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黄望莉

编辑 | 万晓茜

第一次知道《嫌疑人X的献身》这个古怪的名字时是被各种电影评论团体要求观看时知道的。于今年3月31日公映到4月4日,仅5天的累计票房已达2.6亿有余。

从冠影数据库中的不完全统计,该影片上映三天就已经获得了近4万评价。相比较2008年上映的日版《嫌疑》豆瓣上有近11万评价次数,评分为8.3;而2012年上映的韩版《嫌疑人》也有2.5万多人次的评价,且评分为7.4。相比而言,今年中国版的评分偏低6.6。 然而,从目前国内对这部中国版的《嫌疑人》的票房业绩来看,这部影片后续还会有一段时期的后劲,未来网络影评有望会给予一个更高的评分。

总之,这部在当前中国本土电影发展的“迷茫时期”冲出来的一匹黑马,所凭的是什么?这部影片作为中国商业电影市场成功运作的一个案例,再次证明了什么?然而网评略低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社会心理,和观众对这部电影存在着怎样的美学期待?这一切驱使我走进了影院。

改编自日本东野圭吾的原名小说的中国版影片《嫌疑人X的献身》故事结构与原小说没有太大的改变,影片讲述的是在刑警学院任职的物理专业教授唐川(王凯饰)与中学数学教师石泓(张鲁一饰)在年少同学时因对数学感兴趣彼此惺惺相惜。成年后,两人因境遇差异而失联多年。一次,唐川在协助警方调查一桩案件时,石泓的邻居陈婧(林心如饰)被警方列入嫌疑人之中,而唐川在调查此案件中发现了更大的秘密,被迫站在对立面的唐川和石泓展开了一场高智商对决,故事最终走向既震撼,又令人扼腕的结局。

东野圭吾的小说多被归为趋于社会性的本格派推理小说作家。以往,国内大量引进的海外推理电影多以英美派的福尔摩斯类型的,表现出浪漫迷幻般的推理故事和逻辑叙事。然而此次,苏有朋改编的这种以社会写实、心理写实 为叙事内容的推理故事是首次在国内改编并上映。

东野圭吾小说中所渗透着的某种极端的情感,加上缜密的布局和推理,其中大量动用了数学、物理的术语和知识,使得观众在观赏过程中既满足了情感的诉求,又通过高智商问题的影像表达,由此带来了一种别样的观影趣味。这种来源于高智商观影趣味或许才是观众热衷于走进电影院的真正驱动力。

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开头,就借主人公唐川之口介绍了一宗“完美犯罪”(Perfect crime)的案例,也为后文中即将出现的另一种“完美犯罪”提供了铺垫。

完美犯罪通常在西方/日本影视作品中是重要题材之一,基本可以分为犯案时使用难解的诡计、或者重视现实性即事后的掩盖两种。而这部影片的核心部分恰恰就是后者:对掩盖犯罪的破解与反 破解。这部影片在叙述“完美犯罪”的多次故事反转中,将两个高智商人物的对抗和相惜展现的较为精彩,大量的物理知识和数学术语引来观众阵阵笑声。

当然,张鲁一沉郁的、颇有韩范的表演所体现的人物独特的气质相对当代观众来说更能获得大家的同情和扼腕。相衬之下,王凯的英气遮蔽了智商的表演使得影片总是差那么一点点味道。

近些年来,华语电影市场上不乏一些关于悬疑、推理类的拍片热潮,然而大部分作品偏向文艺叙事层面铺陈,在“恶搞”和悬疑的恐怖气氛上下了很多功夫,却往往忽视对现实人生的关注。本格派推理电影着重于影像中透视出对现实社 会生活的底色,着力展现出现实生活中独特个体的窘境和倔强。

中国版《嫌疑人》在这一点上做的较好。此外,影片也将“在地化”处理相对充分,例如,影片中 对唐川介绍自己时强调“副的”教授段落,无异于是能引起高校青年才俊的精神共鸣。哈尔滨的取景将故事带到了一个“即视感”非常强的中国工业城区,在这样的独特的叙事空间里,石泓与唐川、陈婧与石泓之间情感关系参杂了更多的人生体味。

推理/探案类电影是世界电影史上的一种经典类型,并在这个大类上,延伸出很多的亚类型。例如,上世纪40年代兴起的美国黑色电影、福尔摩斯探案类型为代表的演绎法推理电影。

从近几年福尔摩斯探案类的影片票房来看,这类电影一直长久不衰。从“冠影数据”上获得,美国著名的《大侦探福尔摩斯》和续集《大侦探福尔摩斯:诡影游戏》两部侦探推理片分别在国内于2010年和2012年上映。其中第一部累计票房7854万,第二部票房1.8亿。在豆瓣上,两部电影评分均为7.5;评价人数分别为近19万和14万人次。即使《神探夏洛克》的电影版在2016再次挟裹着卷福的超级人气,内地票房也达为1.57亿。然而,远不及同时期上映的国产电影《唐人街探案》的7.55亿。

从这些数据上来看,首先得知推理/探案类型电影在商业电影市场上具有独特的地位,是一块吸金宝石。

其次,由于文化的差异和观影群体对本土文化的热衷,由华语电影文化圈制作的探案类型影片,能够杂糅更多的艺术风格,如打闹喜剧元素、惊悚元素、黑色元素等类型,或许更能满足当下华人世界的青年观影人群,以激发他们的观影乐趣。

此次,苏有朋编导的《嫌疑人》对推理/探案的本格派探案/推理亚类型的引入,既关注到本土观影人群体味本土故事、体味当下的文化需求,无疑也拓展了当下中国华语电影的类型和创意空间。

总之,这部影片在当下中国电影创作和市场缺乏兴奋点的时候获得成功,再次 明证了中小成本电影和类型化叙事在电 影市场中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总体来看,《嫌疑人》这部影片是一部从类型到制作都相当有诚意的一部影片。但是,这部影片也非毫无瑕疵。在整个观影过程中,明显觉得在案件的推理的逻辑和行为的表现上缺乏交代,只是简单地多次使用“你以为是几何问题,其实是函数题”对白来交代叙事转折,简单粗暴,缺乏对嫌疑人在叙事转折中所需求的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破绽的表现,因此,也难以说服观众。

最终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电影在依靠国外的IP来创作改编,尽管拓宽了中国电影的类型创新的能力,但是我们更期待这是对本土原创故事的一次正面刺激。

(作者为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制作部主任、副教授)

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商务合作微信:214742506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