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溥仪 (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乳名午格, [97 ] 字曜之,号浩然。清朝末代皇帝。是道光帝 旻宁 的曾孙、醇贤亲王 奕譞 之孙、 光绪帝 之侄,摄政王 载沣 长子,母亲是 苏完瓜尔佳·幼兰 。1908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 [1-2]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三岁即帝位,由其父摄政。 宣统三年(1911年) 辛亥革命 爆发,民国元年(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 清朝 统治结束。仍居清宫,享受民国临时政府议定的清室退位优待条件。民国六年(1917年) 张勋 曾拥其复辟,十二日而败。民国十三年(1924年) 冯玉祥 发动 北京政变 ,废除大清皇帝称号,迁出皇宫。次年在天津继续从事复辟活动。 九·一八事变 之后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 伪满洲国 的傀儡皇帝,年号 康德 (1934年—1945年),所以又称“康德皇帝”。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苏军逮捕入伯力监狱。1950年移交中国,被监禁于抚顺。1959年大赦释出。后担任全国政协委员、 中央文史馆 馆员等职务。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尿毒症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先葬于 八宝山 ,1995年迁于 清西陵 崇陵 (光绪陵)附近的 华龙皇家陵园
溥仪一生四次结婚,娶过五个女人,最后一次婚姻是在1962年与 李淑贤 结婚。溥仪著有自传《 我的前半生 》,于1964年4月由 群众出版社 出版。其独特的富有戏剧性的经历,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其中电影《 末代皇帝 》,曾荣获1988年 奥斯卡金像奖 等众多奖项。 光绪 三十二年(1906年)春正月十四日(2月7日 [92 ] ),溥仪出生在北京 醇亲王府 。是清宣宗道光帝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与侧福晋刘佳氏之孙,摄政王载沣与嫡福晋苏完瓜尔佳·幼兰之子。 苏完瓜尔佳氏是慈禧的心腹重臣 荣禄 的女儿,慈禧很喜欢收养在宫中,就把这个瓜尔佳氏指婚给载沣。时载沣的生母刘佳氏已为他定亲,奏告慈禧太后。慈禧坚持给载沣指婚,刘佳氏只有将儿子已订婚之福晋退亲。“ 戊戌政变 ”之后,慈禧就想着废掉光绪,光绪又没有儿子,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12月24日,慈禧太后懿旨由 载漪 的儿子 溥儁 做“大阿哥”,将来继承同治帝为嗣,兼祧光绪帝为嗣。 [91 ]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慈禧废除“大阿哥”这个名号地习。废除称号以后慈禧年龄越来越大,光绪帝又没有儿子。此时慈禧和光绪帝的关系非常不好。
