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娘百科欢迎您参与完善本条目☆Kira~
欢迎正在阅读这个条目的您协助
编辑本条目
。编辑前请阅读
Wiki入门
或
条目编辑规范
,并查找相关资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过愉快的时光。
此梗不应过度使用。
此条目所介绍的
梗
或由此衍生出的梗,可能有被
滥用
的风险。
不分场合随意使用此梗
可能会引来诸多人的
厌恶
。
同时也请编辑者注意,不要使用
极度不
中立
的言论向读者喊话。
精罗震怒/精罗落泪/精罗狂喜
是自称“精罗(精神罗马人)”的历史爱好者在与
罗马
相关(特别是
古罗马
)的内容下用于调侃的成句。
该梗始于2018年初的百度贴吧,据信为十字军之王吧。
1
简介
2
用法举例
2.1
精罗内战
2.2
精罗音乐
2.3
精罗日常
2.4
精罗名句
2.5
精罗打油诗
3
精罗相关
3.1
精罗城市
3.2
精罗人物
4
相关梗
4.1
撒盐
4.2
新朝雅政
4.3
旱地行舟
4.4
违章建筑
4.5
乌尔班大炮
4.6
绿罗马/罗马帝国奥斯曼王朝
4.7
第三罗马
4.8
非法组织
4.9
伦巴第蛮子
5
注释及外部链接
精罗,全称精神罗马人,引申自“
精神外国人
”,原用于称呼热爱罗马历史文化,对古罗马文明抱有特殊感情的历史爱好者。
据信此梗由P社玩家而来,由于P社大多数游戏都可重建罗马,所以热衷于
另类历史
(
)
的P社玩家们总会尝试在各种时间段使用不同的国家或政体来重建罗马。
有记载的最早的精神罗马人是《哈姆雷特》中的霍拉旭。他在最后一幕中有一句台词:
我虽然是个丹麦人,可是在精神上我却更是个古代的罗马人
(
)
”。
在中国,对罗马的记载最早出自《三国志》魏书三十(的裴松之注中),其中称罗马帝国为“大秦”国,高度评价其“有类中国”。在近代,清人徐继畲的《瀛寰志略》中对罗马帝国以下两段带有强烈偏见与民族主义倾向的描述可以认为是中国精罗的最早源头
(有假借土耳其实讽清朝的嫌疑)
:
“西土为希腊开基之地,君士但丁则罗马东都,比于洛邑。泰西远隔,神州礼乐车书之化,无由渐被,而在彼土言之,则此数千里者,固 商周之耿、亳、豳、岐,声名文物之所萃也。
土耳其本回部贱族,窜身买诺,遗种繁滋,遭时衰乱,揭竿而起,恃其兵力,蚕食东西。遂使名城堕毁,典业散亡,文献无征,风流歇绝,三方之民,就俎醢之地而困膻污之俗者,数百年于兹。”
后来在1963年6月25日肯尼迪总统在柏林墙下演讲的开篇便是——
两千年前
(
)
,
(
)
世界上最骄傲的话是
(
)
“我是罗马公民”
(
)
[1]
罗马人创造了一个永垂不朽的伟大文明,其留下的科学、艺术、法律等等依然深远的影响着欧洲乃至世界。因此,自古以来有不少政权都曾经自称罗马,或以罗马的继承者自居。
最正统的“罗马继承者”是395年帝国分裂后东半部一直存续到1453年的东罗马帝国,史学上也称“拜占庭帝国”。即便东罗马帝国的主要文化变为希腊文化,信仰东正教的希腊人,也被视为罗马帝国的继承者。其他的有使用“罗马”理念并得到东罗马承认的
神圣罗马帝国
、拥有宣称的
莫斯科大公国/俄罗斯沙皇国/俄罗斯帝国
、也有拥有罗马地区
[2]
的奥斯曼帝国。
所谓“真伪罗马”之辨只具有古代不同国家之间互喷的价值和思想史上的价值,在现实中互相攻讦毫无意义
,况且这些所谓的罗马基本上都已经不复存在了
。
“精罗”圈普遍推荐停留在自己的小圈子里
圈地自萌
即可。专业研究相关历史的学者和爱好者容易会对这种梗的滥用感到反感,将其当作是看待历史理所当然的态度是不恰当的。
精罗震怒歌:《Ceddin Deden》《Istanbul(伊斯坦布尔)》《Fetih Marşı(法提赫进行曲
旱地行舟进行曲
)》《Niedersachsenlied(下萨克森之歌)》《Боже, Царя храни!(天佑沙皇)》和《Kaiserhymne(帝皇颂)》
精罗狂喜歌:《
Remove Kebab
(移除烤肉串)》
