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科学家实验失败的作品做成艺术,“问题演绎”展在深举行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 2023-08-07 20:14
查看
图片

在未来的深圳文化中,科技文化必将是一大主流与亮点。而科技与当代艺术的结合,亦让科技插上审美的翅膀与现代性思想的共振之弦。近日在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的AIRSpace展厅开展的一场科技艺术展览“问题演绎”,便是一场科技+艺术的同频共振。此次展览展出了19件由科学家、艺术家、AI与机器人接力合作的作品。展览由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AIRS)主办,科学+艺术联合实验室出品,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作为学术支持机构,总策划为AIRS常务副院长、特种机器人中心主任丁宁博士与当代艺术家沈少民。

展览是科学家和艺术家智慧的结合与传递

仿生蜗牛机器人在推动《时间回旋》;计算机捕捉着“阳光的情绪”,并用数字编码与移动的光影将其再现;六面镜子被机械臂举着面对面似在开会,探讨各自的“镜界”;“身体城市”塑造了不存在的身体城市景观;微纳米机器人运动的实拍影像呈现为水墨画般的“微纳山水”;“硅基细胞”般开放连通的多个机器人,构成一个复杂的智能系统,它们合作搬运的影像有如令人惊奇的动画片般生动,放生扫地机器人在沙漠中行走与忙碌……这是记者在“问题演绎”展览现场看到的一系列有趣作品与景象。

800x600_64d0d3443abe5.jpg

800x534_64d0d34275419.jpg
图片


这是一次科学和艺术完美结合的展览。此次展览的三个展区“虚实接驳”“地空堆栈”“考古未来”,探索在时空纵横、虚实两界的坐标体系中,构建“人工智能 AI+ 机器人 Robotics”的议题。

AIRSpace“问题演绎”过滤了机器人、人工智能的视觉惯性符号,为科学保留了一处艺术的遐想自留地,沉入问题、深入对时空、生命、存在、意识、智能等基础概念和终极问题的思考,在科学艺术两者的共振中,拓宽认知的边界。同时,展览本身便是一场自由开放的科学+艺术实验,让作品与观念在此获得持续的生长与发酵。如 AIR 本身的隐喻,这种思考如同无所不在的空气,弥散贯穿在追寻自由的过程中,去回应专业领域的庞大与驳杂,社会范畴内的狂热或恐慌,以及不断演变交叠的想象和叙事。

展览总策划、AIRS常务副院长丁宁博士认为,在注重研究科技、研究科学新技术的同时也要考虑人文关怀,考虑后面的经济规律,这样才更有生命力。“有没有生命力,有没有真正的价值才是更有意义的事情,AIRS正是在传承这种思路,尝试做一些探索。”

展览总策划、科学+艺术联合实验室艺术总监沈少民表示,“本次展览是科学家和艺术家智慧的结合与传递,将科学家实验失败的作品做成艺术,让科学家的失败转变成另外一种成功,那就是艺术”。这种转换能真正释放出科学家的想象力,获得直面未知,探索不确定性的创新驱动力。此次展览也体现了法国作家福楼拜所言:“科学与艺术,两者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会合”。

展览的问题意识让此次展览别具思想深度

南都记者在展览现场被众多具有科技感与科技含量的艺术装置作品所吸引。比如一步入展厅,便可看到的两件作品《姿态云_姿态墙》与《流动的切片》。

由来自北京的艺术家费俊与多伦多艺术家朱迪思·道尔共同创作的《姿态云_姿态墙》,其实是他们于2008-2013年发起的“姿态云”研究项目,一方面他们展开了对于人类姿态的采集和收藏的技术研发;同时也利用艺术作品来探讨姿态的剩余价值、能量转换和虚拟劳务等涉及经济及社会学范畴的话题。作为这项研究输出的成果之一,《姿态云_姿态墙》探讨了利用参与者姿态生成动态影像以及生产艺术作品的可能性。正如“雁过留声” 的意境一般,现场观众或者过客在有意或者无意中参与了与“姿态墙”的互动,他们的姿态被体感装置实时地捕捉下来并绘制出了一幅幅动态的姿态画像,可谓“人过留痕”。

