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0日11时,神舟七号伴随卫星在轨正常工作400天、绕地球飞行6350圈后进入大气层,自然陨落!至此,伴随卫星飞行试验任务圆满结束。 伴星试验的成功,标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释放和绕飞技术的国家。为了纪念这颗微小卫星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所做出的贡献,我们特别策划了本专题。探索太空永无止境,空间应用任重道远!祝愿空间应用系统取得更加丰硕的科学及应用成果。
神七伴星发回的图片
神七伴飞卫星拍摄图片
神七伴飞卫星拍摄图片
神七伴飞卫星拍摄图片
神七伴飞卫星拍摄图片
神七伴飞卫星拍摄图片
神七伴飞卫星拍摄图片
神七伴飞卫星拍摄图片
神七伴飞卫星拍摄图片
神七伴飞卫星拍摄图片
神七伴飞卫星拍摄图片
神七伴飞卫星拍摄图片
神七伴飞卫星拍摄图片

神舟七号伴随卫星飞行试验任务圆满完成

2009年10月30日11时,由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牵头负责,中科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承研的神舟七号伴随卫星在轨正常工作400天、绕地球飞行6350圈后进入大气层。

  •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随神舟七号飞船发射入轨;
  • 2008年9月27日19时24分,成功在轨释放;
  • 2008年10月5日,在7次轨道控制后,形成对飞船绕飞轨道,并连续保持25圈;
  • 2008年10月8日,伴星进入长期管理阶段;
  • 2009年10月30日11时,在轨正常工作400天,绕地球飞行6350圈后自然陨落。
  • 神舟七号伴随飞行卫星试验任务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释放和绕飞技术的国家!
    解读神七伴随卫星
    神舟七号伴随飞行卫星:
    属微小卫星
    两舱结构一体化设计
    轻型镁合金材料为主结构框架 整星重量不超过40公斤
    六大功能:
    卫星具有光学成像
    大容量压缩存储
    机动变轨
    自主导航
    多模式指向
    测控数传等多种功能
    为研制伴星实现多项技术突破:
    彩色视频和高效信息存储
    高效电源模块
    多任务指向模式的微型化姿控模块
    微型液化气推进
    小型化测控与数传
    什么是伴随卫星?
    伴随卫星是指伴随在另一航天器附近作周期性相对运动的卫星。伴随卫星大都具备一定轨道机动能力,它往往以空间站、航天飞机、载人飞船或大卫星等大型航天器作为任务中心或服务对象(简称主星),与主星按照一定的空间相对构型共同在轨飞行。
    伴星拍摄的神七飞船飞行实景
    伴星释放6秒钟后
    开始对神舟七号飞船进行连续拍摄
    从视觉上形成了连续的动画效果。
    伴随过程:
    伴星被释放后,先开始会逐渐地远离留轨舱,之后由测控通信系统控制它逐步接近留轨舱,再控制其轨道参数,最终形成对留轨舱的绕飞。这时候的伴星和留轨舱,就像是在两条圆形轨道上绕着地球运行的卫星,它们之间的轨道不同,但运行的角速度是相同的,由于其运行轨道之间的差别,伴星和留轨舱之间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就产生了不同,它们绕着地球运行一圈,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就变化一个来回,这样就形成了绕飞。
    如何测控?
    伴飞轨道控制采用“多天多次变轨,逐步逼近绕飞”的控制策略。整个控制过程分为:伴星远距离接近段、近距离逼近段、绕飞形成、绕飞保持和绕飞远离等五个阶段。
    测控专家称: 首先要对绕飞目标即轨道舱进行准确测量,然后再对伴星进行测量,只有在成功掌握两个目标的准确测量数据基础上,才能实施绕飞控制。
    伴随卫星任务的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系统首次实现多目标测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