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
二、应用
在 Android 里面,获取一个窗口的metrics,里面有这么几个值
metrics.density; metrics.densityDpi;
densityDpi : 就是我们常说的dpi。
density : 其实是 DPI / (160像素/英寸) 后得到的值。是不是有点奇怪,因为我带了单位。。。这个涉及到后面一个比较重要的东西,后面再说。
从上面就看得出了,DPI本身的单位也是 像素/英寸,所以density其实是没单位的,他就是一个比例值。
而dpi的单位是 像素/英寸,比较符合物理上面的密度定义,密度不都是单位度量的值么,所以我更喜欢把dpi叫像素密度,简称密度,density还是就叫density。
三、各单位间转换
1. 计算dpi
2. 计算 dp 与 px
换算公式如下: dp = (DPI/(160像素/英寸))px = density px
注意,这里都是带单位的。px是单位,dp是单位,density没单位。
为了方便,假设dpi是240 像素/英寸 , 那么density就是1.5
那么就是 dp=1.5px ,注意这是带了单位的,也就是 设备无关像素 = density 像素
也就是
像素值 = density * 设备无关像素值 ,�请注意这里有个值字。
3. 为啥 标准dpi = 160
(1)Android Design [1] 里把主流设备的 dpi 归成了四个档次,120 dpi、160 dpi、240 dpi、320 dpi
但假设以 240 dpi 作为标准,那需要 DP 是 3 的公倍数,XHDPI 下乘以 1.333,MDPI 下乘以 0.666 ,LDPI 下除以 2
而以 LDPI 和 XHDPI 为基准就更复杂了,所以选择 160 dpi
(2)这个在Google的官方文档中有给出了解释,因为第一款Android设备(HTC的T-Mobile G1)是 属于 160dpi的。
四、 示例分析
1. 屏幕尺寸(screen size)
就是我们平常讲的手机屏幕大小,是屏幕的对角线长度,一般讲的大小单位都是英寸。
比如iPhone5S的屏幕尺寸是4英寸。Samsung Note3是5.7英寸。
是Density independent pixel的缩写,指的是抽象意义上的像素。跟设备的屏幕密度有关系。
就是说在160dpi的屏幕上,1dip=1px。
它跟屏幕密度有关,如果屏幕密度大,1dip代表的px就多,比如在320dpi的屏幕上,1dip=2px。
为什么我们在布局的时候最好要用dip,不要用px?
是因为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很多不同屏幕密度的手机,屏幕密度是什么?就是dpi,就是单位长度里的像素数量。
想象一下,如果这些手机的尺寸一样,屏幕密度相差很大,那么是不是说一个手机水平方向上像素很少,另一个手机水平方向上像素很多?那我们画同样pix数量的时候,它显
比如下面图中的两个手机,同时设置2px长度的Button,在屏幕密度较高的手机里就会显示的比较小。
而同时设置的2dip长度的Button,在两个手机上显示的大小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