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搬迁是一场生产力的自我革命,也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在移民搬迁引领和带动的这场革命中,群众思想观念、发展经济能力滞后于政策驱动的城镇化进程,农村改革滞后于搬迁变革带来的市场运行机制变化。搬迁后扶突破困局,要创新群众自我开发的致富之路、打开群众适应城镇生活的融合之门,让群众在稳定增收中增强融入城镇化的能力和自信,让群众在无差别化社区服务中加快融入城镇化的生活方式和节奏。   一、移民搬迁现状   镇坪县脱贫攻坚期建成移民搬迁安置社区39个,搬迁6534户19056人,占总人口的32%,集中安置率81.9%。   (一)安置社区现状。从规模看,300户以上5个、300户以下100户以上14个、100户以下50户以上11个、50户以下的9个。从区域看,城镇安置社区12个,搬迁3406户10062人,占比52.8%;乡村安置点27个,搬迁3128户8994人,占比47.2%。从设施配套看,39个搬迁安置社区水、电、路、讯、排污、环卫等基础设施完善,主次干道及连户小巷硬化、绿化、净化、亮化全部到位,其中5个融合型社区配备有社区办公服务用房、活动广场和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   (二)搬迁对象情况。共搬迁群众19056人,从搬迁类型看,扶贫搬迁3815户10692人、占比56.1%;避灾搬迁1618户5108人、占比26.8%;生态搬迁1101户3256人、占比17.1%。从人口结构看,60岁以上老人4000余人,在校学生3000余人,劳动力10000余人,残疾、五保户2000余人。留守妇女儿童户占总户数的30%左右。从就业情况看,外出务工3500余人,自主创业500余人,就地就近就业2200余人,发展农业生产3000余人,家有老小无法就业的800余人。从创业条件看:无法离土创业的2500余户,可离土创业的3000余户,无力耕种又无力创业就业的1000余户。从居住情况看,一户多居700余户。从收入情况看,除务工收入外,70%左右搬迁群众无其他收入来源。   (三)搬迁户资源资产现状。搬迁户迁出地无法管理利用的闲置土地10000余亩、户均1.5亩,林地40余万亩、户均60余亩,宅基地3500余亩、户均0.6亩。   (四)迁出地基础设施现状。迁出地80%以上通产业路,100%通照明电,80%以上通动力电,70%以上通自来水,整自然组搬迁40余个。   二、移民搬迁安置困局及原因浅析   搬迁带来的历史性变化,已形成积极广泛共识。但在实践中也还存在一些阶段性的矛盾和问题,概况主要为“五困”:   本源之困——困在“思想不通”。搬迁户长期居住在偏远地带,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跨越式融入现代生活,短时期从思想上难以融入。也有少数群众认为是政策引导下被动搬迁的,困难理应由政府解决,自我发展的主体意识不强、主动性不强,存在着严重的“等靠要”思想。   发展之困——困在“居有业难”。产业基础薄弱,与搬迁相配套的后续产业发展滞后,即使有适合搬迁户发展的产业,也无法解决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搬迁群众从农耕生活过渡到市场浪潮,适应市场经济规则、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收入的能力不足,缺乏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理念与谋生技能。文化程度偏低,特别是留守老人、留守妇女,除掌握基本种田、养殖技术以外,普遍缺乏一技之长,自身发展能力严重不足,导致内生动力缺乏。   三是经营之困——困在“资产闲置”。搬迁群众资源资产主要是宅基地、承包地、林地“三块地”,大部分群众搬迁前主要靠经营“三块地”实现收入,但搬到安置社区后,因距离较远,经营成本高等原因,无法继续经营,导致大量闲置,无收益。同时,“三块地”普遍偏远,搬迁群众经营理念、经营手段缺乏,经营难度大、效益低、盘活不易。   四是基础之困——困在“配套不足”。“搬得出”任务圆满完成,但公共服务设施与群众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水、电、路、网、污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完善,活动场所、健身器材、活动中心以及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大部分未配置,群众就医、孩子上学难问题依然存在。   五是管理之困——困在“服务不优”。从农村迁入社区,短时间内难以改变长期养成的独居生活习惯。大部分安置社区没有专业的社区化管理组织,自我管理功能没有得到发挥。缺少政策引领,经费没有保障,标准化管理模式难以推行。   三、破解困局的对策及建议   (一)改革产权制度,推动“资源入市”。搬迁已将群众资源资产与居住地进行了物理分割,原居住地的“三块地”管理难、经营难,效益低下。必须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三权分置”,在保障搬迁群众原有享受的生态补偿、农业补贴等政策权益的基础上,按照“保底收储—发展产业—收益分红”的程序,把搬迁户的“三块地”进行统一收储,集中开发,采取“政府+专业合作社+公司+贫困户”的产业模式,完善利益链接机制,实现效益最大化,切实增加搬迁群众的固定收益。   (二)创新产业模式,使户户有其业。探索“搬迁户+”模式。探索“搬迁户+公司”“搬迁户+合作社”等产业发展模式,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搬迁户发展药材、腊肉、洋芋等特色产业。结合安置社区实际,积极推动发展家庭农场、乡村旅游、康养度假、民间工艺等产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苏陕协作、陕南循环发展等产业发展项目,优先向安置区倾斜,培育支持安置区及其附近园区、企业、合作社、产业协会加快发展,提升其带动安置社区群众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设立移民产业发展基金,对实施创业的搬迁户进行奖补、扶持,亦可投入企业,通过产业合作、项目合作的模式入股分红。   (三)开发就业渠道,让劳者有其岗。按照“人员底数清、劳动能力清、就业状态清、就业意愿清、培训需求清”“五清”工作思路,调查核实搬迁群众的就业情况,形成了搬迁劳动力就业台账,列出就业岗位、就业培训、就业帮扶3张清单,精准掌握搬迁劳动力情况。对有就业意愿搬迁劳动力有针对性的实施技能培训,对未就业搬迁劳动力通过信息平台、上门服务等方式进行一对一“滴灌式”岗位信息推送、对接,实现搬迁劳动力就业培训和信息对接“两个”全覆盖。