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400年前,唐朝高僧玄奘到天竺取经后,给我们留下《大唐西域记》,其中记述了一个名为乌荼的神秘国度。这,便是今天印度东部的奥里萨邦(Odisha)。

奥里萨在印度东部沿海,紧邻孟加拉湾,海岸线长约485公里,面积15.58万平方公里,人口4200万(2011年)。她拥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和肥沃的冲积平原,盛产稻米,有印度粮仓之称。邦内寺庙林立,斑驳的墙壁和耸立的古塔,无不述说着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上演的人世兴衰。不同宗教在这里此消彼长,时至今日,这里仍被认为保留着最纯正的印度教传统。

笔者有缘到奥里萨考察旅行,亲历了她不同寻常之处,深深感受到了她的美丽与奥妙。

一、寺庙之城:布巴尼斯瓦尔

布巴尼斯瓦尔市(Bhubaneswar,下称布市)从1948年起,成为奥里萨邦首府。市内分布着数百座年代不同、风格各异的寺庙,因此,布市又被称为庙城。寺庙多以当地盛产的砂岩建造,一些寺庙的布局结构和浮雕、石刻等艺术装饰极具当地特色,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这其中又以林迦拉贾庙(Lingaraja Temple)为集大成者。

林迦拉贾神庙

该庙始建于公元1114年,具有奥邦最典型的寺庙结构,由4部分组成:高54米的主塔(Sri Mandir)、高29米的大殿(Jagamohana)、供养厅和舞蹈厅。此外还有许多石雕和神像。庙中供奉的是印度三主神之一的湿婆(Shiva),相传布市得名于湿婆的别名Tribhubaneswar(意为三界之主),而该庙则得名于庙中象征湿婆男性生殖能力的巨大林迦(Lingam)雕塑。庙中戒律严格,只允许“纯正”的印度教徒进入,其他人们只能通过庙外的高台上领略它雄伟的外观。历经近千年光景,林迦拉贾庙见证了印度教的发展和变迁,庙中现在仍然沿袭着号称最纯正的印度教礼法。

希拉普尔风光

除了大庙,小庙也有出名的。笔者要隆重推荐的,就是希拉普尔(Hirapur)女神庙。希拉普尔是一个典型的印度小村庄,稻田丰美,炊烟袅袅,棕榈散布,头顶秸秆的农妇缓步田间。村中有一座特别的64女神庙(64 Joginis Temple)。神庙呈环形,没有顶,庙内砂岩墙上镶嵌着64个由黑色花岗岩雕刻的女神像,据说是象征女性力量的女神莎克提(Shakti)的64个化身。神像做工精细,体态优美,姿态各异,每个女神站在不同的器物或动物之上。虽然经历了岁月冲蚀,且在伊斯兰教传入时遭到了破坏,残破的雕像依然展现着非凡的神采。化身中以女神杜尔迦(Durga)最受崇拜,包括了卡莉(Kali)、拉克希米(Laxmi)、德维(Devi)、塔拉(Tara)等传统女神,甚至还有女性化的火神阿耆尼(Agini)、雷神因陀罗尼(Indrani)等传统神话中的“男神”。据说公元10世纪,女王西拉黛维(Hiradevi)修建了这座庙,无怪乎她要尊崇莎克提和女性力量,这也是人类“造神”活动的又一个生动实例。

希拉普尔女神庙

二、耆那教石窟和阿育王敕令岩石

布市除了星罗棋布的寺庙,还有几处遗迹值得一看。

市区以西6公里,乌达亚基里(Udayagiri)和坎达基里(Khandagiri)两座小山中,掩藏着古代耆那教石窟遗址。石窟修建于公元前1世纪前后耆那教盛行的羯陵伽(Kalinga)王朝,石窟是当时耆那教僧侣生活、苦行和冥想的地方。乌达亚基里和坎达基里分别有18处和15处石窟,规模或大或小,除了必要的蓄水池以外,没有其他任何生活设施,石窟洞穴低矮,只能供打坐使用。由此可以想象当时的僧侣们在此潜心修行的清苦生活。部分石窟刻有被称为婆罗米文(Brahmi)的铭文,直至1915年才被解读出来。铭文记录了当时的王公贵族为耆那教僧侣开凿石窟的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学价值,也反映出耆那教盛极一时。今天的耆那教日渐式微,只留下坎达基里山顶冷清的耆那教寺庙和对面的乌达亚基里石窟默默遥遥相望。

乌达亚基里洞窟

此外,在20世纪末,乌达亚基里附近还发现了大量的佛教建筑遗址。根据玄奘的记载,该地就是普什帕基里大学(Pushpagiri University),一个与那烂陀大学齐名的古印度佛教学府。