光绪三十四年冬(1908年),光绪帝 载湉 病重,慈禧太后下令将溥仪养育在宫中。消息传来,醇王府顿时发生一场大乱。溥仪的祖母老福晋刘佳氏刚听完载沣带回来的懿旨就晕厥过去。未来的皇帝溥仪连哭带打不让内监抱走。溥仪的乳母王焦氏抱着溥仪一起进宫。11月14日光绪帝棕朵市禁去世,慈禧太后命溥仪继承皇统,过继于 同治帝 载淳,同时兼承光绪帝之祧,一人祧两房 。尊祖母慈禧太后为太皇太后。次日,慈禧太后病逝 。尊封文宗祺贵妃佟佳氏为皇祖祺皇贵太妃( 端恪皇贵妃 ),穆宗瑜贵妃赫舍里氏为皇考瑜皇贵妃( 敬懿皇贵妃 ),珣贵妃阿鲁特氏为皇考珣皇贵妃( 庄和皇贵妃 ),瑨妃西林觉罗氏为皇考瑨贵妃( 荣惠皇贵妃 ),大行皇帝瑾妃他他拉氏为皇考瑾贵妃( 端康皇贵妃 )。并颁布大行皇帝的遗诏。此时安庆发生兵变,被清军剿灭。 11月,颁大行太皇太后遗诰,诏四时祭飨祝版,醇贤亲王称曰“本生祖考醇贤亲王”,嫡福晋称曰“本生祖妣醇贤亲王嫡纸符键福晋”。12月2日,溥仪在 太和殿 即位,由光绪皇后 隆裕太后 和载沣摄政。第二年改年号为“宣统”。加庆亲王 奕劻 以亲王衔并 世袭罔替 ,贝勒 载洵 载涛 加郡王衔。 并且设立禁卫军,命贝勒载涛、 毓朗 、尚书 铁良 专门管理训练。 张之洞 兼督办 川汉铁路 大臣。

爱新觉罗·溥仪 在位时期

宣统元年(1909年)正月,清廷设置 呼伦贝尔 沿边 卡伦 ,重整海军,命肃亲王 善耆 、镇国公 载泽 、尚书铁良、提督 萨镇冰 筹划重整海军的事宜,命庆亲王 奕劻 总司稽查事务。罢免铁良专司训练 禁卫军 大臣。 闰二月,下诏责成 预备立宪 ,避免部臣、封阿戏炒钻疆大吏因循敷衍,逃避责任。 命前内阁学士 陈宝琛 总理 礼学馆 。3月,再次裁撤奉天巡警道。增设洮昌等处兵备道,临 长海 等处分巡兵备道。改 奉锦山海关道 为锦新等处兵备道兼山挨辩桨海关监督, 东边道 为兴凤等处兵备道。6月,免去庆亲王奕劻管理 陆军部 事务之权。 吕海寰 被罢,以 徐世昌 充督办 津浦铁路 大臣, 沈云沛 为副职。 8月,考察宪政大臣 李家驹 进《日本司法制度考》等书。
宣统二年(1910年)正月, 同盟会 发动 广州新军起义 ,失败。2月,下诏命新噶勒丹池巴罗布藏丹巴代理 前藏 的事务。 葛宝华 死后,调 荣庆 为礼部尚书,以 唐景崇 学部 尚书。3月, 王士珍 因病被罢免,命 雷震春 署江北提督。 革命党人 汪兆铭 (汪精卫)、 黄复生 、罗世勋密谋以炸药刺杀摄政王载沣,被发觉后逮捕下狱。 7月,贝勒 载涛 上奏考察各国军政的结果, 清廷以 毓朗 、徐世昌为 军机大臣 。9月, 资政院 举行开院典礼,监国摄政王载沣亲自前去并且颁布训词。 10月,下诏改于宣统五年(1913年)开国会,并且命 溥伦 载泽 充纂拟宪法大臣。 11月,庆亲王奕劻上奏请求免去军机大臣及总理外务部的职务,清廷下诏挽留。资政院请求下达 剪发易服 的上谕。
宣统三年(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消息传来,清廷一片慌乱。溥仪下《 罪己诏 》,派陆军大臣 廕昌 北洋 军队两镇南下,同时命海军驶入武汉江面配合陆军作战。但廕昌指挥不动北洋陆军。在“养病”的 袁世凯 一直密切注视局势的变化,同在北京官场和北洋陆军中的心腹 徐世昌 段祺瑞 等保持着联系,对政局了如指掌。武昌起义的胜利,引起帝国主义的仇视,各国公使一致促请清廷起用袁世凯。清廷不得已任命袁为 湖广总督 ,令其督师南下。袁世凯以脚病未好为借口,不肯应命,暗中却操纵北洋军怠战,并提出组织 责任内阁 ,给他指挥水陆各军的全权等条件,要挟清廷。清廷被迫召廕昌回京,任命袁为 内阁总理大臣 和节制水陆各军。袁世凯在 彰德 “遥领圣旨",下令北洋军向革命军进攻。11月2日攻下 汉口 后,即按兵不动,而后带卫队抵京。16日组成责任内阁,迫使载沣辞去监国摄政王职务,袁世凯总揽政府大权,接着便下令 北洋军 猛攻 汉阳 ,炮击武昌。 南北内战爆发后, 华南地区 各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朝中央,但清廷仍控有数个北方省份。最后 孙中山 袁世凯 密约,若袁世凯能使溥仪退位,就让他担任元渗战 大总统 。袁世凯便一面胁迫,一面劝说好让拔促主溥仪退位。袁世凯一面施加压力,一面提出优待条件作为诱饵。南北和议代表先后举行了5次会议。除讨论军队停战和政权体制问题,还议定了溥仪退位的优待条件。经多次磋商,双方达成优待清室条件八条:清室退位后暂居宫中,日后移居 颐和园 ;仍用皇帝尊号,民国政府以外国君主之礼相待;每年提供400万两的费用;特别保护皇家私有财产等等。
