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7月2日报道:今年5月底,美国商务部对上海埃力生钢管公司生产的高频直缝焊钢管做出了关税为零的最终裁定,而且认为埃力生公司生产的钢管不存在价格低于成本的倾销问题,这个案件曾经被称为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争端中胜诉的第一案。近日,埃力生集团董事长吴国迪在《对话》栏目中披露了他是如何应对这场美国反倾销官司的。 ■积极应诉 虽然已经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了,说起这场反倾销官司,吴国迪仍然如数家珍,好像这些事情刚刚发生过一样。“去年的7月14日,我刚好在北京开会,大概下午4点钟,我接到上海总部钢管公司总经理的电话,告诉我美国的钢铁协会和美国的商务部已经把上海埃力生钢管公司列入了反倾销的名单。当时我很惊讶,立即跟主持人请假赶了回去,并连夜召集集团所有的领导和子公司的所有经营者开会,一直开到凌晨。” 最后埃力生集团决定,立即成立一个以吴国迪为组长的反倾销领导小组,并做出三个决议:第一,一星期内聘请美国的律师,并把自己的经济数据摸清楚;第二,要把周边国家以及美国同行的经济数据拿出来;第三,立即调整出口方向。 吴国迪说:“当时有一半人认为我们这个官司是打不赢的。首先,他们认为费用过大,差不多要四五百万美元;另外,凭良心说,我们心里也没底,因为我们没有打过反倾销的官司。但是我是很有信心的,一方面因为当时埃力生钢管每年的利润大概将近一亿元,四五百万元我还是出得起的。再说,我们有管理比较现代化的工厂,产品过硬,有很高的管理水准。因此,拿到详细的资料以后,我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就下决心要打这场官司。” ■带个好头 在美国商务部为期一个月的调查时间里,埃力生集团差不多用了五分之一的时间和精力来应付这次反倾销的应诉程序。 吴国迪回忆说:“我们基本上三天开一个会,他们需要什么材料,我就准备什么材料。今年1月,美国商务部的两个官员到现场调查时,我们准备的发票差不多堆满了一间60平方米的房间。所有的工资单、费用收据,包括一度电、一度水是怎么用的,政府有没有给补贴,他们都问得非常详尽。” 当最终裁定下来的时候,吴国迪认为这个结果是理所当然的。他说:“当时我的心里很平静,因为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 “只要我能够遵守国际规则,只要我能赚钱,我相信,在中国生产产品跟在美国生产产品是一样的。”吴国迪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这样的贸易摩擦还会发生,自己也可能再碰到类似的情况。埃力生集团的这次应诉,应该说是给本行业或是整个制造业的其他企业带了个好头。 ■三件武器 前几年,大家对反倾销这个概念并不是很熟悉,但是反倾销现象在经济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现在中国应该说是出口商品受到反倾销指控最多的国家,从1997年到现在已接近500起。吴国迪说:“我看过一个统计资料,大概中国企业的败诉率是83%,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3%。这里头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企业不敢积极去面对诉讼,所以被人家缺席审判,输掉官司。事实上,在反倾销官司中应诉的中国企业中,三分之一打赢了官司。” “面对反倾销,我想最重要的就是有勇气;其次,能够成功应诉,更重要的还是要有实力,企业要有竞争力;另外,打赢这样的官司,还要有技巧,要能够灵活利用国际惯例、国际规则和WTO规则。所以说,勇气、实力和技巧是我们面对国际贸易诉讼的三件武器。”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网站信箱:master@gzhsfy.gov.cn| 粤ICP备05067418号 | 粤公网安备44010502002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