一三五震怒,二四六落泪,周日吊死
威尼斯
总督,月底咒骂买买提二世,5月29日关紧家中门窗。
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
(
)
——
伏尔泰
对神圣罗马帝国的讽刺
[3]
[4]
-
只要明月照耀,君士坦丁堡就不会陷落。
[5]
-
桶装水都比你神罗正统
[6]
-
绿罗马也是罗马(雾)
精罗打油诗
大都摘自网易云音乐评论区,这些精的都是真罗。
星月压城狄墙倒,
末帝死守千年朝。
此日漫天同落泪,
君堡何时复紫袍?
新月如潮向金角,
巴塞勒斯自横刀。
狄墙巍巍今犹在,
君堡何时复紫袍?
星月如潮向金角,巴塞勒斯自横刀。
狄墙无奈作胡语,斑驳落幕金鹰遥。
爱琴海上云雾起,天数悠悠不可逃。
十万精罗齐落泪,君堡何时复紫袍?
满庭芳•悼君士坦丁十一世
霜晓弦嘶,危楼鼓断,飞火惊破重垣。关城力尽,乏术苦回天。纵有雄韬百计,徒一谶,铁索沉湾。楼船过,君王不见,十里遍腥膻。
千年。知何处,鸢麾堕土,战骨长眠。梦月桂枝老,冷殿歌残。成败何须细论,激扬地,碧水犹寒。依稀见,紫裘白马,慷慨玉门前。
-
罗马
: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教宗国的首都,五大牧首区之一。“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加冕地。
-
君士坦丁堡
:即新罗马
,科斯坦丁尼耶
,现名伊斯坦布尔
[7]
,五大牧首区之一。
-
耶路撒冷
:基督教圣地,崇拜中心,五大牧首区之一。
-
亚历山大:帝国的重要城市,“帝国粮仓”埃及行省首府,五大牧首区之一。
-
安条克:帝国东部的经济贸易中心,基督教的摇篮,五大牧首区之一。
-
米兰:君士坦丁大帝与李锡尼会晤并共同颁布《米兰敕令》之地,曾作为西罗马帝国的行政中心。
-
拉文纳:西罗马帝国后期的行政中心。
-
尼西亚:君士坦丁大帝召开基督世界第一次大公会议的场所,也是尼西亚帝国驱逐拉丁帝国光复
新罗马
的基地。
-
亚琛:法兰克帝国首都,同时也是1562年之前罗马王加冕“罗马人民的国王”头衔之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皇帝”头衔需要在罗马加冕
[8]
,国王在被教宗加冕之前并不享有“皇帝”的头衔
[9]
。
-
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神圣罗马帝国帝国议会所在地。1562年之后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加冕“罗马人民的国王”头衔之地
[10]
,1558年之后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加冕“皇帝”头衔之地
[11]
。
-
莫斯科
:“第三罗马”俄罗斯首都,正教会第一大教区
[12]
。
-
迦太基
(即现在的
突尼斯
):罗马共和国与迦太基交战,即三次布匿战争,后来罗马共和国胜利,将迦太基城夷为平地,并在原址上新建了一个新的罗马化城市。
-
“撒盐”:有说法称撒盐能使土地盐碱化,故罗马共和国撒盐以彻底摧毁迦太基城防止其重修
[13]
-
“
迦太基必须被毁灭
(
)
”:典故来自于罗马元老院议员老加图,他在访问迦太基,看到了那里的无花果树正在繁荣成长后觉得迦太基正在重新复兴为罗马共和国的威胁。于是他在所有演讲(哪怕八竿子打不着)的末尾都要加一句“
另外,我认为迦太基必须被毁灭
(
)
。”
-
威尼斯
: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
期间,十字军在威尼斯总督恩里科·丹多罗的唆使下攻陷并且劫掠了君士坦丁堡,帝国被肢解,即使1261年希腊人夺回了君士坦丁堡,但帝国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到之前的实力过。
吊死威尼斯总督!