民国元年(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临朝称制,以太后名义颁布《 退位诏书 》,溥仪退位。退位诏书中说:“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立宪共和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民国政府与清室协商,保留了许多对皇室的优待条件,承诺每年支付清室费用400万两银元,新币发行后,改为400万元,民国政府同意溥仪暂居 紫禁城 ,史称“ 逊清小朝廷 ”。 紫禁城时期,溥仪虽然已为退位皇帝,但仍住在 紫禁城 内,生活费用由民国政府拨给,照旧过着皇帝的生活,其御茶膳房仍保留。所以,在用膳的奢侈,排场程度上毫不逊色从前皇帝生活。 民国元年(1912年)9月10日,隆裕太后为六岁的溥仪请了师傅,开始读书。书房先设在 中南海瀛台 补桐书屋。曾是慈禧软禁光绪皇帝的地方。众多的师傅中, 陆润庠 徐坊 、陈宝琛、 朱益藩 梁鼎芬 先后教汉文, 伊克坦 教满文。在读书的六、七年里,溥仪学的主要是 十三经 、古诗、古文以及《 大学衍义 》、《 朱子家训 》、《 庭训格言 》、《 圣谕广训 》、《 御批通鉴辑览 》之类,没有学过算术,也没有学过地理、历史。
民国二年(1913年)元旦,袁世凯派人给溥仪拜年,对小朝廷仍然效忠。2月22日,隆裕太后去世,袁世凯通电吊唁,全国 下半旗 致哀,谥号 孝定景皇后 。溥仪退位仍在宫中的时候仍用宣统纪年,有 内务府 宗人府 慎刑司 ,有 内监 ,故臣赠谥,不改衣冠。触犯王法者由慎刑司处治。
民国三年(1914年)11月,民国参政院提出“维持国体建议案”,要求政府对逊清小朝廷予以管制。袁世凯不得不派人向溥仪提出七条“善后办法”:其一、尊重 中华民国 ,废止与国法令抵触行为;其二、用 民国纪年 ;其三、赏赐只能用于家庭和家族,官民只能赐物,不能赐谥;其四、 皇室 机关不能对人民发告示,给处分;其五、皇室人员用民国服装;其六、由民国 司法厅 办理宫内犯罪案件, 执事 太监 违规由专任内廷警卫的护军长官处理;其七、裁 内务府 慎刑司 1917年的溥仪
民国六年(1917年)6月14日, 前清 遗臣 张勋 以调解段祺瑞代表的国务院与 黎元洪 代表的 总统府 之间的矛盾为名,率 定武军 4000人入京,把黎元洪赶下台。7月1日,张勋兵变,宣统复辟,年仅12岁的溥仪又坐上龙椅,大封群臣:封赠黎元洪为一等公,任命张勋、王士珍、陈宝琛、 梁敦彦 等为内阁 议政大臣 ,万绳式、 胡嗣瑗 为内阁 阁丞 ,梁敦彦、王士珍、 张镇芳 雷震春 、萨镇冰、 朱家宝 詹天佑 沈曾植 劳乃宣 李盛铎 贡桑诺尔布 为外务、参谋、度支、陆军、海军、民政、邮船、传、学、法、农工商、理藩等部大臣,徐世昌、 康有为 弼德院 正副院长,还任命了各部尚书和督抚。7月3日,段祺瑞出兵讨伐,12日,张勋逃入荷兰大使馆,次日溥仪宣布第二次 退位 复辟期间曾有1架共和飞机在紫禁城上空投下小炸弹,炸到了紫禁城 东六宫 当中的 延禧宫 ,使当时的建筑轻度损坏。这被认为是东亚第一次空袭轰炸。
民国八年(1919年)2月22日, 大英帝国 苏格兰 籍军官 庄士敦 至北京紫禁城,担任溥仪 帝师 ,教育溥仪英文、数学、 世界史 、地理。溥仪因此眼界大开,开始穿西服,并且剪辫,但是遭到 陈宝琛 郑孝胥 等保守人士的反对。溥仪本人离开紫禁城的愿望更为迫切。他一方面是受了英文教师庄士敦的影响,希望能出洋留学,另一方面他“比任何人都更能感到自己处境的危险”。 他甚至和 溥杰 、庄士敦秘密制定了逃出紫禁城的计划,只因王公闻讯阻止才未实现。 [25-27]