乌达亚基里打坐石室

第二处值得看的,便是由市中心一路往北所到的道里(Dhauli)。道里以阿育王敕令石刻闻名。公元前265年,经过血腥的羯陵伽之战,印度古代最著名的君主孔雀王朝阿育王在古代奥里萨地区征服了羯陵伽帝国。但是有感于战争带来的大量死亡和苦难,阿育王就地立誓不再杀戮,发布了著名的阿育王敕令,在全国大兴佛教,施行仁政,终成一代明君。道里的阿育王敕令石刻,是研究孔雀王朝和原始佛教的重要资料。

阿育王敕令石刻

三、普里:贾甘那特庙

布市往南60公里就到了普里(Puri),它是奥里萨邦的一道彩虹。这里有未受污染的沙滩,但更重要的是,有著名的贾甘那特庙(Jagannath Temple)。

普里街头享受“特殊待遇”的牛

在普里殖民时期风格浓厚的街道上,房屋色彩鲜艳,人群熙熙攘攘,牛和狗穿梭其间,悠然自得。贾甘那特庙高耸的主塔在低层建筑的城市中显得非常醒目,庇佑着整个城市。

建于公元12世纪的贾甘那特庙,进入必须赤脚、周身不能有皮革制品,庙中供奉着印度最“萌”的木制大眼神像“三位神”(Triad):贾甘那特、他的哥哥大力罗摩(Balabhadra)和妹妹苏巴德拉(Subhadra),分别以黑色、白色、黄色为代表色。

贾甘那特庙“三位神”

三位萌神都是印度经典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人物。贾甘那特被认为是奎师那(Krishna)的别名,奎师那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毗湿奴最受尊崇的一个化身。睁着圆眼,如娃娃般可爱的 “三位神”的塑像和画像在奥里萨邦随处可见,传说能见到“三位神”神像的人将得到升华和免除轮回之苦,因此,庙中每天都人潮涌动。

贾甘那特神庙

每年11月,“三位神”神像从贾甘那斯庙中出巡的“游车节”(Rath Yatra,Car Festival),吸引上百万虔诚的信徒,从四面八方聚集到普里,一路护送神像,顶礼膜拜。

四、科纳克:太阳神庙

普里向东35公里就是小城科纳克(Konark),城中耸立着巨大的太阳神庙(Sun Temple)。科纳克与普里、布巴内斯瓦尔一道,被称为奥里萨邦“旅游金三角”。建于公元13世纪的太阳神庙,气势恢宏,雕刻精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这座庙被设计成太阳神苏利亚(Surya)战车的形状,还有12个直径3米的石制车轮,主要由砂岩建造,整体结构非常壮观。

普里太阳神庙

太阳神庙顶部有三尊太阳神像,分别代表早晨、中午、黄昏的太阳。古代的能工巧匠经过精心设计,使得不同时间的阳光正好能穿过门洞照在神像的脸上。庙的外表布满精美的浮雕,它们栩栩如生,充满巧思妙想,包括笔者导游津津乐道的男女欢愉图,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况。然而由于砂岩易于风化,神庙许多部位都出现了严重的磨损。特别是主庙已于19世纪后期坍塌。

太阳神庙石制车轮

不知应该遗憾还是窃喜,神庙目前没有足够的保护措施,游客可以直接触摸到大部分遗迹。粗糙的砂岩在岁月的打磨下变得温润,轻抚斑驳的表面,能感到指尖汩汩流淌的时间,仿佛急于把她所经历的所有故事全部道出,穿越时空的对话让人恍如隔世。关于建造太阳神庙的原因历史上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神庙展现了当时人们的信仰及生活。

五、特别推荐:印度之灵

奥里萨邦政府旅游部长潘达说,要真正了解印度文化,必须到奥里萨,必须听听传承了千年的奥里萨民歌,测试一下自己会不会感动到流泪;来看一看这里代代相传的古老舞蹈,体会肢体语言的巨大感染力;必须尝尝当地美食,逛逛庙,拜拜神,看看自己与奥里萨是不是很有缘分。

树叶雕刻大师纳亚克

如果你来到奥里萨,说不定还会偶遇奇人呢。在希拉普尔女神庙不远的小屋, 笔者便碰到了32岁的树叶雕刻大师纳亚克(Niranjan Nayak)。他用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工艺,在棕榈树叶上雕刻出大千世界。

棕榈树叶雕刻细节

奥里萨,正如邦政府广告词所描述的那样:秀丽、沉静、华美,是印度之灵。但是,除非亲自到来,你无法体会她的真正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