鼓励搬迁群众通过发展产业、自主创业就业;充分挖掘本地园区、项目中的就业岗位,优先安排搬迁群众就业;通过培育人力资源公司、农村劳务经纪人、务工带头人,组建专业化的务工团队,打造劳务品牌,大力开展有组织转移就业;采取“新社区工厂+贫困户”发展模式,引导新社区工厂发展壮大,带动更多的群众实现居家就业;针对搬迁家庭中“一有两无”人员(有劳动能力、无法外出、无业可扶),合理开发保洁、安保、绿化等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确保有劳动力的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   (四)发展集体经济,让股者有其得。坚持“县级主导、镇村联合、村村抱团”思路,稳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让搬迁户享受到更多红利。结合农村“三资”管理,研究制定深化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及规划,明确集体经济发展的方式、路径、支持政策等,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明确方向。通过县财政每年预算一部分、从农村综合改革、苏陕协作等项目中筹集一部分,多方拼盘壮大集体经济发展资本金。结合实际,探索多种发展模式,完善利益链接机制,红利适当向搬迁户倾斜。县级统建型:县上成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采取统一筹集资金、统一投资开发、统一资产管理、统一收益分配、统一绩效评估的“五统一”模式管理,发展村集体经济。镇村联合型:镇级统筹部分村集体资金,按照“镇建设、村收益”模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村村合作型:几个村整合补助资金和原有村级集体资金,选取优势投资项目进行协议合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级单建型:通过企业业主开发旅游、建设园区、山地入股等方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企业引领型:将村集体资金作为股权投入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以企业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   (五)强化基础建设,优化人居环境。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健全完善安置区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便民生活超市、综合服务场所、活动健身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科学合理配置幼儿园、中小学教育资源,充分保障安置社区孩子就近入学;合理配置安置社区卫生室,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为搬迁群众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推进安置社区文化馆、图书馆、文化广场建设,打造群众文化娱乐平台。结合乡村振兴,优先实施安置社区清洁卫生、绿化亮化、供水排污等工程,循序渐进改善安置社区人居环境。建立健全安置社区供电、给排水、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等公用设施建设和管护机制。   (六)塑造文明新风,提升群众素质。坚持以新民风建设为抓手,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消除“等靠要”思想。成立“一约四会”,引导安置社区建立社规民约,成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居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做到“好人好事有人赞,歪风邪气有人管”。依托志愿者宣讲队伍、新民风宣传小分队、实用技术服务小分队,定期在安置社区开设理论宣讲“流动课堂”;精心制作群众爱看易懂的微视频和新民风宣讲教材,引导搬迁群众开展立家规、挂家训活动,打造新民风宣传教育的“家庭课堂”。经常性组织社区群众举办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用鲜活的事例,感染引导搬迁群众转变思想、改变陋习、文明习惯、提振精神。扎实开展以“院落、卧室、厨房、厕所、着装”“五净”最美家庭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励志典型”“创业能手”“最美搬迁户”等评选表彰活动,并广泛宣传,引领搬迁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七)加强政策配套,保障基本生活。结合实际制定出台搬迁群众保障、兜底政策措施,提供基本生产生活保障。配套搬迁户“菜篮子”保障政策,在安置点周围流转一定规模的土地,并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布局、统一规划,免费提供给搬迁户使用。配套保障安置房后期维护政策,采取政府补贴的一部分、群众缴纳一部分的方式,建立安置社区房屋大修基金制度,为以后安置社区房屋维修提供资金保障。配套搬迁劳动力保险政策,为搬迁劳动力购买工伤、产业、意外伤害等保险,积极调解劳务纠纷,大力开展产业技术服务,切实解决就业群众后顾之忧。   (八)强化社区治理,实现自我管理。积极探索安置社区高效治理模式,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社区治理体系。合理划分治理单元,按照因地制宜、便于融合和管理的原则,300户以上安置社区单独成立社区管理,300户以下社区组建为新的村民小组,并入就近村级组织。健全完善自治组织,充分调动安置点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建社区管理委员会,设立楼栋长、治安中心户长、志愿者以及公益性物业等服务组织。建立健全自治机制,充分尊重安置社区搬迁群众主体地位,完善自治章程和村(居)规民约,建立村(居)民代表会议、村(居)务公开、村(居)民协商议事和民主评议等制度。坚持群众主体地位。以安置社区群众为主体,大力开展“文明社区”建设,共同参与社区议事决策、服务管理,真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作者单位:镇坪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主办:中共安康市委办公室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

网站标识码:6109000002 备案编号:陕ICP备05001920号 陕公网安备 61090202000032号

服务热线: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