民国十年(1921年),溥仪与端康太妃( 瑾妃 )因范一梅辞退事件,爆发激烈冲突。原本二人关系不错,端康太妃在四位太妃中年纪最轻,思想也比较开明,隆裕太后去世后一直被溥仪称为“皇额娘”。溥仪的祖母刘佳氏和生母苏完瓜尔佳氏一同被端康太妃召入宫中,受到训斥。幼兰因个性极强,受不了这个刺激,从宫里回去后就吞 鸦片 烟自尽,时年37岁。这件事给溥仪造成的打击很大。
民国十一年(1922年)11月16日开始几乎每天必做的工作之一就是他以鉴赏为名,调阅清宫收藏书画。12月1日,溥仪大婚,娶了一后一妃。皇后是 婉容 妃子 文绣 。在紫禁城中,溥仪或读书吟诗、作画、弹琴,或捏泥人、养狗、养鹿,有时还到宫外坐汽车,逛大街。

爱新觉罗·溥仪 津门风雨

主词条: 北京政变
民国十三年(1924年)10月22日夜, 第二次直奉战争 中直军第三军总司令 冯玉祥 突然倒戈回京,软禁了贿选总统 曹锟 ,导致了 吴佩孚 的垮台。这一政变对缓终结束 北洋军阀 的统治客观上起了进步作用。但冯玉祥很快发现他又处于旧势力的包围之中,“革命”举措步步维艰, 于是,索性于11月5日,无视优待条件,派 鹿钟麟 带兵入紫禁城,逼溥仪离宫并获得大量宫中财物。民国十三年(1924年)11月4日,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摄政内阁会议决议修正《清室优待条件》,规定:“清室应该按照原优待条件第三条,即日移出宫禁。”执行者为警卫司令鹿钟麟、警察总监张璧,而以李煜瀛为国民代表会同办理。 5日上午10时,鹿钟麟等与溥仪方面接洽,经反复协商,溥仪仍不肯即日迁出,最后,不得不采取果断措施,强行责令溥仪出宫。下午3时,以五辆汽车护送溥仪及其妻妾由神武门离开皇宫迁居后海甘水桥醇王府。 继而于11月29日又逃进日本公使馆 。次日,日本公使 芳泽谦吉 对外界宣布“容留”溥仪。 [31-32]
面对 国民军 的步步紧逼,曾经为帝的溥仪是难以忍受的。北京政变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他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如何能逃出国民军的监视,尽早远走高飞,准备复仇。对此时的溥仪来说,离开眼前这个是非之地才是当务之急。
民国十四年(1925年)2月,溥仪移居 天津租界 张园 静园 ,与清朝遗老遗少以及 张作霖 、段祺瑞、 吴佩孚 等往来,谋划“复号还宫”,再次复辟,是为“ 后逊清小朝廷 ”。民国十五年(1926年),冯玉祥的国民军被迫退出北京后,吴佩孚和张宗昌的“直鲁联军”进驻。当时,清室方面公然以内务府名义移书国务院及吴佩孚,谋求溥仪复宫并恢复原《清室优待条件》。一时反响甚烈,各报纸加以披露,众议院议员李燮阳、全国商联会等纷纷提案反对,章太炎亦电诘吴佩孚。政府方面则实已密谋计议推翻故宫现状的折衷方案。而1924年与故宫同时收封的颐和园,此时被联军交给了清室。
溥仪被 逼宫 后,日本各大报章都刊登出同情溥仪的文章,为以后建立伪 满洲国 造势。不久,被日本人护送到 天津 。到了天津的溥仪,就放开了手脚,打破了自己在紫禁城时的种种陈旧规定。溥仪把大量的金钱都花在了如何装扮自己上,用外国的衣饰来装扮自己,带着自己的一妻一妾出入各种场所。西方的文化,已经慢慢的侵蚀了溥仪。而且,在天津的溥仪似乎又找回他 清朝皇帝 的感觉,在外国 租界 里,他受到了极高的待遇,不仅在这些外国人当中恢复了自己皇帝的称呼,一些只对外国人开放的场所还特殊为他开放,他充分的享受着他“特殊 华人 ”的殊遇和荣耀。对溥仪来说,保持现有的生活状态,甚至是超越,只能通过恢复自己的地位来实现,而这一切,在溥仪不断形成的复辟思想中,又起到了 推波助澜 的作用。
