和相互矛盾著。這個時期的建築師們都致力於找尋一個能夠在新與舊之間平衡的新建築樣式,可惜在大家都想成為領導潮流的第一人之時,病態的競爭底下反而流於建築師們都在比誰的辦公大樓可以蓋的最高。而美國這種往高度發展的模式似乎有很大的成分是來自於自發性的,並非單一來源所能為之.而是來自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人想找到某種樣式去表現這種的文化上獨立性的一種熱忱。
克萊斯勒大樓
當時一度成為最高的摩天大樓,共
1046
英呎.但沒有多久這項紀錄就被
帝國大廈(
Empire
State Building
)給重新刷新了。
建築物:克萊斯勒大樓(Chrysler Building)
座落地點:美國紐約市42街萊星頓大道(
Lexington
Avenue at 42nd Street, New York, NY, USA
)
建築師:范˙艾倫(
William
van Alen
)
落成日期:西元1930年
建築物高度:1046英尺(319公尺)
本案是一棟辦公大樓,位於美國紐約
,由
Willian
Van Alen
設計,是裝飾藝術
(Art
deco)
型式的摩天大樓.它是曼哈頓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築物,在
1926-1930
;它一直是世界最高的建築物共
1046
英呎,直到
1931
年,帝國大廈開幕時才被創新。它在外部立面的裝飾和獨特的尖塔型式的摩天大樓,使它一直到
1980
之前一直是當地的地標性建築物。
Van Alen
受到1930年代美國那一陣病態追逐建築物高度的潮流的影響,也想將克萊斯勒大樓
設計成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除了此想法外,在其它的設計理念上並看不出他還有其它的想法,但仍有一點是當時
Van
Alen
強調的,他使用鋼骨結構,也因為如此,他強調帷幕這種新的牆的裝飾性效果,並加強它在立面上的垂直感。
1.
採用裝飾藝術(
Art
Deco Style
)
頂部開著三角型窗。
2.
入口的大理石正門,強調出高貴的空間感。
3.
在大廳使用大理石,及間接照明的採光效果,呈現出較大的公共空間,並使用上好的木頭、等一些貴金屬,營造出氣派的空間感。
4.
完全表現出商業大樓所應該有的裝飾性立面,在帷幕細部上有精細的表現。
5.
在結構上,對鋼結構的處理作了適當的表現。
6.
裝飾藝術
的設計理念。採用了部分傳統哥德式的建築語彙,加上新時代簡化傳統建築外觀的折衷設計手法,創造出了一個不同於以往的新辦公大樓建築形式。而此新形式能夠符合新思想卻又不至於被舊觀念所排斥。
Willian Van Alen
在設計克萊斯勒大樓
時正值美國現代主義風格(Modernistic
Style, 1923∼1932)盛行之際。
在折衷主義的洪流下,他運用裝飾藝術(
Art
Deco Style
)的設計手法找到了美國高層建築的新紀元,是一種不同於折衷型式的摩天大樓,他只是單純的表達出一種高層發展的建築物,而這也使摩天大樓展現出其應有的風貌;這在當時是很不容易被業主所接受的。不過,由於克萊斯勒大樓
適時的成功出現,使得當時許多還在找尋新式樣的建築師有了一個方向,進而有類似風格的建築陸續出現,例如:RCA大樓(1933)。
他並且在立面帷幕的表現上作了裝飾性的加強,而到達了純粹和裝飾的一種協調表現。雖然,在外部的立面,裝飾性的味道並不多,但在內部空間的表現上,就出現了許多裝飾性的貴金屬及大理石面,以及在色彩上的豐富變化,所以可以看出建築師對於裝飾性的表現並不反對,這也象徵著當時現代主義下,人心求變的風潮。雖然如此,仍可以看出這棟大樓的尖塔形式和頂部的三角形窗,都表現出了富有哥德式的味道。
1.
http://users.commkey.net/daniel/chrysler.htm
2.ftp://140.118.29.160/2000%AA%F1%A5N%AB%D8%BFv%A5v/%A7@%AB%7E/A8813002/Chrysler%20Building.htm
3.
Kenneth
Frampton/蔡毓芬譯(1999) 現代建築史: 一部批判性的歷史,
台北: 地景, pp.219-222
4
.簡明大英百科全書(Concise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Chrysler Building, New York,
USA 1930
Chrysler Building, New York,
USA 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