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汛以来,我国江河洪水多发,汛情严重。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提前做好各种应急准备,全面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总体看,今年汛情呈现五大特点。

降雨总量大,台风影响范围广。全国降雨总体偏多,其中5月下旬至6月中旬珠江流域北江、西江中游降雨量均列1961年有完整资料以来第一位。受3号台风“暹芭”和冷空气共同影响,珠江、长江、淮河、海河、松辽等流域均出现强降雨。

主要江河编号洪水多且分布集中。截至7月17日,全国主要江河发生10次编号洪水,为1998年以来同期最多。其中珠江流域西江、北江共发生7次编号洪水,为1949年以来最多。

洪水量级大。珠江流域发生2次流域性较大洪水;其中北江发生特大洪水,飞来峡水库入库洪峰流量19900立方米每秒,为1915年以来最大。

中小河流洪水多发频发。全国共有53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较1998年以来同期偏多八成,其中绝大部分为中小河流。

水利工程水毁损失重。全国水利工程设施因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于常年同期。

据预测,主汛期(7月至8月)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事件偏多,洪水情势偏重;多雨区位于黄河中下游、海河、辽河、珠江等流域,珠江、汉江、黄河、海河、辽河、第二松花江等可能发生较大洪水,长江上游、淮河、太湖等可能发生区域性暴雨洪水。

从预测的情况看,北方汛情可能偏重。黄河、海河、松辽流域等北方地区防洪工程体系尚不够完善,部分河段防洪标准偏低,水库、淤地坝安全度汛压力大,洪水预报能力有待提升,一些地区植被覆盖不足导致局地短时强降雨更易引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部分地区多年不来大洪水,基层干部群众防汛意识薄弱,应急处置和自救互救能力不足,防御形势十分严峻。

国家防总已发出通知,要求增强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细化实化各项措施,切实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当前,水利部已全面进入主汛期工作状态,工作机制和应对措施与防御要求相匹配。下一步,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以流域为单元,精准对象、精准目标、精准措施,确保防汛抗洪工作不出纰漏、不掉链子。

要加强水工程防洪调度。科学精细调度骨干水库,做好蓄滞洪区运用准备,综合采取“拦、分、蓄、滞、排”等措施,充分发挥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防洪功能,变被动防御为主动防控。

要强化河道堤防安全。深入排查、全面清除河道行洪障碍,加强堤防、水闸运行管理,落实穿堤建筑物等工程的度汛措施。加强堤防防守,落实巡堤查险人员,提前预置抢险队伍、物资和设备,发现险情及时有效处置,做到抢早、抢小、抢住。

要保障水库安全度汛。加强大中型水库调度运用监管,严禁违规超汛限水位运行。紧盯小型水库、病险水库、淤地坝安全,强降雨前预泄腾库,主汛期暴雨区内病险水库原则上一律空库运行,切实落实水库防漫坝垮坝措施。

要突出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防御。贯通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链条,加强雨水情监测,及时向低洼地带和山洪灾害危险区发布预警,确保预警信息直达一线、到户到人,果断组织转移避险,做到应撤早撤、应撤必撤、应撤尽撤,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要狠抓防御责任落实。依法依规分解落实水旱灾害防御各项责任,加强监督检查,督促各方面、各岗位、各责任人坚守岗位、履职尽责,坚决打赢防汛硬仗。

防汛救灾无小事,来不得丝毫松懈,容不得半点闪失。只要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目标,有力有序有效做好防汛抗洪工作,就一定能保江河安澜、护人民安康。

(作者系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副司长)