溥仪在租界期间受 列强 尊重,这些国家领事、驻军司令尊称溥仪皇帝,在溥仪生日会到场祝贺,并在各国国庆等节日的时候邀请溥仪出席。 通过庄士敦,溥仪认识了 英国 领事 和驻军司令,并辗转的认识许多人。尽管各国给予溥仪足够的礼遇,但真正能给他提供他所需要的支援的却寥寥无几,很多国家都只是处于政治的需要时才想到他这个前清皇帝。 对于到访的 军阀 ,无论大小都积极与他们接触,建立良好的关系,希望从中获取支持。然而在天津的几年里,让溥仪的自尊心不断的受到打击,各方势力的冷淡又让溥仪想到了一直庇护他的 日本 。为了进一步说服溥仪,日本方面派出了 土肥原贤二 来游说溥仪。尤其是他们提出新国家是溥仪做皇帝的帝国,这个诱人的条件使得溥仪再也按捺不住,几乎毫不犹豫的同意了土肥原贤二所开出的所有条件,即刻动身去东北。

爱新觉罗·溥仪 担任执政

主词条: 九一八事变
从1925年到1932年,溥仪在天津生活了七年,这七年是他在各派遗老、各种主意之间摇摆的七年,也是他积极活动、寻求复辟的七年。对于与日本相互勾结以实现复辟的梦想,溥仪并不否定,他曾说:我在日本公馆里住了些日子,到了天津之后,我一天比一天更相信,日本人是我将来复辟的第一个外援力量……我拉拢军阀、收买政客、任用客卿全不见效之后,日本人在我的心里的位置,就更加重要了。
民国二十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并很快占领了全东北,为日本实现分裂中国、建立傀儡政权奠定了军事基础。溥仪于同年11月在日本驻屯军司令官土肥原贤二的帮助下从天津潜赴 旅顺 ,不久到 奉天 民国二十一年(大同元年、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持溥仪在东北地区建立伪 满洲国 。9月与日本签订了《 日满议定书 》,日本政府正式承认伪满洲国,而伪满洲国承认日本在满洲的特殊利益。
溥仪自是年3月1日至民国二十三年(大同三年、1934年)2月18日任伪满洲国执政,建年号为“ 大同 ”。3月6日,清朝废帝溥仪在日本特务的严密监视下秘密来到“ 汤岗子温泉 ”,并与关东军司令官 本庄繁 的代表 板垣征四郎 签定了“汤岗子温泉密约”,密约内容主要包括:“(一)伪满洲国的治安维持及国防委以日军;(二)国防上所必需的铁路、港湾、水路、航空路的管理及新建均委以日本;(三)任命日本人为伪满洲国参议,中央、地方的官署也要任用日本人。他们的选任、解任需经关东军司令官的同意;(四)以上宗旨及规定是将来两国缔结正式条约时的基础。而溥仪在这封书信上所签字落款的时间是3月10日,这是关东军为了使本书信有效化、合法化 民国二十三年(康德元年、1934年)3月1日,溥仪在“ 新京 ”南郊杏花村举行登基典礼,改国号“满洲国”为“大满洲帝国”,改称“皇帝”,改元“ 康德 ”。还兼任伪“满洲帝国”陆海空军大元帅、“满洲帝国”协和会名誉总裁。日本关东军司令官率日本200多名官员出席仪式,并与出任“满洲帝国”总理大臣的 郑孝胥 换文,表示当场予以承认。溥仪作为当时 亚洲 一个政治人物两次登上《 时代 》周刊,特别是该周刊有关“解决远东危机的四个人”的画像中。
民国二十四年(康德二年、1935年)4月6日,溥仪首次访问日本 东京都 。民国二十九年(康德七年、1940年)6月26日,溥仪第二次访问日本东京都,日本 昭和天皇 裕仁亲自迎接。据美国《历史》杂志报导,民国二十九年(康德七年、1940年),溥仪秘密联系 萨尔瓦多 外交代表团人员,希望能逃亡萨尔瓦多,摆脱日本人控制。萨尔瓦多外交代表团人员返国后,将溥仪的意愿报告给萨尔瓦多总统 马丁内斯 。正好马丁内斯是一个神秘主义者,他认为溥仪前往萨尔瓦多是上天的安排,便不顾与日本关系恶化的危险,亳不犹豫地答应了溥仪的请求。马丁内斯认为和溥仪都是蚂蚁转世,他曾对萨尔瓦多外交代表团人员说:“杀死一只蚂蚁,比杀死一个人罪行严重得多!”
