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好帅的楼梯  ·  vue中element的DatePicker ...·  22 小时前    · 
飞奔的杯子  ·  java.lang.NoSuchMethod ...·  3 月前    · 
鬼畜的蚂蚁  ·  python - ...·  1 年前    · 

由上海歌舞团创作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自2018年首演以来,至今已在全国多地上演。

7月16日开始,上海歌舞团在上海美琪大戏院开启《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百场驻演。

作为一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中共党员、上海地下党联络员李白烈士的事迹为原型,讲述了中共地下党员在上海和国民党特务机构之间,围绕“电台”展开的情报斗争;塑造了李侠和兰芬、报社秘书、摄影记者、裁缝掌柜、小学徒、黄包车夫、社长、卖花女等在内,九个形象鲜明的角色。

那么,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究竟为何能成为一部在近年来被圈内外热议的作品?

本文试从绘景、叙事、言情、设疑等四个方面作简单讨论。

未必所有的读者都看过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但是,肯定有不少人通过2020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镜头,欣赏过上海歌舞团带来的《晨光曲》。这个作品改编自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舞蹈段落《渔光曲》。

这个段落描绘了一幅上海老弄堂的清晨景象。借由约15位女舞者的群舞,大家会看到:姑娘们或对镜梳妆,或漫步雨巷,或沉迷女红,或生火做饭,或低喃私语、或颔首沉吟的美景。

在这段舞蹈里,观众可以看到生活,是江南里弄女性的真实写照;而把日常的烟火气和胭脂气,表达得诗意,打开观演的想象空间,是 《渔光曲》 段落的成功之处。

舞蹈动作设计的意象化,固然是这成功的重要因素;此外,笔者也想和大家分享段落中,“蒲扇”道具的运用。

不同于我们常见的“扇子舞”使用的大红折扇,编舞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将 “蒲扇” 作为道具,点题“上海”的故事场景,更重要的是,在女演员们所饰的海派女子手中:日常地,是生火的扇子,是引风的工具;抽象地,是梳妆的镜子,是刺绣的布面。

将日常生活进行提炼创作的场景还有很多,例如《渔光曲》之前的上海石库门清晨“浮世绘”,以及之后发生在裁缝铺里阔太太们的旗袍秀;又如开场不久,展现的上海报馆里忙碌的白领……通过舞蹈塑造群像和绘制场景,为整个作品的娓娓道来,打下讲述故事和表达情绪的基础。

舞剧,相较于其他舞蹈表演类型,强调“叙事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作为谍战题材的作品,叙事上更加考验创作者的巧思,稍不留神,就会落入俗套。笔者试以发生在“裁缝铺”的两段情节,来谈谈创作者的用心。

剧中的裁缝铺其实是“交换情报”的场所,那自然是“斗争”最激烈的地方。

有这么两段戏,可谓是 “暗斗” “明争” ,着实精彩。

第一段发生时,国民党特务已经对男女主的身份和裁缝铺的情况,产生怀疑。女特务头子前来试探,恰巧与女主角兰芬相遇;耐看的是,两者并非正面交锋的“双人舞”而是在女群舞之间穿梭而动,身姿妙曼的外表之下,是略带硝烟的较量,若离若离的走位之间,用眼神打探,是敌是友,已心知肚明。

第二段是“裁缝铺的倒带”,之所以这么形容,此时国民党特务已经“血洗”裁缝铺,掌柜遇害,铺子狼藉;男主角李侠来到时,“倒叙”便开始,他的独舞将自己代入到残酷的杀戮中,真相开始被还原。点点回闪的创作方式,使得作品重点没有落在枪声响起的“惨”,而是战友离逝的“哀”。

在该段落快结束的时候,李侠和裁缝掌柜,隔着时间进行了“密电”交换;或暗示着革命事业将永续,不因志士的离去而中断。

同样是回忆的段落,还被用在了李侠和兰芬这对男女主角的情感表达上。

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两人在 “卧室的回忆” ,该段落在发生在“裁缝铺的倒带”之前,小学徒被特务枪杀之后,此时男女主角发现危机已经悄然逼进,开始回忆自相识到相知,自排斥到走进,从共事到共险,从陌生到相爱。