-
泰西封:安息王朝与萨珊王朝的首都。罗马六顾。
进泰西封的感觉像回家一样,在泰西封里面的感觉,比罗马好多了!
-
张家口:来源于以下一段文字:罗马正统在君堡,君堡正统俄国继,俄国正统在鞑靼,鞑靼正统在蒙古,蒙古正统察哈尔,察哈尔省会张家口。
-
恩里科·丹多罗(Enrico Dandolo,1107年~1205年6月21日),威尼斯共和国总督,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时期,为了解决因十字军欠款导致的威尼斯破产危机,于1204年引导十字军的进攻目标从原定的埃及和耶路撒冷变为君士坦丁堡,攻下了君士坦丁堡,肢解了拜占庭帝国。他于1205年在君士坦丁堡逝世,遗体仍在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地下陵墓。
每周日被精罗吊死在罗马城墙上。
-
君士坦丁十一世
(Konstantinos XI Palaiologos,1405年2月8日~1453年5月29日),东罗马帝国最后一位皇帝,于君士坦丁堡城破之日
据信
战死。《你将如闪电般归来》的主角。
-
穆罕默德二世(Mehmet II,1432年3月30日~1481年5月3日),奥斯曼帝国第七任苏丹,1453年率领奥斯曼军队攻下君士坦丁堡。
-
康斯坦丁一世·冯·格吕克斯堡(Konstantin I von Glücksburg,1868年8月2日~1923年1月11日),希腊国王。
一战
结束后,协约国和
土耳其
签订的《色佛尔条约》中,希腊获得了大面积的领土,包括士麦那(伊兹米特)和色雷斯地区,而君士坦丁堡由国际共管。这是近代以来,希腊民族复兴,再造拜占庭荣光的伟大理想(ΜεγάληΙδέα)最接近实现的时刻。然而,由于他意外染病去世,以及凯末尔为首的土耳其革命者通过一系列军事及外交手段,迫使协约国再次签订《洛桑条约》,形成今天的两国版图。
-
费利佩六世(Felipe VI de Borbón,1968年1月30日~),现任西班牙国王
,拥有“罗马人的皇帝”头衔的弱宣称
。东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十一世殉国后,皇帝宣称权落到了其侄子安德烈亚上,安德烈亚则将东罗马皇帝头衔转让给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和阿拉贡的斐迪南。这个头衔随着
欧洲王室剪不断理还乱的
继承关系落到了波旁家族
[14]
头上
,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
-
苏丹
雷杰普
雷普
·塔伊普·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1954年2月26日~),现任土耳其共和国总统。连续领导土耳其十七年,成功的逆转了凯末尔以来土耳其去伊斯兰化的趋势,更公然宣布改圣索菲亚博物馆为清真寺
甚至并这么做了
。另外,埃尔多安实际的目的就是要让土耳其重现奥斯曼时期的辉煌,曾经说出要让美国“尝尝奥斯曼帝国的铁拳”
一直致力于世俗化和去奥斯曼化的土耳其国父凯末尔要气活过来了
。
出自著名历史谣言“罗马人在迦太基的土地上撒盐”,现多用于表示对某人某物极度厌恶,在欲除之而后快的同时还将会以最残忍的方式防止其东山再起。
一般用于调侃1453年
拜占庭帝国
的灭亡。
其最早可能出自清朝官员袁鹏年所撰告示:“金钱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带,实亡国之陋规。”
[15]
,本为剃发易服之令。
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穆德二世率军攻破
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帝国灭亡,
君士坦丁十一世
据信