民国三十年(康德八年、1941年)10月,又有 萨尔瓦多 外交代表团人员到达 新京特别市 (今吉林省长春市) ,溥仪把逃亡萨尔瓦多的计划告诉了一名伪满洲国禁卫队军官,打算让伪满洲国禁卫队护送自己前往萨尔瓦多大使馆,然后再装扮成大使馆职员逃离伪满洲国。没想到的是,伪满洲国禁卫队早被 日本关东军 收买,那名禁卫队军官向日本关东军告密,溥仪逃亡计划完全失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立即派出宪兵队,将萨尔瓦多外交代表团人员驱逐,关闭萨尔瓦多驻伪满洲国大使馆和数间萨尔瓦多驻伪满洲国贸易公司以作惩罚,从此萨尔瓦多中断与日本的外交结盟关系。日本关东军人员前往伪满洲国宫内府向溥仪提出威胁性交涉和斥责。
民国三十四年(康德十二年、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并进攻伪满洲国,伪满洲国政权覆灭。 8月11日溥仪和随身官员及家属乘火车南逃,13日到达通化县大栗子沟。8月15日, 日本投降 ,溥仪颁布《 退位诏书 》。 8月19日,溥仪在沈阳 东塔机场 候机,准备前往日本,与日本 关东军 的将兵们于奉天机场的候厅室被 苏联红军 空降逮捕 [42-43] ,留在通辽至8月20日。 [44-45] 8月21日,溥仪被1架 杜格拉斯 载到苏联 赤塔 一号 军用机场 ,被囚于莫洛可夫卡30号特别监狱直到11月初。 后被拘押在伯力45号特别监狱直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春。 [47-48] [49-50] 然而,在拘留所里受到优厚的待遇,令溥仪多次上书向苏联表示愿意永久居留苏联 ,请求加入 苏联共产党 ,但也有推测认为有可能是溥仪害怕日后追究责任,故而申请永居。 [52-53]
溥仪出庭作证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春夏之交,苏联内务部门对溥仪以下各伪满大臣开始了一系列传讯。溥仪开始不知道苏方这样做是为什么,直到8月苏方通知他到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当证人,他才明白。溥仪在苏联军方押解下前往日本。1946年8月10日,溥仪作为证人出席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在法庭上,溥仪陈述了日本帝国主义奴役满洲的计划和实施过程。他详细叙述了“ 九·一八事变 ”后,天津日本驻军司令 香椎浩平 如何强迫他去旅顺,关东军参谋长 板垣征四郎 怎样威逼他从旅顺到长春去当“满洲国皇帝”,以及他如何遭受日本帝国主义者的监视,无权甚至无个人的人身自由。当溥仪控诉日本人杀害他妻子谭玉龄时,情绪开始失控,他用手使劲地拍打证人台。在讲到天皇裕仁送给他天皇神器宝剑和镜子时,溥仪再次无法抑制激动的情绪:“当我拿着这些东西回家时,家里人都哭了。这是我这一代人的耻辱。”日本战犯的辩护律师认为这是攻击 日本天皇 的祖先,溥仪大声回击:“我可没有强迫他们,把我的祖先当他们的祖先!”这句话引起哄堂大笑。但是,被转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后,溥仪承认由于惧怕日后被中国政府追究,作证时将部分责任推卸给日本方面(含如何到达内满洲),在部分涉及双方责任的地方皆有所保留。 从8月16日起,溥仪连续出庭8天,创下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单人作证时间最长的纪录。作证完毕后,他又回到了收容所,继续他的特殊俘虏生活。
1947-1948年,溥仪被前苏联转移到同一城市的另一个看守所里,他仍享受与其他被拘人员不同的生活待遇。如仍可单独用餐,不必参加劳动,甚至不用打苍蝇、蚊子。