“卧室双人舞”是不少舞剧里常见的情节,多用于表达男女之情;卧室的场景极具私密,卧室的意象又能引发想象;较有代表性的比如芭蕾舞剧《卡门》的《卧室双人舞》。

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自开头到结尾,出现了多段“卧室双人舞”。之所以“卧室的回忆”,最有代表性,是因为除男女主角的“大双人舞”外,回忆的时候,辅以三组男女舞者的“双人舞”穿插,好似交响曲般,层层叠叠,在过往的回忆里,完成了情感线的编织和升华:这一路上,是男女之间的情愫,更是对组织和家国的无限忠诚。

说到忠诚,在李侠和兰芬这对主角之外,“李侠-小学徒-裁缝铺掌柜”三人,因情报传递而达成的同志之情,在作品中也有 “三人舞回忆” 的呈现:眼前人和亡故者的同台在线,借助灯光对舞台空间的风格,三个角色在哭哭笑笑,打打闹闹之间,看似“不惊鸿”,实则是共产党人乐观英雄主义精神的表达。

在绘景、叙事、言情之外,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作为悬疑题材,和其他舞剧作品相比,在制造悬疑气氛方面,也是浓墨重彩。

开场和结尾的“雨中群舞”黑衣人持伞穿梭,想必是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整个作品还有两个不得不提的段落,是发生 “报社电梯”的三人舞 “黄包车夫遇捕”

“报社电梯”的桥段,是李侠和两位国民党特务的第一次近距离交锋,逼仄的空间里,紧张的气氛很快被营造,三个人用舞蹈语言梳理了敌对两方的人物关系。同样是“相遇时”矛盾冲突表达,创作者给李侠这位男性角色,设计的是“电梯”关门后的压迫感,阳刚之气欲图打开光明的力量感十足;而给兰芬这位女性角色,设计的是裁缝铺里,女性裙舞大开大合之间,阴柔之美缓缓逼近的对峙。

到了黄包车夫被捕的时候,舞蹈动作中,加入传统武术的元素,起跳、伸手、抬腿,线条流动的美感,在黑白强对比的灯光设计映照下,具有十足的电影感;再加上慢动作的运用,灯光配合制造的舞台蒙太奇,好似《骇客帝国》里,经典打斗场景的再现。

历史长河,家国情怀,男女之爱的表达之上,“悬疑”的融入,无疑是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出圈”,赢得更多人关注和赞誉的重要原因之一。

好的舞台艺术作品,是方方面面的努力得来的,从主题诞生到创作落地,从台前呈现到幕后制作。

而好的舞蹈作品,一定是回到舞蹈本身,探寻细节的美学。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恰恰如此追寻,终成圈内外聚焦的佳作。

广告人、评论人、制作人

本文首刊于《北京纪事》2021年第四期

标题等有修改调整

配图为剧照

来源 上海美琪大戏院

摄影 武奕彰 王徐峰

有染·与美好发生关系

舞 台|艺 文|悦 音|映 像

more:

专访·冯英 | 从《红色娘子军》的经典传承,到新创新作新普及

访谈·奥蕾莉·杜邦 | 我们一直在保持法兰西芭蕾学派的特色

探班·《回廊亭杀人事件》|当悲情的文化美感入浸悬疑

与宋欣欣聊 | 《悠悠视界》里的她,或她视界里的《悠悠视界》

评·丁一滕·《窦娥》| 反抗一切企图腐蚀我们的东西

评·陆帕《狂人日记》 | 一次心灵轮廓的描摹

评·专属版《宝岛一村》 | 北海的冰化了,春天来了

更多阅读 可点击

张艾嘉 | 桑吉加

张晋浩 | 佟欣雨 | 丁一滕 | 杨易

史依弘 | 林怀民 | 蒋瑞征 | 黄俊达

《伪君子》 | 《安魂曲》中文版 | 《手提箱里的死狗》

《夜半鼓声》 | 《秃头歌女》 | 《奥赛罗》

大剧场版《枕头人》 | 当代剧场版《等待果陀》

- 灵 魂 编 辑 部 -

执行编辑:Cheers

校稿:Miss Helen & Lucifer & Vane

责任编辑:Paula & Cheers

主编:许安琪 &阿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