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起中国与巴林的经贸往来,巴林工业和商业大臣法赫鲁(Abdulla Adel Fakhro)表示自己就可以现身说法,他有着多年的一线经验。

在2022年11月被任命为工业和商业大臣之前,他在法赫鲁家族企业中供职超过20年之久。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此前和不少中国企业有密切的往来,行业包括电器、汽车和通讯,“无论在个人还是商务层面,我对中国人的印象都很好,很正面”。

作为履新后的第一次正式访华,他首先抵达广州,出席中国—海合会6+1经贸部长会。他告诉记者,中方和海合会各方就中海自贸协定的讨论十分成功,双方都同意尽快完成谈判环节。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10月2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中海自贸协定谈判表示,双方认为应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尽早达成中海自贸协定,一致同意共同展现灵活性,加快谈判进度,从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汇聚中海经贸合作动能。

希望吸引中国先进制造业

法赫鲁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巴林在历史上是商业贸易中心,主要从事航运和物流,而中国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在千年前就到过巴林,这是双方发展经贸关系的坚实基础。他注意到,尤其是在过去5年里,中国企业对巴林和海湾地区的兴趣在快速提升。

他说,在此访期间,巴林代表团会见了很多希望到巴林开展业务的中国企业,“当前巴林对引入信息通信技术十分感兴趣,而放眼全球,中国在这一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相关企业到巴林来投资将会是双赢的局面。”

巴林还希望吸引中国的先进制造业到巴林落地,例如电动汽车产业,当前海湾国家都在积极投资这一产业,与中国合作前景广阔。中国企业可以利用巴林作为基地,辐射西亚北非,为整个中东地区服务。

此外,法赫鲁还表示,巴林拥有强大的物流网络和基础设施,这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高度契合的。

他还特别向记者透露,从2024年1月起,巴林国家航空公司海湾航空(Gulf Air)将开通从巴林直飞上海和广州的航班,实现两国间的直飞。新航线开通后,两国的人员往来将更加便利,这不仅将提振两国间的旅游业,还会为两国的经贸合作带来新机遇。

据外交部网站介绍,中国在2012年至2020年期间是巴林第一大进口来源国。2021年,我国是巴林第二大进口来源国。2022年,我国重新成为巴林第一大进口来源国。2022年中巴双边贸易额20.2亿美元、同比增长13.9%。

早已开启了经济多元化

当前,很多海湾国家都开启了经济多元化的进程,不过法赫鲁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对于巴林来说经济多元化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我们从二三十年前就开始摆脱对油气资源的依赖”。

“如今,金融服务业是巴林经济的最大贡献者,能源产业已经位居第二,未来随着经济多元化的深入,能源产业在我们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重要性将进一步下跌。”他解释道。

巴林金融业发达,是海湾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巴林国内市场较小,商业运营成本在海湾国家最低,无增值税、所得税等各项税收,因此吸引了外资企业在此投资设立分支机构,作为通往海湾及中东国家的桥头堡。

法赫鲁告诉第一财经,到巴林投资有诸多优势,其中最为显著的是成本低,从房屋租金到生活成本,要比地区的主要城市低30%~50%。这主要得益于巴林对商业发展有较多激励措施,比如提供低价的土地和能源,企业由此可以在巴林获得较高的盈利。

法赫鲁还表示,巴林在海湾地区具有很高的区位优势,离地区最大经济体沙特阿拉伯只有30分钟的车程,同时巴林还与世界上很多国家达成了自由贸易协定。

法赫鲁总结道,基于以上原因,巴林是世界上接受外国直接投资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外国直接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几乎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

加快推进中海自贸协定谈判

法赫鲁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讨论中海自贸协定。当前,巴林和中国的双边贸易额屡创新高,并以非常积极的态势在发展。 因此,巴林认为自贸协定将会进一步升级和加速双边的贸易,以及与其他海合会国家的多边贸易。此次,中巴双方的讨论十分成功,双方都同意尽快完成谈判环节。他本人对在不久的将来达成协定表示乐观。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10月22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广州会见来华出席中国—海合会6+1经贸部长会的巴林工业和商业大臣法赫鲁。

王文涛表示,在两国元首的亲自关心和推动下,中巴关系取得长足发展,双边经贸合作持续深化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将为两国合作带来新机遇。中方愿同巴方一道,合力落实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经贸举措,加快推进中海自贸协定谈判,推动中海共同投资联合会运作取得更大进展,助力中巴贸易往来和投资合作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中国和海湾国家的能源和经贸合作发展迅速。中国同海合会六国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据外交部网站介绍,2022年,我国自海合会六国进口原油2.11亿吨、同比增长4%。中国与海合会国家2022年双方贸易额达3158亿美元、同比增长35.6%。

免责声明:

本网站标明来源的其他媒体信息,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