800x600_64d0d38d2edb3.jpg

800x600_64d0d38c0c2f7.jpg

800x600_64d0d38cd2c03.jpg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与科学 + 艺术联合实验室共同创作的《流动的切片》,呈现的是16 台老式电视机无声播放着科研实验进程中产生的影像记录,形成历史与当下的交错并置,如1992年的空间机器人,以及目前已研发并投入使用的大型基础设施检修机器人等。16台电视犹如16个培养皿中科学的流动切片,呈现放大一个个样本,被用以观测、研究、实验、测试,最终发酵、生长出截然不同的形态与成果。

再比如由艺术家沈少民与科学家刘众合作完成的作品《镜界》,此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沈少民的一首同题诗,诗中写道:“镜子/照着镜子/问//如果/你是我/你/在哪里”,在这件艺术作品中六只机械臂如同开圆桌会议一般围坐一圈,相互举着镜子彼此探照。沈少民说,镜子是自我身份认知的象征与意识,以及是否拥有自我意识的判定标准。镜子照镜子,将照镜子的主体和对象都抽象成镜子本身,消除了人类中心视角,还原观看、凝视、审视、认知的本体。镜像的映射是否能够还原真实,抑或只是真实的虚构幻影?镜像内外是真实世界不同角度与侧面的碎片式拼凑,还是完整的整体全貌?镜像的镜像隐喻着多重的现实,也是来自内部的观测,是对机器学习的哲学性反思。

艺术与科技结合可以说贯穿了此次展览的所有作品,而展览的问题意识让此次展览又别具思想的深度,它不仅展示了科技在创造与推动人类生活进步时的过程之美,亦尝试引领观者去思考科技深度介入的当代生活及未来。

希望展览 促进大湾区人工智能跟艺术的联动

此次展览亦引发了业界的广泛讨论。在开幕论坛上,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孟建民院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总规划师朱荣远、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发起人张宇星、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教授及博士生导师费俊、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范悦,与论坛主持人丁宁博士,围绕对AI与机器人发展的期待与顾虑、科技向善、科学+艺术的新路径等话题进行了深度对谈。

800x534_64d0d3b2023ed.jpg

800x449_64d0d3b205455.jpg

孟建民表示,“现在每个人,所有人类客体都在被技术所改造、影响,未来科技将会对人类有更强大的影响,人类会变得越来越所谓的‘人造’。这种情况下,人会在趋利避害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改造,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的自然属性会不断退化,科技属性会不断增强。”

朱荣远说,“科技从未停止发现规律,再利用规律去创造;艺术又是另外一种做法,它是自由自在的,始终在找缝隙,找宿主,寄身在某一种化体内生存。这两者融合在一起,一个冰冷,一个热情,会发生什么样的物理化学反应呢?”
张宇星表示,“我认为我们目前所面对的人工智能,其实更多的不再是科学技术的问题,它的哲学性、宗教性远远超过于它的应用价值,也不再是小范围人类社会内部的问题,而是有人和自然的通俗性。今天我们说的科技根本不是科技问题,而是一个科技生成法则问题。在哲学层面,现在这一波人工智能包括互联网,给整个人类的深层哲学思维提升了档次。”

费俊说,“既然展览是一场关于问题的演绎,莫不如我们将它变成一个问题的现场,我想一个好的展览生产的最大价值与知识,就在于激活我们对技术的思考。科学技术的发展究竟对人的生活、生命以及生态产生什么深远影响,艺术家需要作为人文学科的代表介入到技术,以人的视角思考技术究竟会产生什么。这种介入不是表面的技术批判,而是恰恰需要我们深度学习技术,获得对技术的理解和认知后产生出的思辨。”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AIRS院长徐扬生认为,科学与艺术无法分割,二者应该互相学习。他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促进大湾区人工智能跟艺术的联动,创造出更多富有创造性的作品,对时代和大湾区的发展作出贡献。

AIRS前执行院长杜子德表示:“这个展厅,我们试图用科学的装置来展现艺术,用艺术的思维和手段来展现科学,希望能够给深圳乃至全国的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一个有新意的地方。通过这些装置开启思维和想象力,探索生活、工作中艺术与科学的意味。”

采写:南都记者 谢湘南

编辑:谢湘南

4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