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在秋名山输给一辆极狐,它用惯性漂移过弯,他的车很快。我只看到他有个Huawei Inside的招牌,如果知道他是谁的话,麻烦你跟他说一声:礼拜六晚上,我会在秋名山等他。
极狐回应:
不用等他了,车内没人
。
最近,极狐和华为出圈了。4月17日上海车展前夕,极狐品牌之夜,“不造车”的华为与北汽新能源极狐发布了他们联合打造的第一款智能汽车——阿尔法S,官方称之为“
全球自动驾驶新标杆
”。是的,你没看错,不是“自动驾驶辅助”,更不是“驾驶辅助”,而是“自动驾驶”。
阿尔法S:极狐与华为的“第一胎”
这是一台纯电轿车,我先罗列一下阿尔法S的参数:最高NEDC续航
708km
(发布会说是国内续航最长的量产车,712km的极氪001表示不服),双电机版本最快
4.2秒破百
(发布会上提到是3.5秒,可能是华为HI版的数据,不确定),SK提供的电芯,电池包能量密度高达
194Wh/kg
,北汽和麦格纳联合调校的底盘。
阿尔法S有
普通版和华为HI版
之分,普通版正式售价25.19-34.49万元,华为HI版预售价38.89-42.99万元,你们觉得贵吗?其中,华为HI版包括2个配置:基础版和高阶版,
一个是可实现高速路况自动驾驶,另一个是可以实现城市自动驾驶,今年年底交付
。
华为的造车凡尔赛
几乎所有人都在问,华为到底造不造车,估计华为自己都被问到烦。即便众望所归,但华为的答复依然还是:
华为不造车,只是帮企业造好车
。而这一次极狐与华为的合作,极狐作为OEM的“戏份”似乎要被作为供应商的华为给抢了,略显尴尬。
嘴上说不,但身体还是很诚实,华为对于造车早已深谋远虑:全栈自研的自动驾驶方案、极具野心的车机生态系统、Huawei Inside标识上车等等。引用此前华为智能驾驶总裁苏箐的一句话:“
不造车我觉得是一个商业选择的问题,不造车算下来市场更大
”,能看得出这就是华为的造车凡尔赛,不造胜有造。
其实造车与否并没有严格的标准,虽然没有成立所谓的华为汽车,但在这个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华为这样的状态其实跟真正造车并无二致。如果造传统汽车,华为可以说是门外汉;但如果是造智能汽车,
华为那就是专业的人做专业事
。
不可否认的是,汽车原来的“三大件”决定所谓的机械素质,现在却是自动驾驶和车机交互成了技术壁垒。
全栈自研ADS
极狐阿尔法S是首款搭载华为
ADS自动驾驶系统
(Autonomous Driving Solution)的车型,也是国内首款城市通勤自动驾驶量产车,按照华为的说法,这套系统已经经过7年时间的沉淀,现在终于落地。
对于高阶自动驾驶,华为认为
算法、数据和硬件
是三要素,其中算法是最重要的一环。举个例子,一个人通过眼睛、耳朵等器官获取外界的信息,再通过大脑处理信息最后表达出来。外界的信息就好比数据,眼睛和耳朵相当于硬件,大脑的处理能力就是算法了。
华为这套ADS究竟有多厉害?华为智能驾驶总裁苏箐表示:
绝对是第一梯队!
首先看硬件,这台阿尔法S华为HI版就搭载了3颗华为自研的激光雷达,这也是华为牌激光雷达首次撞车,阿尔法S更是目前搭载激光雷达数量最多的量产车,前几天发布的小鹏P5也只有2颗。
前几天已经有少部分媒体在上海的城市道路进行了测试,得出的反馈都是惊艳、好评、像老司机这样的评价。体验的市区道路全程12公里,这台阿尔法S全程无需人干预完成了自动驾驶。途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路况,比如“自动驾驶的噩梦”无保护左转、变道脱困、避让加塞、避让大车、识别应对红绿灯、人车混行等等,完全都可以应对自如。
而且这套系统还可以进行持续的自我学习和训练,即便在一些无地图数据的地方也能实现高阶自动驾驶功能。
鸿蒙系统的首次落地
除了ADS系统刷屏,这次阿尔法S华为HI版其实还有一个“网红”功能——
鸿蒙系统。
这是苹果IOS和谷歌Android之外的第三套智能操作系统,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在手机端应用,这次率先在汽车上用上了。极狐阿尔法S则是全球首款搭载华为鸿蒙系统的量产终端。
我在现场简单体验了一下车机,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快!华为自家的麒麟990A座舱芯片,算力达到3.5Tops,运行速度非常流畅。
鸿蒙系统还强调生态,整个座舱集成了30多种主流应用,比如高德地图、QQ音乐、爱奇艺、优酷等等,还可以与华为手机进行各种各样的互联操作,
这和目前很多车都有的华为HiCar有着本质的区别。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据我所知,华为是谷歌之外唯一一家同时做了手机和车机系统的,而且相比谷歌那种只提供底层系统的做法,未来当华为手机可以提供鸿蒙系统之后,车机与手机端的互联体验才是最值得期待的。
为什么是极狐?
那么,华为为什么选择极狐作为第一个合作伙伴?其实是双方共同的选择。发布会上,北汽蓝谷董事长刘宇总结了一句话:
两个奋斗者伙伴,一部世界级好车!
极狐和华为从2017年开始合作,四年的时间终于出成果。极狐选择相信华为的技术,而华为则看重极狐的技术储备,两者一拍即合。
除了技术储备,我发现极狐也颇有运营思维。比如开直营店,目前极狐空间已经在武汉开张,极狐副总裁王秋凤表示:极狐空间在本月底会达到30家,2021年底将增加到100家,到了2022年底会达到150家。
越来越精彩
2021年被称为自动驾驶元年,随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华为携手极狐入局,相当于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还有即将入局的大疆,行业的发展将坐上火箭,不知道此时的马斯克和何小鹏会有怎样的感想。
不管怎样,对于智能汽车市场,今年将会是精彩绝伦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