战死。君士坦丁堡后来成为奥斯曼帝国首都。“新朝雅政”一词在出现这一段历史以及奥斯曼帝国本身时常常使用。
其“新朝之雅政”之意也扩大用于旧王朝衰微,新王朝崛起时。
君士坦丁堡围城战期间,奥斯曼海军在金角湾被横跨金角湾的铁锁阻拦,无法通过。穆罕穆德二世在金角湾对岸上建造了一条用圆木做成的船槽,船只得以通过船槽进入金角湾。
“旱地行舟”一词便出自以上历史,成为与这段历史其相关的梗之一,常与“新朝雅政”一起使用。
不过客观来讲,在陆地上拖拽船只并非奥斯曼首创。前6世纪和前5世纪时,希腊科林斯地峡上就有一条栈道用来将船从地峡的一边拉到另一边。
狭义上指圣索菲亚大教堂/清真寺的宣礼塔,广义上指1453年之后奥斯曼帝国在圣索菲亚清真寺周边修建的各种附属建筑,是精罗的指定拆迁对象。
乌尔班大炮
历史上由匈牙利籍火炮设计师乌尔班为奥斯曼攻城部队修建的巨炮,在君士坦丁堡之战中被投入使用,是能令精罗心肺骤停的存在,在各种精罗(萝)视频里一般作为迫害君士坦丁十一世的道具或者奥斯曼帝国“武德充沛”的象征而存在。
随着歌曲《你将如闪电般归来》在精罗群体中的流行,乌尔班大炮也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强的动能武器”。
毕竟能让光速前进的君十一走了几百年都没回来。
绿罗马/罗马帝国奥斯曼王朝
对奥斯曼帝国的调侃,一方面其主体民族血统以改宗伊斯兰教的希腊人、安纳托利亚人为主,大吹特吹的突厥血统反而只有10%左右;另一方面穆罕默德二世消灭拜占庭帝国后确实全盘接收了拜占庭皇帝的尊号。从某种意义上说,后来奥斯曼帝国的历代苏丹也勉强算是拜占庭帝国法理的继承者。
此梗有时也被简写为“萝马”,相应的也有所谓的“精萝”。
1922年奥斯曼帝国解体变为土耳其共和国,这一事件被某些人拿去和公元前27年的屋大维称帝联动,称为“再造共和”。
指俄罗斯帝国,其前身莫斯科大公国的统治者伊凡三世迎娶了拜占庭帝国的末代公主索菲亚并借此将国家信仰改为东正教,因此成了拜占庭帝国法理的正统继承者。历史上俄罗斯帝国曾多次以“光复君士坦丁堡”为由而和奥斯曼帝国开战,且其统治者的称呼“沙皇”也脱胎于拉丁语的“凯撒”,基于上述种种原因,俄罗斯有了“第三罗马”的外号。
中文互联网上有时会用“
内容猎奇的同人作品
”来形容俄罗斯帝国和罗马帝国的关系。
指神圣罗马帝国,其前身为东法兰克王国和查理曼帝国,大部分皇帝的祖先可追溯至罗马帝国时代的日耳曼诸“蛮族”之一。
虽然教宗利奥三世曾为查理曼帝国开国之君查理曼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但彼时的教宗没有加冕皇帝的权力,且罗马皇帝加冕流程不涉及教宗,所以这个“皇帝”的合法性不言而喻。
此梗一般会结合伏尔泰对神圣罗马帝国的评价“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使用。
伦巴第蛮子
-
参见:
意大利#与意大利有关的网络迷因
P社
游戏《
英白拉多:罗马
》发售时无意大利语,有意大利玩家询问原因,却被回复“伦巴第蛮子也配自称罗马”。后此梗用于撇清现代意大利和古罗马的关系。
但意大利语被公认为保留拉丁语构词法最多的语言,且一般认为伦巴底入侵并没有严重影响意大利的种族格局,现代意大利人的血统主要还是来自于古罗马的拉丁人。
|
|
P社
(注)
Paradox Development Studio
开发游戏
P社
四
(
)
萌
|
英白拉多:罗马
(
Imperator: Rome
)
|
|
|
十字军之王系列
(
Crusader Kings
)
|
|
|
欧陆风云系列
(
Europa Universalis
)
|
|
|
维多利亚系列
(
Victoria
)
|
|
|
钢铁雄心系列
(
Hearts of Iron
)
|
|
|
群星
(
Stellaris
)
|
|
|
|
P社发行游戏
|
骑马与砍杀
(
Mount & Blade
) •
城市:天际线
(
