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河故城全景。

交河故城周边有高耸的悬崖峭壁,且城址四面环水,备足粮草即为一个攻不破的军事堡垒。这里经历了古代车师、高昌、高昌回鹘等文明时期,见证了包括西域都护府在内的众多边疆管理机构为保障丝绸之路畅通以及西域地区稳定发展所付出的努力,为研究古代丝绸之路沿线的城市、民族、宗教、建筑等提供了重要史料。

1961年,交河故城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交河故城作为隋唐时期丝绸之路北道的重要枢纽,其选址、建设布局和建筑技法等都充分体现了中原地区与西域地区交往交流交融。其中“道法自然”等古代传统思想哲学思想也展现得淋漓尽致。整个遗址区遍布于河流冲刷形成的台地上,城体距水面约30米高,利用险峻崖壁实现了城市防御功能,又借助两侧交汇的河流解决了城市用水。更重要的是,它的建设布局依据地形因势利导,与墓葬选址密切相关的多座台地、雅尔乃孜沟的多道沟谷共同构成了天然的防御屏障,彰显着交河城居民利用自然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交河故城的形制布局奠基于麹氏高昌时期(5-7世纪),形成于唐代(7-8世纪),并为后来回鹘高昌时期(9-13世纪)所沿袭。走进遗址区,可以清晰看到城市功能区分布井然有序,衙署当立城市中央,街巷垂直分布于大道两侧,如此布局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某个中原城市。寺院区则布置于南北大道的北端,其布局方式又隐约有古代中亚城市的格局。

▲交河故城寺院区。

遗址区能够让人充分感受到各时期、各地区建筑技术的影响,如中原地区传统的夯筑法、陕甘等地开凿窑洞的压地起凸法等。令人惊奇的,还有一种在当地民房中至今仍能见到的垛泥法。这些技艺伴随着古代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融入到交河城漫长的发展演变中,为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交流融合书写了生动一笔。

据《汉书·西域传》记载,交河城最早为车师贵族活动的核心区域。考古人员也确实在此区域发现了车师贵族的墓地,其随葬品较为丰富、做工精细,且较好地表现出了文化多样性。如沟北墓地出土的中原文化风格的绢、漆器、仿海贝和五铢钱,以及刻有流云纹的木盒、饰有凸状花瓣纹的陶釜和水牛形象的银饰。还有,鄂尔多斯艺术风格的虎鹰嘴怪兽搏斗金牌饰、金鹿、铜兽头饰和铁鹤嘴锄;具有察吾乎文化(发源于天山南麓焉耆盆地)特征的带流陶罐器物,等等。这些珍贵的出土文物,为我们描绘出了吐鲁番绿洲文明形成、发展的宏大面貌。

▲交河故城出土怪兽啄虎纹金牌饰。

▲交河故城出土仿海贝币。

▲交河故城出土墓志。

640年,唐朝在交河城设立安西都护府,使其成为当时中央政府治理西域地区的政治行政中心和经济文化中心,并由此开辟了西域发展新纪元。自有文献记载至14世纪末废弃,交河城历经风雨沧桑,各民族比邻而居,多元文化交流交融,四方商贾云集的繁荣景象至今有迹可循,其发展变迁史再次力证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本文刊发于《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5期。)

编辑|金向德 龙慧蕊

制作|胡琪

(编辑: 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京备案号: 京ICP备0505846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5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4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