1950年7月30日,苏联通知溥仪引渡回中国时,他在45号收容所再次向翻译别尔缅阔夫提出留在苏联的要求 。8月1日,溥仪与其他伪满洲国263名“战犯”在 绥芬河 由苏联政府移交给中国政府,送 抚顺战犯管理所 受到约十年的思想再教育与劳动改造。编号是981。 [56-58]

爱新觉罗·溥仪 获得特赦

1956年11月15日, 毛泽东 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讲话,发表《 论十大关系 》的基本观点,明确提出溥仪等人是“大 蒋介石 ”,对他们处理方式,只能是逐步地改造,而不能简单地处决。从这以后,溥仪在 抚顺战犯管理所 度过三年时光。其间,他认真进行改造,或者在东北各地参观游览,或者专心写前半生的自传,或者在高墙内的医务室以及房前屋后参加轻微劳动。 毛泽东与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一起(1962年)
1959年12月4日上午,抚顺战犯管理所首批特赦战犯大会召开。由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 的代表宣读给特赦人员的通知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赦通知书-1959年度赦字001号。溥仪特赦后,在妹妹家住了半个月以后,溥仪搬到了政府安排的一间旅馆里。
1960年2月16日,溥仪拿着 北京市民政局 的介绍信到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植物园报到。2月18日,溥仪正式上班。第一个月,溥仪只负责浇水和搞卫生;第二个月转到扦插繁殖温室。三个月以后,溥仪先后分配到观察温室和繁殖温室。
1964年,调到 全国政协 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任资料专员,并担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和中央文史馆馆员。
1966年, 文化大革命 开始。8月下旬,溥仪家里受到了红卫兵的冲击,溥仪被迫参加劳动改造。 后因 周恩来 将溥仪列为保护对象之一,并未遭到文革冲击。 12月23日,溥仪因患 尿毒症 ,住进了北京人民医院。 1967年,溥仪因患尿毒症病倒。 周恩来 总理闻讯后指示将他安排到首都医院进行中西医会诊。在病情最危急时,周总理又指派 蒲辅周 去给他看病,并转达周总理对他的问候,后因医治无效,于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时30分去世。溥仪的遗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规火化,骨灰安放在北京 八宝山革命公墓 。1995年,他的遗孀李淑贤将他的骨灰葬于北京西南120千米的河北省易县 华龙皇家陵园 ,溥仪墓在 清西陵 附近。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的称呼都是宣统帝或者清废帝、末代皇帝、逊帝等,因为他没有庙号和谥号,他去世时是平民身份,所以没有谥号。但爱新觉罗家族在台湾的后裔于1967年给溥仪上了庙号“ 宪宗 ”和谥号“配天同运法古绍统粹文敬孚宽睿正穆体仁立孝襄皇帝”。“但溥仪所谓的谥号,庙号并不算是正式的谥号、庙号,这个庙号和谥号是家族内定的,未获国民认可。
丁巳复辟时北京街头挂起龙旗