Cities: Skylines
) /
城市:天际线2
(
Cities: Skylines II
) • 都市运输/都市运输2 (
Cities in Motion
) •
监狱建筑师
(
Prison Architect
) • 火星生存 (
Surviving Mars
) • 末日求生 (
Surviving the Aftermath
) • 吸血鬼:避世血族2 (
Vampire: The Masquerade - Bloodlines 2
)(黑暗世界改编系列) • 燃灯者联盟 (
The Lamplighters League
)• 钢铁指挥官(
Mechabellum
)
|
|
相关人物
|
|
|
衍生梗
|
|
|
相关活动
|
|
|
Born too late to explore the world, born too early to explore the galaxy, born just in time to play the games of Paradox.
|
|
注释及外部链接
↑
“我是罗马公民”出自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的《反对维勒斯的演讲》(拉丁文:In Verrem)
↑
特指小亚细亚及巴尔干半岛
↑
出自《风俗论》(法文:Essai sur les mœurs et l'esprit des nations,或译《论国家的形态和精神》)第七十章
↑
注:此梗仅适用于13世纪大空位时期后皇权不振、四分五裂的神圣罗马帝国,不适用于萨利安王朝或是霍亨斯陶芬王朝治下的帝国。请适当用梗。如果看到神圣罗马帝国就刷“既不也不更不”,只会招得他人的反感。
↑
出自《
三体
》
↑
一说桶装水有桶口(海峡)和里面的水(内海),而神罗这两样都没有。
↑
名称来源于希腊语“进城”,另一说意为“伊斯兰教之城”
↑
要成为一位罗马皇帝一般需要加冕三次,第一次是在亚琛的德意志银冠,然后是米兰的铁冠(加冕意大利国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罗马的金冠(加冕皇帝)
↑
神罗开国皇帝奥托一世,936年,被美因茨大主教希尔德贝特在亚琛加冕为国王。962年,奥托前往罗马,正式被教宗加冕为皇帝。其后17位神罗皇帝均在罗马加冕。直到在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时,罗马王由于威尼斯共和国的阻挠无法前往罗马进行加冕,圣座派遣特使允许罗马王宣称了“选帝”这一头衔。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继任者查理五世在博洛尼亚由克莱门特七世加冕,成为最后一位由教宗加冕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从查理五世的继任者斐迪南一世开始,罗马王援引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先例,不前往罗马加冕而直接宣称“选帝”。
↑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1562年加冕
↑
严格来说,从1558年加冕的斐迪南一世开始,所有的国王仅仅享有“选帝”的头衔,尽管通常被认为是“皇帝”。
↑
1589年,君士坦丁堡牧首正式承认莫斯科主教为莫斯科及全俄罗斯的牧首,并承认俄罗斯教会是与君士坦丁堡教会平等的东正教自主教会,莫斯科从此正式代替君士坦丁堡成为东正教中心。
↑
不过在迦太基的土地上撒盐这件事目前已被证伪,见
[1]
和
[2]
↑
即现在的西班牙王室家族
↑
何是非《风倒梧桐记》:“后归清朝,为广东学道,出示云:金钱鼠尾,乃新朝之雅致;峨冠博带,实亡国之陋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