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电影《包法利夫人》剧照
法国作家福楼拜向来信奉现实主义,认为文学作品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他的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便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来,但他从未在小说里注入个人情感,只是客观描述,留给读者无尽的思索。
他曾经说:激情的地位愈小,作品的艺术性也就愈高。
福楼拜对于写作有着特有的执念,每一字每一句都会仔细斟酌,正因如此他的《包法利夫人》读完令人意犹未尽,感慨万分。
读这部小说时会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恋爱也好,婚姻也罢,只要彼此深爱的两个人三观不合,那么不管感情多深,都很难会有幸福的结局。
彼此深爱的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感情不深厚的夫妻呢?恰如《包法利夫人》里是包法利先生和妻子艾玛,他们因一个偶然的机会而相识,稀里糊涂走进了婚姻,从未在婚前考虑过两个人是否合适,是否存在着爱情。
结婚以前的艾玛,对婚姻有着各种各样美好的期待和幻想,但真的结婚了才发现,真实的婚姻生活和自己想得根本不一样。她时常觉得自己掉进了一个深渊里,想爬出来,但是却找不到出口,于是变得郁郁寡欢,从未有过任何幸福可言。
艾玛虽然是一个农家姑娘,但是却受过贵族教育,她一心向往上流社会浪漫又奢侈的自由生活,偏偏丈夫包法利,是一个平凡又庸俗的乡村医生。
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共同语言,三观和追求也从来不一致,艾玛是浪漫的,丈夫是庸俗的,前者觉得后者粗俗不堪,后者觉得前者脱离了实际,盲目浪漫。
于是,他们互相看彼此不顺眼,矛盾也越来越大,幸福感也就越来越弱,直到后来的某一天,艾玛背叛了这段婚姻,断送了变好的任何可能。
艾玛是一个标准的理想主义者,她一直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以至于和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在修道院上学时她读过很多文学名著,常常把自己幻想成书中的女主角,期待着未来的某天,会有一位高大帅气的绅士来到她的身边,轻轻把她揽入怀里,向她倾诉心事,倾诉浪漫的爱情。
但她的幻想和期待很快就破灭了,因为她的丈夫包法利先生是一个庸俗不堪的乡村医生,他吃饭的时候连帽子也不摘,还会肆无忌惮地往火炉里吐痰,他听不懂她弹得钢琴,看不懂她画的画,更无法理解她书里的那些浪漫。
两个人在一起过日子,时常没有共同语言,包法利先生不理解艾玛为何总是沉浸在幻想里,做一些不切实际的梦。他只想踏踏实实地过平凡日子,只想好好给村里人看病,然后把孩子抚养长大。
但是在艾玛看来,这一切都是不值得期待的,不值得去过的。她向往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想过奢侈的生活,想穿名贵的衣服,想在地上铺着名贵的地摊。但是她的丈夫包法利先生却告诉她: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富翁,我们只是普通人。
的确,他们只是普通人,然而两个人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包法利先生的自我认知很清晰,他只想当一个乡村医生,只想过平凡的日子;艾玛则完全相反,她从不甘于平凡,一心向往更大的世界,这才是他们的矛盾所在。
三观无所谓好坏,不同,才是分歧的关键。
包法利先生是一位老实又本分的人,艾玛则是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三观截然相反,所以他们永远不可能达成共识,只会相互嫌弃。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夫妻并不在少数,不能说喜欢平淡日子的人是错的,也不能说理想主义一定不对。毕竟人跟人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认为的对的活法,我们即便不认同,也要选择尊重。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三观不同的两个人不可能过到一块去,他们结婚,本质上就是一种悲剧。他们不会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去,每走一步都是煎熬。
最初结婚的时候,艾玛并不知道包法利先生是一个如此无趣又如此庸俗的人,在她的想象里,包法利先生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乡村医生,他医术高明,还治好了父亲的瘫痪已久的双腿。
可结婚以后她发现,这些只是她的幻想而已,包法利先生跟一般的乡村男人没有太大的差别,他没有很高的素质,不太注意个人卫生,他的行为举止过于粗俗,是自己无法如何无法接受的,他们之间的婚姻变差,也是从察觉到这些不同开始。
三观不一致,是夫妻关系变坏的开始。
艾玛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是十里八村最耀眼的存在,哪怕只是看她一眼,就能轻易地将她和一般的乡村女人区别开来,这种高贵又出众的气质源于所受的教育,源于自己求学时所处的环境。
她闲暇时会看书,会弹琴,会画画,这些都是他的丈夫包法利所不能理解的。在包法利看来,身为妻子和母亲的她,应该做好家务,带好孩子,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包法利活在现实世界里,他觉得踏踏实实过好眼下的日子,才是最大的追求;而艾玛活在理想世界里,她觉得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要比吃饱穿暖重要得多。
当两个人之间的这种“不同”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时,艾玛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抑,她开始怀疑婚姻的意义,所以后来先后两次出了轨,并不让人觉得意外。
婚姻是两个相爱的人一起携手走向远方,途中会遇到各种各样无法预料的事情,这个时候,如果两个人三观不合,必然会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和认知。如果双方都不妥协,这段旅程也就无法继续了。
有些人为了顾全大局,或者为了孩子考虑,会选择退让一步,但退让一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这样的分歧和矛盾会一直存在,除非两个人会变成一样的人。
这谈何容易呢?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的三观几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所以若想将婚姻延续下来,只能有一个人长期妥协,长期委屈。
这也是很多人备受煎熬的原因,他们不舍得放弃这段感情,只能在不断地退让中迷失,他们时常也会后悔:如果当初找一个三观相同的人结婚,或许这样的光景就不会出现。只可惜,人生没有回头路。
三观不合,会磨灭一个人对于婚姻的期待,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和对的人结婚,一旦发现问题,要选择及时止损,否则越是凑合越是痛苦。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写出了婚姻的本质,越是细读越是能体会到这本名著真正的魅力,无论恋爱、婚姻还是家庭等,都可以堪称一本综合性的幸福教科书。
END.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