民国六年(1917年)5月,张勋以调解“ 府院之争 ”为名,带3000 辫子军 入京。6月30夜,张勋等潜入故宫,与 陈宝琛 等会议,将复辟事告知前清宗室。7月1日凌晨,张勋率康有为、王士珍等50余人进入宫中。 [93 ] 溥仪将当天改为宣统九年。溥仪连发九道上谕封官授爵:封黎元洪为一等公;授七位内阁议政大臣,他们是张勋、王士珍、陈宝琛、梁敦彦、刘廷琛、袁大化、张镇芳;授各部尚书:梁敦彦为外务部尚书、张镇芳为度支部尚书、王士珍为参谋部大臣、雷震春为陆军部尚书、朱家宝为民政部尚书;授徐世昌、康有为为弼德院正副院长;授赵尔巽等为顾问大臣;授原各省督军为总督、巡抚;授张勋兼 直隶总督 北洋大臣 ,仍留北京; 冯国璋 两江总督 南洋大臣 等。7月2日,授瞿鸿等为大学士,补授 沈曾植 为学部尚书、萨镇冰为海军部尚书、 劳乃宣 为法部尚书、 李盛铎 为农工商部尚书、 詹天佑 为邮传部尚书、贡桑诺尔布为理藩部尚书。 [94 ] 要求全国“遵用正朔,悬挂龙旗”。当天,北京街上出现大门挂龙旗的现象。
7月12日,段祺瑞率领的“ 讨逆军 ”进入北京,张勋的军队兵寡失败。张勋逃到 东交民巷 荷兰公使馆内。溥仪的师傅和父亲替他拟好批准张勋辞职的谕旨和退位诏书。
  • 伪满洲国“皇帝”
九一八事变之后,溥仪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9月与日本签订了《 日满议定书 》,成立伪满洲国,自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的两年间溥仪在伪满洲国执政。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3月1日,在日方导演下,溥仪“藉口全东北官绅士民各团体拥护之热诚”,第三次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满洲帝国”,改称“皇帝”,改年号为“康德”。“康德”是 康熙 和清德宗 光绪 的缩称,意在纪念,并寄托了祗承 清朝 基业之愿。溥仪兼任伪“满洲帝国”陆海空军大元帅、伪“满洲帝国”协和会名誉总裁。关东军司令官菱刈隆率日本200多名官员出席仪式,并与出任“满洲帝国”总理大臣的郑孝胥换文,表示当场予以承认。伪满洲国成立后,根据事先的安排,溥仪同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了《日满议定书》,使得日本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全面控制了伪满洲国。
关东军为了对外保持“满洲国”的“国家”样子,在“形式”和“礼仪”上也较为注意维护溥仪的“皇帝”尊严。安排溥仪外出巡幸。伪满14年间,溥仪曾到过奉天、吉林、哈尔滨、大连、旅顺、鞍山、本溪湖、安东、间岛、牡丹江、齐齐哈尔、佳木斯、锦州、阜新、葫芦岛、札兰屯、王爷庙、海拉尔等地。让溥仪以“满洲国”大元帅的身份参加“大典观兵”和“大典观舰”等军事检阅活动。但“满洲国”的一切行政大事,溥仪既没有决定权,也没有否决权。 溥仪访问日本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已经就任伪满洲国“皇帝”的溥仪,在 关东军 的安排下,乘坐 比睿号战列舰 访问日本。作为合作的标本,日方为这次访问下了不少工夫,所到之处,随处可见挥舞小旗欢迎的日本民众,表现“日满和谐”的姿态来。
对于这次访问,日本做了周密安排,组成了以 枢密院 顾问 林权助 男爵为首的14人接待委员会,军部派出“比睿”号战舰和多艘护航舰来大连迎接。溥仪登上日本战舰,检阅了日本“球摩”第12、15驱逐舰队。溥仪一行到达日本 横滨 后,乘火车前往东京,日本天皇亲自到车站迎接。随后溥仪由 秩父宫 陪同,乘宫廷仪装马车,来到天皇 裕仁 当皇太子时居住在 赤坂离宫 下榻。在日期间,溥仪先后检阅了日军近卫师团、羽志野骑兵第二联队及战车第二联队,并到曰陆军第一卫医院慰问了日本伤兵。

爱新觉罗·溥仪 史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